盲評論中的偽視覺

澳門劇場文化學會
劇場.閱讀
Published in
7 min readSep 24, 2020

文:許家峰

身為一名中途重度視障者,帶著僅微弱光覺,以透過聲音與空間的互動,及試圖藉由多重感官知覺認識各類藝術創作。具創作者、評論人、播客主等多重身份。

也許是個人的執著,失去視力後仍對藝文有著強烈的需求感。由於是中途視障身份,即使完全失去視力也憑著過去有視覺的認知輔助,讓觀賞作品中能留有一條可參據的路徑;只是在失去視力後因多數接觸視覺藝術,再加上身旁朋友的鼓勵,書寫評論多聚焦在展場中,然而過去我筆下的每一檔展演,雖身處其中卻未曾真正親眼所見,那是透過行動、口述/導覽及身體感綜合地接連曾經已知的經驗,可能的想像、臆測,轉譯成對作品、展演之感受,再藉由文字呈述可能的觀點。於是這一連串進出場館的行動成了變相的知覺觀賞體驗,而文字也成為了臆測彼此對此展的一種再詮釋的目光。

一直以來就有寫短評的習慣(大都是劇評),也寫過幾篇短短的展覽心得,二○一五年參與了牛俊強的創作後,受邀到「谷公館」觀賞他的個展,除了兩三件作品有試著用雙手觸摸感受外,其他都是平面攝影作品或錄像作品,但他是細心之人,非常用心地描述畫面中的構圖與方位,在這觀賞過程,我腦海閃過好多可能的畫面,是對作品的想像以及過去觀賞電影的一些畫面,於是我開始整理這些思路,把作品、當下的感受,可能對應的影像畫面,一一連結起來,我發現在書寫的過程中是很小心與專注的,在反覆的修改確認中不停將所有的感官知覺給考量進來,尤其是當下的身體感的直覺。

「⋯⋯於是這一連串進出場館的行動成了變相的知覺觀賞體驗,而文字也成為了臆測彼此對此展的一種再詮釋的目光。」圖:許家峰提供

然而表演藝術和視覺藝術可以說是不同的系統,表演很具時效性,陪同者觀看的經驗反而變得很重要。比起戲劇節目,多數我會以舞蹈節目為主要的選擇考量,也許對我而言在有限的時間裡戲劇所含括的資訊量過多,陪同者如何在台詞的縫隙中找到可口述的切入點,又如何拿捏,不至於整場滔滔不絕,都是一件難事,相對的,個人覺得口述舞蹈就純粹許多。但不管是靜態展覽或動態演出,能有個貼合彼此需求的視協員/陪同者是極為重要的,也是觀賞任何節目前的一個關鍵因素。

個人認為口述表演是一項繁瑣也簡單的系統,它因視障觀眾的需求有著不同的調整,而這份調整跟觀賞的次數、陪同者的默契,甚至討論的次數,都有著密不可分之關係,另外除了自帶陪同者外,近年也因文化平權意識抬頭,有些團隊在足夠的經費下,有機會邀口述影像協會參與節目的口述文本製作,也有創作者自身投入口述文本撰寫等,這些都會影響視障觀眾透過不同形式的聆聽方式去觀賞表演/創作。這裡,我還是得先拉回本篇的重點:試從過去觀舞經驗中整理,如何將口述、現場、身體等多重感官整理並提出一個觀後評論。

在失去視力後我發現好像又可以看見一切,那種藉由非視覺外的感官知覺所重構而成的世間百態,然而每當我細細推究時又會發現與我所想/看的結果總有些許差異或者有難以言明的感覺,以視覺導向的展演空間裡,整個觀看經驗關乎著視域(horizon),也就是說,的確我無法藉由肉眼觀看眼前的作品,但經由口述、現場身體感官組合、生命經驗與知識性補充等,這些綜合的感知經驗、關係連結,在我腦海裡建構出一幕幕的畫面。

評論不是在記流水帳,也未必能面面俱到,對我而言它是很主觀的觀點,與陪同者建立了某種默契後,舞者的重覆動作、特殊肢體表現、舞台道具使用、脫下身上衣物或配件等,這些關鍵的語言就像一個散佈開的切入點,也可以說是一個個符號,我從中取捨並將它銜接成一條互通的關係路線,也許順著口述舞作架構或重新編排次序並找到貼合自身認為的一個連結,可能是曾經的經驗、文學經典、卡通漫畫等,其實說穿了就是引經據典,最後逐段地發展完成且提出想表達的面向(dimensions),重點還是個人想說什麼。

也曾有人針對視障觀眾進出不同展演場地的方便性與口述影像的普及性為由,提及數位直播的觀賞似乎可一併處理這些問題,但真是如此嗎?今年上半年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衝擊到各個產業,同時也帶出數位直播的熱潮,但回到展演的本質上,若作品的表現非以影像呈現的話,那觀眾應有存在在展演空間的必要性,那是身體感經驗(bodily sensory experience),展演空間中的作品的存在並非絶對,然而一旦作品在場館中出現時,它所扣連的也絶非單一的作品表現,而是牽動了眾多在空間裡的大小條件,包含觀賞者。

記得在《黃翊與庫卡 — 2017特別版》演後座談中,我曾表示,失去視力後對於「觀賞」方式有了更多的期待,這是殘酷的事實,但就一名視障觀眾的立場而言,「觀賞」工具的選擇不該淪為特定族群的服務口號,它純粹就是一項選擇,任何觀眾都可以依自己的心情、狀態來觀賞自己想要的方式,那麼這份觀看的接納是否能對應到評論的書寫與閱讀呢,也許還需要一點時間與視障觀眾的發聲吧,我想。

《劇場閱讀》2020年8月

Vol 011・Issue 49

數位之後

●編輯台

消失/文:吳思鋒

●檔案室

疫情下的澳門演出(二○二○年一月二十二日至七月三十日)/整理:莫兆忠、梁健婷、黃詠思

●專題:數位之後

數位網絡時代的表演與個體性/文:王柏偉

混和與摩擦的現場 — — 二○二○柏林劇場匯演「舞台開箱 — — 劇場的數位實踐」論壇評記/文:陳佾均

疫情衝擊下,重新定位網絡時代下的劇場/文:Lawrence

●觀察:消失的檔案

「2020綠島人權藝術季」中的檔案,消失,身體與再記憶/文:張懿文

消失的創作,失語的劇場 — — 和李宇樑談《怒民》、「雲龍舞蹈團」/文:黃詠思

●人間氣象

網.聚/圖:許斌

●專欄

〔劇情周邊〕駐場實景演出計劃「鄭家⼤屋」筆記三/文:黃庭熾

〔小徑默寫〕無有之鄉的聆聽/文、圖:周伶芝

●城市故事集

現場/文:雄仔叔叔、圖:梁倩瑜

●評論

盲評論中的偽視覺/文:許家峰

●特稿

牯嶺街小劇場再出發/整理:編輯部、劉沁

劇場閱讀季刊 復刊號

Vol 011・Issue 49

數位之後

主編:莫兆忠

副主編:吳思鋒

編務助理:羅德慧

資料及校閱:羅德慧、吳思鋒、莫兆忠

行政及推廣:盧頌寧、梁健婷

藝術指導及平面設計:鄭志偉@Somethingmoon

封面插畫:COLAKA

頭像插畫:黃詠思

作者:王柏偉、陳佾均、Lawrence、張懿文、黃詠思、許家峰

專欄作者:雄仔叔叔、梁倩瑜、許斌、周伶芝、黃庭熾

劇場閱讀 季刊

ISSN:2078–0516

定價:澳門幣三十五元整

定價:新台幣一百五十元整

發行日:二○二○年八月

出版及發行:澳門劇場文化學會

地址:澳門連勝街四十七號澳門劇場圖書室

電郵:macautheatre@gmail.com

網址:www.macautheatre.org.mo

Facebook/Medium:劇場閱讀

本刊物由文化局及澳門基金會資助部份出版經費。

關於《劇場.閱讀》

《劇場.閱讀》季刊創刊於2007年,為澳門現時唯一且最長壽的劇場期刊,十年來立足澳門,連結世界華語地區的劇場發展。2018年起從免費派發轉型為公開銷售,探訪澳台港三地劇場文化的共同議題,展開劇場與社會的跨界思考,並增加分別以創作、記錄、閱讀等不同面向,邀請各地劇場工作者、評論人撰寫每期專欄,一起「思考劇場.閱讀時代」。

網上訂購請至:
http://bit.ly/paf-order

讀冊生活:
www.taaze.tw

澳港台銷售地點一覽

澳門
-連勝街no.47 art space — 澳門劇場圖書室
边度有書.有音樂 Pin-to Livros & Musica
井井三一繪本書屋 Júbilo 31 Books
慢調書旅
文化公所
文采書店
金記報攤 (俾利喇街及雅廉訪大馬路交界報攤)
和記報攤 (新馬路)

香港
kubrick(油麻地店)
序言書室 Hong Kong Reader Bookstore

台北
浮光書店

流民棧
唐山書店/唐山出版社

宜蘭

舊書櫃

彰化
有此藝說 Art Says

花蓮
孩好書屋
時光二手書店

高雄
三餘書店 TaKaoBooks

嘉義
島呼冊店

台南
曬書店×新營市民學堂
唐恩Down House

屏東

有情書

更多資訊請參考:《劇場.閱讀》臉書專頁

Follow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