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哺育很難成為一件沒有壓力的事

Pei Chen Wu
勇敢爸媽養成記
Oct 13, 2020

『媽媽心情要放輕鬆,才會有足夠的母乳供給』
這種話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很難!

在 Mahalo 滿 1y3m 後,接到政府的母乳哺育計畫的電訪,可以感受到政府對於推行母乳哺育這件事情的用心。但經過了 11 個多月的母乳哺育後,我覺得母乳哺育對媽媽的壓力比我想像的還要大。於是決定寫下這篇文章,記錄自己的母乳之路。

9cm 的嬰

請問你有打算要餵母乳嗎?

『今天產檢之後,我們要進行一下母乳的衛教唷』

是的!我對於母乳的認識,是從產檢的衛教開始,我沒有在一得知懷孕時就思考這個問題,從小喝豐力富長大的我,第一個讓我面對這件事情的人是醫院的衛教人員。

在衛教室裡面,衛教護理人員先說明了母乳的好處,接著拿著乳房的教具,示範如何正確手擠乳,然後提醒我在寶寶出生前要思考是否要哺育母乳。

對於那時的我來說,其實很難想像,喝母乳跟喝配方奶對於我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我也是第一次當媽媽才知道,奶粉現在叫做配方奶),所以這個決定對我來說只憑一句話:『喝母乳的寶寶會有比較好的抵抗力,因為母乳中含有一些免疫球蛋白和免疫細胞』。

於是在寶寶出生之前,我想那我就餵母乳好了。

我真的能順利餵母乳嗎?

自從接觸到母乳的訊息之後,我開始爬相關的哺乳文章,開始了解母乳哺育的優點,開始看別人的分享文,無論是順利的還是不順利的。像是:

  • 媽媽心情要放鬆,才能順利產乳,生產後要勤勞餵食或是定時手擠奶,才能維持奶量。(科學的角度是媽媽的大腦會認知到寶寶還需要,所以繼續製造母乳)
  • 母乳寶寶會比較容易餓(因為母乳分子比較小,容易消化),比起配方奶寶寶,母乳寶寶有可能會需要比較頻繁的餵食。
  • 母乳會跟隨寶寶成長的月齡,增加奶量、或是適時的改變成分,是配方奶比較難複製的。
  • 如果沒有按時移出奶水,有可能會塞奶或石頭奶,會非常的痛。
  • 有的寶寶習慣親餵之後會不接受瓶餵,反之亦然,也有的寶寶都可以接受。

就這樣我等待著寶寶的出生,一邊想著反正如果奶不夠,就餵配方奶吧。

亞東醫院產房

肌膚接觸與初次哺乳

我生產的醫院是亞東醫院,亞東醫院是全面 LDR 產房,也就是待產室跟生產是在同一個地方。原本的亞東流程是寶寶出生後,會放在媽媽胸口與母親做第一次肌膚接觸,並且視情況直接在產檯上進行第一次哺乳。

在生產前還會有一些要簽名的文件,其中一份就是『同意醫院哺餵配方奶的同意書』,內文大概是:『我理解母乳是對寶寶健康最好的選擇,但經醫護人員協助下,母乳仍不足或是無法哺乳,可由醫院協助哺餵配方奶』現在想想雖然是政府推廣母乳的用意,但又再一次提醒了產婦媽媽,『媽媽你要盡可能的哺餵母乳唷』。

在 Mahalo 出生的時候,護理人員覺得他呼吸不太順暢,給我們看一下之後,就被抱導嬰兒室讓新生兒科的醫生做檢查了,所以我並沒有在產檯上進行第一次的哺乳。

生產後,婦產科樓層的病房都滿了,只有隔壁棟的 VIP 病房有空房,我們只好住到離嬰兒室有一段距離的隔壁棟。再加上打無痛的關係,要等麻藥退下才能行走。

所以護理人員巡房時拿了小針筒給我,告訴我要怎麼擠出初乳並用針筒收集送到哺乳室,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 3cc 是多麽困難的一件事。

3cc 小針筒

生產後的隔天,嬰兒室來電告知,寶寶的呼吸狀況比較好了,可以進行第一次的親餵,我從病房走到嬰兒室,按下嬰兒室的門鈴後進入洗手,護理人員和我確認眼前的寶寶是不是我生的 (Mahalo 有明顯的腳胎記,很好認),接著進入哺乳室。

小藍腳的嬰

哺乳室內大約有五六張扶手沙發,每個座位附有簾子與哺乳枕,『你可以選個位置坐』,印象中第一次親餵是採搖籃式的姿勢,護理人員會協助寶寶含上乳房,並幫你安排好寶寶的姿勢,接著就離開了,如果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再按服務鈴會有人進來協助。

是的,就這樣初產婦的第一次哺乳就是在這麼平淡的狀況下開始了,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就都是媽媽自己要去學習與面對,怎麼判斷有沒有正確含乳、有沒有喝到、喝飽了嗎、睡著了要不要叫起來。

心裡會有一堆 O.S 飛過,無形給自己增添壓力。像是 『如果寶寶喝不飽怎麼辦』、『別的媽媽好像都餵很久,是不是我的奶量不夠多』(雖然隔著簾子,但你可以感受到你隔壁座位的人比你早來,比你晚離開)

在醫院的三天兩夜,晚上睡眠的時間我直接放棄親餵,睡飽比較重要 XD 到現在還是一個不後悔的選擇。

第一次草莓奶

某次在嬰兒室餵奶時,我發現 Mahalo 嘴角有紅色的血跡,再看看我的乳房,是的,他吸到出血了,我遇到了第一次草莓奶(雖然說是可以喝的,只是看起來怪可怕)。跟護理人員詢問了一下,他建議我每次餵食不要兩邊都餵,先暫時改為一次一邊,讓另一邊可以休息。

離開醫院之後,我到了月子中心,月子中心的泌乳顧問了解狀況後,建議我先手擠奶,讓乳頭先恢復健康再嘗試親餵,然後她詢問我可不可以幫我手擠乳確認一下母奶的濃稠度,我體驗了第一次別人幫我擠奶的服務(過程中我並沒有覺得尷尬或是不舒服)。

卵磷脂真的有效嗎?

接著我被詢問:『你有在吃卵磷脂嗎?』我滿頭問號的表示那是什麼,他可能過於驚訝我是個沒有研究的媽媽,但還是跟我解釋了一下,卵磷脂可讓乳汁不會太濃稠較好排出,建議我立即開始服用。而那幾天的我確實有乳汁很濃稠擠不太出來的困擾,所以在他的建議下我就購入了月中協助販售的卵磷脂。

而開始服用之後,還真的覺得有比較好擠的感覺,但至今我還是有點不確定是卵磷脂的幫助大,還是身體在產後幾天,母乳已經開始變得不那麼濃稠,大家可以自己評估。

第一次當媽媽才知道母乳是會由深變淺的

就這樣我順利的開啟了集乳之路,我可能算是前期奶量沒有什麼障礙的媽媽,就差不多是 Mahalo 要喝的量,我沒有特別追奶,在月中的晚上長睡眠,如果真的累爆有幾次也會偷懶不集奶。

但接下來,我要面對的是一個接受了多日瓶餵後,不願意親餵的嬰兒。

重新挑戰親餵

為什麼想要改用親餵,是因為親餵比起擠奶真的快多了,也不用清洗擠乳器,也不用花上兩倍的時間集乳 / 餵奶。

重新挑戰親餵是一個相對挫折的過程,畢竟在醫院喝得好好的,但因為乳房狀態的關係,需要改回用手擠乳,等到媽媽狀況好了想要恢復親餵食,面對的是一個知道奶瓶喝起來最輕鬆的嬰兒。

吃飽喝足的嬰

在多次嘗試親為都是爆哭收場後,有次爆哭我想說乾脆放棄時,月中護理師建議『你要不要試試看橄欖式?』也許他會覺得是不同的姿勢,而願意嘗試看看,就這樣願意親餵的嬰兒又回來了。我至今還是覺得不可思議,而也讚嘆嬰兒的智慧。

幻想一路母乳到自然離乳吧

我原本是這樣打算的,能親餵就親餵,我不在時請 Batu 瓶餵母乳或配方奶,回職場後繼續上班集乳,直到寶寶自然離乳。但一切其實沒有那麼順利…

寶寶 3m10d 時,我因為重感冒的關係,吃了感冒藥,一開始還沒發現異狀,後來發現似乎是奶量不足寶寶喝不飽(有一次嘗試要集乳的時候發現奶量變很少,平常是直接親餵不會知道奶量)

於是嘗試瓶餵很久沒喝的配方奶,發現 Mahalo 變得不願意瓶餵配方奶了,每餵必哭,無論是爸爸餵還是媽媽餵都是爆哭絕食收場。當下的感受難免會自責覺得要是沒有感冒就好了呢。

經過多餐失敗之後,隔天嘗試在屁孩面前手擠奶,讓他看看奶瓶裡的奶跟他直接喝的地方是同一個來源,並重複的跟他說這是一樣的,每擠 2–3 cc 就餵一次,終於願意瓶餵母奶了,但依然換成配方奶就直接頂出來不喝。

你…給我喝的這是什麼東西

後來只好告訴自己放寬心,既然奶量不足,肚子餓就多餵幾次吧,就這樣度過了一個禮拜。

3m16d ~ 3m21d 間也嘗試了多次明治 Q 貝配方奶,也都絕食抗議不喝。(原本是喝 s-26 想說是不是這個味道他不喜歡了,所以嘗試別的牌子,剛好只有明治有出外出包裝,想說如果真的不喝到時候送給其他媽媽也比較方便,所以就想說嘗試看看明治)

在 3m21d 晚間,好說歹說的請他練習接受牛的捏捏,終於喝了 40cc 明治配方奶,方法是在網路上找到有人分享把奶嘴頭輕靠在下嘴唇,讓他自己決定要不要喝的做法,媽媽成功後,仍然不願意被爸爸餵奶。

從這一天起,每天的睡前奶就固定是瓶餵一些配方奶 + 雙邊親餵了,自己則是不想再面對母乳奶量的情緒壓力。

我並沒有想盡辦法增加自己的奶量,因為我不想給自己這種壓力,這是我的選擇,沒有什麼是絕對正確或絕對錯誤的。

回到職場又是新的挑戰

一直到 7 個月大的時候,Mahalo 送托嬰中心然後我回職場,第一天,認真準備了母奶帶去,還跟老師提醒說,他很可能不給別人餵奶,但沒想到第一天就很識相的喝光光,算是讓我鬆了一口氣,再一次證實媽媽界的聖經『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

按照計劃,我嘗試在職場一天集兩次乳,分別是 10am 和 2pm,但經過了一個月的嘗試,發現我太常想把工作上的事情做一個段落,導致 10 點多的集乳被我拖延到 11~12點,2pm 的延後到 4~5 點。接著就愈延愈晚,從兩次變一次,最後是直接放棄在上班時間集乳。

上班集乳室是一件有點麻煩的事,首先你需要有一個私密集乳的空間,接著你還要有一個可以冰奶的冰箱,我的經驗是想辦法在公司的共用冰箱裡找到一個角落;上班要帶保冰袋、下班也要把奶帶回家,更不用說如果不擅長手擠乳的媽媽,還要帶電動擠奶器會再加上要清洗器具的工作。如果上班時間不集乳,但回家還是想要繼續哺餵母乳的話,會有上班漲奶的問題,所以也很難維持平衡。

到 Mahalo10 個月大時,我逐漸調整為只有夜奶 (5am ~ 6am 間) 是親餵其他都是瓶餵了配方奶了;也因為哺餵的次數降低,所以奶量當然也就開始減少,上班也比較不會發生漲奶的狀況,直到 11 個月大時,開始不需要夜奶後,正式從母乳農場的角色退役。

無形的社會壓力真的要注意

我的哺育母乳過程其實沒有遇到什麼太悲劇的事情,但只要想到,如果我是母乳哺育已經不順利的狀況,又遇到路人的閒言閒語,真的很有可能有嚴重的產後憂鬱症,希望大家都可以友善對待身旁的媽媽,不多問、不評論。

  • 搭公車的時候,旁邊的阿婆看到寶寶肉肉腳很健壯,就會立刻問說:『養得很好耶,是餵母奶齁』。(心裡的 O.S 是:如果今天剛好寶寶長很瘦,那不就是:『你的母奶不夠營養齁,你要多吃一點營養的東西』,甚至是哺育配方奶的媽媽,會不會被說『阿你就是沒有餵母奶啦!』
  • 托嬰中心,班上很多寶寶感冒時,Mahalo 還沒中標時,老師跟我閒聊也會聊到說:『喝母奶真的有差耶。』雖然這個是科學佐證的事實,但一直聊到還是有點小壓力啊。
  • 與家人朋友聚會時也會被問:『現在還有在餵母奶嗎?』『你餵到多大啊?』如果是自己已經有壓力的媽媽,再被問這種問題應該會很內傷。
  • 加入一些母乳的社團,公告直接規定不能上傳奶量的照片,因為這些照片也會給其他媽媽無形的壓力,這規定我覺得超棒。

社會的無形壓力再加上媽媽自己求好心切的心,很容易造成產後憂鬱的狀況發生。

如果有下一胎還會想嘗試母乳哺育?

會的,對我來說母乳哺育有些親身經驗的好處,但我也有可能因為寶寶的狀況不同而放棄母乳。

  • 沒有特別運動,產後體重就默默地恢復了(撒花),製造母乳真的拿走我太多熱量了。
  • 如果寶寶接受親餵的話,外出餵食蠻方便的,不用帶奶粉、奶瓶、熱開水。如果寶寶完全不能親餵,我應該過一陣子也會放棄母乳,因為完全靠擠奶真的是太累人了(由衷敬佩這些媽媽們)。

但相對應的,我也是會覺得爸爸不能參與餵食這件事情有點小遺憾,畢竟一到三個月寶寶花了很長的時間在喝奶,但換個角度想寶寶在 4–6 個月開始嘗試副食品,爸爸就可以參與不同的餵食體驗也是很不錯的。

這方面還是要跟先生討論有共識會比較好,哺育母乳的媽媽真的很需要家人的支持,尤其在哺育過程有狀況時,有可以討論的對象真的很重要。在提供媽媽協助前,先確認對方是否希望得到幫助,否則你主動的關心也許會給媽媽更多無形的壓力。

祝大家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養育方式。

--

--

Pei Chen Wu
勇敢爸媽養成記

想成為插畫家的前端工程師- 最大的夢想是擁有一間自己蓋的房子, 和最愛的人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