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英倫:我的入籍旅程小記(上)

高原萬里
千尋之海.萬里之路
17 min readDec 15, 2022
Photo by Dorin Seremet on Unsplash

2016 年 1 月底,當搬家公司的大貨車載着家當揚長而去,我把租了四年的單位的鑰匙交還業主後,看着黃昏的屋苑平台,突然覺得身體輕了起來,像暫時沒有人在下面拉住繩的汽球,就這樣往天空的另一邊飄去,一直飄,一直飄,飄到好遠好遠⋯⋯

由香港去倫敦的班機是夜機,23:55 起飛,就是多繁忙的機場,到了半夜這個時間,店大都關了,也沒有什麼旅人,我已經是第三次離開香港,家人朋友早已習慣,自然沒有人會來送行。

人跡渺渺的機場,燈火卻格外通明,錯覺比白天遊人如織時更光亮,照遍每一個角落,越是光亮,感覺就越空洞,好像整幢建築物是一隻慘白的燈籠,孤伶伶地浮在夜中,遠看,燈籠裡有大千世界的殘影,但再看真一點,就知道浮華已逝,一切不過是鏡花水月。

就算是習慣了離開的我,心裡也還是有點感慨。

過了海關,走上飛機,在不太大的坐位裡安頓好,窗外的風景很快就動了起來,由停機坪上的橙色光暈到運送行李的工作人員離開的背影到跑道到底下萬家燈火越來越細少⋯⋯回過神來,飛機已奪雲而出,我人已在半空之中。

今次離開,大概是最後一次了。

我心裡很清楚。

但我沒有離愁。

隔天清晨,我推着行李離開倫敦希斯路機場,自動門一開,是灰沉沉的天色,一月底的英國,不下雨已經是好天氣,的士載着我們由西至東橫越這個老首都,沿途的街景既熟悉又陌生,小別五年,這裡好像沒怎麼改變,但在一些細微的地方,又着實已經不同了。

預先租好的服務公寓在東倫敦,不是很好的區域,唯一的賣點是離金絲雀碼頭近,上班方便。

要了新的鑰匙,打開門,一廳一廁的 studio apartment,房間沒有門隔開,旁邊就是迷你廚房,床腳一張 2 seater sofa,前面一台小電視,沙發再走出去就是打不開的落地玻璃窗,沒有露台,窗外可以看到一小段泰晤士河,河水是界乎暗綠至泥黃的顏色,有點渾濁。

不算是很好的落腳點,但也不至於不舒服。

新的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說起來,我其實自從離開大學校門之後,除了中間回過香港五年之外,一直都在歐洲生活,但始終都沒有在任何國家入籍。

不是因為我愛國愛港,自恃有 BNO 加特區護照就夠,原因好簡單,我在每個地方都住不長,所以無法入籍。務實的港人(或華人)可能會覺得:算好時間取得公民資格,退一步,拿個永居才走才戈算吧?你這樣這裡待兩年那裡住三年的,白白浪費青春和時間。嗯,有道理,但當時我年少輕狂,想走就走。像老年影《情迷朱古力》裡由 Juliette Binoche 飾演的 Vianne 一樣,那陣風一來,就到了起行的時候。

「你喜歡做一隻沒有腳的雀仔。」朋友說。

「什麼沒有腳的雀仔?」我聽不懂。

「王家衛的《阿飛正傳》中,張國榮說的話。」朋友解釋。

「啊⋯⋯我沒看過《阿飛正傳》。」我殺風景地回答。

因為沒有看《阿飛正傳》,我不知道故事中的阿旭最後有沒有找到他願意為她停下來的女人,以王家衛的風格,應該沒有,那一個年代的藝術電影,喜歡毫無理由的悲壯和哀傷,很岩井俊二,很北野武,我的青少年期也特別喜歡這種作品,為說新詩強說愁。

現在長大了(老了!),平凡人的人生沒有那麼極端,喜怒哀樂的規模都比戲裡小得多,但對心的負荷已經很夠了,再悲壯一點,只怕身體消受不來,所以,做平凡人才好。

旭仔找不到歸宿,Vianne 卻遇上 Roux(Johnny Depp 飾)、接納她的小鎮和一群朋友,下一次,當風再起時,她可以不用再走了。

這也是我們 2016 年再回英國的打算。

然後一晃眼,就過了六年半。

近日整理電腦時,看到這六年半來,為了移民英國所的搞的各種手續而開設的一個又一個文件夾:

我 Macbook 裡用來處理各式跟英國有關的文件夾

2015 年底,我透過英國在香港的領使館申請了 EU Family Permit,有了這個 Permit,我才可以用單程機票飛英國。

2016 年 6 月 24 日,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爐,剛好那天也是我的生日,晴天霹靂,那時我的 EU Family Residence Card 還未發下來,就要作出如有必要,便要離開這裡的打算。

2016 年 10 月,從入紙申請後過了近半年,終於收到我的 EU Family Residence Card,雖然有效期為五年,但因為脫歐的關係,這張卡(連同我跟波仔的 immigration status)都會很快就無效。

由 2016 年中至 2019 年初,新的 immigration status 一直懸而未決,我們每天緊跟着英歐談判的新聞,如坐針氈地過活。

2019 年 1 月,為脫歐前已在英國定居的歐盟國民開設的 EU Settlement Scheme (EUSS) 出爐,但手機程式不能讀 BNO 護照,又花了半年等他們修好,終於在 6 月取得 pre-settled status 的資格。

2021 年 1 月底,在住滿了五年之後,我利用同一個手機程式申請,拿到 settled status,亦即是永居權,又稱 Indefinite Leave to Remain (ILR)。當時就寫過一篇文章,還未看而又有興趣的文友,可以去看看:

除非你的配偶是英國公民,否則拿到永居後要再住滿 12 個月,才可以申請入籍,所以我們又等了一年,在 2022 手 2 月底提出申請,審批時間約兩個月到半年(聽說在肺炎封城頭一年,一些申請人等足一年),所以不能急。

然後,在今年(2022 年)8月 8 日星期一早上,我終於收到內政部的電郵,通知我的入籍申請已獲批。

8 月 16 日,我在北倫敦一個市政廳參加了入籍典禮,正式成為英國公民。

能趕在英女皇還在世之時,向她宣誓效忠,我心感恩慰。

六年半的悠長旅程⋯⋯

如果把 2008 年到 2011 年我在英國短住的日子也算進去(上面資料夾裡的 UK Stay 1),我在英國已經住了足九年。

九年的歲月,差不到有一個 decade,這一個 decade 發生了很多事,由到步時適逢金融海嘯、當時 Boris Johnson 還是很得寵的倫敦市長、保守黨上台、十年以上的緊縮政策展開,首當其衝的是大學,政府資助減少四成,但本科生學費卻一下子加三倍。我會記得清楚是因為當時我正在唸 MA,示威學生襲擊載着查理斯王子和夫人卡米拉的車時,我剛好交完畢業的 project,正跟同學在付近慶祝。2011 年初,我有點不捨地揮別倫敦,並未察覺這個國家正邁入一片山雨欲來的氣氛中。2016 年回來時,英國彷彿已變成另一個國家,人民窮了一點、社會上的正能量變少了一點、怨氣卻多了很多。接下來,世界經歷了脫歐、右翼勢力抬頭、強人(狂人)政治、反修例、國安法、武漢肺炎、俄烏戰爭、歐洲能源吃緊、高通脹、經濟衰退⋯⋯當然不是每一件事都直接發生在自己身上,但這六年半來,相信很多人的日子都不太好過,而我們在英國的生活,亦多跌跌撞撞,一步一腳印。

回頭看電腦裡這一個又一個文件夾,每一個文件夾裡面都載滿辛苦的汗水(有時還包含淚水)。入了籍、拿了護照,並不代表人生從此就一帆風順,可能飄泊太久了,又可能這六年半太多上上落落,好𣎴容易等那本藍色小薄拿在手中時,心裡還是不很踏實。

但至少,我有了一個可以稱為家的地方。

我要慢慢地去習慣這種感覺。

Life in the UK,容易定艱難?

這裡指的不是英國生活,而是入籍試 Life in the UK test。

時間回到 2021 年,我們拿到永居後,接下來要搞的,就是英語能力和入籍試(Knowledge of language and life in the UK, 以下簡稱 KoLL)。

對英國入籍 5+1 有研究的讀者,看到這裡應該會問:等一下, KoLL 不是在拿永居之前就已經要辦妥的嗎?

答案:是的。

不過我因為是巡 EUSS 途徑,所以程況比較特殊。

前幾年,那時還未有 BNO Visa,甚至還未發生反修例運動,當時在移英港人之間流傳着一個問題:拿 BNO 的人需不需要考 Life in the UK 呢?有些人說要,有些人說不要,好像巡兩邊途徑都有人入籍成功。

為什麼?因為一般利用英國本土簽證(包括 BNO Visa)移民英國,都要先通過 KoLL 才可以申請永居,但 EU Settlement Scheme(或脫歐前經 《歐洲經濟區入境條例》取得的 Permenant Residency)並沒有這個要求。

接下來,要入籍英國又分兩種方法:① 歸化(naturalisation)和 ② 註冊(registration)。簡單來說,一般外國人得「歸化」為英國人,但 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 本來已經是一種英國國籍,所以持 BNO 護照而又已經取得永居權的香港人,可以選擇手續比較簡單的「註冊」方法來成為英國公民。

而「註冊」亦無「入籍考試」和「英語能力」的要求,內政部寫給 caseworkers 的指引上沒有列出,電子申請表上也沒有這兩欄。

寫到這裡是不是明白一點了?即是,如果你是持 BNO 港人,利用 EU Settlement Scheme 得到永居,然後經「註冊」手續入籍,則可能在機緣巧恰之下,繞過 KoLL 這一環。

我說機緣巧恰,是因爲英國的永居入籍條件上,並沒有明文寫定巡這途徑申請入籍的人士可以豁免語文/入籍試,英國內政部對於可豁免人士有很嚴格的規定,基本上只有 18 歲以下或 65 歲以上人士、或之前考過已經合格(例如在申請永居時)、或有醫生證明長期病患(包括心理疾病),令永申請人不能應試等,才可以豁免。

我覺得,讓一些人不用通過 KoLL 就能夠註冊成為英國公民並不是內政部的原意,這只是 EU Settlement Scheme 和 Citizenship Registration 交接時,剛好造就出來的漏網之魚而已,電子申請表上沒有列明,並不代表 caseworker 不會另外問你拿合格證明。

當然,如果 caseworker 真的要在 KoLL 上留難,你亦可以嘗試挑戰他們的決定,因為「註冊入籍」跟「歸化入籍」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歸化」是酌情批准(naturalisation by discretion),「註冊」則是已擁有某種英國國籍的公民的權利(entitlement),「註冊入籍」的申請指引開宗明義就說:根據 1981 年英國國籍法,註冊入籍是你的法定權利(Your right to registration is a matter of law as set out in the British Nationality Act 1981)。只要你符合所有法定條件,caseworker 不可以拒絕你的申請,而那些條件中沒有 KoLL。

不過要注意的是,入籍條件中有「良好品格」這一項,基本上是 caseworkers 用來拒絕申請人的萬能 key,所以太過精打細算,到頭來吃苦的可能是自己。

其實經 EU 途徑在英定居,同時又拿着 BNO 護照的港人數量有限,脫歐後就更少了。以上我所寫、可以混水摸魚撓過 KoLL 的「小着數」,跟現在拿着 BNO Visa 的移英人士完全無關。

那我呢?因為我從來都不是懂得「走精面」的人,所以我有去考,都已經決定要在這個地方生根了,會說這裡的語言和對這個國家的歷史、政制、習俗和理念有些理解,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吧,如果連這種小付出都不願意但又想人家給你護照,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況且費用又不貴(英文試約 £150,入籍試 £50),除非你真的有很足夠的理由非避開不可,我覺得還是去考了算吧。

KoLL:英語能力和入籍試

因為我有英國大學的學位,畢業證書可以用來證明英語能力,不用另外再考語文試。至於 Life in the UK test,其實我還蠻期待這個試的,一直很想去考一考(你是不是覺得我腦筋有毛病?)原因很簡單,我喜歡歷史,不介意多讀一點。另外我也聽說過,除了歷史和政制之外,入籍試考的多是英國社會中的豆知識,包括 pub quiz,有時連本地人也會被考起,不是很有趣嗎?

要報考 Life in the UK 很簡單,去政府網頁上開戶口、選擇考場和日期時間、付費,接下來只要温習和準時去考場報到就成了。

2021 年 11 月中,我來到泰晤士河南岸一個頗為渾雜的區域應考,雖然上文說我覺得這個試很有趣,但到底是考試,心裡還是有點緊張的,幸好 Life in the UK test 沒有上限,你喜歡考幾多次都行(根據 2022 年獨立報的報道,最高紀錄是一人考了 118 次,每次 £50,承惠 £5,900,但報道沒說明那人最終有沒有通過),這是極端中的極端例子,大部分應考者(98.5%)都能夠在 3 次之內通過,只要最終合格,對你的入籍申請完全沒有影響。

這試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只需要合格一次,就可以一生通用,即是,假設你還有五年才可以申請入籍,現在有空就可以去預先考定,有五年時間,你總不可能考不到吧。

試場給人的感覺是怎樣的呢?簡單講一句,老舊而且簡陋,用的是恐龍時代的電腦,螢幕是剛剛出產用來取代 CRT 的 LCD 那種款色,鍵盤、滑鼠跟螢幕成一套,竟然還在用 mouse pad!而且是加了 mouse pad 都沒有滑得很順的感覺。雖然硬件老式,但到底是定居/入藉試,又加上肺炎,所以在考生行動的管制上做得很深嚴:一次只容許一個考生進入試場所在的大廈,開門之前,已先利用對講機簡單地確定身份、考試時間、手提電話是否已經關掉,等等。進入試場後,工作人員會給你一個 locker 鎖好私人物品,之後是拍照和核對身份證明文件,再三確認你身上沒有任何電子儀器產品後(有戴 smart watch 的人要用心,不要忘了除下來),才分配你去指定的電腦應考。

試題有 24 題,限時 45 分鐘,只要答對其中 18 題(即 75%),既可過關。

考完出來,工作人員立即用口頭告訴我合格了,他還說稍後會另有電郵通知,但這電郵一直都沒有來,經過 24 小時後,我再登入政府的 Life in the UK 網頁,結果已經上戴到那裡了,還有一個很長的 reference number,這個編號日後申請永居和「歸化」入籍時會用到。

考完了,感覺如何呢?Life in the UK test 難不難?

我覺得,如果沒準備的話,要過應該很難,就算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都很大機會會不合格,但如果你有用心讀 Life in the UK 那本書,然後再找兩三個手機 app 做練習,要一次通過並非難事。

這是我從網上聽來的經驗——直實的考試比手機的模擬測驗容易得多。而自己實際考過之後,也覺得他們說得對,所以,首先要看那本天書,然後一定要用手機做練習,要用兩至三個不同的 Apps,因為每一個手機程式都偏向問某一套問題,不斷重複,所以要用兩至三個 Apps,這樣才夠全面。

如果你模擬測驗常常合格的話,除非你當天運氣非常不好,每一條問題都出自你最不擅長的題目,否則,應該會很容易通過的。

那麼,Life in the UK test 馳名國內外的笑話題目有沒有出現呢?我和波仔就沒有遇到,但我有一個朋友,她在 2018 年考時,其中一題問她「請問以下哪一項是作為英國公民的義務呢?」其中一個選擇是:「在天氣冷時記得為你的狗狗穿上保暖衣物」,這當然不是正確答案,但因為太離譜了,所以到現在她還記得很清楚,正確地說,Life in the UK test 所學過的東西以及她被問了什麼問題,她全都忘光光了,唯獨記得這個無厘頭答案。

正因為 Life in the UK test 有這種離地問題/答案,時不時就有人會在國會裡拿出來詬病,題目把「言論自由」和「星期五有免費午餐」放在對等地位,叫考生去㨂哪一個才是作為英國公民的權利,這不是矮化了「言論自由」嗎?「定居/入籍英國」明明是這麼嚴肅的事,入藉試卻似是在跟人開玩笑,這對定居、入籍、以至應考者來說,都非常不尊重,𣎴是嗎?

2018 年,當時的內政大臣 Sajid Javid 就揚言要改革 Life in the UK test,令它更貼近英國的社會和理念,並改名為 British Values Test。另外英語能力的要求也有必要提高。

Sajid Javid 撂下這話後,又已經過了四年,內政大臣也換了四次,以英政府目前的困局,內閣一時三刻亦未必有時間去理會 Life in the UK test 吧。但這試日後很可能還是會改的,改了後,會不會更困難?又會不會有次數限制?這都是未知之數,所以如果現在不忙,先去考了,不用等要趕着拿永居之前才考,這樣壓力會小很多。

對我來說,Life in the UK test 當中有關英國的價值觀、歷史、當代社會、不同國家(既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的政制、各民族的主要節日和風俗等,都很有意思,讀起來也很順,最困難的就是要像喝雞精似的,用最短的時間去記下什麼人在哪一年發明了什麼、哪一個作曲家創作了什麼古典音樂、哪一個運動員在哪場比賽拿了幾多個奬牌等等⋯⋯真是記到我反白眼。如果是科學發明,又或是有名的文學名著我都還可以強記,但知道 Dame Jessica Ennis-Hill 在哪一年出生(1986)、幾時拿金牌(2012 Olympic)、幾時拿銀牌(2016 Olympic),誰在 2008 年的 Paralympian 中是最年輕的英國運動員(Ellie SImmonds)⋯⋯對我要融入英國社會有什麼幫助呢?

因為正在寫這篇文章,前天我在家搞聖誕派對時,特別把 Life in the UK 的天書拿出來考我的英國朋友,當然無人答得出來。

結論是,Life in the UK test 是你讀過考完之後就會忘光光的鎖碎知識。

不管如何,過了就是過了,一知道自己合格,心情特別開朗,11月中,秋葉灑了一地的一個晴天,我跟波仔去吃日式咖哩,然後到倫敦市中心的 Hyde Park 散步,當是小慶祝。

接下來兩個月,只要收集好所需文件,就可以入紙申請入籍了。

題外話

我那個遇到「為狗狗穿衣保暖」的題目的朋友,在 2018 年準備考試時,特別跑去看《皇冠》來長知識,當時她的評語是《皇冠》節奏很慢,說漏嘴後,又很快地補上一句:「不過故事還蠻有趣的⋯⋯」然後就安靜下來,任由那沒說出口的弦外之音嘹亮地在席間迴盪。

因為她的影響,我把《皇冠》放在 Netflix 的 My List 裡,一直提不起勁去看。

近日第五季出爐,一時在報紙雜誌間成為熱話,引起我的興趣,竟然認真看了起來。

當然,今年英女皇溘然長逝,也絕對是讓我想借着《皇冠》來回味她的生平的原因之一。

開始看之後,發覺我朋友的評語完全是偏見,劇裡人物心理的描寫、作為皇室人物卻有如籠中之鳥、凡事都不能自決的苦處,描寫得體貼入微,制作認真,對白也有深度,絕對是值得花時間細心品味的作品。

我朋友大概是本末倒置了,因為看《皇冠》對考 Life in the UK 絕對一點幫忙都沒有,反而是讀過書,考過 Life in the UK 後,對劇中的情節會有更多的理解。剛好今年夏天我又拜訪了多佛(Dover)白色斷崖裡面的戰時通道、皇家海軍港口樸次茅夫(Portsmouth)和丘吉爾戰時辦公室(Churchill War Room),得到的知識跟《皇冠》裡的情節互相呼應,看起來特別津津有味。

想起這國家一個又一個堅毅而且長壽的女皇,想起當世界上大部分文明都還只是呼呼嘿嘿時,英國人已經寫得出《大憲章》(Magna Carta, 1215),明文規定王權亦得受法律限制,就覺得這個國家,真有她不簡單的地方。

因為文章又點長了,關於遞表申請、入籍禮和拿護照的手續,會在下集繼續記錄。

謝謝觀看,喜歡我的作品的話,也請也多到其他平台支持一下喔:
Matters:
https://matters.news/@Imaginemari
Vocus:https://vocus.cc/user/5ea0669cfd89780001c17b73
鏡文學:https://www.mirrorfiction.com/member/85404

--

--

高原萬里
千尋之海.萬里之路

香港人,居英國,好遊牧。不想繼續因為生活而遠離文字,現在又努力重新執筆中。沒有了不能活下去的東西有:蝦子餅、咖啡、小說、旅行和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