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下的蒼海遺珠 尋找你我他的皇都

hkmalls
古往今昔
Published in
May 22, 2021

新世界集團自從高調宣布,將會活化皇都戲院後,便廣邀名人及KOL進入戲院參觀,部分VIP更可以上去天台,在著名的圓拱形設計「打卡」,宣傳上絕對是鋪天蓋地。

作為普通市民,要參加活動的話,必須成為鄭志剛旗下非牟利機構Culture for Tomorrow (CFT)的會員,再經過隨機抽籤決定。文章發布的時候,活動已經完結。

皇都戲院於1952年落成,當時名為璇宮戲院。而皇都戲院商場及旁邊的住宅部分,原本為停車場,於1959年改建成現在的樣子。

皇都戲院最著名的形象,除了其拱形結構外,當然非要談到外牆上的浮雕。

該浮雕名為《蟬迷董卓》,作品描繪了希臘女神和泰國的舞姬,筆者也是在導覽的時候才知道。

不過對附近的街坊來講,其實也是近十年才有機會一睹浮雕的芳容,因為以往皇都戲院經營的時候,浮雕往往被一幅幅的電影海報所覆蓋。

對皇都戲院的歷史有興趣的話,也可以看看這篇由街影撰寫的文章。

https://www.instagram.com/p/CN4wja0gyrY/?igshid=1tdqe98d6f4vf

這次活動的範圍,主要是在皇都戲院的基座商場內。如文章開首所講,戲院天台只開放予獲邀請的VIP進入,而戲院映廳的部分則由於日久失修的關係,而未有開放,只有在場內張貼照片,稍後再作復修。

和之前介紹過的碧麗宮和翡翠明珠戲院一樣,皇都戲院曾經分為超等和堂座。戲院於1997年結業,到了2000年,皇都戲院的堂座部分改建為俗稱波樓的桌球室,而剩餘的超等部分則丟空,成為了廢墟。

這次新世界所舉辦的展覽,除了有不少打卡位之外,筆者之前也談過,除了活化之外,另一個重點是為重建住宅大樓作形象工程。

按照現時公布的時間表,整個皇都戲院的活化及發展項目,預計在2026年完工。

工程完成後,皇都戲院、基座商場及其標誌性拱形結構將會被保留,而旁邊的住宅大樓將會拆卸重建。

根據分區計劃大綱圖顯示,由於該地皮的分類已經屬於住宅/商業,意味發展商可自行選擇重建成商廈或是住宅。

面對在家工作日益恆常化,也許新世界亦要慎重考慮其決定。而新世界已於去年以近48億元完成統一業權。

入皇都戲院商場走一轉。在展覽的入口,新世界方面重塑了票房的位置,更安排了職員化身票務員,和大家體驗當年人手「劃位」的情境。

是次展覽保留了若干店舖的設計,重點介紹的有位於通道盡頭的髮廊,主辦單位嘗試保留當年的風采,效果不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場內保存的招牌,這些招牌當年由造字匠去設計,就算想複製也不容易,複製的過程中亦很大機會失去神髓。

近年除了香港外,內地也吹起復古風。在深圳和上海的文和友,正正是為了吸引年青人打卡而設的主題商場,商場內設有不少餐廳。

不過,正如裕民坊的官塘傳情展覽一樣,流於形式的情懷並非真正保育。

而自從鄭志剛「坐正」後,除了銳意提升新世界的企業形象,在中港發展以K11 為主題的藝術商場及辦公室項目,亦放棄了一些影響形象的發展項目,例如具爭議的美孚新邨第八期項目。

該地皮的剩餘地積比曾經引起居民反彈,發展局當年更就地皮發稿,釐清發展商是有權釋放該地皮的剩餘地積比。

https://www.devb.gov.hk/filemanager/tc/content_31/Mei%20Foo%20-%20Factual%20Account%20of%20Issues%20CHI.pdf

對發展商來說,企業責任是流於文字,或是真正盡責,還是要看「揸fit 人」的取態。

究竟應否在現有資產中釋放價值,抑或是去建立形象這些看似無形的價值,但實際上能夠為集團未來長遠的發展,建立明確方針?

而在保育發展上,新世界的取態,算是在眾多發展商中最為積極。

除了皇都戲院的外牆外,其實不少地方的外牆仍留有不少歷史痕跡。這些痕跡至今因為經濟下行,廣告牌消失後,重新出現在眼前。逛街的時候,不妨抬頭一望,也許蒼海遺珠就在大家身邊。

(有關是次展覽的相片集,歡迎到訪MeWe專頁)

--

--

hkmalls
古往今昔

遊香港 逛大小商場 🇭🇰 Patreon @hkma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