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灣二十年: 過去、現在與未來

hkmalls
古往今昔
Published in
Apr 17, 2021

今天帶大家去離島,來到馬灣。對於年輕一點的讀者來講,馬灣也許只是另一個愉景灣:有住宅、沙灘、以及主題公園和酒店。但馬灣這個地方,卻有著不一樣的歷史痕跡。

適逢和馬灣有千絲萬縷關係的新地,亦終於和政府達成協議,為耽誤了近二十年的馬灣公園二期活化工程提供時間表。

新地將於2024年或之前完成保育、修復和翻新馬灣舊村成為藝術村,提供藝術工作室、工作坊、零售及餐飲。

今天就讓筆者帶大家看看馬灣的前世今生,並嘗試觀望一下活化後的馬灣舊村,未來的風貌還能夠保存多少。

想第一時間收到hkmalls 最新文章,請即like MeWe hkmalls 專頁,或在 hkmalls 網頁版( http://hkmalls.medium.com )點擊Subscribe 訂閱,即可在登記電郵收取最新文章。

馬灣的發展歷史,要追溯到九十年代。當時政府為了收地去興建青嶼幹線,而和在馬灣上擁有大量土地的新地達成協議。

這份在1997年簽訂的協議,讓新地能夠換地發展珀麗灣項目,而政府則要求發展商在馬灣作出一系列的發展計劃,包括:

  • 發展及營運馬灣島上交通 (即是珀麗灣客運及往後加入的陽光巴士,同為新地旗下)
  • 興建學校及多用途綜合大樓
  • 發展遊樂及保育設施(即馬灣公園一期及二期)
  • 由發展商興建鄉村式屋宇(田寮新村),以安置馬灣原居民

另外,新地亦和康文署合作翻新馬灣東灣泳灘,不過根據區議會文件中透露,有關泳灘的發展項目並非1997的協議中所涵蓋。

馬灣東灣泳灘發展共兩期,第一期發展已於2004年完成,而第二期工程則包括把泳灘擴建四倍,以及增建設有看台的沙灘排球場。不過,該工程牽涉填海工程,從2014年討論至今仍未開始。

https://www.districtcouncils.gov.hk/tw/doc/2016_2019/sc/working_groups_minutes/TWDC/TWDC_MW_1_Minutes_1819.pdf

由於篇幅有限,對馬灣過去發展史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到以下網頁細閱。

https://m.facebook.com/TourisMan.hk/photos/a.1999082560368370/2699939726949313/?type=3&source=48

而今天筆者重點要談的,是馬灣公園第二期的發展計劃。

Source agoda

馬灣公園第一期工程,包括宗教主題公園挪亞方舟、挪亞方舟度假酒店、大自然公園及太陽館,公園內亦設有古蹟館。該古蹟館由其中一間芳園書室活化而成,而第一期工程已於2012年全部完成。

不過,不少遊客反映大自然公園設施至今陳舊,新鮮感欠奉。

第二期工程曾經建議發展冰雪樂園及渡假酒店,但該建議已在2003年被撤回。

而根據城規會在2014年核准的馬灣公園總綱發展藍圖上,第二期工程為休閑及旅遊用途,集中保育馬灣舊村,將會活化成藝術村,提供藝術工作室、工作坊、零售及餐飲。

而位於公園第二期範圍內的歷史遺跡,例如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的天后古廟、九龍關紀念碑和碑石、以及「梅蔚」石刻,均會獲保育。

至於蘋果日報報導,近日被發現的另一塊九龍關界碑,新地亦表示會根據和政府的協議作補育。

立即實地去馬灣走一轉。相信不少人也知道,馬灣和愉景灣一樣,設有交通限制。

不過由新地旗下珀麗灣客運及陽光巴士所營運的村巴,其實也是對外開放的,從荃灣或葵芳港鐵站乘搭就可以了。

先談談馬灣現有的商業設施。新地在珀麗灣設有兩個商場,包括毗鄰珀麗灣碼頭的珀麗灣商場,以及在馬灣東灣泳灘旁邊的珀麗灣臨海廣場。

珀麗灣商場只有數個店舖,僅為居民提供生活所需,包括7–11 便利店及百佳旗下fusion超市。

而珀麗灣臨海廣場的定位,則與英皇旗下淺水灣The Pulse相似,以泳灘遊客為主。商場地下設有數間餐廳,一樓則設有咖啡店太陽系委員會,以及位於二樓的婚宴場地Club One 銀灘。

至於即將發展成旅遊景點的馬灣公園二期,暫時未能從馬灣公園一期前往,而Google Map 上的地圖亦有誤。

筆者在二期工程範圍未封閉前,曾經作實地考察。在馬灣鄉事會路和芳園路交界旁邊,有一條小路,步行約十分鐘左右,便會到達馬灣舊村。

雖然馬灣舊村早已人去樓空,但在這個像是廢墟的遺址中,抹不去的是生存過的痕跡,例如村民在牆上寫上對發展商的控訴,還有植物在建築物上叢生,也是一種和諧。

當然,筆者上述談的這種「廢墟美」,相信不會被新地所保留,取以代之的是為建築物外牆髹上不同色彩,化身成港版希臘小鎮。

從新地公開的設計圖片中,除了天后古廟對出的廣場會作翻新外,部分結構欠佳的建築物相信會被夷平,而餘下的建築物相信經過修葺工程後,外牆會髹上不同顏色。

是次活化馬灣舊村的費用,會動用協議中餘下的五千多萬元,而超出的金額將由新地自行承擔。

政府強調,整個計劃是一項不賺取商業利潤的社區計劃,其利潤將需要全部回撥到公園的營運資金當中。

source 見水印

新地過去活化古蹟的經驗不算多,在馬灣公園一期內的芳園學校被活化成古蹟館是其中之一。

在香港,活化和自負盈虧之間,是否沒有完美的方程式?馬會旗下的大館,算是近年在活化和商業模式中,拿捏得較為恰到好處的例子。

至於項目由發展商作活化,但項目中的利益卻不能進發展商的口袋中,這會否令發展商「Hea 做」?今天筆者不宜妄下判斷,待項目完成後再講也不遲。

而且就算政府主導的活化工程,例如近日在鐵路博物館中新增的活化列車上,被發現加上不同現代設備,亦是備受爭議和批評。

除了較早前談過中環街市的活化項目外,另一個在活化中表現積極的發展商,是新世界。

近日新世界積極邀請名人及KOL,優先參與炮台山皇都戲院的「尋找你我他的皇都」活動。

該活動邀請到建築師黎雋維(Charles) 設計,從佈置中亦看到在不少細節上有下過苦功。

如果筆者有機會參與活動的話,再另文探討。

不過,也許發展商未必想邀請筆者,因為活化皇都戲院的背後,其實發展商也是想推動戲院大廈的重建項目上馬,如果有看過《狂舞派3》的讀者該會明白。

在香港,要保存歷史困難重重。正因如此,也許各式各樣的保育,也有值得支持和監察的地方。

--

--

hkmalls
古往今昔

遊香港 逛大小商場 🇭🇰 Patreon @hkma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