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海圳相逢,國家綠道義行者

我們從大圳之路走向山,走向東西口水利古道,發現一日雙庫的水利文化遺產之路,從溼地、魚塭、農田,從給水線、排水線到分水工,從南北幹線到烏山頭水庫,從東西口水利古道及引水隧道走到曾文水庫,從曾文溪而到玉山,從匯聚歷史的台江內海到一滴水匯聚的台灣山林之顛,走讀這一座台灣也是世界珍貴的水利文化生態博物館,走進天上人間的台灣朝聖之路。

吳茂成/2024/06/18

給南水分署朋友

做一位國家綠道義行者,從生活中去規劃山海圳綠色遊程。

國家綠道運動的核心,在於發展國家綠道生活,讓國家綠道生活成為水利工作的文化素養。

為何國家綠道生活如此重要?回顧山海圳國家綠道倡議之初,就是起於河川守護,帶領台江孩子,踏溯灌溉台江歷史文化的溪之水、圳之源。

這份愛鄉護水的公民心念,轉為公民學習行動,親師生在課後或是假日,規劃愛鄉護水的行動學習旅程,專題研究的方案,從在地行起,由近而遠,由今而古,一日行動成一學期的社會實踐專題,倡議種樹築道、整治污水,一學期成一年的文化節慶,如同路是人走出來的道理,我們從台江巡守嘉南大圳,成為每年五月第一個星期天的「台江水日」,成為台南市推動低碳城市的重大政策,公私協力,營造成台江山海圳綠道,縫補台南縣市斷裂的水文化空間。

因此,今日吾人不斷倡議國家綠道生活,也是不忘初衷的善行,結合各部門、公共機構,推動國家綠道生活的學習旅程方案。例如,小台江河流讀書會,每一年或是每二年,皆會緣溪行、沿山進,進行台江百里溪行,巡守嘉南大圳國家綠道,進行台江百里山行,巡守山海圳國家綠道,倡議在地的環村綠道,以國家綠道生活,走出你我家門口,就是玉山登山口的願景。

吾人建請水利部門能夠結合環境教育,促進水利人相放伴,規劃山海圳國家綠道綠色遊程,從台江內海踏溯從當代到五千年前的台灣文化之路。

這條台灣文化之路的孕育,起於傍水而生的水文化,從山海圳國家綠道的內海之路,走向大圳之路,其歷程不只是走過「自然路徑」、「文化路徑」,更是穿越時空,從當代走進台灣史前文化的歷史現場,其中國家綠道週遭可見的植物,如同素球老師所言,有許多即是從冰河時期,一直與台灣島嶼共生至今,見證著美麗之島的多樣性環境及文化故事。

然後,我們從大圳之路走向山,走向東西口水利古道,發現一日雙庫的水利文化遺產之路,從溼地、魚塭、農田,從給水線、排水線到分水工,從南北幹線到烏山頭水庫,從東西口水利古道及引水隧道走到曾文水庫,從曾文溪而到玉山,從匯聚歷史的台江內海到一滴水匯聚的台灣山林之顛,走讀這一座台灣也是世界珍貴的水利文化生態博物館,走進天上人間的台灣朝聖之路。

這條朝聖之路,有其物候之美,春夏秋冬,日出日落,花開結果,萌芽葉落,春祈秋報,秋收冬藏,不同時刻,有其不同的多樣性生態及文化之美。這正是台灣山海圳國家綠道生活的精彩。

建議南水分署夥伴,展開國家綠道生活遊程規劃,善用綠色載具,走進水利人一輩子守護的曾文溪流域,從台江內海走向玉山,傾聽水之聲,天之籟,陪伴孩子,一起在四草湖划著獨木舟,走進圳道溪畔,探索沿途的水利文化襲產,讓孩子了解父母親一輩子奉獻於台灣河海的生命故事,成為台灣山海圳國家綠道家庭,以國家綠道生活凝聚情感,成為親子共學的重要生命經驗與記憶。

今天下午很高興我們一起與素球老師手作山棕杖,從綠道植物探索台灣從冰河時期以來的多樣性植物特色,山棕杖起於東西口水利古道踏溯的義行,成為我們與世界步道工作者伴行的手杖,伴行水利朋友,走向未來,一起從曾文水庫走向玉山。

走吧,這條山海圳國家綠道是諸神祝福的祈願之路,期盼我們一起成為國家綠道義行者,一起在國家綠道再相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