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報導就該像“Snow Fall”?該跳脫迷思了!

林辰峰 Politico 數據記者

2012年紐約時報發表了 “Snow Fall”,講的是該年美國隧道溪國家公園的大雪崩。這篇報導利用文字結合視覺、聲音、3D模型、空照圖、地圖與互動敘事,並選擇在傳統文章管理系統(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外發表,花了十多名人力,歷時半年才完成。

隔年,“Snow Fall”拿下普立茲獎,奠定紐時在新媒體領導地位,也使紐時信心大增,命原本的國內報導主編(National Editor) Sam Sifton為Snowfaller in Chief,希望以Snow Fall為模型,力衝多媒體敘事。

Snow Fall的成功,也造成新聞媒體爭相效仿,很快地,“Snow Fall”一詞在美國新聞界成了動詞(to snowfall)。每家媒體都想要出版自己的Snow Fall,多媒體敘事報導文學一篇又一篇,如雨後春筍。

紐時多媒體敘事代表作“Snow Fall”

但讀者和媒體同業(不論在台灣或是美國)對“Snow Fall”的理解,往往就停在這裡了。

這些年來,“Snow Fall”常被視為網路多媒體敘事的轉捩點,是業界標竿,也是多媒體敘事的標準。人們卻甚少提到,發表”Snow Fall”後,紐時陸續又以相似模式、設計與資源,出版了The Jockey等多媒體敘事文章。但文章出刊後,點擊率不盡理想,從投資報酬率來看,似乎並不值得投入多人製作。而當初風光上任Snowfaller in Chief的Sam Sifton,也轉任烹飪與食物專欄編輯。

回看台灣。去年,多家台灣媒體陸續發表了自己的“Snow Fall”。我們看到了很多結合地圖、視覺、聲音、數據、互動,甚至虛擬實境與遊戲的新媒體敘事。這些故事,帶著我們如候鳥似地俯瞰六輕、體會東南亞跨國銜轉學生學習難境,和走過台南大震週年。我們一起目睹了台灣在多媒體敘事的成熟和創新,不過,有了技術後,下一步要怎麼走?

若仔細計算紐時負責視覺新聞的圖像部門的出稿量,你會發現,如”Snow Fall”般運用大筆時間、資源、人力的多媒體互動敘事,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由該部門文字與視覺,獨立每天出稿的短篇數據視覺為主的硬新聞。但這不代表紐時不再做互動敘事,只是門檻變高,只有很有新聞價值或很適合的議題,才做願意投入資源。

這類型的短篇圖像新聞,撇除數據分析,有三個共同點:

一、製作門檻低
聰明排版靜態零互動的圖(資料視覺化照片剪影地圖衛星圖表格插畫GIF),再配上文字而已。

二、跨媒體共用,節省資源
這類圖像往往是在Adobe Illustrator內做設計,用ai2html輸出,資源與時間消耗少;加上產出的是靜態圖像,作品在社群網路、Apple News、Instarticle,甚至自家的App、紙版文本上出刊都很方便。

三、製作時間短,時效性高
這類新聞因為時間成本低,人力資源需求少,往往在三天內(甚至)就能出刊,可以配合新聞週期時事。遇到突發新聞時,更可藉由多人一起製作配合Google Document共同編輯的功能在事件發生數小時內就出刊

此外,許多靠著聰明白板敘事的新聞,往往能變成模板,對於小團隊適用程度高。例如:

原版,川普基礎建設拖延時間表,正反兩方論述的排版可以重複利用

模板,正反兩方論述的排版可以重複利用

反觀”Snow Fall”之類的大型報導,製作週期長,作品完成後,往往新聞熱期都過了,這就是為什麼這類作品通常只能用來做專題報導。

台灣嘗試多媒體敘事多為小團隊,資源通常較少。如何利用有限資源,衝刺旗艦等級作品卻又能顧到每日新聞產出,提升媒體總體品質,更顯重要。

作者|
林辰峰,文化大學新聞系與加州柏克莱新聞研究所畢,主修新媒體。2015年Google新聞獎學金得主,現任職Politico互動與數據新聞團隊。作品可見於Bloomberg, Washington Post, New York Times, Texas Tribune。

Twitter: @Jeremy_CF_Lin

--

--

Siren F.Y. Chen
媒體 2020:想像與實踐|Media 2020 : Think & Act

記者 / 內容人,不可一日無書與貓。做過10多年商管雜誌,對商業邏輯好奇。來自平面,探索數位;探查世界,習作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