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內容了?那你更需要好技術!

在進入新聞媒體二年半的當下,要預測 2020 年的台灣媒體狀況,其實對我還是有點難。不過不久前,寫了這兩年來的觀察《新聞衝浪二年雜談》,所以也許能就我目前所見,從我較熟悉的技術與網路觀點,大膽猜測一下。

早在幾年前,我就聽過不少「傳統媒體式微」的說法,這也正是當初引領我進來這個產業的原因 — 產業崩壞得更快,我們就該設法讓它更好。

靠好內容吸引讀者,已成基本功

更好,可以怎麼做?

多數人第一個念頭,就是製作更好的內容。但我認為,要猜測新聞媒體的趨勢,就必須先擺脫只考慮「我們希望做好內容讓讀者願意回來」的思維,畢竟好內容一直是新聞媒體的基本要求。

我並非主張用激烈的、吸引眼球的方法來產出新聞內容。當所有媒體(不只新聞媒體)都想靠吸引讀者來衝高 pageview ,就必然會發生抄新聞、農場標等,而我們現在正在面臨這些後遺症。況且,網路廣告價格短期不見好轉,想單靠「衝高流量」來維持生計,將越來越辛苦。

儘管依賴流量產生的廣告仍是一種生存方式,但靠流量維持主要收入的網路新聞媒體,恐怕會越來越少。畢竟,從最近幾年的網路廣告流量可以看出,網路廣告有很大部分都流向 Google 及 Facebook 。

有鑑於此,國外許多老牌新聞媒體開始嘗試不同的獲利來源,甚至出現許多新型態營利模式。因此,當國內新聞媒體希望開拓更多收入來源,paywall必然是台灣新聞媒體主要前進方向之一。

其次,社群網站與新聞的關係,接下來的幾年,顯然也會有快速的轉變。

近期,許多新聞網站都因 Facebook 改變演算法,吃了不少苦頭,這是完全可以想像的。畢竟對 Facebook 來說,新聞網站的貼文未必對平台有利,減少這些貼文來搶讀者的眼球,可能是提高廣告點擊率的方法之一。

而失去社群網站舞台後的新聞媒體,會怎麼變化?其他曝光管道也許會開始興起,例如去年開始,有一些媒體又開始重新重視電子報。未來幾年,新聞媒體也需要開始尋找其他的曝光管道,並且開始尋求其他創新。

好新聞還要好技術,工程團隊角色日重

電腦科學技術的發展快速,在新聞的應用上,絕不只是從印刷機改為網路呈現這種程度。國外媒體討論未來應用時,從新聞呈現上的突破(如 360度、VR)、新聞服務的進化(用機器學習做新聞推薦),甚至用 AI 代替記者完成形式固定的新聞,或偵測異常狀況等等。

無論是營運或營利模式的創新,或技術的創新跟銜接,都非常需要思維與組織架構的改革。而以網路作為載體的新聞媒體來說,一個好的技術團隊,角色舉足輕重。

例如當初,《紐約時報》為使資料視覺化能更好的應用在新聞上,力邀 D3.js 作者 Mike Bostock 加入。《衛報》雖無科技名人加持,但從他們在 github 上開放的系統原始碼來看,也能窺見他們其實也有一批技術能力不錯的團隊。

更不用說《華盛頓郵報》了。在亞馬遜(Amazon)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買下華盛頓郵報之後,對產品跟技術團隊的提升也相當可觀。

新聞報導的品質,是媒體的核心。但上述三家頂尖媒體,除了持續產出高品質新聞,也放手讓科技領域的人才嘗試做出不一樣的作品。

這不只是組織的變革,更是思維的翻轉。如同華盛頓郵報的執行長 Frederick J. Ryan, Jr. 所言:「當科技持續以前所未見的速度改變(新聞)的形貌,華郵將持續投資有高超技術的科技與工程人才,以維持領先。」

但我認為,未來二、三年內,能接軌上述技術的台灣媒體,可能不多。

畢竟無論是數據新聞、數據視覺化、數據分析、甚至 AI 等,都需要大量的資料科學家以及工程師。這些技術對未來媒體發展,都將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多數國內媒體沒有這樣的人力配置,基礎建設也不夠完備,對於投資技術的重要,認知仍待提升。

而將這個趨勢預測的目標落在2020年,其實是相當聰明的。畢竟下一屆總統大選就在2020年,台灣媒體將傾盡全力在這個議題上,展示自己的數位能耐,大量使用視覺化跟互動。來完成相關報導。2016年美國大選,媒體百家爭鳴的盛況記憶猶新,台灣重視數據與互動新聞的新聞媒體,應該是重頭戲。

而未來兩年台灣新聞媒體,會有一些零星的小實驗;但我大膽猜想,若媒體經營者思維沒有大翻轉,組織沒有結構性改變,2020年之前,可能仍難期待出現巨大的質變。

(責任編輯:陳芳毓)

--

--

簡信昌
媒體 2020:想像與實踐|Media 2020 : Think & Act

工程師 / 攝影師 / 資料新聞 各種興趣,目前擔任資料新聞媒體《READr》總編輯。對於新聞媒體未來想像充滿興趣,也希望透過技術改變新聞媒體的為來樣貌。同時也思考著如何以鏡頭與藝術創作面對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