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的未來:編輯不死,但需數位加持

作者 |李全興(老查)康泰納仕樺舍集團 副總經理

我是一個在網路與數位相關產業工作了18年的工作者,最近兩年多,加入了康泰納仕樺舍集團(在台灣旗下有《Vogue》與《GQ》兩本月刊以及網站與網路社群),擔任數位營運,進一步也開始參與數位內容經營。

這段時間有一個重要的轉折:2017年,《Vogue》與《GQ》的數位營收,已超越雜誌營收(包含發行收入與廣告)。各個層面都顯示,數位,已不再只是紙本的附屬。

正因為這兩年多來尚在延續中的經驗,我也不斷在思考,雜誌與其編輯的未來會是什麼樣貌?

在想像未來之前,容我先以我的視角談一下雜誌的「現在」,並推演其演進。由於不是雜誌產業科班出身,我的描述若不夠完整與精確,尚請包涵。

首先,雜誌有幾個特性:

  • 介於書與報紙的混血紙媒
    雜誌,介於報紙(持續,即時性較高、主題廣)與書(無須持續,不注重即時性,主題聚焦)兩者間,兼具固定(長期的主題領域,不像報紙以新聞為主)與變動(相較於書,每期內容不同)的屬性。好雜誌持續藉由選題企劃與內容的表現能力,吸引讀者,這也是雜誌的魅力所在。
  • 卡在篇幅與時間的實體框架
    固定的版面與頁數、定期出刊,影響了雜誌的編輯工作方式與內容。不論題目多精彩、多豐富,每期主要專題都必須在一定的篇幅裡做完,也很難在下一期甚或是近期被重複。除非透過圖書館查閱或收藏雜誌,過往精彩的內容也很難重溫。

上述兩個特性,使得當雜誌將既有內容,直接轉到數位媒介上時,除了無法成功複製原本紙媒的閱讀體驗,也並沒有因為轉為數位解決既有的限制(除了沒有實體運輸問題與些微的價格差異),因此,數位雜誌始終沒有成功。

  • 編輯慣性與工作技能難轉換
    經營數位媒體時,雜誌編輯習慣的工作方式也需要轉換。小至下標題方式、載具與閱讀情境的考量、多媒體的運用;進一步到因數位媒介而產生的新技能,如SEO、社群傳播、與讀者互動及對話,解讀數據⋯⋯等,對編輯也是新的挑戰。
    靠專業分工,免不了遇到人才短缺,及難以吸納數位人才的產業文化障礙(可參考信昌兄的文章);全面發展既有工作者的能力,又需要時間與經驗,都是產業共通的困境。
  • 數位付費閱讀習慣難建立
    因為媒介不同,營收模式也有了很大的轉變。紙本雜誌有發行收入(訂閱、零售),但讀者似乎還無法接受閱讀數位內容付費的模式;而廣告收入,也受其他數位媒體與平台的廣告生態連動影響(計費模式、價格)。

所以我認為,雜誌的數位化雖然已經發展的一段時間,除了不同業者的進程差異外,整個產業尚未發展出完整與成熟的數位轉型模式。

當然,數位環境的不斷變化是主因。但我認為,能否成功轉換編輯的工作流程,也許是一個必須經歷的過程。

如果用零售業來比喻,在既有的實體店鋪銷售與電子商務,賣的可能是相同的商品,但工作者所需要的能力與技巧,卻完全不同。一個稱職的實體店面店長,並不表示就可以馬上經營得好網路商店,需要發展出新的能力。

因此,我認為未來的雜誌編輯,應該會像這樣:

  • 突破紙本框架
    專題內容經營,不再受到篇幅與出刊間隔的束縛,搜尋引擎與社群傳播,讓精彩的題目不斷接觸到新讀者;有經驗的內容編輯,會愈來愈像策展人,也許同時會經營「長期延續的代表作」「精彩的個別專題」「領域的專業內容、情報」等不同型態的內容模式。
  • 發展數位能力
    發展在紙本媒介所欠缺的數據解讀能力,從數位讀者的瀏覽行為中,更加精鍊內容經營的經驗值。
  • 經營長期關係
    與讀者發展出長期關係與社群。媒體賣的不再只是內容,而是精準的受眾、溝通與關係。

簡言之,不論紙本雜誌是否還會存在,編輯與內容一定會繼續存在。但編輯的選題與企劃、內容製作能力,將會因為數位媒介的特性與能耐,持續進化。

也許這些想像還有點模糊,卻是我在這兩年的經驗裡看到的一些可能性。

作者簡介|
李全興 康泰納仕樺舍集團副總經理

在電子商務領域經驗逾七年﹐期間經歷電子商務之萌芽與茁壯期﹐橫跨電子商務B2C(企業對消費者)與C2C(消費者對消費者)之營運。之後轉朝網路社群經營領域發展,對於數位內容經營、社群經營策略、社群活動規劃與執行等均有多年實際經驗。

經歷|
2013 ~2015遠傳電信 網路暨電子商務事業群協理/ 時間軸科技 電子商務事業處 社群行銷部總監
2012 ~2013 壹電視 社群網路管理部 總監
2010 ~2012 雅虎奇摩 社群發展部 總監
2008 ~2010 雅虎奇摩無名小站 社群經理
2002 ~2008 雅虎奇摩拍賣 品類管理經理、社群經理
2000 ~2002 博客來網路書店 行銷部經理

--

--

Siren F.Y. Chen
媒體 2020:想像與實踐|Media 2020 : Think & Act

記者 / 內容人,不可一日無書與貓。做過10多年商管雜誌,對商業邏輯好奇。來自平面,探索數位;探查世界,習作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