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海聲人智學教育基金會與《山城週刊》社長吳鎮坤先生共同號召山城地區社團及海聲華德福學校師生,在東勢高工舊校舍召開記者會,2020 年7 月21 日

與華德福相遇、攜手打造里山願景──守護山城四區未來的實踐者

報導 | 專刊編輯室

照片提供| 山城週刊、專刊編輯室

原訂實驗教育複合式園區與公辦民營實驗教育學校設址在東勢,長期在地方上活躍山城四區(東勢、石岡、和平和新社)在地團體一直高度關注設校的進度,對於台中市政府無預警中止公辦民營實驗教育學校委託經營案,地方團體除了錯愕,更將憤怒轉化成積極的橫向串聯,他們積極地呼籲,為了鄉里、為孩子、為山城的未來,得自己站出來發聲。

《山城週刊》:串聯山城四區團體成立「還我公辦民營實驗學校促進會」

在地創辦達四十年、自許為山城四區和客家社群公共事務喉舌的《山城週刊》創辦人暨社長吳鎮坤,不管是地方文化活動、申請補助機會、農民栽種心得及市政問題,都是《山城週刊》關心的焦點1。在一○八年初盧市府公告委託華德福教育系統的海聲人智學教育基金會辦理實驗教育公辦民營學校,隨著市政府持續進行二期修建校舍工程後,吳社長想開始多認識華德福教育系統,於是聯繫財團法人海聲人智學教育基金會了解華德福教育理念,並與曾擔任宜蘭縣立華德福教育實驗高中家長會會長的朋友談過,發現華德福教育敬天愛地、崇尚自然、注重品德教育與利他教育。「華德福系統,不只教育;生機互動農法甚至醫療都有研究,且在人倫關係部分也與中華傳統文化相契合,」吳社長相信這樣的教育,對山城未來的發展有一定的幫助。

圖左|吳鎮坤社長(圖中拿Mic 者)於東勢為眾人進行在地導覽 圖右|於東勢在地深耕達四十餘年的《山城週刊》由吳鎮坤先生創辦

1 節取自芥助網 — 社區力點線面,人物臉譜「老字號社區報2.0 升級版《山城週刊》社長吳鎮坤迎戰新媒體時代」,陳佳楓文。

https://ms-community.azurewebsites.net/interview_20191024/

自一〇八年起,《山城週刊》一直緊密地追蹤市政府推動實驗教育園區的狀況,在一〇九年夏季發現市政府回應態度不明,意識到盧市府態度開始轉變後,吳社長與地方團體負責人密集討論因應對策,一致認為在地人需立刻發聲讓市政府看到地方是支持的,並積極疏通當地公立國中小校長,說明實驗教育進駐能加值地方教育優勢,讓學子留在地方。於是他們緊急在六月間發動連署,在地方團體分頭奔走之下,以短短兩個禮拜時間,山城四區包含東勢、石岡、新社、和平農會總幹事、七個較活躍的文化、環保、產業協會理事長及東勢二十五里里長全部連署。

「不料一〇九年七月十日,地方的臉書社團中一位不具名的臉友貼出了市政府通知海聲廢止委託的公文,地方團體輿論譁然,對市政府不顧山城居民的請益,甚至連國教署補助辦理的地質崩塌區風險性及安全性鑑定報告都尚未完成,就以安全為由廢止。市政府一意孤行,地方團體群情激憤!」在吳社長和地方團體緊急動員下,十天後,地方團體代表與海聲團隊在東勢高工舊校社旁舉辦聯合記者會,重要媒體的地方特派員都到場,也引發市政府高層的重視。吳社長說到七月底市政府邀請地方團體代表會商的情形:「那場協調會,市府秘書長與相關各局局長一字排開,協商時市府提出重新招標、委辦的方案,但我們堅持依情理法而言,『海聲』是唯一的選項,除非海聲放棄,否則不應另選。」

一手創立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身兼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的吳社長,於四十載投入社區事務期間發動多次地方公共倡議和抗爭運動,他一本對鄉里無私的投入、面對政治角力困局仍舊不改初心,「這是一條長期抗戰的行動! 實驗教育園區和東豐快速道路是地方發展的指標性方案,地方團體代表與返鄉青年也發動了十一月十二日北上監察院陳情、抗議兩任市長的兩項重大行政缺失,當天也有旅北鄉親到現場。這一役,山城居民團結一心,要爭取到底。」吳社長態度堅定地說。

在地居民觀點:安全理由是煙霧彈,無視華德福教育可能為社區帶來的經濟、文化活化契機

長期下鄉舉辦公共論壇的客家電視台,於一〇九年十月再度回到東勢,在客家文化園區廣場進行一場東勢公辦民營學校廢止【誰扼殺了實驗教育?】村民論壇,在場人士對市政府以公辦民營學校有安全疑慮為由廢止,也非常不以為然。

圖|客家電視台《村民大會》節目:「誰扼殺了實驗教育?」錄影現場(翻攝自客家新聞)

一位家有兩個學齡前孩子的爸爸,特別向主管請假全程參與,他在錄影現場發言,說明自己和家人經歷九二一大地震,當時位在東安里和下新里一片都是二樓變成一樓的狀態。他質問現場出席的教育局代表:「東勢國小仍舊地重建。那到底東勢實驗教育園區建議低密度使用,是意指『東勢的資源低度投入』嗎?我不能接受將安全的大帽子扣在教育議題上面!」

圖|東勢鄉親北上陳情(翻攝自客家新聞官方Youtube 頻道影片)

地方團體批評,市政府全然沒看到實驗教育園區自設置起已經創造的地方契機。福隆里里長吳振嘉和東勢商圈前理事長劉正忠便發言:「自教育局公告東勢公辦民營實校委託海聲華德福實驗學校辦理後,就一直陸續有人進來買房子、居東勢,光我這一里就增加移入人口七十餘戶,對地方發展確實有幫助。」返鄉積極在大茅埔推動客家文化育成工作的青年吳哲民,憂心客家文化面臨傳承斷層、二十年後恐會失傳;但從和當地國中老師合作(這位老師正好也是華德福家長)認識家鄉的在地課程,看見華德福教育強調家校參與與社區連結,正能作為文化傳承的土壤;而東勢地區居民老化速度最為嚴重,客家文化傳承刻不容緩,而實驗教育將是在地文化傳承的重要一環。

榮獲教育部第一屆教育奉獻獎、移居東勢六年的蘇盛雄老師,以及前石岡圖書館館長呂坤樹、小瓢蟲生態農場負責人巫建旺均於客家電視台《村民大會》節目現場積極發言,表達山城長期是台中市政權更替、執政者不延續前朝政策的受害者,舉凡東豐快速道路、東勢公辦民營實驗學校都是,嚴重影響地方發展。

圖|大台中新聞報導「東勢實驗教育園區停擺一年半 議員批原地踏步」海聲華德福高中部學生在課程安排下以行動進行社會參與,齊聚於台中市議會前表達訴求,會後也與市議員進行座談與對話(翻攝自大台中新聞畫面)

返鄉青農:呼籲婆婆媽媽站出來,為山城教育資源發聲

「政治是人民的權利,而不是政黨。民主制度不是只有投下那一票就結束了,後續的監督、發聲才能真正保障自己的權益。而發聲的目的,是要讓政府知道做決定時不可忽視地方的意見。」在去年十一月間,返鄉百大青農──山城青年的秦子媛,組織了一個媽媽群組,聯合兩百多位青年媽媽共同站出來試圖喚起山城家長們關注山城的教育人權,發起東勢公辦民營實驗教育學校的意見調查,鼓勵大家透過網路集結民意,拒絕被市政府的政黨政治考量所支配。

「東勢在許多重大建設案中被邊緣化,導致城鄉差距越來越大,更造成人口流失的惡性循環。青年與下一代願意留鄉、返鄉的人民不能只有兒時回憶、好山好水,需要大家的發聲,爭取更切實的建設與規劃。」子媛和夥伴們在臉書公開自己的省思與覺察:「我自己覺得當父母後臉皮長厚了一點,以前的我絕對不會出來說這些話,但這次攸關教育資源,我願意為了孩子站出來!尤其我們的社會資源是如此的有限。」

東勢的親子資源不足,不少家長曾為了孩子的教育,遠遷至市區生活與受教,造成當地學校學生生源備受考驗。台中市雖有實驗學校,但多是分齡四處設立,對於想上實驗教育學校的家長,也會擔心奔波銜接的問題。這群媽媽不願意放棄一絲希望,相信唯有人助,才有天助。他們和山城熱愛家鄉的團體,帶著高度的公民覺醒,以自己為名,也以家鄉為名,呼喚出山城共織里山願景的教育行動。

圖|台中市實驗教育複合式園區因一紙公文而空盪在原地

--

--

台灣華德福教育運動聯盟 T.W.E.F.
台灣華德福教育運動聯盟專刊

【關於台灣華德教育運動聯盟】106年2月由國內十餘所華德福學校/團體所成立,以人智學「自由」、「平等」、「博愛」的三元社會理念與精神為基礎,推展華德福教育運動,以建立健康和諧與善美真之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