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些標籤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呢?

Rupert Chen
吾人拾堂
Published in
Oct 20, 2021

關於貼標籤這件事情

Podcast-萬用連結

我們的生活中時常會被自己或是別人貼上標籤,比如說:成績好的優等生、學校裡的風雲人物、天龍國台北人、女生就是柔弱、主管就是什麼都懂、健談開朗的人不會悲觀、宅在家裡的宅男、爛好人不會生氣......等等,有些標籤讓你洋洋得意,有些標籤卻會讓自己變得沉重,甚至為了維持個形象,漸漸的改變了原來的自己。

所以這些標籤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呢?

​ ​ ​ ​ ​ ​

​ ​ ​ ​ ​ ​

  1. 其實標籤就是懶人包的概念

對於可以靠畫圖吃飯的人,很多人會不知道這個職業是什麼,他到底概括了多少,假設要跟不懂的人解釋,可能要花非常多的溝通成本,所以才會出現懶人包:“繪師“ 這個名詞標籤

懶人包可以讓人立刻知道事情大概的樣貌,有個界線可循,知道你是在畫畫的人,也就是可以給不懂你的人,快速了解自己的一個不錯的方式。

但是這種懶人包方式,還是有很多問題,可能會讓人先入為主的人幫你的職業畫蛇添足一番。

就以我妹為例子:在學校的時候就會遇到,只要有藝文活動就會叫她去,可能是設計海報,設計LOGO,老師就會說啊你不就是畫畫的,就去參加啊。這時候我妹就回大翻白眼,因為真的誤會很大,叫同人繪師去設計海報這根本完全不同的事情啊。

就很像叫個做壽司的老闆去做披薩一樣的感覺,真的是誤會很大又很尷尬。

又或是有些同學叫他幫忙畫自己的Line貼圖,而且還是免費仔,不畫還會被靠北說小氣,這時候我妹也會白眼翻到背後,對於不了解的人,就很容易以為只要畫畫都是通用的。

再來舉例一個,就是背著youtuber標籤的人,這個就更沈重了,現在的新聞媒體已經把這個youtuber標籤,讓一般的人只看到大家想看的面向,就是大家最關注的時間自由&豐厚薪資。所以不理解的人就會認為,他們就是運氣好,整天拍拍影片輕鬆就能很多錢,覺得他們怎麼那麼爽,甚至還會酸言酸語等等的。

但是只要稍微去了解製作影片的流程,你就會立刻知道這是很可怕的工作量,光是要想一集的企劃就要好多天,拍完還要做影片剪輯與後製,音效特效等製作,上字幕等等,初期這些都幾乎是一個人完成還要堅持每週都做到,這龐大工作量初期是沒有收入的,這樣的狀態下,十個人之中又有多少人能夠存活到營利那一關?現在市場越來越飽和競爭越來越激烈,加上後來成名後的流量綁架、身心狀態的惡化等等,也都是成本。

看到很多youtuber都跟原本當初想存脆分享影片的心情,最後變成流量機器人,上片笑嘻嘻下片眼神已死,為了拍片而拍片了,導致了很多心理疾病。

做自媒體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麼簡單

這些都是懶人包標籤化造成的誤會,讓我們只能看到幾個面向,但其實每個事物都是3D立體的,具有非常多個面向。

很多時候新聞做內容也是要收視率而已,挑出大家想看的面向做報導,導致於觀眾只能以管窺天,以為天空就是從管子看出去一個圈圈而已。不過今天會造成這樣的原因也是,大家其實不愛看太深入的題材,愛看簡單娛樂的內容呀,所以不管是新媒體或傳統媒體為了要提升觀看率,就會迎合大眾需求來持續做大眾愛看的。內容越來越腥羶色,然後越是嘲諷吵架越多人愛看。不過其實掌控權還是在我們自己手上的,要選擇怎麼樣的內容觀看還是由我們自己去決定。我們都還有很多努力空間去改進我們的社會文化 !

2.有時候我們又不得不給自己下標籤

為了要了解自己個性或是優勢在哪些範圍內,我們都會給自己下標籤,可能是高敏感族群、內向不愛說話的個性,就可以在往下推論自己能夠適合做什麼。

可以把標籤看成是地圖一樣:

古時候的人對地球是抽象看不清全貌的,是後來人們把走過看過的地方,慢慢的把它們畫下來記錄成圖像,才有了地圖的出現,讓人有個參考依據可以進行更安全的出外,不會迷路,能夠知道自己現在大概哪個位子。

標籤就是一個概括的界線,知道自己的狀態現在是什麼,我們都需要先有個錨點,然後再從這裡延伸出去。就很像在 職涯規劃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知道一些標籤錨點。

  • 是自己是個口才好的人,還是比較不善於表達呢?
  • 自己個性是喜歡團隊工作的人呢?還是喜歡一個人做事的工作呢?

就以我自己為例子:因為我知道自己是內向喜歡安靜一個人工作,然後又口才又不是太好的人,所以做動畫的工作剛好很符合這些項目,至於進入職場後需要更多的技能,比如要跟人溝通還是要訓練表達能力,就之後再慢慢的學習補強這樣。

這些標籤都是僅供於參考,他不是絕對,就跟地圖一樣,真實的地形會不斷的變化,地圖更新速度未必能即時更新,反觀我們自己也是一樣,會隨著時間還有環境不斷的產程個性上價值上的變化,可能之前給自己的標籤也會慢慢的不適用,所以千萬不要被標籤框住,我們還是能夠去嘗試自己原本不擅長的事物,才會發現原來自己還能做那麼多事情!

​ ​ ​ ​ ​ ​

3.別被標籤架著走

之前看過蔡康永寫的情商書,裡面比喻標籤的方式我很喜歡,有時候標籤很輕,就像是一張便利貼,輕輕地貼在身上而已,可能是職稱,可能是朋友間的綽號,但漸漸地越漲越大後,自己身上標籤也越來越多,有些會直接擋住你的臉,有些像是背著沉重的招牌一樣的扛在身後,我們為了要做好這些標籤的角色,漸漸忘了自己的原來的模樣,腳步也越來越沈重,標籤可能是成績很好的學生,又或是主管,又或是一家之主,厲害的創業家,讓你不能容許自己有一絲脆弱,你也不敢有意思犯錯,讓你不敢再像以前一樣願意分享自己的心事,讓自己越來越壓抑,就這樣漸漸被這些標籤架著走了。

但是當你拿下這些標籤,其實你就是你,你還是原本的那個你,標籤本應該只是襯托你的,或是讓別人更好認識你,所以別讓這些標籤蓋住了原本美好的你。

然後這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就在底下幫我拍個手吧!
如果有什麼心得想法,也可以在底下留言與我分享喔

吾人拾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