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紹興:流觴曲水,暢敘幽情,走進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Leo
品牌博物學 Brandiology
Oct 16, 2022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抵達紹興時,年少背誦古文的記憶湧現,當時還不知道會稽山就在紹興,但在想像裡,王羲之是帶酒友們躲進某世外桃源吟詩唱歌去了。

今年世界動盪,讀《蘭亭集序》好似回到東晉,偏安政權下的名士走出烏衣巷,在復興之志與朝政的消極間拉扯,王羲之、謝安的文字裡透露著對時局的無奈,身處歷史洪流的他們看不見動盪的終點,只能與現實的嚴酷共存,在年齡稍長後,曾經背誦的課文開始有了畫面,而現在,我正前往蘭亭。

安麓蘭亭

安麓酒店一直以安縵的姐妹品牌自居,由中方出資,安縵創辦人Adrian Zecha共同策劃,純正中國血統的奢侈酒店頗負盛名,比起朱家角、千島湖,安麓蘭亭的選址靜謐可親,由約五十幢具有200年歷史、精心修復過的古建築群組成,座落於會稽山景區旁,靈山妙水環伺。

酒店裡依然延續著Jaya Ibrahim擅長的風格,採光俐落,室內電視牆雙開門設計,頗有安縵的既視感,洗浴選品則令人驚喜的是跟Diptyque合作,唯一可惜的大概是咖啡機,雖然我喜歡Lavaza,但義式咖啡的酸苦跟環境卻有些格格不入。

結合中西與古建物,安麓蘭亭著重於徽派建築的體現,粉牆、黛瓦、馬頭牆,經典的樣式呈現先民在山田間防風防火的巧思,一條石磚鋪成的小徑串連幾棟旅館,尾端是一處水池,天光雲影匯聚,朝霞輝映下是最美的時刻。

可即便有大師設計、會稽山水的得天獨厚,安麓蘭亭最核心的亮點仍是將軍府。

這處自安徽搬來的古宅按原比例重建,氣派中體現雅緻。徽商早年透過販鹽積累大量財富,商人地位低微,為提升家族尊嚴,許多人捐官實現社會階級躍遷,同時為避免過於張揚惹禍,我們才能看到徽派建築樸而不素、華而不奢的風格,將匠心灌注到石木磚三雕中,雕工需一體成型,一氣呵成,是最能體現徽派工藝的部分。

將軍府原屬於某位將軍正邸,門口石獅造型奇特,卻是從另一處搬來的元代古物,府中雙天井設計顯示其尊貴,上方垂蓮柱則是官府人家的象徵(清廉無私),傳統榫卯結構使師傅可以在幾乎不破壞的前提下拆卸、搬運、重組,現在我們還可以在柱子上看到當時工匠標記的符號,旅館員工告訴我們,每年維護將軍府都需要人工上油,最怕的便是會打洞築巢的木蜂,「我們使用生態防治法捕獲它們,現在已不太有危害」。

令人惋惜的是因疫情,宛委山與會稽山景區未開放,但穿過小徑,安麓蘭亭後方可以接到登山步道,陽明洞天曾是心學大家王陽明的悟道講學之所,被後世認定為道家七十二洞天之一,不遠處的有賀知章少數留下的《龍瑞宮記》摩崖刻石,走此一遭,也不枉此行的人文盛景。

孔乙己酒家

「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櫃台,櫃裡面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 — — 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在每碗要漲到十文…… 」

紹興本地的另一處名勝,成名自民初作家魯迅寫的《孔乙己》,走進鎮上酒家,幾乎每桌都會擺一碗茴香豆,孔乙己酒家是後來新建的,但原文中的咸亨酒店卻是真實存在,是魯迅的堂叔創建,紹興的茴香豆吃起來有淡淡的鮮香,很是下酒。

我不太喜歡魯迅,讀他的文字總感覺苦大仇深,好像門前就有人斬首要做血饅頭似的,迴盪百年前中國的愚昧與憂愁,可紹興又少不了這位明星,魯迅故居、百草園、三味書屋的景點擠滿了想一窺作品中場景的人們,指著他刻過字的書桌拍照。

與嚴肅的文學作品相比,魯迅書外的世界太愜意了。

紹興本地黃酒馳名,四處可見黃酒奶茶、黃酒冰棒(不得不說還挺好吃),紹興菜則以淡水河鮮、家禽為主烹調,原湯原食,不過度調味,紹三鮮、梅乾菜扣肉、炸臭豆腐、醉雞都出名,江南菜色清雅的烹調手法很符合我們南方胃口,幾乎餐餐滿意。

孔乙己後來去了哪呢?書中最後並沒有給出他的下落,在偷竊被打斷腿後,他最後一次來到咸亨酒店溫一碗酒,消失在街頭,老闆將他在黑板上欠的債劃掉,喃喃地說:「大概是死了吧。」然後,嶄新的中國誕生了。

流水人家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捨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

蘭亭酒醒,流觴曲水一陣回家後,王羲之嘗試重寫《蘭亭集序》數遍,卻都沒有第一次喝酒時寫的好,書法與書寫者心意、狀態相通,好作品的誕生仰賴努力與機遇,何況是千古第一行書。

名士對於生死虛榮的看淡,加上朝廷自身懦弱,東晉很常被認為是個虛無主義的時代,但重讀《蘭亭集序》,我發現王羲之對於生命的理解是超越時間的,他看透了萬事萬物終將消逝,而人性對此的傷感有著共性,不管前人回看古人,還是今人回看前人,我們都必要在變遷中學著安然,這種對即時性的追求是樂觀且積極的。

《蘭亭集序》後世有許多拓本,但真本的下落呢?

最有可信度的推測,是在李世民墓(昭陵)中。相傳李世民是王羲之的狂熱愛好者,多次尋訪《蘭亭集序》,最終被他發覺應該在一名辯才和尚的手中,這辯才的師父智永禪師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孫,在坐化後將之傳給了辯才和尚,李世民貴為皇帝,自然不會跟一名和尚討要書法,於是暗地派人半哄半騙地將真本弄到手,辯才和尚知道自己上當後,不久即抑鬱過世,從此《蘭亭集序》再也沒有在民間歷史中出現過。

實物會隨時間腐朽,精神卻是永恆。走在紹興路上,江南風情的小橋人家可愛,這座千年古城依舊保有著東晉名士抱持的悠然自得,烏篷船上遊客如織,巷弄裡時常可以看到王羲之等人留下的故事場景,比如畫扇橋、躲婆弄,走走停停,樂趣十足。

八月溽暑,遊客不減,看到人這麼多我就懶得拍照了,水流會順著老街穿過屋簷下,直到注入海洋,有人在曬被單,有人在樹下乘涼發呆,這種老舊的生活氣息是花錢都買不來的啊!

--

--

Leo
品牌博物學 Brandiology

張毓中 Leo,現任北京暖山生活市場總監,曾任G.D.Partner Brand北京及第品牌諮詢品牌顧問,初日美學製造所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