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家族(8)來生再會

Leo
品牌博物學 Brandiology
Sep 13, 2022

有個朋友曾告訴我,人生之所以會有遺憾,是因為沒有好好說再見。

我和老爸在三門峽待了一週,這一週之間,幾乎所有親戚都放下手邊工作陪伴,我們問了許多從前發生的事,包括爺爺怎麼回來、姑奶這些年怎麼過,現在政府大力支持扶貧,老家早已從窯洞遷出,生活條件改善許多,就連姑奶奶住的老造紙廠房都裝了冷氣。

我們到三門峽大壩,聽二叔講建壩的起因與發展。
到陝州地坑院博物館,看大伯比手畫腳當年怎麼挖窯洞。
在三門峽西站吃清真風味麵食。
開車繞過村子,他們帶我們去看黃河,給曾祖父母墳頭上香。

一切他們熟悉不過的場景,在我們看來都非常新鮮,我跟爸講,19歲那年在北京大學交流,拿著爺爺的書信獨自找到這裡,當時爺爺已經過世三四年,這期間兩岸親人沒有再聯繫,而現在我很慶幸帶他過來一趟,即便隔離辛苦、路途遙遠。

因為這可能就是最後一次了。

拆遷的消息在半年前不脛而走,大伯說他們現在都放下農務,改到政府推動的「智慧島」工程開車、維修,這半年之間隔壁的村子已經完成拆遷,村民拿到補償金,原本的土地已經被開挖,再過不久就輪到大王村。

離鄉進城,這是千年來中國普遍農人所期盼的,城鄉發展差距極大,在市內月均工資可到4000–6000元,但在農村可能一年不過一兩萬,眾親戚中現在發展較好的也只有二叔,他擔任公務員,住在三門峽市,所以對這消息,親戚的態度既期待又擔憂,但多數還是傾向正面。

村子要拆掉了,我感到茫然,當年我來時走過的路,主幹道已經封鎖,被重新開挖,在村裡散步細看,角落蓋了新的公廁,牆上貼滿優秀黨幹部名單,原本的破損也重新粉刷過了,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智慧島」工程。

沒有什麼是不朽的,一切都會以嶄新的面貌重生。

爺爺最後一次回家的時候是在凜冬。

那年冬季鄭州風雪交加,零下的氣溫將黃河凍結,夜裡姑奶與村人正在村支部圍著暖氣看公放電影,突然外頭有人喊:張秀蘭,有人來找!姑奶奶走出去,這才看見爺爺敲打著鐵欄杆,凍得哆嗦。

大伯趕忙跑去,將身上大衣一脫,緊緊摟住爺爺發抖的身軀,將他迎進屋內,爺爺過了好一會兒才緩過來,拍拍大伯的腿,說真暖和呀。

「那時他已經神智不清了,你想那麼冷的天,他從台灣過來只穿一件單衣,褲子薄得像張紙,我們都得穿大襖子呀!你爺爺從鄭州下機,沒有跟我們任何人說,打了輛車從機場直奔老家,打了三小時,一千多塊錢。」大伯回憶著。

「他可能有什麼預感了。」二叔點頭。

爺爺要回台灣時,直拗地不讓任何人送,大伯放心不下,偷偷讓二叔假藉公務出差的藉口送行,二叔一路跟著爺爺到鄭州,看到爺爺進了旅館後出門吃飯,吃完飯後卻找不到原本旅館的位置了,二叔才上前假裝巧遇,將他送到機場。

爺爺回來後不到半年,因感冒併發肺結核,很快地走了。最後一段日子時神智混亂,彷彿時光在爺爺的腦海中倒流,他像個小男孩哭喊著找媽,喊妹妹的名字,喊下雪天好冷。

喪事來得突然,家人們忙碌一陣後,才由姑姑將此事告知河南親戚,張秀蘭聽聞,走到門外大哭三日三夜,重病一場。

爺爺,你看到了嗎?你聽到了嗎?聽到那哭聲了嗎?

你走過村裡的街道,投資失敗的造紙廠,被掩埋的窯洞,大伯與叔叔的果樹、棉花、大棗,如今要再次被時代所剷平,成為未來的墊腳石了,就好像當年建成大壩要淹沒的村莊,而或許當我再次回來時,這裡已然嶄新,家人們會搬到更好的地方去,住大房子,有空調,不用擔心夜裡會被蠍子咬。

這次我有好好告別了,你所留下的、走過的一切,我都紀錄在鏡頭與文字裡,時代是一直在前進的,你不會被遺忘,因為我們都還在這。

安心的睡去吧,我們來生再會。

--

--

Leo
品牌博物學 Brandiology

張毓中 Leo,現任北京暖山生活市場總監,曾任G.D.Partner Brand北京及第品牌諮詢品牌顧問,初日美學製造所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