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一個問題

諸位,當今我們散文的發展已然陷入了一種窘境,外在的世界不由分說地變化快速,對於訊息的傳遞與理解、重構的行為模式已經形成了一股巨大的衝擊力量,我們應當重估散文 — — 在這裡尤指中文散文 — — 的內在邏輯以及創作論。

有些人時常忽略掉創作論的重要性,事實上這是錯誤的。當我們關注要放在一種文類,而非一位作家上時,創作論更是必須被提起的,一種文類若無法被定義其目的、瞭解其內涵、明晰其意義,那麼創作它的時候就充滿了危險……正因為我們面臨的世界已經與傳統大相逕庭。網路生態的生機勃發一方面是值得樂觀的,一個接近無中心的生態系得以滋養自由的靈魂、詩性的語言,更新近況和發表所思想予公眾無須再依賴傳統媒介(報紙、廣播、書籍出版);此時我們捫心自問:散文所涉及的,是否就是對一段已經成形的事件,它必然是過去式的,再度以文字和心靈進行經驗的再經驗?我們依賴的是否就是,接收事與物的所渙漫出的沉思活動?

摁下經驗的同質性這一無盡的主題不談,一種媒體或任一物事若要將注意力吸引過來,就必須帶來某一種感官的刺激性,藉由這樣的刺激進入到腦中轉換成為內在經驗,普遍下其共時性形成了我們所能對之「感同身受」或者「共情」的反饋,當然,這提供的效果不只發揮在散文上;我們稍微思考一下便知,普通媒體所能刺激的感官無非聽覺與視覺,音樂、電影、戲劇、詩歌、小說、散文等等都是這樣,但回過頭來想想,散文所能帶來的感官刺激何其孱弱,基於一種「根植於現實」的書寫傳統,散文所能帶來的竟是藉由經驗的展示以達到對於某一群特定讀者的共情,而這種共情並不只存在於同樣擁有與那個被書寫的經驗的人群中,同時,對於沒有機會得到這經驗的人們來說,透過這一種看似稀罕的經驗展示,閱讀成為一種拓展視野的方式,進而生命經驗的挖掘與探勘工作就成為了在散文寫作上的核心,在這種意義上的散文中「寫甚麼」與「如何寫」意味著敘事與手法。

請注意,這並非代表著我們反對這樣的創作,相反地,網路生態系提供生命經驗一種博覽會式的地域去展示與培植生命的多元樣態;而正因如此,我們必須思考做為過去提供展示經驗這個功能的傳統媒介是否還有必要維持舊時職守不放,以及在現今世界能提供的刺激越來越多樣同時對感官刺激產生某種抗藥性的當下,思考紙本書、報章雜誌與文學獎這三者與反應及決定文學發展的媒介在散文這個文類上是否還應該要緊握著過去的原則不放,而眼望讀者群體的縮小與消逝卻無力可施?

如果不改變核心只對想表面形式下手的話就只是治標不治本徒具功勞,就像公家單位或某些社群行銷為了裝做看似跟上時代讓手下製作podcast,最後推出卻無聲無息,表面上看起來起到了某一種革新的成效但實際上卻只是自己人跟著傻呵呵地樂著,光是尋求群眾教育、廣告文案等方式還不足以解決問題;我們應該要回到感官刺激這一個本質來尋求幫助,在現在我們如果想得到感官刺激或娛樂,即使只多了串流平台我們的選擇相比過去差異便是如此巨大,此外我們難道忘記短影音的魔力在於提供一種短促、有效且低負擔的刺激嗎?這種靈丹妙藥一樣的東西在當代就是一種感官毒品正在扼殺讀者對於事物的專注力,當我們談論文類時我們能發現詩提供了我們音韻、視覺刺激以及想像、小說提供一種能夠超出經驗之外的哲思與驚異(讓我們看看許多偉大的作品!),然而當下我們偉大傳統媒介所推崇的散文依然執拗於展示經驗,試圖以小說能以虛構做到的、獨特的生命經驗來挽留讀者,這是否高估了當代讀者的專注力,又或者,這已然無法反映當代的景況?

姑且將現在依然重視經驗展示的散文稱作傳統散文,其問題需要被解決的理由並不只以消費者觀點為原因。先前提到關於所擔負任務的問題,從文學獎、報紙雜誌到書籍出版,上述這些傳統媒介無可否認地具有對於文學發展的作用與重要性,但在當下他們所擁護的竟然還是傳統散文,絲毫沒有意識到網路已經擊碎了傳統散文之於傳統媒介的關係,作為鼓勵文學創作發展的文學獎提供給我們的散文發在臉書上實在看不出作用差異性何在,值得被大眾關注的議題難道還需要藉著文學獎的力量傳播到大眾的視野中嗎?讓傳統散文繼續生長所需要的地方,網路這片山野已經足夠肥沃,我們不需要耗費一個在文學或話語上具有聲量的權力在這種像是萬國博覽會或七彩馬戲帳篷的經驗展示會上。

我們應該發展的是從過去就存在的,一種具有觀賞性的散文:如同看一幅畫、一首詩,散文應該是具備著可玩賞的價值,讀者藉由反覆閱讀,在文法、意象、音韻、隱喻以及編排上能夠不斷地有新的發現,這使得散文脫離作為一項經驗敘事的載體而成為經驗的再經驗。相較於傳統形式,這種高度藝術化的散文更能體現出散文在其本質上的重要意義,同時解決在經驗製造獵奇或者可複製經驗的問題。我們認為散文應該如同法貝熱彩蛋一般提供一種詩所不能及而小說無暇做到的語言探索,藉由分割、裂解、置換、重構將語言可能性開發出來。傳統媒介,尤其是作為文學的溫室的文學獎應該將已經尋得自由網路沃土的傳統散文讓位給嬴弱的藝術化散文,對待這種散文不只作為一種敘事手法,而應以藝術品的眼光去描繪它。如果傳統媒介不願對文學藝術做出改變的話,那麼獎棍、虛構、以特定題材而非技術取勝的等等散文只會越發猖獗,在這種環境之下年年更換的得獎作品也就只是浪費獎項地位的臉書文而已。

20220119/中午/公車總站

--

--

蘇瀅芮
囈語計劃 | Project-Jargon agraphia

島生島,鞋生鞋,島島鞋鞋就有了海與路,原來同樣義無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