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萬華鏡

跨越日治到戰後,醫師袍底下的科幻小說家:葉步月

林廷璋 Ryan Lin
圈外 Out of
Published in
4 min readJul 31, 2020

--

1968 年,地球(世界各國)在那一整年間,簡直像極了一顆匯集各種科幻元素的巨型球體,無論是在球體內部引發的騷動與躍進,例如,法國的那場五月革命、英特爾的半導體公司成立,以及蘇聯與其他華沙條約成員國以武力入侵捷克;抑或是人類向球體外之境地所做的探索,如 NASA 成功發射阿波羅 7 號、8 號,以及 Stanley Kubrick 獲得蔡司為 NASA 開發的鏡頭,得以在自然燭光之下拍攝完成他的電影巨作《 2001 太空漫遊》。

早在美、蘇兩國之間進行「太空競賽」之前,還未對太空發射人造衛星,或是製造出太空船的火箭推進器時,人類對宇宙星系的嚮往與窺探,行星或黑洞的觀測,甚至是關於有無更高智慧生物存在的辯論,這些出自於對未知領域所展現出的「好奇」,若轉化成為文字、圖像和其他媒材,又該如何去闡述和表現,才能描繪出一個清晰完整的輪廓。

將這些一連串的「事件」連接起來,織成一張宛如閃爍著科技之光的捕夢網,在有限的技術與設備下,人類其實對於科幻,或者更精確一點說,是對「未來」抱有無限的想像。然而就在那一年,一位在二戰剛結束時,曾出版過日語科幻小說的醫生小說家,卻在加拿大因車禍意外而離世。

身穿醫師袍以日語創作,小說出版宛如科幻電影

出生於日治時期台北大稻埕的小說家:葉步月(1907–1968 年),本名葉柄輝,從學生時期就以日語書寫創作,並陸續發表數篇散文、短篇或長篇小說,在醫專校友會的刊物或其他報刊雜誌上。從台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畢業之後,便直接到紅十字醫院任職,爾後與大稻埕富商長女莊阿珠結婚。離任紅十字醫院以後,接手父親在大橋町(今台北涼州街一帶)經營的醫院。

他一邊執業,一邊投稿到像是台灣新民報社、《台灣文學》、文章月刊社、日本醫事新報社等雜誌報社,但初期投稿並非十分順利,歷經多次落選、不採用,直到 1940 年《台灣藝術》創刊號上刊出他的作品之後,陸續在該雜誌上刊出不少隨筆、小說等,相關雜誌才陸續刊載他的創作稿件。或許是有醫學專業的加持,小說中融入醫療題材,並逐漸引著他寫出只屬於他才有的風格。

不光是醫療的元素,之後所出版的單行本還跨越至偵探,以及科幻題材,多元跨類型的創作光譜,在當時是相當少見的。然而在二戰後,行政長官公署在 1947 年的 6 月 25 日,下令禁賣所有的日文書籍。1946 年11月 15 日由臺灣藝術社所發行,算是台灣正式出版的第一本科幻小說,書名前還特意加上「科學小說」四個字,這本帶有「科幻元素」的長篇小說《長生不老》,書的出版過程宛如一部科幻電影,因是以日語完成,僅發行半年便被迫下架禁賣,就此消失在書市讀者眼前。

科幻,成為避世逃離的一種思想手段

而這部《長生不老》在一開頭時,是以人類自古以來,都在追尋探索的「夢想」,來作為情節的驅動。時至今日,經過七、八十年的光陰移轉,我們仍舊無法找到,如書中那樣能讓人類「長生不老」的藥方。無論是往現世更內在,或更表象的地方看去,幾個月前突然爆發的肺炎疫情,根本就像是一場來自於未知的末世瘟疫,醫療研究與技術雖已非昔日,卻也是束手無策。

小說的架構摻著一點章回小說的鋪陳和敘事,卻不同於秦始皇派遣徐福去尋找長生不老之藥的傳說,將故事的背景設定在現代;然而,情節中描述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糾葛,以及貪婪自私的那一面,無論是以文字寫下或是在現實中的模樣,其實都是一致的,甚至可以說,我們從來都沒有改變過。

正因為是在醫學領域研究之人,才可研發出這種能使人返老還童的配方。但他的描繪與想像,卻已經接近是科幻,亦可形容是帶有浪漫情懷的類型書寫。

科幻,始終離我們不遠卻又好像沒有那麼靠近。科幻電影裡的橋段,像是星際大戰中的冒險掠奪,若轉換為是當代現今,其實立刻會有種 Deja Vu 的感受。如果能搭乘時光機回到 1968 年,你想解救的是因意外而過世的科幻小說家、還是因為天災而喪命的多數人命?如果擁有可以改變未來的選擇權利,你想解放的是未來科技,還是共產的政權?

--

--

林廷璋 Ryan Lin
圈外 Out of

私設圖書館「櫞椛文庫」館長|文藝月刊《圈外》總編|Podcaster「R 星球頻道」| 熱愛各種形式的閱讀,偶爾寫詩,偶爾寫文。相信文字的力量,同時也懷疑所有的真理與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