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結了時間的日式集合住宅:團地與多摩新城

Robert Hsu
圈外 Out of
Published in
Feb 3, 2021
電影《比海還深 / 海よりまだ深く》文庫本(幻冬舍)

電影《比海還深》裡,阿部寬飾演的廢柴偵探老爸企圖藉由帶兒子回去老家,趁機和前妻重修舊好。我一直對於他們家那個又小又擠,沒有電梯的小公寓很有印象:和我記憶中某些台北的公寓有點相似但又不太一樣。片中的公寓有編號,每棟建築之間有公園和花園交錯,建築的外觀有著一些很特殊的外型語彙,依稀看得出來是某個20世紀中期流行的樣式。直到後來有機會實際到了東京都調布市走走,才知道片中老家的大型集合住宅在日本稱之為「団地住宅」,是一種類似公寓的超大型集合住宅。其中最為知名案例的就是電影《比海還深》的舞台背景:全日本最大的團地計畫,多摩ニュータウン(多摩新城)。

西調布市的團地 | 攝影:雜談通信
當時所建成的團地在外牆上都寫有大大的編號,方便找地址。|PHOTO from MUJI×UR団地リノベーション

超大型團地的誕生:二戰後的日本經濟高度成長期

二戰後百廢待舉的日本遺留了許多至今造成日本社會問題時代產物,遍佈全日本的「大型團地」就是當時其中之一。以東京為例,戰後東京都的重建讓大量的就業人口湧入,在東京區域造成了非常嚴重的違建與住居混亂的問題。昭和38年(1968年),東京都決定在東京都心近郊的南多摩地域展開都市計畫,與UR都市機構共同在昭和41年(1971年)以稻城、多摩、八王子、町田等地為核心,確立了「多摩新城」的大型都市規劃,腹地約佔2,884 平方公尺,大概等同台北市內湖區(3,157 平方公尺)的大小,提供數萬戶的團地住宅給在東京都心的工作人口入住。

昭和47年稲城市上空多摩新城全景|photo: 多摩市民定点撮影プロジェクト

「多摩新城」並不是單一的建案規劃,而是為了解決大量外來移入人口的超大型住宅區都市計畫。在這區域、此計畫之下所建成的大型團地社區則被外界通稱為「多摩新城團地」。昭和46年(1971年)起,伴隨著沿線的京王電鐵、小田急電鐵的開發,這個原本都是田與山的區域在20年內突然成長為人口超過10萬人的大型集合住宅區。

根據東京都令和元年(2019年)的統計,多摩新城的人口數已經超過22萬;台北的內湖區則是25萬人。多摩新城的人口稠密程度可見一斑。雖然在短期間內建設了大量的住宅空間提供需要前往東京工作的人入住,但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多摩新城」的腹地內並沒有產生工商業發展的區域,大量單一的住宅讓多摩新城區域變成了以居住為核心的大型住宅區,逐漸成為東京都內高齡化的不安因素。

大型團地的標準居家空間:40平方公尺,3DK。

這些大型團地大多採用了一樣的建築規格,每棟建築約莫5至7層樓高,沒有電梯,每棟約有數十戶不等,每戶面積約40平方公尺左右,被隔成3DK(3房一廳)。對照2020年現在的居家空間來說,多摩市內40平方公尺的新建築空間通常被隔成1LDK(1房一廳),也就是說大型團地中被分割成3DK的居家空間可以說是非常狹小,更不用說當時家中至少都是兩子以上的家庭會有多擠了。以目前的生活標準來看,當時的「新城」團地早已不合時宜,導致後來極少有新住戶遷入,團地逐漸邁向高齡化。

左至右:1971,1980,1990的團地隔間平面圖 | taman newtown yesterday,today,tomorrow
現在調布市內建成兩年40平方米的平面圖

從「新城」變成「老城」,高齡化危機籠罩團地

日本在平成20年(2008年)前後開始注意到大型團地嚴重高齡化的危機。根據平成26年(2014年)國土交通省全日本住宅團地時態調查資料,雖然有45.9%的人不確定自己入住多久,但已有38.1%的團地住戶已經入住超過30年,其中65歲以上的住民佔總團地住民的30%以上,也就是說約莫在2034年左右,這些團地住戶就會集體邁向80歲,團地造成高齡者過度集中將會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團地成為外國人住宅區 ,找大學生混居解決高齡問題

因為新生代的日本人不願搬入陳舊的團地入住,在某些地方就成為了新移民的聚落。像是埼玉縣部分工廠附近的大型團地,就有大量的中國籍勞動人口入住,東京都江戶川區的幾個團地則是十分著名的「印度城」,住戶幾乎都是於IT產業就職的印度移民組成。這些團地的公園與公共空間被來自外國的語言覆蓋,讓許多原本居住在其中的高齡者感到不滿,衍生出許多住居衝突和歧視問題,也間接讓其他日本人更難以搬入。另外,大型團地的高齡者們也面臨著許多問題,其中最嚴重的就是住居在高樓層的「買い物難民(或許可翻譯成「買菜難民」)」,因爲沒有電梯,居住的團地又未必會有商店街,讓那些身體不方便,住在高層樓的高齡者面臨了無法去買菜的生計問題。而那些單身或子女獨立出去的高齡者們,也有需多人面臨著孤獨死的危機。2015年開始,多摩地區的大學開始和UR機構合作,讓大學生們可以用很低廉的價錢入住團地,並且開設類似電腦教室、活動中心,或是開設了大學生直接和老人混住的方案,讓年輕一輩的學子們能夠進到社區,讓高齡者們能夠獲得一些活力,並且有身強體壯的年輕鄰居能夠在必要的時候幫他們處理一些問題。

MUJIXUR 官方網站

讓團地再次成為理想的家:無印良品xUR

負責建造了大多數團地的UR都市機構於2012年與無印良品首次與合作,以「MUJI×UR : renovation project」作為主題,在關西地區對所屬UR的團地進行改造,試圖讓這些建築年齡3~40年以上的老團地變成更適合現代人居住的空間。2015年開始,這個計畫已經推行到全日本各地,以「活用、可變、自由」(生かす、変える、自由にできる)為核心概念,大幅改變舊有大型團地在原有空間與構造上的限制,並開發MUJI X UR特製團地用傢俱,讓入住團地作為住居空間再次成為現代日本人的選項之一。

MUJI特別針對團地的室內空間進行許多符合現代需求的細節改造|MUJIXUR

可預見的未來團地風景:多元文化的日本縮影

目前團地住宅在日本所面臨的狀況:人口組成高齡化嚴重、建築設施巨大老舊不易更新、外國人口的移入產生劇烈的文化衝擊等問題,正好與這幾年來日本社會所正在面對的困境相似。目前有許多大學正針對團地的現況與未來展開研究和計畫,或許透過這些正在老去的團地,可以讓日本找到走向下一個時代的解方。

--

--

Robert Hsu
圈外 Out of

From Taiwan/ Base on Tokyo , Tokyo Zokei University ,MA of Textile Design / 日本文化與設計觀察。合作洽談歡迎直接來信> robert.lihsu@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