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把地球科學簡單分成天文、大氣、海洋、地質了!

這種分類方法是我約二十年前剛接觸地球科學時學到的概念,然而,我現在研究的冰河物理卻無法被歸屬在這四大領域的任何一個之中。

Photo by Jackman Chiu on Unsplash

我想地科人應該都同意下列這件事:地球科學的觀察角度與對象相當多,研究時常會需要跨領域的相關知識,以致沒有辦法很乾淨的切分出不同的子領域。不過在台灣,或許是受到國高中教育與過往課綱編排的影響,時不時地會在部落格文章、論壇或是談話交流中感受到「地球科學似乎就是分成天文、大氣、海洋、地質四大領域」,像是這篇介紹地科人為什麼會是理想伴侶的文章。另外一個間接顯露出此概念的例子是在高中地科社中小有名氣的北一女地科社,其英文名字 OGAS 就是海洋、地質、大氣與太空四詞的英文首字縮寫。

我曾經是與北一女地科社往來密切的友社成員,在那個時候,這四個領域就是我腦中對地球科學認知的基礎架構。課本編排、能力競賽,乃至於我畢業後才出現的地科奧林匹亞*,都是遵循著這種架構傳播與測試知識。不過,隨著黏著在地科界的時間越來越久,我慢慢發現今天的地球科學社群,完全不是在這種認知架構上交流的。

*:嚴格說來地科奧林匹亞的測驗試題並沒有海洋與地質這兩個領域,而是換成了 Hydrosphere(水圈)與 Geosphere(地圈),以涵蓋比海洋學與地質學更廣泛的相關地科領域。

翻開維基百科的地球科學頁面,你會在最下面的群組頁面看到 12 個子領域:大氣科學、環境科學、測地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冰川學、水文學、氣象學、海洋學、自然地理、土壤科學,以及火山學。這裡並沒有天文學,原因對我來說也不難理解:在天文學界中,只有行星科學與天體生物學與地球科學較為相關,有著活躍的社群交流。另一方面,天文物理界與地科學界的社群基本上是沒有交流的,不會在相同的國際會議中碰頭,更不會合作研究計畫。如果這條維基是由地科學界的社群編寫的,就算隻字不含天文也不會令人意外。

環境科學亦包含對能源議題的研究與探討,這些事情很難被歸類在台灣傳統上認知的地科四大領域之一。 Photo by Jason Blackeye on Unsplash

當然,維基這種想寫什麼就寫什麼的地方,漏掉一些東西是很正常的(Biogeoscience 跑哪裡去了?)。不然我們來看看盛大的美國 AGU 年會是怎麼分的吧。AGU 把所有參加者的研究領域分成四個大類,分別是 Earth interior(地球內部)、Earth covering(地球表面)、Beyond Earth(地球之外),與 Science nexus(跨領域的雜七雜八),甚至還依照這個分法選擇參加者識別證掛繩的顏色,讓別人一看就知道他在研究地球的哪個部位。(2021 年的大會是例外,因為那年的識別證掛繩顏色被拿去當作參加者希望其他人對他保持的社交距離最近的極限了,例如看到掛紅色繩子識別證的參加者的話,就要記得隨時與他保持兩公尺的距離。)

AGU 的這種分法看來是希望盡可能促進不同子領域社群之間的交流,而不是為了地科教學、科普方便而設計的,不過我卻發現這種分法的包容性實在是比「天文、大氣、海洋、地質」好太多了,許多難以被後者歸類的子領域對AGU 的分法來說都不是問題,例如冰雪圈科學被分到了 Earth covering、測地學被分到了 Earth interior、地理資訊科學被分到了 Science nexus…。

姑且不論維基的分法好還是 AGU 的分法好,我想以教學或科普的角度而言,地科的領域分類至少要契合現有的科研社群與研究活動,或是至少不漏掉地科中的任一個子領域吧。或是乾脆不分類,直接以一句話闡明地科的複雜性或許更好:「地球科學就是以環境、地球、行星體為觀察研究對象的跨領域科學。」這樣我就不用在看到「天文、大氣、海洋、地質」時尷尬地想著:

「冰河學要擺哪裡?身為本世紀海水面上升最大的因子,冰河竟然在台灣的地科教學架構中連個位子都沒有。」

--

--

Whyjay Zheng 鄭懷傑
地科人之眼

Postdoc at UC Berkeley Statistics, working on geoscience stuff: 🛰🌏❄🧊🌋🪐. Also loves 🏂🏕. Views = my own. | UC Berkeley 博士後研究,前面的 emojis 大致呈現我的興趣。觀點僅代表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