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社會福利制度的反思— — 你對基本收入誤解了什麼?

你是否聽過,許多生活周遭的人侃侃而談說著 — — 低薪的人之所以低薪,是來自於他們的不努力?或許也聽過企業家說現在的年輕人是草莓族、吃不了苦?

近幾年台灣開始流行「財富自由」一詞,所謂的財富自由是,即使不用工作,所賺到的被動收入仍多於總支出,可以說當你不再汲汲營營為了生存而工作時,人才可以達到某種程度上的自由。

事實上對於現代許多人來說,工作的確只是為了生存。這聽起來或許有些弔詭,在許多已開發的民主國家,「自由」一詞聽起來像是隨手可得的一杯水,你雖然知道它很重要,但由於隨處可見,而在心中漸漸變得廉價。然而,隨著許多國家經濟發展漸緩甚而停滯,國內貧富差距逐漸擴大,許多人對於生活也不再擁有自主權。

你是否也曾有過對生活無能為力?也感受到生活種種都並非自己所能掌握?

若我們都尚且如此,那麼那些所謂「貧窮」的人又會多辛苦?

貧窮人口並非發展中國家獨有,即便在歐美等先進國家,隨著貧富差距的擴大,貧窮人口在未來也只會持續增加。我們不禁疑問,已開發國家中的社會安全網照理應該相當健全,為甚麼仍有這些貧窮人口?

而這個問題也往往伴隨著另一個結論出現 — — 政府對於貧窮人口的幫助並沒有對症下藥,發揮預期的效果。

社會救助制度的問題

據 Urban Institute 一篇關於美國社會安全網的研究指出,美國有四分之一的貧窮人口無法得到實際的補助。貧窮線以一戶年收入低於 25,100 美元(每人年薪約 新台幣 19 萬元)為基準,也就是美國 1,300 萬的貧窮人口無法得到政府的救助。

回到台灣,馮伯勳在《製造低收入戶》一書提及,我國是以「低收入戶」的概念來界定台灣貧窮問題,並以戶數的增減作為政績判斷依據。而在現有制度之下,低收入戶數卻遠低於實際貧戶數,造成許多貧窮家庭被排除在外,原因在於低收入戶資格的財產門檻極為嚴苛、人籍須合一、以家戶設算所得、設有虛擬收入,以及並非所有人都知道可以向政府申請救助等問題。而目前全台低收入戶有 30 萬人,中低收入戶將近 32 萬人,以此計算台灣貧窮率約 3%。

Photo by Cytonn Photography from Pexels

3% 的貧窮比例聽來不低,但若與其他 140 個國家的貧窮人口比例相比,台灣竟然是倒數第一;而若用以衡量貧富差距的基尼係數指標來看相近國家,我國為 34.2%,與我國相近的日本(37.6%)與南韓(41.9%)的貧窮人口比例也各有 16% 和 16.5%。

也就是說,台灣透過低收入戶與中低收入戶的資格認定,不僅美化了我國貧窮問題的嚴重性,也制約了政府在社福的支出;同時,這項制度不僅僅申請門檻高也需要每年重新申請,以及其他不合理的制度設計排除掉許多實際生活缺乏穩定收入、難以支撐日常生活的人。

貧窮議題聽來似乎是一個重要卻無能為力、能夠理解卻無法感同身受的社會問題,但也許這樣想想看,台北房租佔了薪水多少?同時基本日常開銷又佔了多少?而你必須要花很長時間去克制自己額外的開銷,卻時常為了宣洩工作壓力而忍不住衝動購物後,一個月下來又佔了多少的薪水?而這些扣除掉之後,又剩下多少?

我們生而自由,卻又無處不在枷鎖之中。

第三條路-基本收入(UBI)?

儘管許多經濟學家不斷地探究貧窮的原因,但貧窮本質在全世界具有複雜性、多樣性的特性,而世界各國的濟貧政策往往透過複雜的社會福利政策來解決各式各樣的需求,成效卻不盡理想,因此一個簡單且透明的政策選擇再度浮上了檯面 — — 基本收入。

根據基本收入全球網絡(Basic Income Earth Network, BIEN)之定義,基本收入是一種定期、定額的現金給付,以個人為單位,無條件地發給一國所有合法居民,並無需財產審查也不強制工作。

基本收入的效益

《窮人的經濟學》的作者 Banerjee 蒐集了發展中國家限制經濟投資、發展的原因,並針對這些原因來觀察 UBI 的效果。從福利依賴與減少工作誘因的角度來看,Banerjee 發現目前缺乏系統性證據指出 UBI 會減少工作意願。

另外,UBI 在不同的實驗呈現多樣的正面效果,包含提升收入、入學率、認知發展、醫療資源的使用、就業率、女性地位、節育等,有效回應了不同發展程度國家面臨的社會問題。

其他相關研究[2]也指出這種現金移轉政策整體上減少窮人在誘惑性商品的開銷,也就是說,有別於一般人的刻板印象,窮人在這種政策下抽菸酗酒的情況反而減少。而這也證明了,缺錢是金錢濫用的主因。

所以,UBI 是目前貧窮問題的解方嗎?

Banerjee 認為儘管 UBI 實驗大致呈現正面的結果,然而目前的實驗仍侷限於短期、特定地區的實驗,且實驗也無法確切了解個人是如何花費。因此長期來看,UBI 對於一國長期貧窮問題的解決效果可能有所不同;另外 UBI 解決的問題涵蓋層面太廣泛,無法真正針對單一特定社會問題進行最有效的解決,所以這樣的結果可能非技術官僚所樂見。

綜上所述,UBI 確實是能改善許多問題。根據 W.Korpi 與 J.Palme 的論文《再分配悖論》[3]指出,透過 OECD 中 18 國的社福制度比較,結果顯示社會福利政策越具普遍性,則越能解決目前貧窮、汙名化與福利陷阱等問題;而隨著科技改變勞工結構型態,未來收入不穩定的勞工會越來越多,UBI 也將有改善福利依賴的可能性。

Photo by Jimmy Chan from Pexels

結語

你是否聽過,許多生活周遭的人侃侃而談說著 — — 低薪的人之所以低薪,是來自於他們的不努力?或許也聽過企業家說現在的年輕人是草莓族、吃不了苦?

美國著名經濟史學家 P.H Lindert 以「羅賓漢悖論」一詞來解釋為甚麼一個越不平等的國家,人民對重分配的要求與支持度越低。因為當一個社會越不平等,影響制定政策權力愈掌握在政經菁英手中,而這些既得利益者也愈可能利用資源來阻止制定更公平制度。[4]

同時,他們也透過媒體以及大眾對成功人士的崇拜與信任來傳達這種信念。

基本收入是一個概念,提供對未來制度的想像,能夠針對不同政經社結構調整修正。

確實,我們仍然不能停止對既有體制的懷疑以及對基本收入的追問,但誠如台大經濟系林明仁教授所言,期望我們能不執著於特定方法,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以理論基礎與經過實證評估的作法來作為改革藍圖,一點一滴改變現狀。

參考資料:

[1] A.Banerjee, “Universal Basic Income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2] Evans, David K. and Anna Popova, “Cash Transfers and Temptation Good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2017.

[3] Walter Korpi, Joakim Palme, “The Paradox of Redistribution and Strategies of Equality: Welfare State Institutions,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4] 陳方隅,《書評:政治經濟與貧富不均》(https://ernie80168.pixnet.net/blog/post/30824816

--

--

鄭亦君 Yi-Jun, Cheng
🔭 基本收入全球瞭望站 🔭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記憶力越來越差,想嘗試寫寫東西,紀錄一下每個時期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