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抵用券緩不濟急,台灣應發放「全民緊急基本收入」

宋至晟
🔭 基本收入全球瞭望站 🔭
4 min readApr 5, 2020
本文亦刊載於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台灣應發放緊急基本收入

新冠病毒(COVID-19)迅速蔓延全世界,全球經濟恐將面臨自 2008 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台灣雖已避免嚴重的新冠肺炎社區傳播,但該病毒對全球經濟造成影響,台灣亦無法置身事外。

為確保國民財務狀況不致沒頂,台灣政府應優先考慮針對每個家庭發放緊急基本收入,而非優先援助企業。

美國已通過相關法案,單次發放 1200 美元的基本收入給大多數的國民。其它國家如澳大利亞,與台灣確診數相近,也已發放現金。日本與南韓亦考慮直接發放現金及相關配套以刺激經濟。

台灣政府應與各國共同致力於此,每個月發放新台幣 15000 元給每一位公民,直至今年底,以待全球疫情獲得控制、全球經濟完全復原。兒少則可領取較少金額。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為什麼是現在?

當世界經濟需求下降、觀光產業發展遲滯、全球供應鏈中斷,台灣經濟受到重創已可預見。

為公民打造財務樓地板,是在經濟衰退來臨前,主動對最壞情況未雨綢繆。

藉由恢復消費者信心及公民經濟安全感以支應生活開銷,台灣能確保不讓任何一個人被拋下。

然而美國卻坐視危機導致三百萬人失業,至今緊急基本收入即便在好幾週後,亦未能送達美國公民手中,儘管他們現在就需要幫助了。

為什麼是現金?

台灣目前規劃在疫情穩定後發放振興抵用券,可使用於陷入困境的商家,例如夜市攤商。然而這類方案並不即時,也無法提供家家戶戶切要的財務援助,只能刺激特定商家的買氣而已。

現金則是最具有彈性的援助,可以確保台灣人民在經濟面臨困境時,將其確實花用在家庭開銷所需之處。

在充滿不確定感的此刻,基本收入提供的財務樓地板,將能大幅減輕台灣各個家庭的財務焦慮。

政府應採取簡明的做法,幫助現居於台灣的台灣人。而較富有的家庭,仍得以在明年透過繳稅,實質上繳回所受到的補助。

普遍性幫助到的是窮人,而非富人。對幾乎每一個人提供援助,即可避免任何一人被嚴苛的財務條件審查規則所摒棄,而簡明性亦能防止官僚主義導致的高昂行政成本。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為什麼補助民眾而不是企業?

補助民眾可以增加消費需求,讓資金回流至提供民眾最需物資之企業。然而補助企業,不但無法確保工作機會能被保留,亦無法保證資金會流向一般台灣民眾手中,因為一般民眾並非企業主,無法決定資金流向,卻因為消費需求下降,而失去了工作機會。

綜觀全亞洲,台灣企業有最多的現金儲備。所以沒道理相信台灣企業無法自經濟危機中復原,尤其是那些持有昂貴資產的企業。這突顯了為何應讓民眾優先自經濟危機中復原,而不是讓企業優先。

許多中小企業與自僱者,提供了重要的服務,卻不太可能像黨政關係良好的大型企業一樣,接受政府援助。政府援助企業,也須花費高昂行政成本以進行審查,尤其這些補助若是以「保留工作機會」為前提。

然而,儘管像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這樣的大型企業也宣稱,在美國政府的振興方案告一段落之後,仍然要裁減數十萬名員工。

緊急基本收入可以刺激消費需求,讓資金仍可回滲至各類型與規模的企業,而不僅只落入黨政關係良好的大型企業口袋。如此便能確保,沒有任何一位公民在振興方案中被遺漏。

台灣的公衛醫療體系因應新冠肺炎的表現,令全世界欣羨。而現在台灣更有機會,在經濟因應措施方面,成為全球領導者。

撰文:Tyler Prochazka編輯:James Davis & UBI Taiwan Editing Team翻譯:Pandora La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