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闖雙牙|佛朗明哥為代表的文化融合之地-塞維亞-西班牙

BOYEN 小外
Boyen's Curious Eyes
20 min readNov 1, 2022

西班牙南部的安達魯西亞省,與為人熟知的巴塞隆納跟馬德里,有著截然不同的文化樣貌。北非阿拉伯人-摩爾人的統治痕跡,融合了大航海時代的輝煌,還保留著基督教與文藝復興的血脈。

穿梭在塞維亞王宮的庭院,建築細節融合了綠植與水文,展露出摩爾文化對自然的崇敬。塞維亞主教座堂收藏著令人目不暇給的文物,哥倫布壯觀的靈柩彰顯了大航海時代開拓者的不凡地位。西班牙廣場猶如華麗的超大型日光舞台,不時看到佛朗明哥舞者在其中綻放熱情。

塞維亞(Sevilla)是個很容易被搞混的名稱,第一直覺常會想到巴爾幹半島的國家塞爾維亞(Serbia),很多文章也會把中文翻譯成「塞維利亞」。但其實西班牙文中,兩個L的發音是i的音,實際唸起來比較類似「色V亞」。

塞維亞位在西班牙西南邊,曾經是西班牙重要的港口。距離葡萄牙不遠,所以我玩完塞維亞之後,還短暫跑去葡萄牙南部的海邊小鎮玩。

出發之前作功課,看到伊比例半島南部曾被北非摩爾人統治。蛤?非洲人可以幹掉西班牙軍隊?感覺就像是美國籃球夢幻隊在世界盃輸給土耳其國家隊一樣。

摩爾人(Moors)是歐洲人對阿拉伯人的稱呼,近似「摩羅(兇狠可怕的人)」,是一種貶抑詞。指稱的主要是北非接受伊斯蘭文化的黑人,而他們自稱是阿拉伯人。摩爾人在西元711年時入侵伊比例半島,頂峰時一路打到庇里牛斯山以南,幾乎佔領了伊比例半島9成的領土。

現今在整個西班牙南部,都可以看到許多伊斯蘭的摩爾建築特色。基督教或天主教建築,經常會使用聖經中的神話來裝飾,而摩爾建築中盡顯對於大自然的尊崇,特別喜愛用花草樹木、幾何等元素來設計繁複的花紋。

由高第設計的聖家堂

西班牙最富盛名的建築師高第,看得出來受到摩爾建築的啟發應該很深。隨著我在西班牙南部看了許多高第早期的作品,更加深了這種感覺。其建築都採用有機的、歪歪扭扭的線條,還曾說過「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大自然中沒有完全的直線。而他初出茅廬時,也不少運用類似摩爾風格的裝飾紋路。

前情提要說完後,接下來就進入到,西班牙南部最大的兩個摩爾風格王宮之一的,塞維亞王宮。

權力遊戲中的多恩宮-塞維亞王宮

塞維亞王宮(Royal Alcázar of Seville)的前身是一座摩爾人皇宮,曾有足以容納800位妃子的後宮。在西班牙人收復失地之後,Fernando國王召集了許多格拉納達的工匠,仿造阿爾罕布拉宮打造而成。這種融合了摩爾跟基督教的建築風格稱為「穆德哈爾式(Mudéjar)」建築。

穆德哈爾(Mudéjar)風格是將伊斯蘭藝術和建築元素應用於中世紀的基督教建築,以極為精緻和創造性地使用磚塊和釉面磁磚而聞名,特別是鐘樓。為了活化牆壁和地板的表面,穆德哈爾風格開發了複雜的平鋪圖案。

Puerta del León / Lions Gate

沿著憲法大道(Avenida de la Constitución)走到底,就可以看到王宫的入口處,開放時間分為夏季9:30~19:00、10~3月:9:30~17:00。每天的閉館前一小時免費。我是冬季去的,時間頗緊,王宮很大,要很留意入場時間。

入口進來後,會先看到少女庭院,跟西式花園不同,摩爾人的花園比地面低兩呎左右,兩旁種植矮橘樹。宮殿和遊客,都在倒影下清楚呈現。

三重的馬蹄拱跟廊柱,是摩爾式建築的招牌特徵之一,能夠打破陽光,在室內形成變化豐富的光影。拱門上布滿了摩爾風格的浮雕花紋,大圓拱又由許多小圓拱構成,華麗非常。

正方形的大使廳,上方有個滿佈星斗的穹頂。方形代表地球,穹頂代表天空。這種圓形拱頂是文藝復興風格而非摩爾式,顯現出王宮融合的建築樣式。在這個信仰天主的議事廳裡,據說摩爾工匠用阿拉伯書法刻下了「真主萬能」的字樣,真是夠嗆的。

參觀摩爾式建築,很容易注意到對於「水」的崇敬。這可能是因為在沙漠地區,擁有豐富水資源的人就是富豪,所以算是變相炫富吧。

從庭院走出來之後,到了墨丘利水池花園Mercury Pool and Garden。塞維亞王宮模仿了阿爾罕布拉宮的水系,而水池花園就是整個水系的中樞。這裡可是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中的多恩王國的取景地。

二樓的陽台非常具有特色,在看權力遊戲時一眼就能辨認出來。

整個花園很大,還有做出一些高低差,順著這個樓梯向下,就會抵達一個很容易被錯過的景點-王妃的澡堂(Los Baños de Doña María de Padilla)。

王妃的澡堂據說是國王為了情婦避暑所建,採集的是雨水,是塞維亞最涼爽之處。拱頂一層一層地倒影在水面上,每一段間隔,就有開口讓日光照射進來,經由石壁折射成迷人的黃光。

相較於阿爾罕布拉宮曾被大幅度破壞,塞維亞王宮維護得相當好。如果說阿爾罕布拉宮的宮殿本身較迷人,那麼塞維亞王宮的庭院更值得一逛。

用熱情抒發悲傷-佛朗明哥舞

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佛朗明哥舞,有一說起源於安達魯西亞的吉普賽人。四處流浪的吉普賽人,到哪都倍受歧視,於是透過音樂將情緒宣洩出來。一開始佛朗明哥是以音樂為主的,後來才加入舞蹈,並且融合了安達魯西亞民謠。19世紀西班牙歌舞秀逐漸興起,佛朗明哥才逐漸成為西班牙比較熱門的表演形式。

佛朗名哥餐廳 La Carbonería S.L.

在網路上搜到這間,非常「接地氣」的佛朗明哥餐廳。低低矮矮的天花板、板凳、矮桌,擠滿了絡繹的人潮,根本西班牙版熱炒店。好像台灣有網誌介紹,所以我入座沒多久已經遇到三團台灣遊客。

這邊的餐點不多,大概就是一些火腿跟熱狗之類的,要去櫃檯點餐。點好以後找個位子,等待演出開始。由於人潮眾多,幾乎一定要拼桌,只要有空位就會被坐滿。

佛朗明哥舞的完成型態包括了歌曲、舞蹈、彈奏三種要素。表演一開始,主唱(中間白衣服的大叔)會先表演歌唱,搭配吉他伴奏。唱腔帶了厚重的哭腔,有點類似悲嘆,讓我想到葡萄牙的「怨曲 Fado」。

唱到一個段落後,兩個小女孩舞者起身暖場。看他們的年紀還以為是舞者的小孩陪爸媽來,想不到跳起舞來有著不屬於他們年齡的奔放和婀娜。

主舞是由一位男舞者演出,這是我第一次見到男舞者的佛朗明哥。感覺他的舞步有點類似踢踏舞,腳步會一直以不同方式敲擊地面,還會不時將衣角往上撩,跟女舞者有不同的表達。

延伸閱讀:

世界三大教堂-塞維亞主教座堂

主教座堂(Catedral de Sevilla)的原址是一座清真寺,後來改建為天主教教堂。塞維亞人逐漸不滿足於改建的教堂,當時教堂參事會做了重大決議:「我們要建造一座巨大教堂,讓後代見到都覺得塞維亞人是不是瘋了…」。

一百年後,這裡誕生了超越聖索菲亞的世界第三大教堂,世界最大的哥德式教堂。與塞維亞王宮、西印度群島檔案館,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哥德式建築的特色,就是從羅馬式以磚頭本身做為承重結構,轉為讓框架「肋架券」來分攤,因此拱頂能夠蓋得又高又尖,外觀看起來瘦骨嶙峋。牆面大幅減輕承重壓力之後,就能減少牆面的厚度,還能採用大面積的玻璃花窗。

教堂內有眾多珍貴歷史文物,最受矚目的應該還是「哥倫布靈柩」。哥倫布一開始葬於西班牙北部,後來輾轉遷到多明尼加、古巴,古巴獨立後遷到塞維亞安放至今。為了紀念哥倫布對大航海時代的貢獻,分別由四位西班牙古國王為其抬棺-Leon 雷昂、Castilla 卡斯提亞、Navarra 納瓦拉、Argon 亞拉岡。整個靈柩目測高度超過3公尺,近看非常震撼!

整個教堂中有許多華麗的禮拜堂,主禮拜堂的祭壇屏風由木頭跟黃金打造,雕繪了基督誕生、受難及死亡等36個故事。

巴洛克式管風琴 / 唱詩班席座

唱詩班的座席,設計為穆德哈爾式風格,雕飾非常華麗。中央的大型管風琴有夠巨大,不知道演奏的聲音是怎樣的。曾經在歐洲其他教堂聽過小一些的管風琴演奏,那個音場非常浩大,真的有給人神聖的感覺。

聖具室位於巴洛克風格圓頂的祈禱廳,收藏了一些聖物、藝術品、詩歌手抄本等。畫面左下的是聖女德洛斯雷耶斯之寶石皇冠。而之前在葡萄牙的文章中我也介紹過,古時候教堂會將聖人的古骸分裝進精緻的收藏盒,變成聖物。右下的照片中就可看到完整的一根骨頭。

教堂本身看完之後,可以攀登吉拉達鐘樓(Giralda/Bell Tower),俯瞰塞維亞市區,不過要留意購票時要選有吉拉達的套餐。

吉拉達有大段斜坡,而不是用樓梯,據說是為了讓主教可以騎馬上去。

登頂後的空間頗為狹窄,頭頂有巨大的鐘跟機械結構。

從吉拉達俯瞰市區的景致。

看完教堂出來後,就是橘子庭園,伊斯蘭教入內祈禱的淨身處。大家通常會坐在這裡休息一下拍拍照。

教堂南面入口有一座「塞維亞勝利女神 Giraldillo 」銅像複製品,背靠充滿浮雕的立面。勝利女神正品在鐘樓塔頂,象徵西班牙天主教雙王收復失地勝利。因為不容易觀賞,於是另外放置了仿製品。

我原定抵達塞維亞的第二天早上,就要去主教座堂,但卻進不了,因為遇到結婚包場(?)我心想這難道是什麼西班牙名人,還是什麼有錢有勢的家族嗎?

看看這進場畫面,真不得了...

其中一天,在主教座堂外面的憲法大道上,突然看到人山人海聚集,好奇的我湊上去等待是什麼活動。

不久後出現了遊行的隊伍,有樂隊,有拿著大型蠟燭的,也有像拿著某種旗幟或權杖的遊行者。

後來揭曉了,原來是聖母出巡啊!有一種看到西班牙媽祖出巡的感覺。

每年的四月是西班牙的聖週(從復活節前那個週日開始,直到復活節的7天時間),會有更大規模的出巡,遊行的人還會穿著拿撒勒式(nazareno)裝扮,最著名的幾尊聖像都會參加遊行。

中場休息,說下在塞維亞的吃。

因為我住在Airbnb,是一個離主要景點大約搭公車30分鐘車程的住宅區。塞維亞人的英文真的很不通,在觀光區域以外,有的餐廳根本沒有英文菜單,也沒有照片,許多店員連基本的英文都完全聽不懂。覓食就變成一種挑戰。

在Google map搜到了這間附近的餐廳Mesón Pino Montano,坐下之後才發現我無法點菜!你說我為何不用Google翻譯的影像辨識?因為這間店沒有菜單呢。原來是無菜單料理啊。

最後我只好用Google翻譯說我想要類似三明治的餐點,有肉有菜這樣,得到了上面這盤食物。後來每天早上我都拿照片去說,請給我一樣的。其實還蠻好吃的,伊比例半島的口味,算是符合台灣人胃口。

店員們雖然完全聽不懂英文,但是他們還是非常熱情好客,離開前一天我幫他們拍了一張合照,拿去相館印出來送他們。

由於塞維亞幾個主要景點,都集中在憲法大道附近,所以那幾天會一直重複經過憲法大道。沿街有好幾個賣烤栗子的攤車,味道蠻香的。

我買了一袋試試,看起來跟台灣的糖炒栗子完全不同,簡直像是烤過頭燒焦了。吃起來味道不是太濃郁,還是台灣的栗子好吃。不過想要嘗鮮的話可以試試。

大型光影舞台-西班牙廣場

西班牙廣場(Plaza de España)相較於其他幾個景點,算是比較年輕的,1929年為了舉辦西美博覽會而建造。

整體結構是一個半圓形的廣場,搭配多拱門建築圍繞邊緣,中心是維森特‧特拉維爾 (Vicente Traver) 噴泉。

在人造運河上,橫跨了四座拱橋,遊客可以划船穿越。

橋的欄杆則是用藍白色的青花磁磚來做裝飾,搭配夕陽很美。

整排廊柱的長廊,讓身處其中的時候,光影充滿了層次及變化。

後來查資料時才知道,原來西班牙廣場的長廊,竟然曾是星際大戰的取景地之一,吸引不少粉絲拍攝致敬照。

剛好遇到有街頭藝人在表演佛朗名哥,於是我忘情地在這看了快一小時。奔放的舞步襯著廊柱的背景,彷彿穿越了一般。

網路上說,這邊佛朗明哥舞者的街頭藝人可能水平比較起伏不定,但我遇到的這一組感覺技巧純熟,而且有雙人合舞,這我在餐廳比較沒見過。

廣場邊緣有58個城市長椅壁龕,用磁磚貼成,代表了西班牙早期的58個省份,描繪該省份代表性歷史事件、典故及傳奇等。

延伸閱讀:

如果待的時間比較充足,還可以見識一下夜色下的西班牙廣場,又是另一種不同的浪漫。

前往西班牙廣場的途中,經過一個市集,有許多道地美食跟當地特色的產品,還有音樂表演,遇上的話不妨留點時間逛逛。

大概將塞維亞比較代表性的歷史景點介紹完後,由於篇幅關係,後續我再簡單介紹一些不錯的去處:

超大型鬆餅-都市洋傘

都市洋傘(Metropol Parasol)是2011年才完工的現代化建築,整個蜂巢狀的天頂,都是由木造完成,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造結構建築。地下有個羅馬遺址,天頂也可以上去走步道,只是要另外購票。

消失的黃金-黃金塔

黃金塔(Torre del Oro)矗立於瓜達幾維河畔,原本是一個貼滿金色磁磚的軍事瞭望塔。認真?金色磁磚的軍事設施?
現在已經沒有磁磚了,白天看起來就是普通的水泥建築。

塔身有12面,每一面都代表一個方位。原本的功能是監視河上的船隻,現在作為航海博物館使用。

侯爵的夢想豪宅-彼拉多官邸

彼拉多官邸(Casa de Pilatos)最早的主人,塔里法侯爵,曾去耶路撒冷朝聖,接觸到文藝復興的建築風格後念念不忘。回到塞維亞後,窮盡一生打造自己夢想中的豪宅,融合了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跟穆德哈爾式的特色。上面拱門看起來跟塞維亞王宮的風格類似對吧?主要差異在於裡面有不少希臘神話的大理石雕像穿插其中。

帝國的歷史寶庫-西印度群島檔案館

同樣是世界文化遺產,西印度群島檔案館(Cathedral, Alcázar and Archivo de Indias in Seville)主要應該是靠著豐富的藏品入選,建築上就沒有其它幾個景點有特色。館藏包含了殖民美洲時的文獻,還有哥倫布的手稿、美國城市規劃及地圖等。

最後的野蠻文化-塞維亞鬥牛場

塞維亞皇家騎士鬥牛場(Plaza de toros de la Real Maestranza),是西班牙歷史最悠久的鬥牛場之一,也是《卡門》的故事背景。因為我在馬德里已經參觀過鬥牛場,所以這邊我就是在外圍看看。鬥牛文化今日已經顯得不合時宜,遭受到許多動保團體的抗議。巴塞隆納跟馬德里在壓力之下都已經停止鬥牛表演,只有安達魯西亞仍在持續。

我對於鬥牛文化還有點興趣,但觀賞真實的鬥牛演出就大可不必。如果有興趣一探究竟的,可以參考以下文章(慎入):

寫在最後

我在塞維亞住的社區,三個小男孩對於亞洲面孔的遊客非常好奇,每次看到我都衝過來跟我打招呼,想要看我的相機,還用Google翻譯跟我聊天。我在西班牙時遇到蠻多人都是第一次用Google語音即時翻譯,他們嘗試這功能之後都大為驚嘆。我在馬德里的管家,用Google翻譯跟我聊天之後,還很高興地打電話跟朋友炫耀這件事。

塞維亞街頭隨處可見的廣告,我感覺我的生活也改變了。

塞維亞的景點相對位置,可以參考下圖:

如果喜歡這系列文章,請不要客氣地對本文施展「拍手連續技」吧!

1~5次拍手:實用介紹

6~10次拍手:有趣又引人入勝

11次以上拍手:原來拍手功能沒有故障啊

延伸閱讀:

--

--

BOYEN 小外
Boyen's Curious Eyes

數位行銷企劃,業餘攝影師,喜歡旅遊、設計、藝術、電影等相關題材,努力用鏡頭發掘有特性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