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挖出來之後,你的廣告是在勾引TA還是模仿TA?

BOYEN 小外
Boyen's Curious Eyes
9 min readSep 6, 2020

近期一個次提案中,我們試圖將寵物作為主角穿梭家中的腳本,賣給一個家電類客戶。儘管在策略鋪陳時打了預防針,客戶仍然留下了一個制式的回應:

「這樣TA會不會太窄?」
「這樣TA會不會太窄?」
「這樣TA會不會太窄?」

顯而易見,客戶的邏輯是這樣:
因為寵物作為主角,所以最有共鳴的人群是寵物飼主,而寵物飼主只佔TA(目標對象)的一小部分,因此TA可能鎖得太窄。

類似的客戶回應不時會出現在案件合作中,所以我想特別探討一下,消費者生活情境在廣告內容中的作用可能是怎樣。

台灣賓士剛上線了這支影片,我們何不來試著解析,這支影片的TA是誰?

場景在洗衣店,主角是時尚的阿公阿嬤,字體用了長輩圖常見的刺眼配色細明體,最後出現老款的賓士敞棚車,這支片的TA絕對應該是...

收入中上,有生活品味,不服老,追求體驗的銀髮族吧!

真的嗎?

「萬秀的洗衣店」80歲阿公、阿嬤穿上客人遺棄沒付錢的衣服 變身超時尚CP!

萬吉與秀娥最初為人所知,是在IG上爆紅。最初原因是萬吉和秀娥的孫子看不下去每天無聊發呆的阿公阿嬤,以及洗衣店內累積的遺棄衣服堆們,讓孫子發揮創意,為阿公阿嬤創立帳號,以「客人遺棄沒付錢的衣服」幫兩老搭配,打造出時髦古著CP。(來源:VOGUE台灣

萬吉與秀娥的粉絲大部分都是年輕人,而非跟他們一樣年齡的銀髮族。

而台灣賓士無論是靠著敏銳嗅覺跟快速反應跟上網路熱門話題、使用年輕人跟風翻玩的「長輩體」,還是靠洗衣店的庶民跟賓士高價的碰撞,這些手法都完全命中35歲以下的年輕族群,而不是銀髮族。

雖然主角跟情境的設定與自己不同,但整體創意中故事題材的反差萌,以及表現形式等,都是引發年輕TA共鳴的武器。各位如果有興趣,可以看下賓士該廣告底下留言討論的帳號都是什麼年齡層。

如果只是把消費者的生活「再演一次」,
這種廣告內容是在模仿TA,而不一定能夠「勾引」TA。

天貓的裝熟套路

談到對於TA生活情境的重現及模仿,天貓在這種方法論上的追求堪稱走火入魔,以下看看比較代表性的案例。

天貓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商平台,其行銷傳播打法跟FMCG有很大差異。傳播主力往往都在自己的生態系內擴散,「相對」不著重在放大品牌差異化。跨品牌產品溝通,而且TA幾乎涵蓋所有上網人群。

又多,又快,是天貓行銷溝通的特性。

行業資深人員可能會說,「鎖定所有用戶就是沒有鎖定任何用戶」。

天猫超级品类日冰淇淋专场:理想生活,冰不简单

在此背景之下,天貓發展出一種行銷傳播套路,在單波行銷溝通當中,透過不同段落呈現多種興趣分眾的生活洞察,拼接成一支正片。

同時在微博上則搭配「social海報」,一種系列的平面視覺,為每個分眾各自製作一個視覺,並關連起特定的產品。

延伸案例參考:
天猫彩妆周:就要这样妆
天貓-理想生活,各不香同
天猫超级新秀“夏日美学”:小姐姐你飘了

如果說傳統TVC的結構如同演說,天貓正試圖跟TA喇賽。
蒐集諸多on trend的生活情境與洞察,放置到廣告裡,快速跟用戶拉近距離,但比以往挪用流行語的方式稍微深入一些。

把洞察演出來,就夠了嗎?

在中國的廣告圈中,大家已經對天貓某些套路相當熟悉。
先撇開同一種套路大量出現是否令人麻痺的問題,這些廣告內容中每一個分眾的生活情境跟心理狀態,都只出現幾秒鐘,而且幾乎是直接呈現,沒有太多的包裝、轉化、符號化。

這種接觸真的能引起共鳴嗎?

你知道一件我已經知道且關於我的事。
你有點瞭解我,但我為什麼需要這支廣告?

勾引TA,別只是模仿TA

洞察挖掘出來之後怎麼做? 我們看看以下兩個例子:

洞察:成人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常大啖冰淇淋紓壓

大部分案例介紹網站都會聚焦在這個洞察,但是為什麼不直接演出這個情境及洞察?為什麼Halo Top不選擇拍攝大人們抱著冰淇淋桶,一邊刷愛情劇噴淚的失戀場景?或是打罵小孩,跟孩子冷戰中,在廚房狂吞冰淇淋的母親,告訴他們冰淇淋吃了再上?

延伸洞察一:
吃冰淇淋紓壓,因為困難無法說出口

在上面的影片中,媽媽承受了孩子的情緒,自己也有情緒上來,但她清楚這麼做是對的,儘管大家不開心。她需要找到方法消化掉自己的情緒,而不是直接對孩子大吼大叫。

所以他吃冰淇淋。

這種情況下,媽媽需要廣告給她的情緒出口是什麼?可能不是我們知道你實際上很狼狽。而是告訴他,你是一個成熟的大人,你很棒,你做得很好,有一天孩子會明白的。

延伸洞察二:
吃冰淇淋紓壓,竟然有負罪感

眾所皆知冰淇淋的糖分及熱量都相當驚人,除非你已經對自己的身材完全放棄了,否則可能會盡量克制自己對冰淇淋紓壓法的依賴,或是在大啖冰淇淋之後反而覺得自己又狼狽又肥。

常會看到電影中的失意主角埋在沙發裡吞冰淇淋,可能會讓看的人覺得,喔我可不敢像他這樣吃。而通常下一幕可能主角的朋友來拜訪,也會勸他別再如此糟蹋自己,「出去走走吧」。如果只是演出這樣的場景,只會使得TA的負罪感更加具體,更有畫面聯想。

Halo Top有備而來,廣告尾板訊息「給大人的冰淇淋」,旁邊都跟著低熱量的產品特點。Halo Top希望能夠支持著TA,同時減少帶給他們的負罪感。

故事中的孩子,
其實是大人心中的投射

大人們常常會感嘆長大後的世界更加複雜,無法像孩童時期那樣單純地喜歡、熱切,成長的愉悅隨手可得。

大人們往往懷念童年時期的單純,但現在的我們不會因為尋常的困難而大哭大鬧,因為我們見過風浪、雲淡風輕。我們成熟、淡定、可被依賴,吃苦當吃補,這些困難只是一塊蛋糕。

嗯,或是一盒冰淇淋

洞察:媽媽想要愛家人,也想要愛自己

相對於家中的男性成員,媽媽是更重視居家環境及氛圍的人群。
當代的職業母親期待自己(或被期待)職場家庭兩不誤,導致壓力山大、睡眠不足,是很常被拿來做文章的洞察。

IKEA過往就曾經在此題材上著墨:

IKEA 開始美好生活廣告影片-舒適圈篇

舒適圈這支片的作法就是「重現生活洞察,放大既有的解方」。
媽媽們或許會感覺,OK你夠了解我,但我為什麼需要你?

延伸洞察:
媽媽想要愛家人,也想要愛自己,更想被家人愛

媽媽的需求跟「兼顧」、「周全」往往脫不了關係。
不過為什麼媽媽的「愛自己」會遭受到阻礙呢?

"我怕自己不夠盡力、不是一個夠好的媽媽,得不到家庭成員的愛。"

但事與願違,努力兼顧一切的媽媽們,容易把自己消耗到油盡燈枯,甚至負面情緒滿載,達成了反效果。

媽媽不需要完美,也能得到全家的愛

或許這個廣告透過了擬貓化的視角,引發TA反思。喵皇們很任性、很自我,而且還陰晴不定,但鏟屎官們依然愛貓如初戀。因為自在的他們很「可愛」,很「有趣」。媽媽應該讓自己自在,不勉強,就能得到愛。並且這種自在狀態,是每個媽媽心中的渴望。

洞察是為了發掘情緒缺口,不是拿來裝熟

一個理想的廣告內容,應該不只是重現TA的心理狀態跟場景,更應該考慮可以怎麼讓他們轉念,或是得到安撫。

就像一個人學會怎麼解讀異性肢體語言,到了酒吧準備大展拳腳搭訕撩妹。看到一位文靜正妹雙手抱胸,每隔幾秒鐘就梳裡一次頭髮,不時會咬指甲。

這位男士靠了過去...

"你是不是很少來酒吧? 在這種場合肯定讓你感到不自在吧,我都看出來了"

你是算命仙還是FBI嗎?
對方需要的是一場輕鬆的談話,甚於入骨的解析。

所以品牌客戶在面對廣告創意時,千萬別忘記,廣告也是一種娛樂,需要吸睛。如果TA都只會對符合自己人設及生活情境的題材感興趣,那我們不可能看到男生賣口紅正妹網紅賣火箭,我們喜愛的影劇或電影也會少之又少。

我們喜愛航海王中的魯夫,不是因為我們有海賊夢或是有橡膠果實能力。而是因為現實中的困難剪不斷理還亂,容易使得自我迷失。
許多人渴望擁有魯夫那般天真的強悍。

勾引TA,別只是模仿TA

下次看到創意腳本沒有完整重現TA的生活情境洞察,或是題材飛得比較遠時,思考一下這些洞察在勾引TA時的具體作用是什麼吧?
別因為創意腳本模仿TA不夠像,扼殺了去勾引TA的機會。

何時品牌特別需要重現TA生活情境來強化連結性?

1. 品牌的發展階段尚未進入成熟期
2. 品牌與特定使用情境的連結有待強化
3. 品牌正試圖切出新區隔與新產品使用情境
4. 產品使用情境發生的頻率很低需要提醒

如果喜歡這系列文章,請不要客氣地對本文施展「拍手連續技」吧!

1~5次拍手:實用介紹
6~10次拍手:有趣又引人入勝
11次以上拍手:原來拍手功能沒有故障啊

--

--

BOYEN 小外
Boyen's Curious Eyes

數位行銷企劃,業餘攝影師,喜歡旅遊、設計、藝術、電影等相關題材,努力用鏡頭發掘有特性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