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品牌不應該做數位行銷?

BOYEN 小外
Boyen's Curious Eyes
May 7, 2018

才逐漸熟悉的傳播工具轉眼就如明日黃花,才剛明確了的KPI卻漸行漸遠。小品牌快速竄起,大品牌卻深陷泥沼。預算縮了又減減了又縮,從大眾傳媒轉向精準溝通,提升銷售怎麼更加不輕鬆。這是最好的時代,恐怕也是最壞的時代。

2017年,我應輔大廣告之邀,在畢展上以「數位的影響力」為主軸分享。「數位」在2017年早已快成陳腔濫調,可是這個時間點,或許相當適合檢視廣告行銷行業,面對數位趨勢的已變、不變與該變。趁著台下眾多廣告行銷領域未來的中流砥柱,還沒受到職場的常識洗禮之前,我興致勃勃地想要講一些脫離現實的主題-「為什麼品牌不該做數位行銷」

嗯,反正講稿不用給老闆過。

隨著網路技術成熟、行動網路深入到生活中每個超乎想像的層面,品牌開始編列「網路行銷」、「數位行銷」的預算,甚至成立相關部門。可是除了運用一些數位時代的新符號語言之外,大部分產業的TVC、平面、OOH、Event,甚至是產品與品牌本身,本質面並無太大變化。

數位趨勢,主要仍是數位代理商的事(還有媒體代理商需要分些預算)。

但數位趨勢的影響應該被獨立看待嗎?

暫時將目光往後,回望網路普及之前,家中客廳每到晚間8點,就像左圖全家人坐在客廳一起觀賞當紅的電視節目,一邊討論劇情。當筆記型電腦跟行動裝置逐漸入侵,右圖成了目前客廳的現實光景。

行動網路普及前,大家在通勤或移動過程,可能會看書、跟旁人互動或是左右張望。現在每個人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等待時不滑手機就好像是個缺乏他人聯繫的邊緣人,一低頭就能鑽入自己的社交世界與外界隔絕。

廣告人很快發現,傳統媒體的內容不再能自外於數位趨勢,必須相互融合方能跟上時代。也的確有個方法,能為原本的傳播工具接上數位趨勢的網路線。

那就是「虛實整合」

在某一個時期,無論數位代理商或是廣告代理商,無一不著迷於虛實整合的案型,差不多是坎城一堆這種案子抱獎回家的時期吧,虛實整合似乎成為數位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操作模式。

比方傳統平面廣告跟平板電腦的結合,用平板電腦播放指定內容放在底下,就能令單純的平面稿也能有動態效果,也有些品牌用平面稿觸發AR擴增實境。

M&CSaatchi在倫敦嘗試了「人工智能戶外廣告」,可以透過webcam偵測受眾的反應,一但反應不佳,便自動從素材庫中挑選素材汰換,排版成新的宣傳視覺,如果受眾反應良好則繼續沿用,走期內產出了1,540款廣告視覺,最後發現「伴有心形的短文案廣告更受歡迎」。

你肯定也有在電視上看過品牌微電影,播出15秒預告後,請你上網搜尋完整版或下集,還有許多品牌在TVC最後放置QR code。這些都是時代的眼淚,大多時候在提案上的包裝功能甚於引流效果。

這類操作方式都有一個特徵,就是那個媒介的功能、敘事手法跟宣傳方式基本保持不變,把數位技術當成一種「佐料」添加上去。

在IMC(整合行銷傳播)的概念中,媒介有不同特性,在不同媒介上以適合的方式傳遞「一致的品牌訊息」,就有助於消費者記憶品牌或產品,360度包圍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傳統廣告並非不變,只是在持續發揮其特性。

真的嗎?

回想一下廣告的黃金年代,以前只要電視廣告、平面、戶外、廣播、實體活動、店頭貨架等等宣傳資源砸下去,消費者多半可以順應行銷人員的設計,產生對於品牌的鮮明印象,可能來自於slogan或者某一段廣告劇情。

現在行銷人面臨的遠遠不只是「宣傳工具跟管道的增加」。我們面臨的更是,社群時代品牌極端被稀釋的話語權。「包圍消費者」已成幻想,或至少代價高昂。

既然整個媒介環境已然翻轉,我們看待傳統廣告的「特性」,究竟是本質上的差異?

抑或是幾十年來的「習慣」?

數位化改變了傳統媒體的使用情境

讓我們跳脫來看幾個品牌的不同嘗試,他們都收割了巨大的討論熱度跟行銷上的成功(獎項也都拿好拿滿):

全美超級盃廣告時段,眾多知名品牌豪擲銀彈以分食驚人廣告曝光。Volvo如何與資源更多的領導品牌競逐品牌聲量?

Volvo不搶佔曝光,他們偷走電視機前觀眾的注意力。

Volvo邀請所有網友,在該時段看到任何一個其他汽車品牌的廣告時,就發布一則twitter,tag一個你希望他獲得Volvo的家人朋友,對方就有可能真的獲得一台。透過「送一台安全的Volvo給你在乎的人」,也令活動跳脫單純的抽獎活動。

調皮的Burger King,在電視廣告上,用了喚醒Google智能管家的指令,說出「Ok, Google. What is the Whopper Burger?」,然後讓全美的Google智能管家同步說出了Wikipedia上關於Whopper Burger的介紹(當然事先被行銷人員編輯過)。

日本朝日新聞,發現年輕族群愈來愈不愛看報紙了,恐怕看新聞的人都愈來愈少。朝日新聞希望能培養年輕人閱讀新聞的習慣,甚至創造出新的閱讀新聞方式。

  1. 最好讓TA在原本就常使用的媒介上閱讀
  2. 能夠隨時隨地機動地閱讀
  3. 能夠輕鬆跟朋友分享討論新聞內容

這樣看起來好像是要在Facebook社群上建一個頻道,或者是製作手機版網站之類的吧。

朝日新聞開發了印有新聞的瓶裝水。

仔細想想,新聞跟瓶裝水的組合,是否完全符合前述三個特性呢?一個月內,每個零售超市平均售出 3000瓶的News Bottle礦泉水。這跳脫了行銷活動的範疇,幾乎是開發全新產品。

這幾個案例都有一個特徵,就是沒有什麼數位機制,卻對於數位趨勢下的媒介使用情境重新檢視與思考。

數位化的媒介環境改變了消費者本身

搜尋Ora2牙膏的資料時,發現在台灣尚未代理進來前,很多消費者都是去日本旅遊時,上網查詢藥妝店哪些好買的東西,發現這個「日本OL票選冠軍」的牙膏。買回來覺得不錯用,就開始在赴日旅客間傳播。

更深一層去思考,行動網路跟服務的普及,根本上促成了自助旅行的普及。我們現在都很難想像,以前出國沒有Google map、Airbnb、Agoda、Google翻譯時,到底要怎樣順利地在陌生國度旅遊?是的,所以那時大部分人出國都會跟團。

出國自助旅行相對容易、頻率提高,打工度假或是沙發衝浪成為熱門旅遊方式,希望在Airbnb獲得獨特體驗甚於住高級旅館,有數個外國朋友彷彿習以為常,並且這些經驗都在社群平台上成為優勢談資。如此的世代可能高度強化哪些個性?

在數位趨勢下,品牌面對的消費者,不只是消費偏好,他們的資訊獲取方式,使得人格特質與Lifestyle發生了轉變或強化。那麼難道品牌只在宣傳媒介的選擇及分配上做出改變,品牌定位、產品開發、定價策略、通路規劃、傳播策略,不該面對數位化變遷做出調整嗎?

要做的事那麼多,為什麼說,品牌不應該做數位行銷呢?

邏輯思維的創辦人「羅胖」,他發現網路圈講「創業」、「新創」炒得沸沸揚揚,好像任何新的想法現在都更容易被實現。不過一個新創的產業,依然需要用嶄新的思維,去解決「做生意」本質面的問題,否則無論提供市場的solution多麽漂亮,最終也要黯然退出。

既然數位環境已經使得市場、媒介、消費者都發生全面改變,行銷人員要做的,已經不只是特定數位媒介上的推廣,應該用「數位的思維」,重新去解決「行銷」本質面上的種種問題。你應該已經逐漸應證心中的猜測-臥槽這果然是一篇標題殺人的文章…。

講到這裡可能很多廣告行銷從業人員鬆了一口氣,畢竟不管數位趨勢如何百轉千迴汰舊換新,總有許多人堅持「以不變應萬變」,選擇將這些快速變化的浪頭視為曇花一現,將數據成效視為紙上富貴,主張面對行銷的本質、人性的本質。

差別在於有沒有數位新思維

消費者會購買認同的品牌是本質,但仰賴形象廣告搭建認同是習慣
消費者會追求利益極大化是本質,但使用促銷短期拉抬銷售是習慣
消費者偏好記憶鮮明品牌是本質,但品牌想要標準化記憶點是習慣
影響消費者認知態度行為是本質,但在認知層面花最多資源是習慣

缺乏數位思維,不但可以把數位操作搞砸,例如把KOL合作當品牌形象廣告在做、把社群內容當成廣告版位在用。其他宣傳媒介的操作,效果也將持續下滑。原因就是數位浪潮下,市場變了、消費者變了、文化變了,全變了,回不去了。

探討問題很簡單,給出解方卻很難。

雖然很難,為了不讓這篇文章停留在問題上,以下我將嘗試列舉五個,在我從事數位行銷行業的經驗中,五個基本的思維。

數位思維一:產品力才是行銷的核心問題

一定有人會想,怎麼第一點就是陳腔濫調?這不是從4P時代,講的第一個P就是Product嗎?

對啊,但廣告人也都心知肚明,接brief時都不是這麼回事!太多品牌總是蒙著眼睛面對市場,然後期望靠廣告操作建立正面的認知。這個狀況在2017年不會消失,我大膽預測到2030年都還可以寫進行銷教科書裡。並且這個問題在數位趨勢下會更加倍放大,我們看看以下案例:

三星在手機電池爆炸頻仍之後,推出了上面這支廣告。同時期的新聞是他們電池廠爆炸了。在社群上的討論角度是怎樣呢?

以上是比較極端的例子,不過產品缺乏差異化,靠形象廣告建立抽象態度以贏得認同的方式,在市場上非常常見。如此做法的效果會愈來愈不明顯,如前面提過,因為品牌在社群時代的話語權,已經被極端稀釋。

所以品牌形象的經營,可能會是怎樣局面呢?

數位思維二:品牌形象由品牌跟消費者共同建構出來

在華頓行銷大會上,探討到企業針對千禧世代的行銷手段與以往相比,有何差異。來自於Philadelphia的品牌策略與行銷諮詢Thinkwell Marketing創辦人表示: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的Chase Sapphire信用卡執行長Jeff Bedard,對於當時甫發表的Chase Sapphire Reserve信用卡,在計劃外吸引到千禧世代的廣大迴響有以下看法:

參考資料:企業針對千禧世代的行銷手段 今昔對比有何差異

具有數位思維的品牌,應該跳脫「這一季我們想要溝通什麼」,儘管那個策略也是從消費者洞察發展而來的,更精確而言,品牌應該將行銷溝通當成開啟對話的引子,你打了一個招呼,接下來得聽聽消費者怎麼回應你,再順著那個回應聊聊對方想聽的內容。

品牌應該保持開放,接受消費者會以不同於預期的方式討論品牌。許多活動在建立社群擴散機制時,不設法提供消費者有魅力的談資,而只想著如何運用贈品誘因,推動消費者將品牌想要的內容發布出去,最好還帶上活動專用的hashtag以便統計。可以想像一下他的朋友接觸到如此的分享內容後,心中會做何感想?

消費者本來就有一套討論品牌跟產品的方式,或許我們要做的是參考那些方式,提供有助於那樣討論的素材。

數位思維三:品牌做了什麼比說了什麼更重要

在傳統思維裡,品牌訴求哪一群TA,構建怎樣的形象,來自於品牌在哪,以及如何「訴說一個關於品牌的故事」。的確在傳播媒介環境單純的時代,有足夠行銷預算的前提下,這方法已經運作了幾十年。不過在品牌的聲量和話語權,被眾多網路媒體跟社群討論稀釋後,品牌獨自聲嘶力竭,也不及大眾一起為品牌代言。

大眾一起為品牌代言?怎麼可能?

無論你要成就一個怎樣的品牌,都得玩真的!還要玩得很用力!

NIKE喊出「Just Do It.」的口號之後,一直是廣告行銷人員以及消費大眾心中最有號召力的slogan之一。但Nike沒有滿足於持續拍一些帥帥的廣告,壓上Just Do It.。

作為一個讓消費者更有動力、更無限制運動的品牌,推出Nike+將路跑成績量化、社群化,舉辦路跑、NTC訓練等大型運動party,還幫助各地年輕籃球員有機會受到NBA等級的訓練。2018年,Nike將原本就已經有非常高注目度的高中籃球聯賽,包裝推向了接近職業聯盟等級的高水平賽事。精神依然高大上,行動卻愈來愈緊貼消費者。

在前面Chase Sapphire Reserve信用卡的案例中,因為回饋點數可以用在Airbnb跟Uber等平台上,所以千禧世代會認同,會告訴同儕去辦。這比形象廣告對千禧世代講一百次「屬於你的信用卡」更有說服力。

往壞處想,形象廣告能夠達成的主導作用大打折扣;往好處想,只要能讓產品、服務、行銷溝通、通路、公關操作、CSR等等資源全部都往一個目標用力,品牌擁有構建形象的武器也將出乎意料地多。

數位思維四:品牌忠誠來自於持續創造吸引力

最近幾年,常常有客戶跟我說,現在的消費者好像完全沒有品牌忠誠了。那Apple擁有的「果粉」該怎麼解釋呢?好像也不是全然沒有。當然,高涉入產品跟低涉入產品,面對忠誠度下滑的幅度有很大差異。

有些研究指出,現在的消費者在選擇時,不是針對一個喜愛的品牌,也不是所有品牌,而是口袋中有兩三個愛牌,看看哪個品牌最近有更迷人的產品,或是優惠活動,他就買哪一個。

觀察抱怨品牌忠誠度下滑的,很多是快銷品牌,往往習慣透過改包裝、新口味這些方式來創造new news。很有可能因為消費者現在面臨的資訊量太過龐大,更新頻率很高,整個市場不斷有大創新出現,所以品牌的腳步一但慢了下來,就很容易逐漸從消費者的意識中淡出。品牌忠誠度未必消失了,只是回到第一個思維,先把產品服務作出足夠的實質差異性吧。

當市場中其他人都用跑的,用走的人就是在後退。

數位思維五:用人際溝通技巧拿捏行銷溝通

做社群行銷的人普遍認為,社群時代的消費者,比起跟抽象的企業互動,更傾向於跟具體形象的人物互動。全聯小編是很好的示範,即便董事長的言論遭到社會輿論撻罰,多數網友並不會把這股情緒延伸到全聯小編身上,甚至關心他們何時復出。

前面提到品牌形象是品牌跟消費者共同建立的,提到品牌採取的行動比訴說的故事更能建立形象,我慢慢發現,數位趨勢下的整個行銷溝通,都愈來愈相似於「人際溝通」。

常常跟客戶舉的例子是:
一個男人走進酒吧,看到兩位年輕女子在吧檯聊天。他走過去坐在她們中間,開始滔滔不絕地說,現在有魅力的好男人很稀有,說自己有份受人尊敬的工作,才讓他有夠高的薪水買身上這套剪裁適中材質高檔的服裝,因為感情受過傷所以態度保守不愛玩。
這其中某些特點,如果是女生在聊天過程中自己挖掘出來的,也許會是加分,但男生自己講出來的時候,他看起來就像一個白目,魅力盡失。

噢,不過這樣做廣告、社群內容的層出不窮。的確不work。

如果嘗試將人際溝通上的一些準則,放到數位時代的行銷溝通上,似乎能夠很妥善地評估哪些操作適當,哪些操作不然。

人際溝通中很有趣的是,旁人如何認識並定義一個人?其實人格是多向度的,一個文青很有可能愛衝浪,喜愛看獨立電影卻不喜歡談論,朋友去KTV時也會唱一些芭樂歌。身為他的朋友,接觸了他這些面向之後,還是會形成一個鮮明的整體形象。

在規劃品牌形象時,我們往往為了聚焦,便於掌控、制定操作指導,把品牌的個性變成了單向度的,使得品牌的行動缺乏延伸性與反差。比方說一個紳士可否很幽默?多數人應該都能認同,且覺得更有魅力。可是一個訴求男性的高端品牌能不能有幽默的調性?這限制就大了。如果你也認同前面所說,品牌形象的定義權已經不只在品牌身上,或許該放棄「一句話slogan式」的形象描述,以「tag標籤式」的方式來設定品牌個性。

應該很容易看出,上述五種思維,都與科技、技術、程式沒有什麼關聯。數位趨勢並不只是造就了數位媒體,更是改變了一切。無論新舊工具的運用,都需要嶄新的思維。在數位時代做行銷,別做數位行銷。

有任何其它的想法,都歡迎在留言處一起討論。

如果喜歡這系列文章,請不要客氣地對本文施展「拍手連續技」吧!

1~5次拍手:實用介紹

6~10次拍手:有趣又引人入勝

11次以上拍手:原來拍手功能沒有故障啊

--

--

BOYEN 小外
Boyen's Curious Eyes

數位行銷企劃,業餘攝影師,喜歡旅遊、設計、藝術、電影等相關題材,努力用鏡頭發掘有特性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