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巫見習生秘笈
《女巫見習生》繪本是以葛瑪蘭族女性如何成為女巫為主軸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從前從前,一對姊妹星星和亮亮住在一座孤島上,為了尋找治癒疾病的女巫阿嬤前往新社部落,二人一同經歷了冒險與學習之旅,在現代文明衝擊和祖靈召喚的矛盾中,星星最終踏上了巫師之路,發揮自身的天賦,撫慰人心,服務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們。
女巫在葛瑪蘭族社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族人長期生病無法痊癒時,女巫會幫他們找出病因和治病;家裡有人離世,也會請女巫撫慰亡靈,希望亡者不要留戀人間,吃飽後可以離開,到亡者的世界去;年度祭典時,女巫會向祖靈與女神祈求作物豐收、風調雨順以及平安。女巫在葛瑪蘭部落,是超自然界與族人溝通的媒介,協助族人處理無法解決的問題與病痛。
女巫如何幫助亮亮處理病痛?
主角星星與生病的妹妹亮亮來到新社部落,尋找會治病的女巫阿嬤。葛瑪蘭族人遇到病痛時,會尋求女巫進行治病儀式。女巫治病前,會先尋求女神或祖靈們的幫助,找出病因,並透過觸摸的方式尋找病患生病的原因,然後從病患身上拿出一條看不見的線,又看又聞,反覆推敲,請神靈幫忙,找出是誰在病患身體作怪。如同故事中,女巫阿嬤幫亮亮找出致病的原因,若是祖先想念病患或是有事交代,就必須再另外準備酒和檳榔等祭品來慰藉祖先。
從見習生到成為女巫
葛瑪蘭女神的託夢
亮亮病痊癒不久,星星生病了。在《女巫見習生》中,女神托夢給星星的片段,是以葛瑪蘭族女巫為中心的口傳故事,其講述了葛瑪蘭族治療祭儀的起源:
女神與懶惰的男人喜昂奧結婚,教會男人種稻。生了孩子後,女神回到田裡除草。喜昂奧因懶惰,讓哭鬧的孩子吃了印痕仿相手蟹,女神得知後幫孩子取出印痕仿相手蟹,並治好病痛。第二天,喜昂奧又餵孩子吃。這一次,女神雖然幫小孩治病,但孩子還是因被印痕仿相手蟹穿腸破肚而死。因此,她替孩子舉行慰祭儀式。
隔天,女神傷心難過回到天上,後來丈夫也升天跟她一起生活。女神和喜昂奧夫婦雖然在天上,但是偶爾會下來關照族人。女神下凡時,除了教會人們種稻,也傳授人們治病的方法,使其組成巫師團。她告訴族人,只要巫師團的成員和病患爬上屋頂呼喊她的名字,她就會傾力相助。
從此,女神會藉由女巫互相治病的儀式、成巫儀式等儀式,下凡來治好人們的疾病。上述口傳神話故事正是葛瑪蘭族治病、成巫儀式以及女巫互相治病儀式中的起源。
來自女神的挑選
對葛瑪蘭人而言,久病不癒的原因有很多。為了解決病痛,族人會尋求女巫幫忙。
通常資深的女巫以占卜、用手觸摸尋找病因,有時會透過夢境診斷。
星星因被女神選為傳人,女神指引她成為葛瑪蘭的女巫,這終於得知生病的原因。若確定生病是因為被神挑選成為女巫所致,就必須舉行成巫儀式方能痊癒。因此,星星幾經苦惱後決定參加成巫儀式。
然而,要成為一位女巫的考驗超乎想像,在成巫前須有遵守規範的心理準備,例如需花費不少費用購買食材,處理食材與用餐時必須與家人分開,因此多數女巫成巫之前都受過家人的反對和阻擋。
成巫儀式的禁忌與規範
成巫儀式的規範與禁忌繁複,女性必須在儀式前一個月和儀式期間遵守食物禁忌:如部落中印痕仿相手蟹會挖洞,破壞田埂的生態現象。
上述女神的故事也呈現出男孩因吃了印痕仿相手蟹,穿腸破肚身亡的意象。因此,在儀式中不能食用未經過自己勞力耕種的稻米以外的食物 — — 印痕仿相手蟹,故儀式的供品都是由米製作而成。
儀式必須在朔月當日,於傍晚時在病患家中進行,儀式期間,病患不能踩地,必須請家人背負,或腳要踩在燈心草編的揹蓆上行走,象徵與生者世界做區隔。
星星的成巫儀式
成巫儀式當天下午,資深女巫們開始準備製作竹梯和供品。到了晚上,女巫們聚集在患者家裡進行獻供、祈念、歌唱和舞蹈。第二天清晨,把前一天做好的竹梯放在屋頂左側的位置,一人背著病患到竹梯旁,讓她依靠竹梯爬上屋頂,所有資深的女巫利用舊竹梯爬到屋頂上,手持毛鞘蘆竹,朝北方召喚和邀請女神夫婦、過去的巫師團成員和患者的祖先降臨。
隨後,舉行歌舞迎靈、宴靈與治療活動。女巫獻供後,手持毛鞘蘆竹在病患身上揮動,反覆祈念,祈求神靈、祖靈治癒患者的病痛。治療活動結束後,全體族人在屋外院子歌舞後,感謝神靈與祖靈,並慶祝儀式順利完成。
星星參加成巫儀式之後,成為葛瑪蘭人的女巫,並幫助族人解決困難。而故事主角的原型就是潘烏吉阿嬤,她在2019年1月逝世,是葛瑪蘭族人心中永遠敬重的女巫。
如今,新社部落只剩下最後一位女巫,族人迫切的想要留下這珍貴的葛瑪蘭文化。《女巫見習生》謹追念潘烏吉阿嬤,也是葛瑪蘭族人送給後代的珍貴禮物。
文/ 吳麗雲 、編輯/ 謝思盈
參考書目清水純1998 《噶瑪蘭族神話傳說集:以原語記錄的田野資料》。台北:南天。頁56–165。2011〔1992〕 《噶瑪蘭族:變化中的一群人》。詹素娟主編,余萬居,吳得智譯。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170–201。張振岳1998 《噶瑪蘭族的特殊祭儀與生活》。台北: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119–160。劉璧榛2008 《認同、性別與聚落:噶瑪蘭人變遷中的儀式研究》。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頁9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