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半夜爬起來玩2小時,談爸媽聞之色變的「夜醒久」應對法

關於夜醒,有不同的呈現樣貌。好眠師之前提過「頻繁夜醒」的原因和解法,但有另一種夜醒,雖然一個晚上只醒來一兩次,卻會讓爸媽叫苦連天、眼神呆滯。這種夜醒的情況是…..

寶寶半夜起來1–2小時以上

多數時候寶寶看起來精神飽滿,即便餵奶、安撫也都睡不回去,甚至玩了起來。一直到玩耍一個小時以上,才因為疲累慢慢的睡回去。這個時間點正是爸媽睡得正香甜的時候,半夜陪玩的爸媽欲哭無淚,照顧者睡眠不足的情況,白天變成一塊會走動的肉。

為什麼寶寶半夜醒來這麼久?

這種「長時間夜醒」跟很快又睡回去的「頻繁夜醒」不太一樣,之前我們提過哄睡寶寶會尋找同樣入睡方式,在半夜醒來。但長時間夜醒,也同樣會發生再自行入睡的孩子身上,讓爸媽非常苦惱。再談主題之前,先了解一點睡眠基礎知識。

我們人的睡眠主要由「生理時鐘」和「睡眠壓力」兩種方式驅動:

第一種是「生理時鐘」,生理時鐘的建立與褪黑激素的分泌有關。人的生理時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理時鐘掌管我們何時該長睡眠、何時清醒活動。

第二種是「睡眠壓力」,當寶寶醒來的時間越長,他的睡眠壓力越大,也就是媽媽界俗稱的「清醒時間」。

多數的家長都有後者「睡眠壓力」的概念,翻成白話就是,讓寶寶久一點時間不睡覺,他就會累垮,睡得又熟又香。這句話也對,也不對。

因為別忘了,我們人有「生理時鐘」。正常情況下,寶寶夜晚入睡一段時間後,睡眠壓力會慢慢減緩,取而代之的是生理時鐘運作讓寶寶能夠繼續睡下半夜,一直到早晨。這樣一套完整的睡眠,大概是10–12小時(適用於3個月~4歲左右)。

所以,寶寶醒來1–2個小時的情況通常是:「已經睡了一段時間,睡眠壓力減緩,但生理時鐘沒有過來銜接。此時寶寶醒來覺得沒有這麼累,就活動一下,一直玩到睡眠壓力再度襲來,才睡回去」

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寶寶的下半夜,這段夜醒把夜晚睡眠拆成兩半,切斷了夜晚的連續睡眠。即便後來補眠睡眠總時數沒有減少,寶寶白天卻仍然像沒睡飽的樣子。

Photo by Oleg Sergeichik on Unsplash

如何應對「寶寶夜醒久」?

1. 檢視白天小睡

夜晚睡眠跟白天小睡息息相關,長時間夜醒最常見的原因是「短小睡」。沒錯,是白天睡不夠、有過累狀況影響到夜晚睡眠。在短小睡問題解決之前,夜晚提早入睡,通常會有顯著的改善。 另一種可能原因是「白天睡太多」了,常見於小睡轉換期,該減少小睡時沒減少。這裡簡單提供合理的小睡次數&月齡,每個寶寶略有不同,參考即可:

3–4 個月:4次小睡
4–6個月:3–4次小睡
6–8個月:3次小睡
8–15個月:2次小睡
15–18個月:1–2次小睡
18個月:1次小睡

以上兩種剛好是相反因素,要如何分辨呢?我們會從「睡眠時數」&「精神狀況」來判斷。好眠師製作了一個短片,來教大家判別(影片是好眠學苑的試看影片,請往下滑到第二個影片)

2. 打破生理慣性

有些長時間「夜醒久」的寶寶,會需要更長的時間重新適應「不夜醒的夜晚」,因為身體機制已經習慣夜晚要起床一下再睡回去。這種狀況會稍微棘手一點,最好的做法是,夜醒的時候照顧者不要抱孩子出來(生理需求除外)、不要開燈、不要陪玩。 讓寶寶的身體慢慢回到夜晚睡覺不夜醒的節奏,這部分爸媽需要有耐心,且持續執行。

3. 大動作發展期、生活刺激、生病等等…

如果是近期才發生的長時間夜醒,寶寶此時也在發展大動作技能(例如:翻身、坐、爬、站、走等…) ,也會是常見的因素。 其他像是生活刺激,或是寶寶生病等等…這些都會造成寶寶「短期的」長時間夜醒。這種情況不用太擔心,短期因素度過就好。只要爸媽回應方式正確,不要演變成第二點「生理慣性」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夜醒久」的原因及應對,如果能對症下藥,通常就能幫助孩子的睡眠回到正軌。

好眠師姜珮是 好眠寶寶・寶貝的睡眠顧問 創辦人由美國家庭睡眠學會(Family Sleep Institute)和 國際嬰幼兒睡眠顧問(IACSC)認證的寶寶睡眠顧問協助你解決各階段孩子的睡眠問題(包含夜醒、哄睡、睡眠不足等...),建立孩子的健康睡眠習慣。官方網站Instagram粉專訂閱電子報:好眠師會定期跟你說悄悄話,分享第一手好睡秘訣&英國教養觀察好眠寶寶,自信媽咪 Podcast:
-
Apple
-
Android
- Sound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