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愛無礙:跨越國籍與法律的愛

文 / 桃園市東興國中 許怡麗老師

一、 課程目標

  1. 授課對象:國中(708 班)
  2. 授課節數:三節課
  3. 學習目標:
    a. 藉由影像文本與補充資料的解讀,熟悉閱讀理解策略的運用。
    b. 透過「關愛之家」處境與楊姐助人作為的分析,帶出對無國籍寶寶的認識。
    c. 透由烏托邦意涵的探討,連結與文本的關聯,進一步勾勒自身的理想世界。

二、 課堂流程:初探影像文本=>解讀影像文本=>勾勒理想世界

三、 學習狀況與成果

原先計畫利用一週一次的閱讀課進行影像閱讀教育,然,因講義修整的時程耽擱,課程實踐的成果發表已迫在眉睫,決定透過調課連續兩節課進行操作。

首先,是「初探影像文本」的階段。

影片放映前,先透過口頭提問,喚起學生關於移工接觸的日常經驗。接著,提醒孩子們先快速瀏覽手中講義關於任務一的提問設計,以掌握接續的觀影重點(如:印象深刻的畫面、觀影的感受與生命經驗的觸發、影片的結構、取材與意旨。)為充分掌握教學的流程與節奏,觀影後的學習單填寫與討論,特別輔以計時器控時與小組競賽的機制,空氣中流淌著異於往昔的緊湊與熱絡。

經過一節課的填答、討論的燒腦後,接著進入「解讀影像文本」的階段。

循著龍潭國中黃秋琴主任所發展出的「文本解讀的模組」:全文概覽=>段落理解=>統整省思進行影像文本的剖析,先搭配全片的字幕資料,讓孩子透過每幕主題的配對練習,梳理《有時Mama,有時Mimi》一片的鋪陳架構。接著,關於影片內容的解讀,整個提問設計是以楊姐與關愛之家為核心,進行訊息的檢索(如:關愛之家的服務對象、經費籌措的方式、無國籍寶寶的問題成因、楊姐的努力方式)、相關議題的統整解釋(如:楊姐的助人理念與作為詮釋、合法與非法的邊界),以及省思評鑑(如:無國籍寶寶的因應之道、生命藝術師與怪咖的意涵)。其中,關於關愛之家的合法性探討,特地找了補充資料以提升孩子對議題理解的深度。由於資料的篇幅較平常的課文來得長,不少孩子在閱讀上出現困難與不耐,便帶著孩子以分段、列點與提問的方式一起解讀。

最後,來到「勾勒理想世界」的階段。

由於<關愛之家>為楊姐心中烏托邦的具體實踐,因此,循著這樣的脈絡,我將禮記禮運篇中所定義的「大同世界」帶入、對照,希望最終能引導孩子勾勒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然,因只有兩節課的時間可以操作,較原本規劃的少一節課,加上七年級的孩子對於文言文的解讀需要更多的提點,光是文句的解讀就耗費不少時間,後續關於全片意旨、片名與烏托邦的關係的討論,只能匆匆帶過,為課程操作美中不足之處。最後,讀寫合一的表現任務,完成「我所嚮往的世界」一文,便成了孩子的回家作業。以下,擷取若干孩子眼中的理想世界:

  • 沒有怨恨,沒有戰爭,沒有任何不愉快的事,每個人安居樂業,不僅沒有失敗,就連悲傷也消失了……(宇恬)
  • 大家能和諧共處、互助,透過溝通理解彼此的問題……(育德)
  • 自由自在、毫無壓力、能無憂無慮生活的地方……(世帛)
  • 沒有痛苦與貧窮世界,每個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從事著理想的工作……(中妍)
  • 沒有富貴和貧困,只有和平與平淡,沒有壞人只有好人,大家都能開心快樂地成長……每個人出身時都會帶著善良分數,做好事會加分,做壞事會扣分,分數歸零時,就會被趕出國家。生活的日用品是用善良分數換取相對價值的東西,若是殺人或多次歸零,則永遠不得回歸……(怡琳)

四、 教學反思

對一個嗜影如命、且拍過兩支紀錄片、且已自編講義多年的我而言,要編寫以影像為素材的講義,應該是駕輕就熟的事吧!更何況還有兩天扎實的工作坊課程,以及課後一對一的編寫指導作為後盾。豈知,這份講義我卻前前後後修整了四次、耗費一個多月,才得以進入課堂實踐。若不是明融老師耐性十足的提點,若不是基金會奶茶、士淵極具包容的等待,這份近乎難產的講義,恐怕難逃胎死腹中的命運。

當初之所以會選擇<有時 Mama,有時 Mim>這部探討黑戶寶寶與移工議題的紀錄片,而非相對熟悉的環保、人生哲理主題的怪咖系列影片,是基於一種自我挑戰的想望。除了身處外籍移工人充斥工業區的桃園,想藉此深入了解移工相關議題,如何將思辨能力的培養透過議題的討論帶入課程設計,一直是自己亟待耕耘的領域。

猶記得十一月初的工作坊,隨著第一天課程的結束,經過徹夜的燒腦,帶著以人權議題為設計軸心的初版講義繼續參與第二日的教案發表。「與國文學科本質脫鉤」、「資料補充與提問設計的比例失衡」、「人權議題討論欠缺探究的深度」……等評語化作一支支箭鏃射向自以為設計完善的講義,帶著萬箭穿心的苦楚回到家,因著逃避痛苦的本能,有好長一段時間根本不想碰觸初版的拙劣,直到一對一指導的日期敲下……

為了讓講義徹底改頭換面,我先上網搜尋其他學思達講師已分享在 Share Class的怪咖影展系列講義,冀望踏在巨人的肩膀上,釐清講義編製的要件、梳理編寫的邏輯。接著,再蒐集移工相關議題的文章,思索提問的脈絡、剪裁補充的文章…..如此前前後後耗費近一週的時間,終於產出第二版講義。

有了第一版講義的慘痛經驗,懷著忐忑不安的心與明融老師進行線上講義編修,果不其然,透過老師縝密而細膩的思維濾鏡,這份企圖回歸學科本質、意欲同時兼顧閱讀理解策略與圖表運用能力、影像分析與移工議題探究的講義,褪去看似佐料豐富的華麗外表,成為走味、難以下嚥的大雜燴。「你的教學主軸是?」、「你想將學生帶到哪裡?」、「這樣的教學設計要如何做到系統性思考」、「這麼多的提問、補充資料,要如何在三節課內操作完畢?」明融老師近一個小時直指核心的追問,赤裸裸地揭露自己陳年累積的講義設計盲點。原來,長期閉門造車的結果,那些自我感覺良好的設計,不過是問題重重的複製。原來,當方向錯誤、方法失當,用再多力氣,都是枉然。

倉促而狼狽地結束對談,屢戰屢敗的沮喪與挫敗使然,我再度將那份嘔心瀝血的失敗品冰凍起來,直到奶茶問起講義編修的進度,才又重新鼓起勇氣面對能力不足的自己。靜下心重聽線上對談的內容,除了釐清講義設計的本質問題,我更照見自己滯塞不前的生命樣態 — 到處研習而盲目地抓取、填塞無底的求知黑洞,卻未能停下腳步、好好消化整理,不僅事倍功半、身心俱疲,還越填越空虛,陷入狂亂失衡的惡性循環。同時跨足多領域的學養背景-企管系畢業、輔修中文、碩士攻讀心理輔導、華德福教育三年師訓,更讓自己廣雜而欠深入的思維慣性赤裸裸地映現在講義設計上。於是,我決定將自己徹底歸零、以藏人伏地跪拜之姿,全然承接明融老師的提點,不再陷溺自怨自艾的情緒漩渦。

經過二度的上線對談、線上往返多次的註解、修整,歷經三版、四版大幅度修改的最終版本出爐了。若要問這趟耗時一個多月的編修旅程,究竟自己從中學到什麼?除了重新盤整講義編製的能力,對自己而言,不啻為一段意義重大的修行,與自己的不堪對視,同時,也騰出繼續成長的空間。由衷地感謝明融老師不厭其煩地提點、陪伴自己走過這段細細打磨的歷程。不敢奢望雕琢後的璞玉可以璀璨亮麗,至少,可以溫潤動人。

#謝謝隆中向上基金會的影片分享
#謝謝學思達基金會精心籌備的工作坊、成果分享
#謝謝明融老師不厭其煩的提點
#謝謝東興國中 708 洪慧怡導師的支援,以及孩子們的用心參與

講義資源大公開

「學思達 X 怪咖系列紀錄片」講義資源大公開,歡迎下載: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tPnawkxtpK_vQ-8Jh5Wqo3CQFiKLJCSf-_iY1-qyhjg/edit?usp=sharing

特別感謝

  • 主辦單位:學思達教育基金會
  • 共同主辦單位:隆中向上教育基金會
  • 計畫召集人:黎曉鵑老師、李明融老師
  • 計畫經費補助單位: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最新學思達活動資訊,歡迎關注以下資源:

(感謝許怡麗老師提供文章,原文敬請詳見連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