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課特輯

地理科:台灣的區域特色及發展

地理學思達操作流程與觀課回饋

Sharestart學思達教學
學思達Sharestart

--

文/台中市至善國中 李雅雯老師

[ 國中地理科 ]

授課教師:台中市至善國中李雅雯老師
觀課教師:怡妏老師、 陳虹妏老師
課程:國中一年級 台灣的區域特色及發展

地理雯案:一直記得輝誠老師的勉勵,也希望自己開放觀課,能幫助越來越多的老師,讓教育越來越好。

課程設計說明

一、課堂使用教具:「寶藏台灣桌遊」

當初接觸到侯惠澤老師的「寶藏台灣桌遊」,心裡便想著要把這一整套桌遊搬到課堂。寶藏臺灣的卡牌,九宮格裡的文字都是該縣市的特色。因此,我把我的講義設計成四宮格,請學生參照課本文本或搜尋資料,整理出該縣市的重點特色。

整個講義的設計,主要是跟SCI-FLIPPER中部地理老師共備社群的夥伴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利用寒假設計出初步架構。有了共備夥伴設計出北部的版面架構,後面其他區域,很快就能上手,這就是共備的共好精神!

<<講義連結:https://goo.gl/Lj1e4g

二、自學流程安排

過去,我都是讓學生在課堂完成自學,這是第一次讓孩子回家自學。原因是國中地理在國一的課表安排,一個禮拜只有一堂課。如果要在課堂進行桌遊,勢必要調整課堂的時間。而我的規劃,就是邀請學生將課堂的自學改成回家完成。基本上,孩子一個區域的完整自學時間大約在8至10分鐘。五個區域下來,我們在課堂節省約一堂課的時間,就能用來進行寶藏台灣的桌遊課程。

三、討論機制:曼陀羅式「分一得一」

在課堂上,將研習時聽到洪夢華老師分享的「分一得一」實踐於課堂。

四宮格的第一格:老師示範

四宮格的第二格:學生回家閱讀課文,自學寫上第二格

四宮格的第三格(組內分享):每個人在組內各自分享一個概念(自學時完成的第二格),透過分享一個,得到夥伴的另一個關鍵字,寫在第三格。

四宮格的第四格(跨組分享):小組學習成就最高的學生留在原組,其他組員儘量分散到不同的組別。透過跨組分享,每個人都能得到第四個空格的關鍵字。

最後,再給小組分享修正的時間。每個區域四宮格,大致上就是在這樣的分享討論模組下完成。

每一個流程的討論時間,平均每一個區域的組內討論約6分鐘,跨組討論約4分鐘,小組聚集修正約1分鐘,老師的說明收束約2分鐘。但,這會依班級孩子的學習狀態與文本的內容而調整。

觀課回饋ㄧ:怡妏老師

第一次完整看到學生如實呈現在家自學後,到課堂上討論的風景畫面,並且把老師自編的學習單完成,因為是發散式的曼陀羅表格設計,所以學生回答的答案更為多元,也可以帶入更多不同的觀念思考。覺得很棒的是,雅雯老師到各組之間走動瞭解各組狀況,並給予引導式問答,讓學生有更完整的整理。

@例如:學生提到澎湖縣會想到仙人掌冰,雅雯老師便提問為何這裡有仙人掌;學生回答雨量少較乾燥;老師繼續提問為何澎湖雨量少;學生思考一下以及老師的引導回答因為地勢較低,缺乏地形雨。

@例如:學生提到新竹會想到竹科,雅雯老師給予進一步思考提問這裡會發展竹科,主要的工業區位因素是什麼?

看到班級孩子自學後彼此分享並討論答案,整個上課過程是活絡的。這讓我去思考,討論式的教法,老師根據學生的回應加以引導,學生學習確實是主動的,即便程度較差的學生,也會因為需要動起來討論或去聽組員講解,而融入在課程中,我覺得這對後半段孩子是有幫助的!

班上有一位同學在分組及跑組的時候,看的出來人緣較不好,眼眶泛紅,但因為老師也有留意到給予協助並叮嚀組員討論,後來這位孩子也主動向前去詢問答案並討論,並也勇於舉手表達自己的解答,我覺得這部分老師和同學都很棒!(地理雯案:人際互動確實是老師在課堂,可以多關注了解的地方。)

最後,真心謝謝雅雯開放教室觀課,也讓我更有動力去調整教法,希望未來我的課堂風景孩子老師也都更能享受教學學習的每一刻!

觀課回饋二:台中市沙鹿國中 陳虹妏老師

避暑山莊

對於未完成作業的同學,雅雯沒有責備、也沒有動氣,只是剝奪學生和小組討論的時間,請學生到「避暑山莊」(名字好應景,適合這個夏天),先完成自己的作業。

曼陀羅式分一得一

雖然雅雯是第一次採用曼陀羅式分一得一的新方式來統整第五六課,但如何討論、如何跨組分享、如何回到組內修正新增答案等等,說明清楚、步驟明確,學生聽到口令馬上動作,討論的氣氛很好,實在很佩服第一次操作就上手。(今天自己上課遇到bug,討論的氛圍沒有出來,正好跟雅雯討教一番,真棒!)

雅雯老師回饋:

真的是第一次操作,不過也有可能這個班級的課堂,算是排在比較後面,經過前幾個班級的練習,我也比較有信心。這就是社會科老師的優勢,我們可以重複練習多次,不斷修正

答疑

  1. 雅雯會隨機到各組提問為什麼要寫這個答案,並進一步追問。觀察同學互問,無法像老師這樣深度,那我們該如何確定學生懂得背後的“地理概念”呢?

雅雯老師回饋:

其實,我只要孩子先擷取訊息,發展統整理解在課堂上則慢慢丟想法,慢慢培養這樣的習慣。一堂課的練習不夠,第六課也可以繼續練習,多給孩子嘗試的空間與時間。

2. 最後雅雯有公布師版的參考答案,不知有無同學反應字體較小,看不清楚呢?

雅雯老師回饋:

目前沒有學生反應,但是沒有學生反應不代表沒有這個困擾,我第六課再試著往後走與詢問學生的意見,謝謝虹妏的提醒!

虹妏老師後記:

快一年前,突然有一個念頭想去觀雅雯的課。這2–3年操作學思達分組,過程其實並不是那麼順利,每每看到雅雯臉書分享,總是好生羨慕,也好奇一個流暢地、充滿學習氛圍的學思達課堂是長怎樣的?為何我的課堂老是有種卡卡的感覺?為了想看見更多美好的課堂風景,於是我鼓起勇氣,提出想每週固定觀課的想法,沒想到雅雯爽快的答應,於是這近一年的”雙人社群”也就這麼開始了……,雖說雅雯總說我固定觀課給她很多幫助,但我才是真正得到最大收穫的人,看到雅雯每堂課的操作,我試著轉到我的課堂:如何分組、安排座位、(生)自學(組)討論(師)補充的節奏切換、角色如何PK、如何檢卷……有好多好多的“眉角”,都在實際觀課後得到解答。我知道自己還有很多要學,一年觀課也不會變成驚奇女超人,但我知道自己慢慢打通了一些關卡,慢慢在教學上成長,真的很謝謝雅雯這近一年來的陪伴,也很感謝至善願意開放外校教師“進廠維修”(每次警衛大哥總說:妳又來了,怎麼那麼愛觀課啊~我都傻笑,冏~),最後,我要謝謝上天,讓我有這樣好的時間、機緣來學習,讓一切都平安順利地進行,未來一年還能不能有這樣的時間機緣來觀課,都還是未定之數,就……暫時畫下句點,希望將來有機會能再和雅雯學習了!

(感謝李雅雯老師提供全文資料)

講義連結:https://goo.gl/Lj1e4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