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是天生的嗎?20年經驗內向人故事分享

Amy Li
Knock, knock, It’s Amy
Jan 23, 2021
圖片來源:內向者小聚場 臉書社團截圖

內向是天生的嗎?身為內向人,你一定知道這個內向人聚集的溫暖小角落「內向者小聚場」社團。某天社團內有社友發起了這個投票,看著超乎我想像的多元選項,我才意識到原來「內向」可能不一定是天生的!

我也開始思考自己是屬於哪一種內向者呢?又是在哪個生命階段,發現了自己是內向者?

這一篇文章會以我個人的生命經驗分享,希望透過我的故事書寫,你也可以相互對照、更了解自己可能是屬於哪一種類的內向人。也許你會跟我一樣意外地發現,造成你內向的原因不只一個!無論是什麼樣的生命經驗,過往的累積才成就了現在的我們,我相信這是每一個人之所以獨一無二的原因:)

About Me
在很小的時候就發現自己比同年齡的人更害羞、更喜愛獨處,至今內向人擔當已屆滿 20多年。這幾年「內向人」標籤突然大流行,終於找到可以代表自己的稱呼,並且在「內向者小聚場」找到許多同類,感到安心。因為會在社團內回答社友的問題,發現自己的回覆常常能獲得十多個讚,因此鼓勵自己開始寫部落格!(文字果然還是最適合內向人的媒介吧:))

一、內向是天生的吧?那個總是愛哭的孩子 …

在我有記憶以來,我就一直被長輩們說是「很害羞的小朋友」。還記得讀幼稚園的時候,每天下午有一個「故事分享」的時光,小朋友們圍成一個圈圈,大家會抽選一個「情緒牌子」,依照牌子上畫的表情(哭、笑、生氣 …)小朋友們要輪流分享一個跟該情緒有關的日常故事。不管我抽到什麼表情的牌子,輪到我的時候,我都在哭(大笑)因為太緊張而說不出話來,還不太會用語言表達的小朋友只能用哭泣來表示自己的不適感。在這個階段,我相信我比起同年齡的孩子,是更為內向的。

另外,我認為從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內向傾向的小孩子,很可能也跟爸媽或家庭的風格有關係。我的爸媽話都不多、工作上表現正常(報告、提案、與客戶聯繫都是可以的),雖然有一兩個好友,可是社交頻率也非常低,假日的時候我們都喜歡待在家裡。所以我的爸媽應該也是偏向內向人,這使得我很自然可以表現與學習「內向人」的樣子。

但我也相信有些孩子未必這麼幸運,有人的爸媽可能偏偏是外向型的,導致內向孩子很早就需要武裝自己,至少,是逼迫自己「看起來外向」。儘管壓抑自己,但若能挺過去,我覺得這些偽裝者往往比我更能適應社會的要求。

二、雙面刃般的友情:內向人,也許更渴望與人的結連

進入國、高中階段,有意識來往的朋友變多了。也許是我比較細心、話少而帶來了一些神秘感的緣故,身旁總是很幸運地有外向的朋友會主動攀談、把我帶進溫暖的小團體內(要是沒有雞婆的外向人,內向人可能真的會獨善其身一輩子)在這個階段,由於有友情的支持、被人理解的感受,我在朋友面前反而意外放得開,會開玩笑、也會吐槽別人,朋友都說認識前後對我的印象產生了大翻轉。

但也因為就讀六年女校的緣故,那個年紀女孩子之間綿密的感情,有各種複雜的權力關係與妒忌吃醋,在發生了一些友情的衝突後,這個特定事件造成我對與他人之間的連結確實產生了一些退縮若以往我的內向是展現在「表達自我」上,現在則是連帶連「人際關係」也變得內向。

我比過往更被動地交友,但也發現自己更容易對既有的感情緊抓不放,這份不安全感讓我感受到,內向人也許有更深的「與他人連結的慾望」,但對於人際失敗的承受度比較低。

三、長大成人的社會化:我可以不要上台報告跟面試嗎?拜託

「拜託

拜託啦!QQ」

分組報告的時候,如果可以的話,你是不是會選搜集資料、做PPT,非到最後關頭絕對不會選上台講話的那個職務?這就是我,我寧願一個人生出整份報告,也絕對不要上台說話!遇到那種逃不了的個人報告,我就做好逐字稿上台「唸」,記得老師曾笑倒在台下:「你報告內容一百分,但上台如果只是唸稿,幹嘛還要上台呢?」

我也不知道欸老師,還是你直接看我報告,我也不用上台了?(?

畢業脫離學生身份後,才發現還有另外一關大BOSS:面試找工作。

面試的時候我也老是緊張到流鼻水、眼睛濕潤眼睛起霧,不然就是從兩個禮拜前失眠加拉肚子。但是不面試就沒有工作!這也開啟了我的心理諮商之路。當我意識到自己原來會在特定場合變得內向時,我才理解啊!為什麼以前我都會逃避某些特定的場合。

經歷了自己慢慢成長的過程,我才發現:儘管我可能天生就比一般人更內向,但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可能會強化、加深我內向的一面:例如需要演說的場合、涉及人際關係時。

但反過來說,我也有可能在某些條件下展現自己比較不內向的一面:例如進入一段有安全感的親密關係時、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時。

當我們想問「內向是天生的嗎?」很可能是因為我們內心有兩個掙扎的思考方向:

  1. 如果是天生的,那我這樣子也沒有人可以怪我了吧
  2. 如果是天生的,那對於現況不太滿意的我,還有改變的可能嗎?

既希望這樣的自己被接納,又希望自己可以變得更好;這樣孤單的心情,應該不是只有我曾這麼想過吧?透過分析、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也許能了解自己、更接受自己現在的狀態。儘管「內向特質」曾經造成不少我的苦惱(現在偶爾也仍是),但它依然也帶來了一些可愛的面向、獨特的經驗。

造成內向人這麼獨特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而且可能不只是單一原因。你又是哪一種呢?

About Me
在很小的時候就發現自己比同年齡的人更害羞、更喜愛獨處,至今內向人擔當已屆滿 20多年。這幾年「內向人」標籤突然大流行,終於找到可以代表自己的稱呼,並且在「內向者小聚場」找到許多同類,感到安心。因為會在社團內回答社友的問題,因此鼓勵自己開始寫部落格,預計會持續分享內向者故事、諮商經驗、調適焦慮與憂鬱的個人經驗、職涯探索歷程。

如果你也是正在持續調整自我的內向人、或對內向人的生命經驗感興趣,歡迎關注我、幫我拍拍手,讓我有動力分享更多故事! 👏👏👏

--

--

Amy Li
Knock, knock, It’s Amy

生活風格業任職中|大人學校友 & Bizthin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