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魷魚遊戲」VS.「要聽神明的話」:韓日熱播「死亡遊戲」類型劇,你入坑了嗎?

Amy Li
Knock, knock, It’s Amy
Sep 26, 2021

文末加碼推薦 13 部死亡遊戲作品,給意猶未盡的你!

近期熱播韓劇《魷魚遊戲》,以性命參與遊戲、換取金錢的衝擊劇情,讓「死亡遊戲」這一類型劇受到了大眾的矚目。然而,對於熟悉日本動漫、二次元領域的同好來說,這樣的作品類型並不陌生,早在過去十年來就有不少代表作品,不過《魷魚遊戲》卻是將此一類型劇推展至大眾化、國際化的代表作(再次對於韓國娛樂圈擅長規模化的手法感到讚嘆 ⋯ )

在此熱潮前,日本最為人所知的死亡遊戲電影《要聽神明的話》,因為《魷魚遊戲》與前者同樣都選用「一二三木頭人」作為開場遊戲,兩部作品不免俗的也被並列比較。但對於死亡遊戲類型作品的老粉絲來說,兩部劇情後續的開展與關注點其實大不相同,很值得並列比較,或許會發現其中一者更對自己的胃口呢?

一、主角的年齡與參賽動機設定:無聊高中生 VS. 中年失意男

「無聊」—— 《要聽神明的話》主角高畑瞬(福士蒼汰 飾)也是出於這個萬惡的理由,而被捲入了「尋找下一任的神」的遊戲。「高中生」+「無聊」的設定,反映這一代年輕人對於日常和未來的茫然與無謂,在生活中尋求一種刺激感。

相較之下,《魷魚遊戲》中,主角成奇勳(李政宰 飾)的參賽動機就沒有這麼輕巧了。做為人生失敗組的「中年男子」,因為欠下大筆債務並且簽下身體買賣同意書,不得不參與遊戲,則增添了更多現實的失意感。這兩種不同的角色與動機,也影響接下來劇情側重的面向。

二、劇情聚焦處:遊戲本身 VS. 社會脈絡

《要聽神明的話》遊戲的開端,建立於現任的「神」想要尋找下一任繼任者,因此透過死亡遊戲來篩選出「神之子」(神的候選者)。其實這個遊戲動機並不太重要,既然是以高中生為主角,看點自然是主角如何關關難過關關過這些遊戲,因此遊戲設計的精巧感,會比主角的動機、情感更為重要,這也是觀眾所期待的。不得不說,《要聽神明的話》的遊戲非常有趣,主要是遊戲總是開始得很突然,並不會像《魷魚遊戲》好好解釋規則後才開始「公平的」進行,主角群往往是在邊進行遊戲中,邊摸索出遊戲的含義和突破點,刺激感更勝一籌。此外,關卡設計亦融入不少日本民俗文化(招財貓、芥子人偶、驅鬼),而且非常擅長操作「希望感 / 絕望感」—— 當你以為角色終於可以順利通關時,才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美好。

(P1)我永遠記得當主角高畑瞬按下不倒翁背後的按鈕,以為一切會如規則所說的「結束」時 … 和《魷魚遊戲》第一關一二三木頭人相比,不倒翁的生存率也太低了,絕望感大勝! / (P2)遊戲結束了,一起吃「雪糕」吧 ^____^

在角色的塑造上,《要聽神明的話》相對比較薄弱,會有較多的扁平人物。也比較習慣於運用回憶殺,就是在角色臨死前大量播出回憶場景,以彌補些微的動機。

《魷魚遊戲》對於看過較多日本死亡遊戲作品的劇迷來說,以「童年古早味遊戲」作為關卡設計,其實相對並沒有那麼花俏刺激,反而有一點懷舊感。但它的優點是利用較現實的設定來讓整齣戲的情感、動機變得較為立體。欠下大量債務的主角成奇勳和其他配角們,為了還債不得不參與遊戲,邏輯上顯得通順許多。第一集鋪陳成奇勳貧窮的生活情境、在前妻與女兒面前的窘迫難堪,意外花費許多篇幅來描寫;從不相信遊戲的存在、到和孔劉在地下鐵站玩入門小遊戲互甩巴掌以獲得獎金(同時也拋棄自尊)、到最後進入遊戲場域後,主辦方還開放大家投票終止遊戲回到生活中(但因為現實生活更加痛苦,大家又紛紛主動自願回到遊戲中)這個三階段的角色處境轉折,算是把主角的心境與困境交代得非常用心了。

《魷魚遊戲》的視覺美學:絕對有在跟幾何錯覺大師艾雪致敬吧!

另外還加入了企業倒閉、工會抗議、脫北者、高材生金融犯罪這些具有現實感的設定,《魷魚遊戲》更在爽片中試圖凸顯某種社會縮影。極為吸引人的美學畫面、恰到好處的配樂,讓人可以無痛追劇,相較日系電影,不會感覺太過中二或是次文化。

三、幕後黑手主辦方:維持未知權威 VS. 揭露幕後可能

這些殘酷的死亡遊戲,往往讓觀眾不得不思考:到底是誰、出於什麼目的要舉辦這樣的遊戲呢?

《要聽神明的話》有漫畫原作與電影,只看電影版的話,基本不會看到遊戲幕後的黑手(神),在漫畫裡,則是幾近作品中段才開始揭露。不過,這些「神」既亂來又蠻橫,毫無解釋,作品主要仍集中在遊戲的破關。我一直覺得《要聽神明的話》這個中文標題其實不是很精確,作品的日文名稱:神さまの言うとおり,直譯類似於「神的話是絕對正確的」,比起要「聽話」,「絕對正確」有種宿命不可違抗的絕對感,主角群被丟入這些遊戲之中,不可違抗。主辦方維持一種神秘感、同時也很具有未知的壓迫感。

《魷魚遊戲》則另闢蹊徑,透過配角警探黃俊昊(魏嘏雋 飾)來替觀眾一窺幕後黑手這一陣營的運作。由於在失蹤的哥哥公寓處找到了魷魚遊戲的邀請名片,黃俊昊潛入了敵方陣營,而且這部分的戲份還挺多的。我們看到魷魚遊戲的主辦方是一種工蜂式的層層組織、會邀請富豪貴賓來觀賽、將死去的參賽者器官偷偷作非法交易,這使得劇情有往另一個支線擴充的可能。

小結

透過《魷魚遊戲》的熱門度加持,「死亡遊戲」就像愛情片、恐怖片一樣,也逐漸從小眾爽片走向一種主流的類型片。雖然受到許多劇迷的喜愛,但同時也有不少觀眾納悶:有什麼好看的?「死亡遊戲」型的故事,動機薄弱、情緒轉折也不細膩,經不起仔細推敲 —— 「千禧年已經來了,誰還在乎動機?」〈驚聲尖叫〉,藍迪 —— 其實死亡遊戲型的故事,或許和恐怖片有幾分類似,動機本身一點都不重要,重點是,需要有一個(暫時性)的動機來啟動劇情,觀眾本身想要的是「經歷恐怖 / 解謎破關」這樣的體驗,也因此,觀看的出發點會與一般的戲劇完全不同。或許我們用「體驗」與「精巧」來評論此一類型的故事,會比「情感」更為精確。

「類型片」之所以被稱為「類型」,多半是有某種規則或公式可循。主角群們被無厘頭地丟進一個玩命遊戲,其實我們都知道有一條主角不死的公式。但怎麼在週而復始的遊戲中突破規則、發現破綻、做出選擇,努力活下來,它就像一個「棋子」,代觀眾體驗緊張、燒腦的刺激感。

一起玩嗎?「剛布」

我很愛這種小小的死,小小的冒險,你呢?

☠ 文末加碼推薦:我看過的「死亡遊戲」作品 ☠

☠ 死亡:賭上性命或難以負擔的金錢來進行遊戲
☠ 遊戲:關卡制或零和生存賽,考驗體力、智力等巧妙的遊戲,可能有獨特的世界觀

經典日系死亡遊戲代表
☠ 彌留之國的愛麗絲(同名影劇:今際之國的闖關者):近期另一部 Netflix 的熱門作品。漫畫原作的遊戲鋪排比劇集更有趣,但影劇翻拍得不錯,可以從戲劇入門。務必欣賞漫畫中非主角群的兩個精彩番外遊戲:♥2 毒氣地下鐵 / 4 Run Away,這兩個遊戲意外很有哲學意涵與詩性,少數生存遊戲裡餘韻深刻、讓人惆悵感勝過刺激感的遊戲。

☠ 未來日記(漫畫):女主角我妻由乃透過這部作品奠定病嬌始祖的地位。十三名候選人競爭成為下一任的「神」,只有一人能夠倖存。透過功能不同的「日記」作為競爭手段。主角可預測地一一擊敗其他候選人,非常工整的生存遊戲公式,但是結局的心理變態度據說當時讓許多人崩潰。

福利爽片型死亡遊戲
☠ 達爾文遊戲(漫畫):男主角下載了奇怪的手遊而被捲入遊戲。鬥智成份較低,主要是透過手遊賦予的超能力來戰鬥。關鍵字:男性向、福利給好給滿、開後宮。

☠ 朋友遊戲(漫畫):五名好朋友因為有一人欠下大筆債務,而將其餘四人捲入遊戲。遊戲本質在討論「朋友 / 背叛 / 信任」的問題。遊戲設定蠻腥羶色的,但不太暴力也不太考驗智商。女角色人設福利向。男主角是少見的狂氣設定,看他 diss 別的角色蠻有趣。

☠ 狂賭之淵(漫畫、動畫):以賭博為生存方式的高中學員,若輸了則必須成為「家畜」。角色精彩的顏藝、意外滿滿的百合(GL)是看點之一,鬥智成分足夠。不過因為以「賭博」為主,大多遊戲仍在賭桌上進行,沒有太跳脫常規的遊戲設計。

☠ 槍彈辯駁希望學園與絕望高中生(動畫):從手遊延伸的動畫作品。類似「狼人殺」的遊戲,每天會有人死亡必須找出兇手。死亡遊戲必有的吉祥物(a.k.a.關主)黑白熊真的讓人壓力很大。

*百萬坪迷宮(漫畫):非典型死亡遊戲,不過還是想在這邊做個推薦。兩位女主角被捲入電玩的世界中,必須試圖找到 bug 並離開遊戲世界。雖然不涉及生死交關,但探索世界規則解謎的過程非常有趣。電玩控應該會看到很多內梗而更添趣味。

長篇幅死亡遊戲作品
☠ 大逃殺(小說、漫畫、電影):應該可以被公認為生存遊戲的始祖。一個班級的同學互相殘殺直到剩下一人為止。

☠ 詐欺遊戲(漫畫、日劇、電影):十年前左右的經典作品,現在來看依然不落俗套。如果喜歡鬥智成分高的作品,十分推薦。正直過頭的女主角小直(戶田惠梨香 飾)與前心理詐欺犯秋山(松田翔太 飾),一起闖關對抗「組織」,遊戲關卡設計精巧、配角群有趣又立體,日劇創造自己獨特的美學設計與拍攝手法,值得一看。

☠ 死亡筆記本(漫畫、日劇、電影):生存遊戲裡鬥智成分最高、最縝密的作品。作品前半段純粹的遊戲感、決鬥感比較強,後半段加入政治、媒體、黑手黨,增加了鬥智條件的複雜度,喜歡與否見仁見智。

☠ 飢餓遊戲(小說、電影):終於有了歐美代表作品。二十四名「貢品」參加飢餓遊戲互相廝殺,僅有一人可以存活。電影是珍妮佛勞倫斯的走紅代表作,我個人覺得選角和演技都非常好,還原度高。小說敘述十分詩性細膩,值得一看原作。

衍伸:反烏托邦 / 全新世界觀的生存作品
☠ 約定的夢幻島(漫畫、動畫、電影):被「鬼」統治的世界,原來孤兒院的孩子都是鬼的食糧 —— 主角三人要怎麼逃出這樣的世界?前半段的「越獄篇」非常精彩,後半篇有些後繼無力,稍稍淪為道德勸說。

☠ 來自新世界(小說、動畫):有很濃的日本神祇、咒術的文化揉雜其中,光是體會這個世界觀就非常享受。結局非常殘酷,意外探討不少權力鬥爭、種族、優生學等爭議概念,社會性很強,議題飽滿而沈重。

--

--

Amy Li
Knock, knock, It’s Amy

生活風格業任職中|大人學校友 & Bizthin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