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BOK第七版翻譯專案 — 3. 團隊組成與運作

Kieren Chen
專案管理雜談
Published in
Sep 8, 2021
Photo by Hannah Busing on Unsplash

這篇要來說明參與翻譯工作的翻譯小組、整合組和審委各自有什麼不同角色要扮演,也會談到整個團隊歷經塔克曼( Tuckman ) 團隊發展過程的紀錄。

翻譯小組一組會有 13 名成員大致上可分為三種角色:

組長 — 處理跨組事務及組內協調事項。負責主持上篇文章提到的scrum各項會議,也要確定組織用的文件格式。

翻譯成員 ( 9 員) — 將英文翻譯成中文的第一線工作人員,也要對其他成員的翻譯章節互相初步檢查。

品管與定稿品管 QA ( 3 員) — 擔任品管及定稿品管 QA 都有 TOEIC 800 等級的英文實力,故擔任產品內容的校閱潤飾。第一線翻譯人員互相檢查後,就會給品管再做一次審查,最後再給定稿品管(也就是我)看過。完成後就可以準備 Demo 交付。

章節進度看板

審核交付內容的共有兩組人馬,三位審委及整合組。

審委是來自於學術界及業界資深的專案管理工作者,他們擁有豐富的專案管理實務經驗,也是長期在授課專案管理的講師。原文的內容很艱深,有時也會用到很模稜兩可的詞語,由他們來督導翻譯內容,可確保內容忠於真正原意,不會超譯或錯譯。同時審委也對文字掌握很有能力,幫忙修順內容。

整合組有四位,一位最終潤稿、一位終審品管跟兩個品管 QA。翻譯小組的定稿品管看完內容後,就會交付給整合組做各項檢查並等待 Demo 會議。待翻譯小組 Demo 會議完正式交付後,就輪到整合組做第二輪的校稿與處理待確認內容,由終審品管 QA 做第二輪定稿。在第三輪會由最終潤稿人員做出最終版本。

可以看的出來經過這麼多輪的潤稿,對於翻譯內容品質其實是非常苛刻要求的,務必達到忠於原著,閱讀無礙的境界。

再來談談我在這組經歷了一個自組織虛擬團隊組建的過程。自組織的概念就是團隊的所有規範與運作方式,如: 團隊規則、用什麼管理進度、何時開會、怎樣協作,一切都是由小組自己去決定遵守。這樣的歷練其實是蠻罕見的。由於我們這組擁有 8 成未曾參與過任何翻譯專案的組員。從小組成員名單定下來的那刻開始,就是一路在驗證塔克曼團隊發展模型的五個階段:組建、風暴、正軌、風采、解散。

組建(Forming):一開始大家都不認識對方,要慢慢熟悉彼此。

風暴(Storming):當翻譯工作開始進行,夥伴們開始有許多困惑、沒有規則可以遵守,對翻譯品質要求也一知半解,對協作模式仍在彼此磨合。衝突在這時慢慢浮現,沮喪的氣氛也會隨之蔓延。這時就要趕緊樹立規則讓團隊可以依循。規則不求完美,但求簡單易守。而夥伴互相鼓勵也是必要的。

正軌(Norming):隨著規則慢慢增加,團隊開始知道品質的期望該到哪,翻譯工作也越來越上手。團隊默契逐漸建立。

風采(Performing):大家對於每天該做什麼事情都聊若指掌,也全力在衝刺翻譯進度,甚至做到提前一周就在等待交付的狀態。團隊的氣氛也是非常熱絡。

解散(Adjourning):雖然大家都不在同一個城市,但 Line 可以讓團隊解散這件令人難過的事無限延後。

早期團隊規則簡單易守

能在短時間內體驗到陌生團隊組建會經歷的種種過程,對我來說是個非常難得的經驗。一方面能以旁觀者角度看懂為何團隊會發生這些現象,另一方面也能實驗該如何帶著一個全新團隊上正軌。我想這經歷對我未來朝管理者方向會有莫大的幫助。

記得「Follow」我的 Medium,讓我提供更多優質文章給您。如果覺得這篇文章不錯,也請不吝掌聲拍手。你的拍手是我寫作的動力。

--

--

Kieren Chen
專案管理雜談

產品開發專案管理 遠距工作 MS Project 排程軟體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