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些事,是無法與人話清楚的──胡晴舫《旅人》

談到「旅行」,就像談到「生活」一詞。他太廣泛、太無邊無際了。有一百種人,可能有一千種旅行方式。因為旅行過一次,起了頭,打開了潘朵拉盒子,「無論你能否安全抵達你的目的地,你都已經回不去了。」胡晴舫說。

胡晴舫本人就是一個重度旅行者。她長年旅居紐約、巴黎、東京、上海、香港等世界上最繁華的大城市,若再加上停留較短的地方,足跡遍布世界各地。說她是專業級的旅人,她一定不能承認,因為她自稱「卑微的旅人」。

「我沒有能力詮釋我旅行過的世界,我只能洞察、紀錄、理解,試圖參與,像其它旅人一樣,真實描述我所見到的世界。」

或許胡晴舫不寫漂亮的、太過浪漫的遊記,而選擇寫下《旅人》這本「政治不太正確」的書,就是這種謙遜、低調、擅於自省的個性使然吧。

有了旅行,就有了旅人。

出生,是一個人與世界打的第一次照面。彼時我們還沒有語言,只能用身體感官直覺式探索未知。開始看見顏色、摸到不同質地的衣服、聽見情緒複雜的聲音、辨認出食物的香味。然後我們開始哭了,可能巨大的身體裡的哭聲還嚇了自己一跳,這是你第一次為自己發聲。

旅行,幾乎像是分娩。當旅人決定離開母鄉,前往異地的那一刻。未知四面八方向他襲來。新的文化衝擊、食物材料、語言質地,讓旅人像個孩子一樣,需要重新學習新世界的規則。有時候連新的一只垃圾桶的顏色,都令他思考關於存在的問題。

旅人是一個「新人」。既是自我的,又是世界的。

胡晴舫的「旅人」一詞,並非指向自己。而有更廣泛的定義。在某幾篇作品中,她觀察特定的移動者,如偷渡客、移民者、旅行家、達弗斯人。但在另外更大多數的篇章中,「旅人」一詞則泛指所有曾經移動、將要移動、正在移動的人。旅人不只是一個身分,更是一種精神。

她描寫旅人精神是「渴望學習而希望探索的」、「不甘受限於既定遊戲規則」、「擁有獨立思索的自由」。同時也是「健康的孤獨著」、「容許被世界遺忘」的……

旅人精神無法以一句話道出。但她在這本書中,已經替我們將範圍廣大難以界定的旅行,畫出了一個朦朦朧朧的影子,而且只能是影子。

至於具體的,關於旅行、世界、自我的「廬山真面目」,還得依靠各位旅人們自己捕風捉影 — — 實際去經歷,才能看見。

畢竟「人生有些事情,譬如愛情和旅行,是完全無法與人話清楚的;也,只能留給自己收藏。」胡晴舫告訴我們。

--

--

陳怡安 Yian Chen
組裝式單人房

有幾個房間,分別住著詩集、後背包、音響與畫筆。詩集《安好》《我和我私奔》。IG @yian0705 / Email:yian0705@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