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沒有對不起任何人,我們還常常道歉?

@AT沒有筆名
小乾貨與它們的產地
4 min readApr 16, 2019
Photo by Ben Shan on Unsplash

在亞洲社會中,我們常常認為說「對不起」是有禮貌的表現,但仔細檢視習慣道歉的我們,是否說了太多的「對不起」呢?加拿大社會學家Maja Jovanovic提出,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為不是自己的過錯道歉。這種過度道歉不僅對我們毫無幫助,而且會損害我們的自信。

她在TED沙龍演講中陳述了自己的觀點。

Maja Jovanovic在Ted演講中說明,過度道歉是如何慢慢摧毀我們的自信心

過度道歉已成為人們習慣性的溝通方式

Maja Jovanovic曾經參加了一場學術會議。會議上有四位優秀的女性學者,她們發表過數百篇學術文章和數十本書。

但是,當她們做自我介紹的時候,第一位女學者謙卑地說:「我不知道我可以為這次討論貢獻什麼」,第二位女學者說「我當時以為他們把郵件發給了錯誤的人,真的很不好意思和這麼多優秀學者一起坐在這裡。」剩下兩位女學者也以道歉的口吻做了開場白,可沒有一位男性學者表達類似的歉意。

從那以後,Maja Jovanovic留心觀察生活中的過度道歉現象,她發現這和性別差異無關,過度道歉已成為人們習慣性的溝通方式。人們常常為不是自己的過錯而道歉,比如說,她發現自己的助手和遲到的外送員道歉,說一定是因為地方太難找所以害他遲到。

Maja Jovanovic認為,我們不需要通過說「對不起」來表達自己的通情達理。我們可以使用其他表達方式。比方說,在會議中你想提出一個建議,比起說「對不起打擾了」,你可以直接說「我有一個想法」、「我想補充一下」,或者「為什麼我們不嘗試一下這個」。

Photo by Eduardo Dutra on Unsplash

溫良恭儉讓的道理,其實是自我矮化

從小禮貌運動教導我們常說「請」、「謝謝」、「對不起」。但是你注意到了嗎?在說「謝謝」時,我們的嘴角是上揚的,臉是甜的,身體是挺直的,胸膛是往外打開,呈現出開放且接納別人的姿勢;但是在說「對不起」時,臉是苦的,笑容是僵硬的,身體是彎曲的,頭是低的,胸膛是往內縮,給人看到的是封閉且排拒別人的姿勢。

日本殖民台灣五十年,自然地也將「對不起文化」殖民到台灣,一代傳一代,深入到一般人的生活習慣裡。

所以在台灣,有些人在聽到感人的故事,掉下眼淚時,會跟旁邊的人說「對不起」,因為悲傷的情緒會傳染,會麻煩到別人;或是開會上台報告,一開口說「對不起」,因為要別人聽講,也是麻煩到別人。

可是「對不起」不僅僅是一句客氣話,更像一句真心話,透露出在自我形象上的認知。開口閉口說對不起的人,通常認為自己不夠好,別人比自己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勝過於自己的感覺,習慣性自我矮化,老覺得對別人有說不完的歉意。

Photo by The HK Photo Company on Unsplash

即日起,用謝謝代替對不起

「謝謝」比「對不起」帶來的正向能量大很多!說「謝謝」是抱著感恩的心情,重複對方的付出及對自己的意義,讓愉快的畫面重播;說「對不起」是在重述自己的錯誤,勾起不愉快的回憶,破壞當下的氣氛。

除了減少在生活中道歉的次數之外,我們也應該在其他人過度道歉時提醒他們。停止生活中的過度道歉,才會讓我們有更健全的身心靈面對挑戰。

[小乾貨與它們的產地]
一群努力成長的文字小乾貨,等你鼓勵指教,讓它可以成為真正的極品乾貨。
乾貨文章練筆,歡迎批評指教。
[最後,請幫我在文章最下方的圖示拍手~]
- 如果您覺得這篇寫的還可以,請給我10個拍手。
- 如果您覺得這篇寫的好像有點意思,請給我20個拍手。
- 如果您覺得這篇寫的對您有點幫助,請給我30個拍手。
- 如果您覺得這篇寫的對大家都有幫助,請給我40個拍手並幫我分享。
- 如果您覺得這篇寫的棒呆了,請給我50個拍手,留言讓我知道。
再次感謝您的閱讀。合作邀約或建議可以留言,或聯繫我的臉書或信箱:臉書:
搜尋-Avantageux Terry
信箱:
kakashiterry@gmail.com

--

--

@AT沒有筆名
小乾貨與它們的產地

因為我們一無所有,所以要更堅強;等待我們花開時,幫助別人一起綻放,這就是我在這寫作的理由。[樂評人] Email:lovemusicts25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