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再等 21 年:淺談動植物防檢的意義 – 以口蹄疫與非洲豬瘟狀況為例

Josephine K.C. Tseng
小工佇咧公衛
Published in
7 min readSep 23, 2018
Silhouette of pig. Photo by Gorkhs, downloaded via pixabay (CC0)

為什麼動植物防檢局要求民眾不得攜帶入境的項目有這麼多呢?很多人或許對於相關規定不夠清楚,也不明白為什麼要限制這些項目,這篇文將以近期的非洲豬瘟以及二十餘年前的口蹄疫疫情為例,簡單說明走私或攜入肉品對人類健康無危害的動物疫情與產業的影響。

21 年的教訓

2017 年 5 月26 日,歷經二十年的努力,臺灣終於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列入口蹄疫「施打疫苗非疫區」,今年 6 月,農委會宣布自 7/1 起停止施打口蹄疫疫苗,若停止施打疫苗一年沒有傳出新口蹄疫案例,即有機會最快於 2020 年取得口蹄疫非疫區證明,將有望重新出口豬肉。[1][2]

走到再現新希望的這步,臺灣走了近 21 年。

1997 年 3 月 14 日,當時的「臺灣省畜衛所」接到一件來自竹北的豬隻檢體,經過解剖發現口蹄疫症狀(虎斑心病變),當月 18 日發現這並非個案,隔日確認這幾例都驗出口蹄疫陽性反應,而這距離上一次發現案例,已經過去了 68 年。

當次口蹄疫疫情約在 5月趨緩,最後一個案例出現於 7 月 16 日,然而短短四個月,共撲殺了全臺 3 成豬隻,共 385 萬 746 隻豬,在當時生產成本為每百公斤 4000 元時,豬價最低跌至每百公斤 1600 元,一年之內臺灣減少近 5000戶豬農,連帶著飼料廠、肉品加工廠倒閉,也因為傳出口蹄疫疫情,不再能維持過往「豬肉每年外銷日本 500 億」的榮景,估計整體經濟損失 1700 億。[3]

根據當時的檢驗結果,在比對病毒核酸序列後發現,在臺灣發現的口蹄疫病毒株與中國的高度同源,一樣很特殊,只感染豬不感染牛跟羊(O/Taiwan/97),專家研判,當次的疫情可能源於自中國走私的活體小豬或生鮮豬肉

當然,當時疫情的蔓延與養殖方式(開放式養殖)、防疫觀念薄弱、錯失防疫期、受價格影響而南豬北運等情況亦有關聯。臺灣在當時的策略就是全面施打疫苗,原因自然是為了兼顧控制疫情以及避免產業重創,然而在早期,並無法確定豬隻的抗體是來自受病毒感染後生成或是因打疫苗形成,全面施打口蹄疫疫苗也就等同於無法成為「非疫區」,無法再外銷豬肉。

儘管 2009 年曾試驗過分階段拔針,但因傳出零星病情,又加上 78 % 的豬隻沒有抗體,農委會當時的決策並非撲殺,而是終止拔針計畫,重新全面施打疫苗,在當時有些對疫情不樂觀的豬農也曾私下囤積疫苗。儘管現在大部分豬農都知道載豬車應與養豬場有段距離,但具體來說是「多遠」?要如何消毒?如何進行動線管制等,恐怕仍需政府輔導且系統性的規劃。

從口蹄疫傳出災情至今,臺灣走了 21 年才又有機會重回「非疫區」名單,值此時刻,除了產業觀念確實需再進步之外,也有民眾能夠齊心防範的部份。

豬肉的產值

上圖截自農委會農業統計資料查詢系統。擷取時間:2018–09–23

由上圖我們可以看見過去十年臺灣家畜產值(豬肉)的數據,以最新的 2017 年為例,即超過 755 億。單看這個數據可能有些單薄與抽象。

上圖截自農業統計視覺化查詢網,擷取時間:2018–09–23
上圖截自農業統計視覺化查詢網,擷取時間:2018–09–23

對照一樣取自農委會的農產品生產價值以及農林漁牧名目毛額對 GDP 的比重後,可能對於養豬業的這個產值更有感,對於前面提到的,二十幾年前對日外銷豬肉曾高達 500 多億是怎麼樣的一個概念也更加清晰。

從此看來,無論業者或是政府,對於能夠成功外銷豬肉,或許都抱有一定的期待,然而這並不是只有「期盼」就可達成,對應的措施亦是需要被建構。

非洲豬瘟

然而在此關鍵時刻,還面臨了一個重要的挑戰 —— 非洲豬瘟在中國發生。

截自 2018 年 9 月21 日,中國官方通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的有 23 例[4][5]。

根據防檢局及OIE資訊繪製的中國亞洲豬瘟發生分布案例數概況
非洲豬瘟疫情地圖,由防檢局製圖

非洲豬瘟與一般豬瘟不同的地方在於:

  1. 非洲豬瘟是由 DNA 病毒(非洲豬瘟類病毒科)引起;一般豬瘟則是 RNA 病毒(黃病毒科)引起
  2. 非洲豬瘟病毒可存在於各種環境的天數條列如下:
    冷藏豬肉 100 天、冷凍豬肉 1000 天、豬舍 1 個月、糞便室溫 11 天
  3. 目前全球均無非洲豬瘟的疫苗

也就是說,即便是冷凍肉品、醃製過的豬肉,依然有可能帶著病毒,這種病毒的傳染率最高可近 100%,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再再強調,切勿從疫區攜帶豬肉製品的緣故。

具中國學者研判,中國非洲豬瘟的爆發,恐與世界盃足球賽期間,球迷自疫區俄羅斯攜入肉製品回國有關。

儘管原先就禁止攜帶動物製品及生鮮植物入境,但仍會有些人因對於相關規定的認知不足,或是因認定「不會被發現」而夾帶入境。儘管非洲豬瘟對人類並無健康危害,然則這確實是需要由所有人與不同單位共同關注與提防的事情,因此請大家告訴大家,基於防疫緣由,請務必記得遵循規定,不要攜帶動物製品入境(以現在來說,尤其是從非洲豬瘟疫區攜帶豬肉製品)。

面對有疫苗的口蹄疫,我們從疫情爆發到恢復非疫區,努力了二十餘年,現在也尚未正式成為非疫區,而仍須戰戰兢兢,如若有天需要面對非洲豬瘟,為了防止蔓延可能只能選擇全數撲殺,那麼對於產業的影響只怕是更大了。

儘管此篇尚未論及外來種對臺灣生態的危害部分,單以動物疾病為例,仍望能夠明白動植物防檢對於當地生態、產業長遠看來的重要性,勿因一時方便或成本而造成未來更大的損失。

再次強調:請勿違法攜帶不該帶入境的產品唷。

隨手附上動植物防檢局的規定參考表。

以上三張圖截自動植物防檢局,擷取時間:2018–09–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