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說說話】與孩子聊聊《魚就是魚》

撰寫人:星星小姐 怡鳳

李歐.李奧尼的作品常常透露某些思維,似乎邀請讀者一起進行對話。這樣的繪本實在非常適合與幼稚園階段的孩子共讀,為什麼這麼說呢?

兒童的直觀天性,沒有世俗的束縛與少了社會的眼光,總是能坦蕩蕩的率真說出事物真實的樣子,如此純粹的視野與觀點,是大人們早已遺失且珍貴的東西。如果藉由這樣的繪本,與孩子展開聊天式的對話,大人將有機會看見直觀思維的美好,撬開閉鎖許久的固化思維。

《魚就是魚》文‧圖/李歐‧李奧尼,封面拍攝自簡體版繪本書封。

回到《魚就是魚》來談談,故事描述一隻魚和一隻蝌蚪在池塘相遇並成為好朋友,有一天,蝌蚪長出兩隻小腳後,很開心的說:「我是隻青蛙!」,但魚說:「你胡說,昨天晚上,你還是條小魚,就像我一樣!」他們爭來爭去也沒有結果,最後蝌蚪說:「青蛙就是青蛙,魚就是魚!」

故事中,一隻魚和一隻蝌蚪在池塘相遇並成為好朋友
長出兩隻腳的蝌蚪與小魚爭論,自己究竟是青蛙還是魚呢?

「魚就是魚」這句話,換成小孩來說,他們會怎麼說呢?而身為大人的你又何怎麼說呢?曾經聽過不少大人(大多是老師或父母)在講述這個故事後,會和孩子說:「認清自己、做好自己、不要羨慕別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樣子…等等。」總而言之,談的是自我這件事。我想這是大人想向孩子傳遞的思維,並不一定是孩子自己的思考,請拿掉老是想和孩子談什麼的主導權(潛在的優越感),先聽聽孩子的想法吧!

因為「自我」這件事,對來到世上沒有幾年的孩子而言,他們還在摸索及建構的過程,人是經過不斷的碰撞與經驗,才會慢慢清晰自己的樣子,並且是蛻變再蛻變的歷程。(外在-歲月的痕跡;內在-心境的轉折)。

以下則是與孩子共讀《魚就是魚》的聊天內容,大人簡稱大,孩子簡稱小)

大:魚就是魚,也可以說我就是我、杯子就是杯子、西瓜就是西瓜,如果是這樣為什麼還需要說呢?

小:因為他不認識自己!

大:誰不認識自己?

小:別人。

大:能再多說一點嗎?我有一點不明白!

小:自己的樣子變得讓別人認不出來

大:比如…

小:整形。

大:這麼說,人小時候的樣子和長大的樣子,有時候也會讓人認不出來,是這個意思嗎?

小:是啊!還有,像我昨天剪了頭髮,結果隔壁家的奶奶看見我,就問我:「哎啊!這個可愛的小孩是誰啊?」。明明都是我,結果還問我是誰,大人常常這樣!

當我聽到孩子說「大人常常這樣!」時,突然噗哧一笑!孩子看待世界是如此的單純,雖然說不出什麼大道理的話,卻很清楚「改變」的本質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重點是不被「變」而迷惑,清澈如鏡的心靈多麽的難得。佛家有句話說:「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孩子們似乎更容易貼近,各位覺得呢?

「改變」的本質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重點是不被「變」而迷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