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瑞Talks
小步快跑
Published in
8 min readJan 29, 2018

--

知週記|#5 快速了解雲端市場

摘要:雲端不是種產品,是種基礎建設與服務模式。

適合:想要快速掌握雲端市場格局者,或是初窺科技業搞什麼東西的朋友

當客戶問說,你的雲是接哪裡的?大家會怎麼反應呢?都可以?還是說只跟特定合作廠商的合作?今天這篇就來看一下客戶究竟想要的『雲』是什麼東西?而目前國際大廠針對『雲』的市場格局又是什麼。

雲端運算,核心反映出IT由硬件思維轉向了服務思考。所謂的雲端運算,是以網路應為基底作為『雲』,並搭配各式硬件應用作為『端』,而根據不同的雲的『應用模式』又生出了多種服務。例如: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設備即服務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及服務

Saas(Service as a Service)軟體及服務

相較下,如果採用買斷機制,或是所謂On Premises方式,那就是全套提供了,也就是軟硬服務都是建立在公司裡的,這塊往往在業務討論時,也都會稱作『雲』『天』(Cloud)或是『地』(On premises)的說法做為討論了,而會有這樣的需求也多半是大公司,或是資料機密性較高的單位,例如政府等等。而為了要客服這樣的問題,這幾年這些巨頭也都紛紛的往混合雲應用發展了,這塊也將會在未來長開說明。

相信下次看到後,大家也就不會那麼陌生了。

用一個通俗好懂的方式,會像是吃披薩一樣,一樣是要吃披薩,但是吃法不同。可以參照類比,也能更清楚了解到每家公司的定義與差異了。換言之,這樣的應用服務方式,也改變了過去都賣套裝硬件的傳統商業模式,而是提供業者更多的切入點可以做應用,包含了代管,設計規劃,加值服務與創新套裝應用等等,任何一塊都可能是上千萬與億萬的商機。

但這些表現,是所謂的How,那為什麼(WHY)會出現這樣的服務與區隔呢?這可能會是更加底層需要理解的觀念。

主要起因於在2004年電商龍頭雅馬遜,因為當時成長迅速,所以在內部資源部分面臨調配上的問題,而逐漸理出一套如何應用分散式架構運算、虛擬化應用,來更好解決存儲效率方案。

巧妙的是,在過程中,他們發現建立了一套的龐大解決方案,除了在解決內部問題時,工程人員發現原來其他公司也有同樣問題,也就是當數據量變大時,怎樣更好去存儲,畢竟如果要重建一套,還是相當費工時的。

於是,『租』出去的想法就來了,這也奠定了『雲端』思維的基礎。

也就是在大廠建立基礎設施後,能夠讓其他廠商透過買票方式,也能享有搭火車的服務,而不用自己買火車頭與造鐵道,誰說喝牛奶一定要自己養牛呢?秉持這樣思維,也奠定了『雲』的概念而發展至今。

而從本質來說,這解決了幾大類問題,其中認為最重要的是歸結以下三點:

  1. 反映實際需求應用:企業在進行部署設備與規劃時,可降低軟硬體的投資成本,與減少閒置單元的IT成本。
  2. 轉換IT角色:企業可以有更多的延伸發展空間,透過既有的Platform平台或是Iaas提供的第三方合作空間,也能讓企業過渡到附加價值較高的設計角色,也就是服務諮詢與規劃的層級。
  3. 快速反應市場:主要是避免傳統IT調整不易的僵固性,也能依照功能來設置與部署。

而在雲端環境的從業員,最剛開始也就是需要定義出,自己所身處的環境中,才能正確判斷出客戶的需求並提供符合的解決方案。

從下圖也會發現,在市場端,其實是能切出清晰的兩塊服務單位,分別是大小B與C端。從商業模式角度來看,這也並非是單一市場端的商業模式運行。

最後,來談談國際局勢大家所熟悉的Google、Microsoft、Amazon也都是以這樣的雙邊市場近佈局。但是打法上,可是大不同於政府在講的要蓋資料中心等,而多是因為既有的C端服務已經做得相當完善,而能向上佈局。

例如,大家熟悉的的Microsoft企業應用軟件生態系,綁定了企業與大眾用戶的習慣;Amazon的電商與應用服務成熟而能佈局雲端;Google憑藉世界最多資料應用的優勢,而發展出強大的演算機制,最終往上游的雲端坐發力。

基於這些背景,而能看到所謂的What,也就是個大頭們的佈局都有其特色。以下也就先就國際市場的稍作描述

Amazon:

根據報導,Amazon在2017第三季的雲端部分累積營收高達了45.8億美金,佔了前三季總營收437億美金的10%左右了,無疑的這是隻金雞。

並且也同為目前是廠商最大的Iaas廠商。佔有先發優勢,搭配生態系的完善,在2017時仍保持著約37%的市場份額。

Microsoft:

上一篇講到Refresh微軟執行長納德拉一書,也是在講雲端轉型之路,也提到在轉型過程中面對兩個市場的變化難點,而總算在這兩年微軟也轉型成績顯著,

目前扮演著市占第二的雲端服務商,同時也是成長率最高的,但是財報上並未揭露在Azure與Office365的雲端比例,畢竟目前大多數的微軟雲端應用,仍是以Saas服務的office系列為主,而Iaas的雲端建置上相對較小,這也是在18年度微軟積極推動雲端的原因。但相信在企業與政府關係極好的背景下,微軟將在雲端上扮演極重要的一席角色。

Google

在Google的角度上,對比Microsoft與Amazon,目前僅能扮演老三的地位。在2017時約28%的市佔率,但是相較下,優勢在於數據演算法,與技術應用上,也就是機器學習應、深度學習的技術上仍是領先群雄。未來也將直接提供雲端機器學習等算法,作為開源的基礎設施,也必將吸引更多企業的應用。某種程度來說,Google擁有了最好的技術,但是在缺乏了硬體優勢(相較蘋果與Amazon)所以應用上總有所不足。

但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正因為技術夠牛,而能成為所有基礎建設的重要代表,最近發的Cloud AutoML,某種角度,也就像是提供夠強的技術給中小企業,近一步用機器學習綁住雲端服務的曲線進攻了。但還不清楚未來發展,能持續觀察。

總結

技術變化很快,但是根本與人性相關,『能省的何必買呢?』就這樣開啟了雲端之旅。所以,技術追根究底就是人性,雲端發展談了好幾年了,而現在變成了是一種基礎設施,就像是馬路一般,上面載各式狂飆的軟硬件大車。梳理大的發展結構,也方便快速的掌握目前的主要變化格局。這也是這篇文章最大的用意了。

參考資料:

  1. Amazon shares pass $1,000 after posting strong financialshttps://techcrunch.com/2017/10/26/amazons-financials-impress-with-a-better-than-expected-quarter/
  2. Microsoft easily beats the Street as its cloud run rate passes $20B a year earlyhttps://techcrunch.com/2017/10/26/microsoft-easily-beats-the-street-as-its-cloud-run-rate-passes-20b-a-year-early/
  3. AWS won’t be ceding its massive market share lead anytime soonhttps://techcrunch.com/2017/07/28/aws-wont-be-ceding-its-massive-market-share-lead-anytime-soon/
  4. AWS vs Azure vs Google Cloud Market Share 2017https://www.skyhighnetworks.com/cloud-security-blog/microsoft-azure-closes-iaas-adoption-gap-with-amazon-aws/
  5. 凌群電子報http://www.syscom.com.tw/ePaper_Content_EPArticledetail.aspx?id=47&EPID=154&j=2&HeaderName=%E7%94%A2%E6%A5%AD%E8%A7%80%E5%AF%9F
  6. Amazon第三季AWS營收成長42%,營業利潤突破11億美金https://www.ithome.com.tw/news/117800
  7. Google的雲端服務被低估了嗎https://technews.tw/2017/03/20/googles-cloud-potential-underrated/

--

--

蓋瑞Talks
小步快跑

目前人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公共政策學院念碩士。過去在外商科技業、顧問業擔任商務開發。專精於客戶開發、新事業發展等。目前在再生能源公司中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