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的!我也可以的!

社會設計導論(上):你心中的社會設計,會是什麼模樣?

葉采瑄
小米粥的啟示
Published in
15 min readMay 28, 2020

--

嗨,今天來聊聊「社會設計」吧!

我是采瑄,目前是一名使用者研究員兼高中自學生的老師。在工作之餘,這學期還旁聽了由台大創新設計學院的黃書緯老師開設的《社會設計導論》課程,關於詳細的課程說明,可參考書緯老師的部落格連結。書緯老師在事前已經先強調這堂課的理論比重偏高,實作的部分比較少,剛好符合我的需求,於是就打擾了!因此,以下的內容是我在課程中所記下的重點以及我個人的反思與延伸,希望能讓對於這堂課好奇的同學/社會大眾,能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如果有興趣可以參考本人的臉書,有每週的上課小筆記!)

此外,課程紀錄會分成兩個部分,上篇會說明社會設計的類型與自己的選擇,下篇則會說明「社會」與「設計」在實作上產生的兩難與拉扯,搭配自己在教學/研究工作上呼應的例子(預計7月初完成文章),歡迎挑選有興趣的文章閱讀🙂

目錄

01 有哪些類型的社會設計?
02 如何用「社會設計」的眼光觀察生活?
03 你想實踐哪一種社會設計?

01 有哪些類型的社會設計?

🌺 烏托邦式:設計師要能看到社會,解決真實的問題。

烏托邦式的社會設計強調設計要「解決真實的問題」,而不只是透過重新塑造產品的外形或包裝來服務商業,充滿了社會夢想。

烏托邦式的社會設計是對於時代的反動以及新的想像,嘗試去思考並拓寬設計師的可能性。而我們從過去對外型的追求,已經慢慢轉移到對使用者體驗的追求,但目前「使用者體驗」的定義還是挺狹隘的啊!如果只是把裝置上的體驗(介面)調整得越來越順暢,但卻不反思這麼做的目的以及可能對社會造成的影響,那這樣的設計跟過去改變外型的設計又有什麼不同呢?例如:Netflix 紀錄片 Abstract 第二季,前 Instgram 設計總監 Ian Spalter 在最後所探討的設計兩難。吸引越來越多青少年使用Instgram從商業層面來說是好的,但對青少年的發展真的好嗎?

(大推 Abstract 第二季的 Neri Oxman 那集,非常驚艷!)

此外,當我們再深入地往下想時,會發現到底什麼叫做「真實」的問題?你所認為的真實問題,跟我在乎的真實問題,有一致嗎?舉例來說:對設計師來說,男女廁的標示只要能夠讓雙方順利辨識,不要走錯廁所就好了,所以採用藍色紅色、褲子裙子的設計都可以,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對於在乎性別議題的人來說,符號所強化的刻板印象就是一個需要被解決的真實問題。因此,我認為真實問題的定義需要跨領域持續進行價值溝通,才有機會慢慢摸索出來二選一中的第三個選項。

「我談的是大海,你在跟我說漱口杯的問題?」—— 韓國瑜(2019)

而如果只是短期的設計案,「即時專家」的問題就會浮現。當設計師為了某個地方或族群而設計時,若沒有真正將這些設計推上日常的軌道,那麼就很可能會成為煙火式的短暫絢爛設計。只有想像的設計很美好,但使用上的問題確實會在實際的互動中浮現,甚至雙方在意或關注的價值根本不同。若無法即時克服,當地的人們傾向回到熟悉的planA,而放棄設計師所提供的planB。徹底地改變是需要跨越時間、生活方式、操作習慣、背景知識⋯⋯等等的門檻,而這些都是需要被設計和持續經營的

🌺 從小事做起:設計師可以先影響身邊的人,再慢慢擴散到社會。

從小事做起的社會設計是這四種社會設計中的超級行動派,不囉哩八唆,直接上了!而設計思考就算是其中的代表,但我並不想針對這個流程做太多的說明或解釋,因為網路上已經有非常多相關內容了。

我想提的點是「如何擴散」。而以設計思考來說,它的擴散是很驚人的!IDEO 透過建立「概念」、「詞彙」、「流程」,才將設計思考推向全世界,導入公司或是組織。這個部分我認為是挺社會設計的,畢竟要翻轉社會需要的正是很多關鍵角色的認可與推進,而概念能夠讓人認同,詞彙能夠協助對話,流程則創造協作的機會。這也讓人反思,如果未來想要翻轉某些傳統結構,那能不能透過創造概念、詞彙或流程的方式來達成呢?

有了概念跟詞彙,是不是只差流程了呢?(白天上班、晚上讀書、假日批判?XDD)

除了設計思考的途徑之外,民間也有從個人出發,並且透過有趣作法進行擴散的設計。在三月防疫正嚴格的時候,許彤將自己設計的阿中部長剪紙娃娃放到網路上,並讓民眾可以透過 ibon 直接列印。我認為這是個能讓物件有效擴散的方式,打破文宣只能是文宣的概念,用非常低的門檻,讓民眾都可以「動手」參與。

每一個人,到每一間7-11,都可以印出阿中部長!

最後,在擴散的過程,一定會遇到很多阻礙。這時候不如把對客戶使用的設計思考拿回組織中使用,開始理解不同角色所面對的困難,或是找出缺乏動機的原因,並替他們多墊一塊能夠協助渡河的石頭,做好改變的準備,才是改變真正得以發生的原因吧!(p.s. 敝公司的老闆完全就是這樣的角色,總是在想著如何多推進一些,如何協助各個利害關係人跨越改變的門檻,如何讓改變真的有可能發生✨)

🌺 社會學式:設計師本身就在社會中,是整個網絡中的一員。

社會學式的社會設計可以透過 Latour 的「行動者網絡理論(ANT)」來理解。社會學是在研究人,設計是在研究物件,而行動者網絡理論則將人與物件都一併重視,產生對於整個互動網絡的全面性理解。而這樣的網絡也有以下兩點重要特性:

  1. 非人物件具有影響力:整個社會是人與非人的互動網絡,並不只有人的存在。而非人物件也會影響著經濟、地景、行為模式、社會互動、信仰、⋯⋯等等。(例如:在線上授課的情境中,使用 keynote 暗示著一對多的講授關係,但若使用協作軟體 notion 進行共編,則能夠鼓勵與促進學生的參與。)
  2. 彼此具有關係性:網絡中沒有單獨存在的人或物件,而是彼此集合與串接的。因此,既有的網絡也會因著人或物件的加入與離開,而不斷地重塑與變形。 (例如:把教室中的課堂搬到線上,會將整個行動網絡重組,因此需要全盤考量過程中的人與非人,而不只有老師與學生。)
穩定、離開、加入、重組

而根據行動者網絡理論的基礎,也形成了一些看待設計的新方式或原則,以下分成四點簡述:

  1. 持續的再設計(design after design):正因為網絡會隨著人或物的加入而改變,因此需要隨著內外條件進行再設計,而並非一成不變的。
  2. 關注所有細節:設計師只是整個網絡中的一員,並不會知道一切的細節。因此,如何讓網絡成員共同參與就顯得十分重要,因為透過大家的視角,才更有機會拼湊出網絡整體的運作樣貌。
  3. 關心人造物(artefact)的意義:物件不單純只是一個佔有空間的存在,而是對於網絡中的成員來說「有意義的存在」。是意義把彼此串起來,進而形成網絡。
  4. 牽涉到道德判斷:因為網絡是相互串連的,對網絡中某個成員好的決定,可能會對另一個成員造成不好的影響,而當面臨這樣的選擇時,就是價值判斷的時候了。

而基於「關注所有細節」的這個原則,老師也提到了「參與式設計」的概念。因為需要網絡中不同角色的想法,所以更需要仔細設計「參與」這件事。「參與」的設計包含:人與人如何產生互動(例如:對話式、線上協作式)、如何透過工具媒介讓人拋出想法(例如:便利貼、notion模板)、如何讓參與者完整地表達想法(例如:提供引導的問題)、⋯⋯等等,其中有很多細節值得思考與規劃!

最後,我有一句非常喜歡的話:「沒有相同這件事,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因此重要的是如何在知道彼此不同後,還能共同合作?」(這⋯這⋯⋯不就是選舉嗎?XD)

一起合作嘛!
🌺 設計力創新:設計師可以透過翻轉意義,進而翻轉社會。

設計力創新的概念是由背景是創新管理的教授 Roberto Verganti 所提出的,透過研究企業如何透過「設計」來「創新」,說明設計能在企業中發揮的影響力。乍看之下好像跟「社會」沒有什麼關係,但我認為設計力創新所帶來的物件可以翻轉整個社會的想像,對人類的生活影響非常巨大,因此也算是某種社會設計吧!以下簡單說明設計力創新是什麼:

design-driven innovation ✨
  1. 意義層面的激進式創新:強調「意義」而不只是「技術」的轉變,且是「激進」而非「漸進」,經典的例子包含:wii、ipod、swatch,反轉了遊戲、唱片、手錶既有的意義。
  2. 並非「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在設計力創新中,不會透過使用者研究或測試來定義設計的走向。原因在於,使用者對產品或技術的了解僅限於與之互動的過程,會讓既有意義被強化,而無法發展出新的意義。
  3. 背離主流意義,提出新的願景:設計力創新通常都會推出不符合主流意義的設計,但背後其實隱含著對於某個概念(例如:遊戲、音樂、居家生活、⋯⋯等等)的全新想像。也因此,當精準的新意義被賦予與接受時,新時代的序幕也將被揭開。

但是,透過翻轉意義來達成設計力創新並不是一間公司就能做到的,而是眾多詮釋者共同發展出的。詮釋者包含文化產製層面的角色(例:藝術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媒體、消費大眾)與技術層面的角色(例:技術供應商、設計師、研究與教育機構),不僅僅是傳統設計公司單打獨鬥。也因此,若能串接不同詮釋者的想法,(加上一些運氣?),設計力創新將可能發生!

那身為小小螺絲釘的我們到底可以怎麼參與這樣的意義轉變呢?書中提到了三個階段的作法:(設計論述=對於意義的新詮釋)

  1. 學習「別人」的設計論述:了解知識在哪裡,並且找出關鍵詮釋者。(例:社會設計需要哪些知識?哪些人對於社會設計有所研究?)
  2. 研究「自己」的設計論述:讓自己不只停留在輸入別人的想法,而要開始輸出自己的想法,成為系統中的詮釋者之一。(例:看了那些社會設計大師的說法,我有沒有自己對於社會設計的想像與詮釋?)
  3. 參與「彼此」的設計論述:除了輸出自己的想法之外,更要試著讓整個詮釋者網絡都能開始討論你的論述。(例:或許可以把我的筆記拿給不同的詮釋者做一些交流討論,從中看到彼此的異同之處。)

02 如何用「社會設計」的眼光觀察生活?

社會就是由每個「人」所組成的,而每個「物」都是設計,因此我認為社會設計其實就是生活而不是一個領域呀!以下會透過一些簡單的問題,搭配一些例子,說明可以如何觀察生活!(aka 社會設計)

📍 觀察現象:「人」與「物」的「互動」
  • 我如何使用這個物件?
  • 當我提到這個物件時,會使用什麼動詞?
  • 我在什麼情境下會使用這個物件?

我想舉一個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使用的物件「公車」作為例子。如果從流程的角度來看,每天早上我都會先在家看台北等公車 app,等到時間差不多了再前往公車站。然後我會做出招手的動作,等待公車緩緩駛入公車停靠區。接著我會從口袋中拿出我的悠遊卡,對著嗶卡機感應一下。如果有空位的話,我會坐在座位上,如果沒有空位,我會站在某個區域,手則會抓著桿子或是吊環。準備下車前,會按下下車鈴,然後再拿出悠遊卡感應一下嗶卡機。司機開門後,我就可以走下公車,結束我與它的互動。乍看之下就是一段超級廢廢流水帳,但其實可以一層一層的拆解,找出其中隱含思考點。

超級常見的大物件!

首先,如果用動詞來描述我跟公車的互動,流程就是:看 app、等公車、招公車、嗶卡、坐下/站著、按鈴、嗶卡、下公車。每一個動詞其實都暗示著更多資訊:「等公車」暗示著公車系統的運作方式跟自行駕車或騎車不同,有時間的間距因此需要等待,且具公共性,不能依照自己的心意隨時乘坐;「招公車」暗示著乘客與司機進行意思確認的方式是透過招手的動作,而不是什麼預約系統;「嗶卡」暗示公車不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乘坐的,而是要具備某些條件才能上車。「按鈴」則暗示乘客其實不容易跟司機進行互動,而需要透過統一的反饋機制,才能將自己下車的要求具體地表現出來。

因此,光是透過動詞,就能稍微看出人跟物件之間可能存在的網絡會長什麼模樣。

📍 反思目的:「人」利用「物」來達成什麼「活動」
  • 我使用這個物件的目的是什麼?
  • 在這個物件出現之前,我是怎麼完成活動的?

觀察完現象之後,就可以來想想我使用公車到底是為了什麼呢?這時候可以提到《設計的心理學》中,Norman 所提到的「以活動為中心」或是 Job to be done,彼此都有提到人的行為之所以有共通性存在,有時是因為要完成相同的活動,而要找出那個活動是什麼,則可以透過不斷地問「為什麼」來達成。因為網路上也有很多這樣的內容,這裡就不贅述。

在這個例子中,搭乘公車是為了「移動」這個目的,透過這個物件,我就能夠前往我想到達的地方。再深入想下去,當我還沒開始跟互動之前,又是如何克服「移動」這件事情呢?可能是騎腳踏車,搭爸爸的車,搭媽媽的摩托車,或是使用我的腳,而如果這些都能作為達成「移動」的手段,那就可以再去思考還會有哪些「物件」可以協助移動呢?因此,透過以上的思考過程,將可以從既有的物件使用,回到人真正想要達成的活動,接著再推到新物件,產生創新的可能性。

除了公車之外,還能從哪種交通工具上看到這樣的景象呢?
📍 推測關係:「物」對於「人」有什麼「意義」
  • 如果要用另外一個名詞來代表這個物件,那會是什麼?
  • 這個物件出現之後,改變我的哪些行為、態度或想法?
  • 除了自己之外,別人是怎麼理解這個物件的?

最後,我試著挖掘公車對我的意義,有了一些很有趣的發現。在我的經驗當中,需要搭乘40分鐘搖搖晃晃的公車才會到家,而正是因為這樣的長時間與晃動的感受,我會選擇一些不需要使用到視覺的活動,也就是聽音樂搭配放空。因此,公車對我來說的意義不僅僅只是「協助移動的載具」,更是「幫助自己短暫放鬆休息的空間」,而如果要用另一個物件來形容的話,我會選擇「泡泡」,同樣都圍出了一個不受打擾的空間。

某一天在永福橋上的夕陽

再延伸地思考,更會發現我的行為因為了這層意義而改變了。我有很多種回家的方式,有時可能是捷運搭配短程公車、短程公車搭配短程公車或是前面所提到的長程公車。但當我覺得自己需要放鬆,或是想要一個安靜的空間時,我就會選擇搭乘長程公車,儘管會花較多的時間。

而若脫離自己的角度,看看這個「公車網絡」中的其他人,會發現對於公車司機而言,他與公車的「互動」、他與公車互動的「目的」以及公車對於他的「意義」就跟我完全不同,因為我們處在這個網絡中的不同位子,也有不同的詮釋。因此,透過這樣的比較,也更能看出整個人與物之間的網絡到底長成什麼樣。

我認為這就是「社會」與「設計」的糾纏!

03 你想實踐哪一種社會設計?

關於哲學性的探問並沒有正確解答,自己的回答其實就是代表自己的價值判斷與選擇。

說到這裡,只能再請出布加拉提了!

第一次接觸到社會設計是在2015年的台北設計城市展,當時只有模糊地認識,加上一股傻傻的「烏托邦式」熱血,覺得能夠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不就實踐社會設計了嗎?大二接觸「社會學」後才慢慢理解社會的錯綜複雜,問題也有很多層次,有時候治標的作法並不無法真正撼動結構,我們真正希望的改變也不會來臨。而大三開始接觸到「設計思考」這個概念,發現其實可以透過這個流程,在每一個可以出力的地方,挖掘改變的可能性。到了大四,又接觸到人類學家對於「意義」的追求與詮釋,透過問出哲學式的元問題,理解人類社會運作的根本,進而透過翻轉意義來造成社會的改變。

綜合大學四年的探索路徑,現在的我(畢業即將滿一年)偶爾會在專案中感受到設計思考帶來的推進,或是探詢到意義的激動,但還是會感受到無法治本的不安與無力,也因此,我想選擇的是綜合的社會設計(說了那麼多,最後這樣選擇,是不是很自助餐!),以下列出了四個我的社會設計原則,應該也會隨著時間而新增或刪減:

  1. 深化使用者研究的深度,去探尋意義而不只是行為。
  2. 不只從「人」的角度考量,也要考量「物」對網絡所造成的影響。
  3. 注重「參與」的設計,包括如何引導、討論、協作、⋯⋯等等。
  4. 擁有願景,不斷地思考「更好的社會」會是什麼模樣。
這是2015年在披頭四展 The Beatles Tomorrow 看到的一句喜歡的話,放在這裡感覺很適合!

歡迎各方意見回饋,如果有不同的想法也歡迎回饋給我,讓我能夠對一些概念有更清晰與深刻的理解,下次再見!謝謝!

✨希望閱讀完這篇文章的你能給我一些簡單的回饋,讓我知道哪邊可以再調整✨1個拍手=內容可以再加強(如果可以,歡迎告訴我原因)
10個拍手=我覺得蠻有趣的
20個拍手=會想要看下篇
50個拍手=內容很不錯(如果可以,也歡迎告訴我原因)

--

--

葉采瑄
小米粥的啟示

在「為什麼」、「不為什麼」與「為什麼不」之間搖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