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員的生活,真是充滿「人」:)

2019使用者研究實務研討-從研究到落地,我們與用戶的距離《個人的消化反芻筆記》

葉采瑄
小米粥的啟示
Published in
11 min readDec 8, 2019

--

2019/12/05,參加了由悠識數位舉辦的使用者研究實務研討,寫下筆記的主要原因是在於可以幫助自己釐清一些事,加上想把當天聽到的精彩內容分享出去,並提供一些個人的反思與體會,也歡迎補充說明或交流討論!

📍文章段落(可以挑想看的,時間是很寶貴的喔!)1. 如何讓研究超越期待,帶給別人「WOW」的感受?王庭萱-使用者經驗研究員
(for:想知道怎麼讓別人「WOW」的人)
2. 我們還可以怎麼看待「研究」這件事?林宛瑩-奧沃市場趨勢顧問 共同創辦人
(for:想知道研究還有什麼可能性的人)
3. 厚數據是使用者全面的生活脈絡!宋世祥-國立中山大學人科跨域學程 助理教授
(for:想知道如何問元問題的人)
4. 使用者研究的實戰心法!葉崇文、陳怡彥-BenQ設計中心使用者研究部 高級研究員
(for:想知道使用者研究充滿多少苦難的人)
5. 沒有使用者,還可以怎麼研究?江宗哲-IBM沃森物聯網 資深用戶體驗設計負責人
(for:想知道2B是怎麼做研究的人)(這部分我並沒有很懂>_<)
6. 那,研究員你自己呢?葉采瑄-本文作者XD
(for:想知道聽完之後我是怎麼想的人)

1. 如何讓研究超越期待,帶給別人「WOW」的感受?

建立自己分析事情的層次、架構、維度

在聽第一位講者庭萱的分享時,覺得很厲害的一點是她可以在不同的主題上建立層次、架構或維度,讓研究變得清晰又有立體感。舉例來說,她針對以下的五點都歸納出自己的分析框架:

  • 研究問題的層次:系統穩定度、介面易用性、服務管道定位、品牌價值和策略
  • 研究目標的面向:介面操作、行為脈絡、發展策略(以銀行研究為例)
  • 研究資料的多角度分析:產品角度、使用者角度、跨產品角度、甲方策略態度、集團角度
  • 研究產出的層次:彙整資料、提出洞察、設計建議、切換多元視角
  • 研究歷程層次:研究執行、彈性思考、溝通技巧

但框架是根據不同的研究專案,經過自己的思考,靠自己歸納建立的,所以提供庭萱的分類方式也只是在強調框架存在的重要性,最終每一位研究員還是要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作法

知道別人「預期」什麼,才能超越他們的「期待」

在研究員身邊有很多想看研究報告的人,各自都抱持著不同的期待與想像。而身為一位研究員,如果想要帶給這些利害關係人wow的感受,可以先思考wow的感受是如何發生的?若在生活經驗中曾經被wow過,其中的原因又是什麼?庭萱認為wow的感受來自於「認知落差」,一種「我原本以為是這樣,但其實不是」的感覺。如果要創造這樣的認知落差,勢必需要先了解利害關係人原本是怎麼想,或是他們到底期待什麼。

庭萱對於了解利害關係人的解法是「同理」,而同理的方式也考驗著研究員的敏銳度,看看能否從和利害關係人的互動過程或談話中,理解他們的角色、需求、態度、想法以及在意的事情

視覺化,把複雜的東西簡單表達

視覺化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幫助研究員好好傳達概念的重要工具。如果有很棒的發現卻卡在不被理解,就像「家裡重新裝潢得超漂亮,想找人進來玩,但找不到鑰匙」那樣地焦慮與可惜QQ

2. 我們可以怎麼看待「研究」這件事?

自主研究與商業研究的不同角度

第二位講者宛瑩從她過去在龍吟研論所做的自主研究開始談起。自主研究是從自己身上長出來的,關鍵在於不能只看到現象的轉變(例如:人口、教育、勞動參與率改變),而需要去想像或推測這些現象背後,有什麼事情即將被改變(例如:消費市場、未來職場)。

我認為宛瑩對於自主研究的想法也可以作為研究員選擇發展哪些side project的參考,透過轉換視角,可以從更龐大的社會結構轉變出發,探索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而不僅僅從產品功能或細節去發展研究。

除了那份研究報告之外,還可以有什麼影響力?

使用者研究很像一場化學實驗,而不只是最後呈現的研究報告,過程中的每個互動或對話,都可能對不同的參與角色造成影響,意義的網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被織出來的。

舉例來說,宛瑩提到,在某個研究過程中的共創工作坊不只協助研究員產出重要的發現,同時也讓參與的消費者與企業進行緊密的互動,拉近彼此的距離,翻轉了供給者對需求者的優越位階,活絡了顧客關係。

因此,除了那份報告之外,研究員也可以想想在研究過程中,誰被改變了?誰又影響了誰?有哪些好的改變可以延續嗎?

不自我設限的研究員

「研究員不要自我限制,能做好研究,能發揮研究價值的事情,都可以勇敢地嘗試!」- 宛瑩

在宛瑩的分享中提到,過去她們的團隊需要設計出能讓長者自主填答的線上問卷,因此其中一個挑戰是需要開發台語語音朗讀。她為此去拜訪台語專家,並以「很多長輩的心聲需要被聽到」作為說服專家的說法,並花了三個月沈浸在台語之中,最後完成這個挑戰也成功推進了研究。

並沒有可以完全參照的研究方法,過程中也一定會遇到各種狀況,因此我認為這也是研究員能夠展現創意的地方。而大顆的心臟、積極的彈性、探索的本能大概就是研究過程的必需品吧😆

3. 厚數據是使用者全面的生活脈絡!

厚數據,是更細緻的換位思考

厚數據源於「厚描(thick description)」這個詞,而「厚描」意指要想「理解他人如何理解」,就必須要站在對方的位置上。然而,這個位置是在一張名為「文化」的意義之網上,因此若要更廣更深的理解,則一定要站在他人的文化網絡之中來描繪

以筆者近期參與的嚼檳者行為研究為例,要同理嚼檳者吃檳榔或戒檳榔的原因,無法只透過探問嚼檳者的日常行為模式得知,而必須要去感受「檳榔」或「健康」在嚼檳者生活中的意義,推測嚼檳者的生命軌跡或身份轉換(例:結婚、成為爸爸/阿公)如何影響對於檳榔的認知,或是觀察嚼檳者和朋友的對話和潛在的社會壓力等等,透過更廣的視角來嘗試理解跟自己很不同的人

試著提出探尋意義的「元問題(metaquestion)」

元問題是挖掘到核心底層的問題,也是問題背後的問題,而透過問元問題,整個社會的文化也會慢慢地浮出。有用的厚數據也就是圍繞著元問題所收集到的資料,代表的是意義、價值觀、身份認同、社會變遷等等,而不只停留在表層的行為層次。以下舉學習為例:

  • 一般問題:
    你在學什麼?和誰一起學習?怎麼學習?在學習上有什麼困擾?
  • 元問題:
    人為什麼要學習?人如果不學習會怎麼樣?人學習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人在學習上會有痛點?

此外,我認為元問題的存在是用來幫助研究員反思的,而不是要拿去問使用者的問題。因此,一般問題的存在還是非常必要,可以讓研究員對於使用者有初步的認識,而元問題則可以在研究團隊準備訪談內容前,或是在訪談後的梳理過程中提出,以幫助團隊深化問題與回答的意義

創新,就是改變文化

「文化是共享的信仰、價值、風俗、習慣與器物的系統,社會成員用以面對這個世界以及社會當中的成員,並且透過學習代代相傳。」- Franz Boas (1858–1942) 美國人類學之父

講者世祥說:「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文化是可以被改變的,而創新就是改變文化的機制。」但如果要改變文化,我們必須要先看到並了解文化,才更知道改變的起點與終點是什麼。而了解文化可以對於使用者的行為與認知方式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能更知道人們對於新的事物可能的反應。因此對於研究員來說,「文化」也是在進行研究中可以特別注意的視角。

舉例來說,智慧型手機作為一大創新,不僅僅是「物件」的改變,而是整個「文化」的改變,包括互動、社交、娛樂、工作、政治、經濟等等,是人類生活的全面轉換。

筆者因為對於人類學的知識不夠理解,若有詮釋得不妥的地方歡迎指教。
(最近才打算開始學習文化人類學相關的知識XD)

4. 使用者研究的實戰心法

心態建立:且戰且走,注意彈性,保持感謝的心

在講者崇文與怡彥的經驗中,絕對少不了在台灣被放鳥、在中國被放鳥與前一天被放鳥,也正凸顯了他們堅強的心!

除了放鳥之外,持續修正研究問題或對象也是常有的事情。此外,有些田野並不容易進入,像是可能涉及機密的商務空間、零售場域(招募來的受訪者非自發性的消費行為,不易看到更高層次的需求)或是高端產品用戶住家,因此研究員就必須要在這些限制之下,盡可能地發揮創意,以拓展進入這些田野的可能性。總體來說,研究員的自我療癒心態應該非常重要呢!

感受差異:跨文化研究的「當地感」

怡彥表示,他在接觸使用者前,會多留幾天走走看看,先讓自己融入當地。畢竟人並不是單獨地活著,而是鑲嵌在整個空間與文化當中,有著當地的節奏與脈絡。因此,這樣的文化準備可以幫助研究者更了解使用者的生活情境,同時帶來信任與熟悉的感覺。舉例來說,怡彥發現在中國當地人把手搖飲店稱作「奶茶店」,而在訪談中提到時,就能拉近和使用者的距離。

這讓筆者想到過去曾閱讀過的一本書《觀察的力量》,書中的作者進行大量的跨文化研究,而他的其中一項做法也是將自己沈浸在當地的脈動當中,像是在上班時間的東京地鐵觀察大量上班族,或是在泰國的當地市集看看大家都買了什麼東西。

(p.s. 這本書真的很好看!看完那本書才知道原來日本的交通卡SUICA,代表的是Super Urban Intelligent CArd,誰能料到呢?)

落實研究:回到公司後,持續替使用者發聲

「完成報告不是結束,而是起點。全公司只有你會替使用者說話。」- 怡彥

當費盡千辛萬苦終於完成使用者研究後,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發揮影響力?怡彥認為使用者研究只是基礎,仍需要持續協同各利害關係人共同開發產品,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身為研究員可以做的事情,就是不斷地參與會議,把在田野的觀察或使用者的話語,帶進公司討論中。然而研究員也必須權衡其他利害關係人在乎的事情,當沒有辦法完全按照使用者研究的結果開發時,更必須要找出關鍵的問題,確認核心體驗目標

5. 沒有使用者,還可以怎麼研究?

(這場分享屬於2B的範疇,我並不是很了解,僅描述我理解的部分>_<)

關注企業的科技能力,找尋有搞頭的地方

講者宗哲的分享中,跟其他講者很不一樣的是他很強調market research和breakthrough technology。在2B的世界中,客戶的數量不多,但非常不容易接觸,因此如果沒有發展出對客戶有價值的假說之前,接觸客戶非常浪費資源(包括溝通成本、企業形象等等)。所以對於2B的企業,找到可以切入的機會點並提出能解決客戶痛點的假說,加上持續發展尖端的科技是最關鍵且要緊的事

在沒有使用者的狀況下,進行偵探般的研究

想到使用者研究,很容易就想到要去找使用者,但透過宗哲的分享,我們見證到google搜尋、linkedin、youtube以及他的大腦有多強大!他分享了一個兩年前在進行的專案,主要是研究vegetation management(植被管理)。首先,他在google搜尋輸入vegetation management,看一下植被管理到底在幹嘛。接著,透過前一階段搜到的職稱關鍵字,他到linkedin查一下到底是哪些人在做這些工作,以及做這個工作所需要的學歷與能力。接著,再透過這些關鍵字反覆地交替搜尋,拼湊出關於這個主題的樣貌,同時考量企業是否有可以切入的角度。身為一位研究員,可真是千萬不要忘記有google搜尋的存在啊!

想好再出手,一擊就要中

宗哲表示,在團隊還沒準備好內容或建立假說之前,是不會接觸客戶的,而如果要接觸到客戶,通常就是一定要成功合作。我認為這個概念就像是研究員要跟利害關係人報告,都需要在事前做足準備,也需要換位思考,加上一定要一擊必中的決心!(可參考第一位講者庭萱的內容)

6. 那,研究員你自己呢?

你的研究水瓶中,還有剩下一些些「自己」嗎?

如果把人的想法看成一個裝了水的瓶子,在研究員的訓練過程中,因為要不斷地換位思考,不論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想,或是為所有的利害關係人想,所以研究員需要一直倒掉瓶子中屬於自己的想法,才能裝下別人的立場。

「但當自己的想法被倒光時,真的好嗎?」

在我的求學過程中,有個社會學老師曾說:「你可以讀很多東西,聽很多不同的想法,但是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價值觀或是選擇相信的事情,不能沒有自己的立場!」這句話我常常拿出來想,而後來我覺得在研究水瓶中,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倒光,保有一些「自己」是件很棒的事情。擁有自己相信的價值並且擁抱他人的想法,才會發展出身為一位使用者研究員的獨特性,我想那應該是非常非常珍貴的東西!

--

--

葉采瑄
小米粥的啟示

在「為什麼」、「不為什麼」與「為什麼不」之間搖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