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樣的食譜內容會有人願意付費訂閱?

Celia Chen
就是愛玩行銷
Published in
Sep 30, 2019

你會花錢訂閱這樣的食譜內容嗎?

「為什麼要花錢訂閱食譜,網路上免費食譜一大堆,GOOGLE搜尋就有了啊?!」這是一般人的反應,但是這樣的邏輯在美善品的雲端食譜資料庫獲利模式裡並不成立。

它的客戶不但跟它花了很多錢買了一台料理器,還願意每年再花1000多元訂閱雲端食譜資料庫。對,你沒看錯,一個賣硬體的公司,線上的內容資料庫可以收到錢,而且可以持續收到錢。

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照顧願意付費訂閱食譜內容的客戶,福維克公司打破曾經一台TM31型號料理器一賣賣了10餘年的慣例,2年前利用一個即時藍芽同步更新的隨身硬碟,就把這個雲端食譜資料庫和料理器「掛勾」,使得開賣2年多的TM5新型號活生生變成了一個可以自動料理的機器人,前後只賣了不到5年(當然跟著功能進化不斷漲價),TM5料理器再進化成TM6 ,目前歐美已經開賣,福維克公司將硬碟直接內鍵在TM6料理器裡,顧問開機時一次搞定,料理器就可以直接變身成AI料理機器人,在上面跟著雲端食譜「下一步」⋯⋯

做內容的內容賺不到錢,做機器的卻可以直接賺到內容錢?

這件事一直讓我很震撼,因為我自己是做內容的,而且攪盡腦汁,一直在思考和實驗著,這個網路上免費內容到處都是的年代,做內容到底還可以怎麼賺錢?坦白說,我一直沒有找到很棒的成功模式(還是有少數人願意付費訂閱內容或課程,我就是那個付很多錢的人,但我也深刻明白這已經不是一個普遍可行的獲利模式),直到遇到了美善品對內容的操作和應用,我才終於徹底覺悟,也終於決定再次離開媒體跨到品牌端,因為我熱愛的媒體早已無所不在,不再侷限於媒體本身。

我的覺悟是:

內容直接獲利模式,永遠存在不會消失,但已經從大眾市場成為小眾和分眾市場。無論課程、音樂、電影、文學、研究報告、股票名牌,及至這幾年熱爆的網紅效應⋯⋯這些內容可以直接賺錢的本質從來沒有改變過,它必須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時擴張週邊延伸的情感和情緒連結,內容不只是在賣內容本身而已。

如果內容做不到上述的「不可替代性」和「情感或情緒渲染連結」,那它就賺不到直接發行財(不管零售或訂閱或打賞或任何型式),只能賺間接功能財。

哪些功能財?廣告是媒體最為熟悉的功能獲利模式,只不過在科技大廠崩壞式的打破原來廣告的訂價策略和市場遊戲規則後,靠著內容和第四權存活的媒體玩不下去了。隨著內容創作的技術門檻愈降愈低,自媒體也愈趨成熟,在人人都可以是媒體,每間公司都能自己做媒體,萬物都可以發揮創意成為廣告互動看板後,媒體要利用內容賺廣告財也不那麼容易了(嚴格應該說非常的困難)。

這時候,內容又開始變型轉嫁為行銷成本,如何利用內容間接幫助其它獲利模式成功,就看大家如何發揮創意變化操盤了,相較於過去大眾市場的單一和控制,百花齊放的內容獲利模式變得複雜和辛苦,卻也變得有趣。

小美之外的免費食譜內容靠什麼方法賺錢?

以同樣是食譜內容做比較更能看出小美雲端食譜資料庫的厲害。

目前台灣最大的免費食譜內容平台是《愛料理》,如果我從表相上看到的路徑並且沒有判斷錯誤,它還是比較靠近傳統媒體的獲利模式,以免費內容吸引大量瀏覽後跟GOOGLE和FB分潤,靠「流量變現」模式賺廣告錢,當然,它也可以以專案型式和品牌合作,靠傳統媒體擅長的廣告置入賺錢,像是氣炸鍋的主題式料理食譜。辦活動或整合行銷企畫型專案看起來也是該平台的收入選項之一,另外,這幾年「電商」收入可能佔比愈來愈高,如果加上會員行為的數據分析精準行銷,無論廣告投放或直接電商銷售,都是《愛料理》在UGC平台模式下可能的利用內容間接賺錢的獲利模式。

另外一家令我讚嘆的是楊桃文化,它也是我長年觀察數位轉型最為成功的一家出版社(期待未來有機會深入內幕撰寫它的轉型故事),從原本直接銷售各式食譜書和證照考試用書的發行收入模式,漸漸把相關內容都數位化後,靠編輯團隊長年累積製作食譜的深厚功力--「深諳打動人心」的料理影片怎麼拍的核心競爭力,拍出一隻又一隻粉絲深夜看到會立即按讚而且食欲被完全挑動的精彩料理影片。楊桃出版利用FB平台影片觸及紅利在數位世界大行其道大放異彩(另外一個料理影片拍得很成功的是錵鑶,它是一個連鎖餐飲集團,在FB也一炮而紅),很成功的結合電商,以及像486先生一樣漂亮的團購價錢,從出版社變身為小家電通路商,成功的賣出一台又一台主婦看完影片立刻手刀衝動購物的各式廚房小家電和料理用品。

小美的付費訂閱食譜葫蘆裡到底在賣得是什麼藥呢?

看完了免費食譜內容的賺錢方法,那小美靠什麼吸引力,吸引客戶付費訂閱呢?我必須說,這並不是一步到位的成功,TM5上市時,雲端食譜是用零售的方式賣的,一本38元,裡面約5–10道菜,可以無限期使用。我猜想,零售的購買量超過福維克公司預期,加上料理器研發往AI機器人方向發展,於是逐漸演變成目前線上食譜資料庫吃到飽的年費訂閱模式。

以上面這本主題食譜來說,一共包括11道料理,每一道都是我愛吃又想做的食譜。目前美善品的雲端資料庫整併後一共有類似不同國家不同主題的不重覆食譜152本,合計2252道菜。在訂閱雲端食譜資料庫之前,我用兌換券(對,訂閱制推出前食譜是小美很受歡迎的贈品)和花錢購買的食譜就超過50本,也花了1000多塊,相較於訂閱成本也是1000多塊無限看(一天花不到4塊錢),很容易被吃到飽吸引⋯⋯

重點是,每個月美善品還會針對市場上受歡迎的料理推出三本新的主題食譜,食譜的範圍涵蓋料理、點心和烘焙⋯⋯這個數量持續增加,品質也達到一定的水準(也就是跟著食譜下一步自動煮,煮出來的成品都有職業水準),一年雲端資料庫至少新增36本主題食譜,多學300–400道菜⋯⋯

任誰也煮不了這麼多料理⋯⋯但不重要,我想煮什麼就能找到什麼食譜,而且失敗率相較於網路上的免費食譜低很多。如果我是箇中高手,喜歡自己料理,還是可以參考任何其它食譜,和小美內鍵食譜的比例步驟溫度時間直接做比較,快速在轉換中學會一道新料理。換言之,我等於一年花1000多塊,請了一位料理烘焙大師回家,穩定我的料理和烘焙成品,精進我的料理學習並且在「不燥熱同時完全零油煙」的舒適料理環境下盡情的享受料理的樂趣。

小美食譜和一般食譜長得不太一樣,配合料理器三個按鍵(我研究過這是料理成功三大關鍵因素)要做精確值的轉換動作,比如一般食譜上的"小火"轉換成溫度90度,瓦斯爐上不同材質鍋具料理的時間如30分鐘可能是小美奈米不鏽鋼主鍋烹煮時間的20分鐘或40分鐘

美善品雲端資料庫賺錢的五大吸引力

如果只是這樣而已,那福維克公司贏的門檻也太低了,任何一家做食譜內容的廠商都可以輕易複製做出一個雲端食譜資料庫,即使該公司手上沒有銷售料理器,食譜不需要做轉換,也無法串接資料庫和料理器讓料理器瞬間升級成自動煮食的機器人......做食譜資料庫的公司還是可以訂閱或零售制單賣食譜資料庫,但為什麼沒有人賣呢?(其實《愛料理》也算是一個雲端食譜資料庫只是免費使用)

因為"純內容"網路上太多免費替代選項,沒有人會買。

而小美的食譜資料庫之所以能吸引我買單,是因為這五個巧妙設計形塑出讓我願意付費的五大致命吸引力。

吸引力一:幾乎零失敗的想煮哪一國料理就煮哪一國料理

各國料理應有盡有,我還玩過中亞的料理;不過畢竟是德國品牌,小美的歐洲料理食譜最到味

不誇張,小美有一個研發團隊,專門研究食譜。研發團隊的研發重點是,除了讓利用不同工具料理的食譜順利的轉換成小美能煮出來的料理外,還要考慮不同國家口味的選擇,去做食材和調味比例上的精確調整及控制。

於是,跟著小美下一步煮出來的料理不一定是「最適合你家人口味最好吃」的,但一定是最安全零失敗的料理,除了烘焙可能因為麵糰筋度的掌控和每個家庭烤箱的設定不同有所偏差外,大部份的料理只要跟著小美「下一步」在小美主鍋裡一鍋到底,都可以幾乎零失敗的端出食譜上的照片成品。

如果自己很愛下廚也已經在廚房磨成精,那麼可以利用每一道食譜的筆記功能註記自家的比例和步驟的改變,讓自動機器人回復成手動料理器的狀態,煮出自家最愛吃的各國料理。

此外,小美顧問遍佈全球,而且都是本身就愛用小美料理的高手,所以市場上一有什麼流行的食物跳出來,像去年爆紅的髒髒包,小美顧問就會開始一窩風的「挑戰」用小美做出和外面賣的幾乎一模一樣,還因為食材不偷工減料,比外面賣得還好吃的髒髒包食譜流竄在各大臉書粉絲團、臉書社團、LINE群組或TWITTER上⋯⋯沒多久,德國研發團隊就會把最受歡迎的顧問的食譜精準調校後,出現在某個月的主題食譜中!!

這一點,類似《愛料理》的UGC平台魅力,卻多了更嚴謹的食譜和依照食譜做出來成品的品質管控,質量兼具的運營方式,不是任何一個平台可以立刻複製跟上的。

吸引力二:清楚標示加上全文檢索搜尋,冰箱有什麼剩餘食材都可以用小美變出一桌豐盛料理

資料庫格式清楚而且精準,可以輕鬆的判斷需要多少料理時間,份量,料理難易度,以及多少人收藏,愈多人收藏可能表示這食譜成品愈貼近台灣人口味
包括食材和步驟和料理名稱都可以全文檢索,搜尋雞就有對應近300道道理可以選擇。
如果再精準一點搜尋雞翅,出現12道料理也夠煮婦一次買好一週20隻雞翅但菜色可以天天變化。

吸引力三:可以輕鬆任意的收藏喜歡的食譜

這是我家小美目前的收藏分類,想煮什麼不用再重新上網找,而且做了筆記母女可以一起學習,還可以精準傳承精確複製我們家的傳家菜,除了食材變化,完全不怕比例和步驟失傳。
只要在每道食譜右上點開,就可以輕鬆做收藏動作,也可以輕鬆將一道食譜加入料理行事曆中

吸引力四:可以輕鬆的安排料理計劃,再也不會「今天不知道煮什麼」或者被家人抱怨「怎麼每天都吃這個」!

拉計劃非常容易,任何資料庫內食譜都可以按右上角展開加入一週計劃,也可以直接往下拉到最下方一排黑色的日期內(滑到就會往上展開)
每天計劃移動方便,左右拉來拉去就好,要調整日期,左右滑動滑鼠即可。加入計劃後,料理器上藍芽同步更新後,就會在料理器上的同一天出現食譜,輕鬆跟著食譜「下一步」完成煮食。

吸引力五:安排好一週計劃上菜市場採買變得輕鬆又精準,手機滑一滑完全不怕初老失憶忘東忘西

購物清單會將列在計劃中的食譜需要食材全部列出,如果家裡有,勾勾點一下食材就從清單上消失,如果要額外購買其它物品或食材,可以在上方「加入食材」增加,就會列在清單上。
這是更貼心的小功能,它會依食材分類,方便你一次採買一週計劃所有需要的食材,只可惜資料庫原始資料是事後編整不是一開始就統一規格,所以原始資料同一食材不同名稱或單位詞不同不會自動加總(代表小美還有可以進步的空間),需要妳的大腦幫忙統合一下,不同名稱不同單位詞的食材和調味品,除此之外,小美的自動加總功能真的很聰明:P
不小心誤刪別擔心,最底下可以把你誤刪的食材救回來

同樣的,這五大吸引力也不是一次到位。比方搜尋功能就漸進改善到目前這麼棒,所有操作介面的流暢度也是逐步優化,但讓我深深著迷的是,小美一直在進步,一直清楚的表現出「我們把妳當成最重要客戶永續服務」的精神和態度(小美的維修也是一級棒),這是我因為小美而後陸續接觸德國品牌,現在愛死了德國品牌的關鍵因素(誰說數位時代沒有品牌忠誠度?)

總結:我看到的風險和機會

雖然小美這麼好,但是我心裡也清楚知道,它在台灣的市場仍然面臨不小的壓力。

其一,台灣向來不喜歡也不相信太低調的品牌。(小美近年社群操作愈來愈積極,這是龜毛德國民族性在台灣的變通和妥協吧!)

其二:台灣愛買「短期CP值高」而不是「長期價值高」的商品或服務。儘管小美可以替代23項功能小家電很神奇,但我現在只需要用到3項啊,我不用買幾萬塊的小美,先買幾千塊或一萬出頭的次級品頂著用就行。

其三:台灣愛跟流行,不偏好永續經營。一台小美用10年,殺了我吧,我寧可追逐現在市場上最流行的XXX,不好玩了再上網二手拍賣掉轉換最新流行的XXX。事實上有投資概念的人隨便算一算就清楚,10年攤提下來小美的成本比任何一台幾千塊的小家電都便宜太多!

真的很可惜,我想這也是這幾年小美緊追著AI發展步調,加速升級讓TM6更接近AI智慧機器人,替代之前研發機種,拉大市場和其它同質性產品差異距離的原因吧(雖然先前購買的TM31和TM5仍然可以繼續用下去,再用個10年應該都還可以維修保固)。

同時這麼強大的雲端食譜資料庫加速介面的整合,再次運用其擅長的「配套手法」,將內容、軟體、服務、產品研發和銷售巧妙包裹成一個拆不開的精密整體,以構成競爭對手追不上的高門檻,這也是小美想要持續前進永續經營不得不為的必要策略吧!

既然都整合到這種地步了⋯⋯熱愛整合的我忍不住給福維克公司一點小小的建議,是否就搭上「物聯網」飛快的列車,不只整合自家所有產品和服務,也整合出一個跨國生態系來,讓「購買清單」功能可以和供應食材的電商平台串接,主婦不只到市場滑手機買菜方便,未來還可以坐在家裡就直接滑滑鼠(當然也可以滑手機)買菜宅配到貨?

很期待這一天的到來,這時候我相信小美就會是世界無敵強,任何類似的料理器品牌都很難與之匹敵了!!

期待大家留言討論交流「就是愛玩行銷」你個人的經驗和專業分享,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內容也請給我們掌聲 👏Clap(一次最多50下),讓我們知道這樣的內容有人需要有人想要看,進而產生更多的動力,擠出更多的時間繼續「搞工」的寫下去。任何非公開的個人故事分享或意見交流,也歡迎直接E-MAIL版主:celiache@gmail.com

--

--

Celia Chen
就是愛玩行銷

熱愛成長,熱愛生命,熱愛說故事,不只寫觀點,更愛記錄分享實驗和實作。天性偏好「確定」的金牛座,卻一直逆性挑戰「不確定」的跨界創新,期待將累積逾20年媒體公關整合行銷經驗融入最新的社群數位科技,結合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挑戰更大的價值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