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訂閱內容,Medium有什麼不同?

Celia Chen
就是愛玩行銷
Published in
14 min readApr 1, 2018

--

知識有價的訂閱機制演進圖

因為新工作上任,Medium筆耕荒廢了兩週。原本這個月的社群行銷實驗進度,應該是加入Medium付費牆,觀察我自己成為付費會員同時加入它的付費牆成為合作夥伴後,所有後台文章績效表現跟第一個月從外部社群平台(主要是臉書)導流進來的結果會有什麼不同。

結果沒有什麼不同,原因是我只能成為付費會員,卻因為金流付款機制台灣被排除在外,而無法成為付費牆的合作夥伴,除非個人擁有香港、美國、新加坡或其他歐美國家的銀行帳戶和手機號碼(寄送驗證碼),否則,台灣的作者根本付費牆合作無門,不論你是中文作者或英文作者。因此我只能多看到Medium平台上更多付費牆內文章,把我的貢金奉獻給他們支持他們繼續優質創作,但Medium平台上的別人並不會因為我成為付費會員而有更多機會看到我的文章。

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因為這樣的機緣讓我開始深入研究Medium的付費牆機制,發現它非常的有趣,而且至少在台灣這個市場對它的了解還非常的淺薄,於是我思考了很多天,才終於畫出了上面那張,到目前為止最接近我個人理解和想像的「訂閱機制演進圖」。

傳統訂閱,編輯枱是老大中的老大

坦白說,包括我前公司在內的大部份傳統媒體,都還是相信著「編輯枱」是老大,總編輯是老大中的老大。這也是為什麼,傳統媒體轉型新媒體之路始終崎嶇難行(台灣沒有新媒體,只有朝社群進化的傳統媒體和完全沒長進的傳統媒體)。

因而過去的訂閱機制(嚴格說應該是現在所有傳統媒體的訂閱機制),所有讀者的「貢金」都是付給老大(媒體/出版社/課程主辦單位),老大賺夠了,再以「類薪資+獎金」的概念,支付稿費、版稅,以及課程講師費給所謂的內容創作者和著作權人。

「編輯枱老大賺得多、創作者賺得少」的型式在過去不是問題,因為當紅的作者就像明星一樣人人搶,自然賺得不比老大少,但二線甚至三線作者即使賺不多也能圖個生活基本溫飽,而且他的創作就算收入不高但都是有價的。

這是一個大家都贏的時代,只是大編輯枱贏最多!

但是⋯⋯曾幾何時⋯⋯

網路普及、社群平台慢慢變成老大。資訊斷層隨之透明並且縮短,一開始科技所降低的創作門檻,慢慢變成創作者飲黕止渴的毒藥。所有過去還可以賣錢的內容逐步質變成「免費內容」,Google開創的全新廣告獲利模式更創造了「流量變現」的輝煌年代,群雄四起的內容農場只要養一、兩個會剪剪貼貼,標題能緊扣人心吸引滑鼠「忍不住點下去」的小編就好,光靠聯播廣告的分潤收入,賺到的錢就比「過去擁有高素質高學歷高知識含量也高成本」的傳統媒體出版平台大老們多了很多很多,閱聽眾在內容農場垃圾文和假內容長期的餵養和刺激下,加上被科技纏身愈來愈無法好好靜下心來充電的日常生活,「付費閱讀」築起了更高的門檻。所有過去要付費的資訊和知識需求,「免費的」「上網」「GOOGLE」就可以滑出來⋯⋯

於是,過去贏最多的編輯枱老大開始慢慢衰頽崩解,新起的內容農場呢?在「球員兼裁判」的Google和Facebook不斷改變遊戲規則下,也變成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開始陷入瓶頸。新的一群人又出來了,他們就是反省「內容為王」、「好內容應該有價」的現在正在流行的訂閱機制-飽讀平台和各種型式的社群付費牆機制。(雖然我定義為"現在",但其實正在慢慢成為"過去"⋯⋯)

飽讀和付費牆,玩到最後到底是誰賺到了錢?

不論是打賞、群眾集資、贊助專案或者是主題訂閱,還是付費會員吃到飽⋯⋯這所有的訂閱機制就我個人的觀察和定義,仍然是「換湯不換藥」的傳統訂閱機制。因為讀者還是把貢金貢獻給社群/知識平台編輯枱老大,然後再由老大把錢分配出去給著作權所有人。但因為環境改變科技進步,所以現在的訂閱機制和傳統訂閱機制有了下面一點點的不同:

  1. 訂價權從編輯枱轉移到市場。尤其是社群平台的相關訂閱機制,打賞多少錢、眾籌集資群眾的投入程度,通常都交由讀者自己決定而不是由編輯枱說了算。(價格不對的產品不是賣得不好而是根本乏人問津全部銷毁報廢)
  2. 可以訂閱知識和內容,也可以訂閱一個人,把「追星」和「追知識」整合成一個新舞台,同時扭轉知識付費市場(線上學習)和娛樂追星付費市場(網紅經濟)創造新商機。
  3. 創作者從領固定的「類薪資」變成和大編輯枱「合作分潤」,平台把市場風險轉嫁到創作者身上,如果共同製作出來的產品沒人要,平台賺不到錢,創作者也分不到錢(比較類似傳統出版一刷後的版稅付費機制)。所以很有可能而且是很大的可能,創作者的作品雖然身在付費平台上而非在免費平台直接被看光光,但還是賺不到錢,或是賺到的錢杯水車薪根本養不活自己。

於是,創作的價值變成「副產品」,不是興趣兼差,就是為了另外一個可以賺錢的價值(比方顧問、課程講師、工作接案、個人品牌⋯⋯)因為希望被更多人看到影響更多人所以「理所當然」的免費。

這是一個大家都還在掙扎,但看起來大家都輸的時代?!

還有更多的可能嗎?

2017年年初,挾著Twitter創辦人氣勢的Medium開啟了一個新的可能。他在大幅裁員之際宣告「媒體靠廣告賺錢是有問題的機制」同時推出付費訂閱機制。所有媒體的焦點都有提到的是:

  1. 採付費會員制,不付錢只能看到付費牆外的內容,更優質(作者自己決定而非編輯枱決定)的內容必須一個月付5美金(或一年50美金)才能看到。為平衡廣宣效果,免費會員一個月還是可以看到3篇付費牆內的內容,第4篇就要開始付費才能看得到想看的內容。
  2. 在Medium上面,讀者有四種角色。你可以只當路人,看得到內容但是不能參與平台上的互動機制;或者當免費會員看免費內容,只要登入就可以參與平台上的互動機制。內容看喜歡了想看更多更好的內容就支付上述的費用成為付費會員,看付費牆內的內容,你可以追隨特定一個人,把你的貢金全部支持他,也可以看三個人,把貢金奉獻給你想追隨的特定作者,當然,你也可以看很多人,每位作者都分到你一點點貢金。最後,你可以成為Medium的付費牆合作夥伴,在足夠的自信或者只是想要賭賭看的心情下,讓你的內容成為付費牆內容的一部份。

Medium付費牆是未來訂閱機制的一線生機?

所有枱面上的說法到此為止。Medium不過是市場上眾多提供訂閱付費牆機制的平台之一。大家之所以關注它甚至從其他的部落格平台搬家到Medium,主要並不是為了付費牆,而是因為從一個寫作者的角度來看-「它的版面比較美、它的上稿機制更人性更流暢,所見即所得!」,但是大家也同樣在怨嘆:它的華文受眾太少,推播太少,文章除了自己推幾乎沒有什麼其他人看到⋯⋯

付費牆機制真的不是重點嗎?

我不知道其他的作者怎麼想?!但我自己身為作者,一開始我個人動機的確是為了研究這個新的、大家都相對更推薦的「部落格」平台,加上我的目的是重新整理並且累積自己的個人品牌(好,中了,我承認我在上一個時代已經被奴化到:為了累積個人品牌所以理所當然要寫「免費文」,還要上不同社群平台做「免費」佃農自己把文推出去順便幫社群平台賺流量幫Medium賺新用戶,但這一切的「工」都不能也不應該直接轉化成「經濟效益」)

然後隨著研究愈來愈深入,就算我不是媒體工作者只是一個平凡的作者,我都會不由自主的接觸付費牆,然後想要加入付費牆,因為我的時間有限而且有價,如果辛苦的創作可以幫助別人又可以得到認同甚至被肯定他願意付費支持,那為什麼我要劃地自限地「把自己隔絕在付費牆外」呢?

然後我開始發現,Medium的付費牆,並不只是淺顯的一個「訂閱機制」而已,它同時整合了「飽讀」和「打賞」和「傳統訂閱」的概念,利用它技術的強大,玩出了一個和現有市場完全不同的「訂閱機制」。

大家有看出它有什麼不同了嗎?

大家在我企圖呈現不同的圖上面應該可以看到我看到的不同

同時整合「飽讀」和「打賞」和「傳統訂閱」,創造一個P2P的新訂閱機制

這是我個人的觀察,如有認知錯誤(因為我只能在牆外分析進不到牆內實作和實驗),還請已經入牆的各位前輩指教。

我看到的Medium訂閱機制和過去的「傳統訂閱」以及現在正在慢慢過去的「飽讀」和「付費牆」最大的不同是,它不只是在編輯排版上「所見即所得」,它同時改良了過去一些線上小說和漫畫創作平台的機制,在付費牆的設計上「讀者即作者」。

再更清楚一點的說,用我長期的產業觀察背景下去分析Medium付費牆到底和別家付費牆有什麼不同,發現到它很像我曾經深入觀察的另一個讓我佩服之至的平台shop.com,它沒有做任何原創性的創新,但它把過去而且是別人做的每一個存在的機制都做了「一點點的改良」再重新整合起來之後,就成為它自己所擁有,一個包裝相對低調但業績卻愈來愈高調的絕對創新,而且是門檻很高別人難以複製的商業運作平台。

我看到的不同在那裡呢?

  1. PK傳統訂閱和社群付費牆:Medium讀者成為作者的門檻極低(不適用於華文尤其是台灣作者),自我舉薦而非由編輯枱或社群平台「選」薦。
  2. PK傳統訂閱和社群付費牆:作者自己經營自己的收入(自己宣傳,自己研究平台機制創造被推薦機會,自己花時間在平台上和別人互動爭取被鼓掌肯定⋯⋯)
  3. PK傳統訂閱和社群付費牆:作者自己經營自己的付費內容和主題(傳統的大編輯枱消失了⋯⋯平台仍能透過演算機制選文薦文,但作者可以透過社群投入和交流突破演算機制,未來會不會像臉書一樣收廣告費就不得而知了)
  4. PK電子書飽讀:讀者支付會員費吃到飽,但他的會員費不是融入平台總收入再由平台依點擊做總分配。它的遊戲規則是由讀者自己決定他的會員費要付給他追隨的作者,換言之,作者本身利用社群機制提高收入的門檻降低,只要自己努力且社群力夠,他的收入不是被動的被平台黑箱分配而是可以主動的靠自己透明爭取。
  5. PK電子書飽讀:所有的內容都是Medium獨家(加入付費牆遊戲規則),在其他平台無法看到。即使付費牆內「傳統媒體」的內容可能在別處看到甚至是免費內容,但也經過Medium篩選及編整,重新用策展人的概念呈現。同時,在Medium的付費者並不是為這些媒體而是為個人意見領袖而來,這些媒體內容,可以算是付費牆內的附帶贈品。
  6. PK傳統訂閱、社群付費牆及電子書飽讀:利用內容特性(長文/深入分析文為主訴求)鎖定讀者及作者,再藉由特定受眾的特定偏好用心經營強化及深耕這群讀者及作者,透過這群人的口碑及回購,創造生生不息的長期穩定獲利正循環。而基於「人性」,寫作/創作門檻遠比閱讀/互動高,這中間的落差,就是Medium平台和Medium上的作者群的獲利來源。也是它和傳統訂閱和社群付費牆、電子書飽讀平台間「彼消我長」的競爭決勝點之一。
  7. PK Facebook和Google:Medium巧妙的補強這兩大天王之不足,並借其勢壯大自己,不論是利用臉書的社群導流,或者利用Google的SEO導流,Medium都讓自己處在一個和天王互補但不對立的有利狀態下。

這會是一個大家都贏的新時代嗎?

不過Medium就是「知識經濟」或「付費內容」唯一且確定的救命仙丹了嗎?不,未來我不知道,但目前並不這麼絕對樂觀,原因是下圖⋯⋯

學習三層蛋糕

這張圖是一個我一直一直在思考已經有方向但還沒有定論的事。不論從市場大小或付費金額(營收的概念)來看,它都是一個正金字塔。最下層的免費資訊本身雖然收不到錢,但靠廣告市場在支撐養成。第二、三層的知識和智慧,不一定價值都能完全對應到價格,但相對可以收費,而且永遠也都會存在著收費空間的區塊,只是收費的型式和收費的結構,會隨著大環境變化。

Medium創造的改變在第二層,甚至跨到了一點點第三層,我可以在它的平台上直接FOLLOW到「跨界」「有智慧」的大人物,吸收到跨界的知識和智慧,然後形成自己跨界的思考並精練成自己的人生智慧,我就會願意付相對貴的費用享受平台提供相對優質的內容和服務。不只Medium,其實訂閱Nexflix、MOD、APPLE、得到、UDEMY等各種付費影音和學習平台內容是相同的概念。所以一旦Medium可以把內容和服務的門檻愈墊愈高,正循環的能量愈轉愈強大而且愈轉愈快,它的成長就有可能快速且大量來自於傳統訂閱和電子書飽讀、社群付費牆的零和移轉,但不是像Facebook、Google及Apple創造了一個新習慣,發展了一個新天地,吸引了一群新的人產生新的行為和商業機會,創造一整個輝煌的年代。

所以,如果有朝一日Medium成功了,它絕對會是枱面上的一顆明星,但它不會成為全部,最上面那一層,為智慧付費的,人與人之間的直接間接接觸和互動,可能發生在未來壯大後的Medium平台上,也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新創或傳統轉型持續深耕的訂閱平台或機制上(像中國的《得到》就愈做愈火⋯⋯),共存共榮。

轉眼間又廢話一堆寫了一篇要看10分鐘以上的長文,這是我喜歡Medium的原因之一,「我就是可以在上面任性寫長文,寫給想看願意看的人看,博得想看願意看而且看得懂有共鳴的人,有意義的肯定和掌聲⋯⋯」人類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不只是金錢而已⋯⋯所以,願意看文看到最後的朋友,我想送給大家一個禮物:請好好研究Medium整個平台機制吧,因為它目前只用心經營英文大市場,沒有投入相對多的資源量身客製華文小市場(連付費牆都加入無門啊啊啊),學習它已經創建的好的機制,補強它做不到、不想做或做了但不好的,或許你就有機會找到商業舞台上的另一個春天⋯⋯

我也一直努力在尋找這個春天,但條條大路通羅馬,永遠不是只有一條路。我喜歡走別人走過的路,但不喜歡玩別人在路上玩過的一樣的遊戲。歡迎有耐心把文章看到最後的朋友,如果對這個題目有興趣,對這個商業機制有想法,我們可以進一步交流互動,討論看看有沒有機會在這些前輩創造的路上,找到和現有平台都不一樣的新玩法⋯⋯期待大家的留言回饋和交流互動!!

刊外延伸閱讀:

加入Medium Payment Program一星期左右的收入情形

從Facebook到Medium的移民潮:網絡時代真能重拾訂閱傳統嗎?

medium 無廣告寫作平台,半訂閱制度的閱讀模式,喜歡文章按拍手,作者會獲得平台的分潤

很幸運在跨界還沒有開始流行前就開始跨界-轉換不同產業,但核心職能始終繞著媒體行銷轉⋯⋯於是:
@一畢業進到報社就遇到一位知人善任的好老闆,不到五年破格讓我同時又當記者又當編輯,一次搞懂編輯台的大小事,建立媒體行銷最基本的核心職能,累積機會跳轉到當時最熱的電子業。
@一跨進電子業又遇到一位能力超強的好老闆,兼管投資和媒體公關,不到四年讓我摸透產業行銷公關怎麼回事,學會從記者以外的角度解讀公司財務報表,還遇到電子業股王大噴發加上網路產業泡沫化,累積了創投和育成的資深人脈和失敗、成功經驗,行銷核心職能也從「執行」進級到「策略」,開始加入「商業模式/獲利模式」的不同思考。
@再跨進軟體業繼續遇到聰明積極的好老闆,開始明白一個商業模式要成功,硬體和軟體中間巧妙搭配的重要性。學會一個全新產品要如何建立品牌,也學會要如何在上海開一間分公司。
@然後跨入金融業再次遇到一位眼光獨到的好老闆,超凡遠見找到全球產品力最強的銀行,將「連動式債券」引進台灣市場,同時在產品質變引發金融風暴前全身而退。讓我深化「創業」要如何從零開始教育市場並收割市場的策略、計劃和節奏掌握,也從此栽入「數位創新」、「社群平台」、「內容行銷」的領域。
@最後帶著「虛實整合行銷」的經驗值重回媒體出版產業,抱著滿腔熱血想將所學貢獻給正面臨科技衝擊,營運策略需要大幅調整的老朋友們,戰場上短兵相接廝殺8年多,參與見證了一個產業創新的彼長我消,也累積了更多媒體行銷核心職能的洞見和經驗,希望接下來的自己,能將過去所學融入新創團隊,和新創團隊一起成長一起創新。
因此很期待大家留言討論交流「就是愛玩行銷」你個人的經驗和專業分享,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內容也請給我們掌聲 👏Clap(一次最多50下),讓我們知道這樣的內容有人需要有人想要看,進而產生更多的動力,擠出更多的時間繼續「搞工」的寫下去。任何非公開的個人故事分享或意見交流,也歡迎直接E-MAIL版主:celiache@gmail.com

--

--

Celia Chen
就是愛玩行銷

熱愛成長,熱愛生命,熱愛說故事,不只寫觀點,更愛記錄分享實驗和實作。天性偏好「確定」的金牛座,卻一直逆性挑戰「不確定」的跨界創新,期待將累積逾20年媒體公關整合行銷經驗融入最新的社群數位科技,結合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挑戰更大的價值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