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杉巨木群探訪隨筆

柯金源 Ke Chin Yuan
山海經典
Published in
6 min readOct 24, 2017

台灣杉在1906年正式以台灣(Taiwania)命名發表,於全球只有一屬一種,是地球化石年代第三紀孑遺植物,具針葉樹帝王封號,樹高經常超過六、七十公尺,樹圍達10公尺的巨木群也很常見。在植物分類與演化上具重要價值。台灣杉在冰河時期落腳台灣(蘇鴻傑-大約在五萬至三萬五千年前),隨著冰河期消退,在台灣島上獨特演化,成為地球上活化石。目前分布於海拔1500–2500公尺之盛行雲霧帶山區,主要族群生育地位於高屏、台東三縣市交界之雙鬼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中,並且形成巨木群落。

台灣杉巨木群探訪

2015.01.26–02.09

為了記錄傳說中的台灣杉巨木群影像,2015年1月底,由公共電視新聞部與保育團體地球公民基金會,共同組成「台灣杉紀錄小組」,前往中央山脈南段之大鬼湖與本野山山區(高屏與台東三縣市交界區域),進行為期15天的雲霧帶森林生態環境紀錄工作。紀錄小組特地邀請靜宜大學楊國禎教授擔任學術諮詢與受訪專家,楊教授在2002年間,就曾經組隊調查過台灣杉,並引起很大的關注。此外,紀錄小組也聘請魯凱族人賴孟傳先生擔任嚮導,他平時熱心公益與部落事務,是「原住民防災救難協會」發起人之一。我們預計前往記錄的山區,也是他們部落的傳統領域與獵場,賴先生從小就跟隨父親在雙鬼湖山區從事愛玉子採收工作,因此,對於山區環境與山野生活經驗相當豐富。
台灣杉紀錄小組共11人,包含5位記錄工作人員(楊國禎、柯金源、陳添寶、簡毓群、呂翊齊)與6位山區協作(嚮導賴孟傳、吳進東、蔡明峰、楊騏鴻、全志平、柯振祥),從屏東霧台鄉的中興林道出發,沿著大鬼湖登山步道,途經大母母山、倫原山鞍部,以及歡喜山的三角點。並且通過2009年莫拉克風災造成的二十餘處大小崩塌地,見證山區地質脆弱性,以及山花奴奴溪、隘寮北溪上游集水區潛藏的土石流危機,同時也記錄到早期牛樟盜伐的遺跡,箭竹開花大量死亡的演替情形,野生動物也異常活耀的現況,以及大鬼湖水位歷史超低紀錄,與雲霧細雨中的美麗秘境。

台灣杉是本次行動的紀錄重點,因此,紀錄小組在本野山區的西南方凹谷,鹿野溪上游河床設立調查基地營,並配合衛星照相影像,進行溪谷、稜線斜坡的植被調查,終於在本野山西側支稜斜坡中段,發現密集的台灣杉巨木群。楊國禎教授以調查穿越線的測量方式,初步計算的結果是;「長度140米、寬度30米,約0.42公頃的面積當中,總共有40棵活樹,胸圍大約都在2公尺左右,另外還有三棵死亡多時的枯倒木,其中一棵斷成三截的倒木長度約52公尺。」依據初步紀錄的結果來看,顯示本野山區周邊凹谷真實存在著台灣杉巨木群,很值得再深入研究。
另外,賴孟傳為了招待大家品嘗山區最鮮甜的美味果品,特地攀上「撞到月亮的樹-台灣杉」,採摘愛玉子,看他從千年巨木的根部,身手矯健逐步攀抓愛玉子藤蔓,上攀到四、五十公尺,以單手抓住交錯的藤蔓,另一手摘下愛玉子的那一刻,大家除了捏冷汗以外,就是敬佩。回到營地,賴孟傳立即以材火烤乾之後,搭配純淨山泉水,為大家搓揉出最新鮮的愛玉子果凍。此一體驗相當難得,賴孟傳說:消費者在平地品嘗一口愛玉子的同時,應該要心存感激,因為這一瓢朴的果凍是得來不易,那是以青春、血汗、體力換來的。
在長達15天的艱辛驚險行程當中,為了節省體力的耗損,我們分別在沙溪林道、雨谷亭、大鬼湖西池等營地,埋藏備份食物,但很令人意外的,其中三天的糧食被黃喉貂率先光顧了,臘腸、臘肉、行動口量全部被啃食殆盡,密封包裝袋被撕裂,撒落一地的殘餘白米、麵條、乾燥蔬菜配料,也跟泥沙石礫混攪在一起,紀錄小組成員為了果腹,只好逐一撿拾,並細心挑出小石頭,再洗淨沾染到的動物唾液與排泄物,經過搓洗、瀝乾,再加水以大火烹煮成雜菜鹹稀飯,大家還戲稱另類的野味美食;「在山下是吃石鍋稀飯,在山上才能吃到泥土石頭拌飯!」。大夥就這樣,苦中作樂克難度過三天斷糧危機。這也是整個行程中最大的錯誤,不應以舊有思維解決負重問題與食物儲藏方式,除了造成工作團隊的危險,以及影響拍攝計畫以外,也危害到野生動物的健康,我們應該好好檢討與改善。
紀錄小組在回程途中,先後遇到四組學生登山隊伍,大鬼湖是他們共同的朝聖目的,我們看到年輕世代不畏艱難、勇於自我挑戰,樂於探索大自然的奧秘,相當值得讚許。最後,在調查記錄行動結束之前,特地再問了賴孟傳對於這一次活動的感想,他坐在愛玉子農場地石頭上,眼眶泛紅地;「在路上心裡想著,還偷偷的掉眼淚說:爸爸-你在天上了,你知道我帶了一群朋友們來這裡拍攝,讓他們知道我童年的生活,我們曾經共同經歷的往事,在山上實在很感動,那個心情是很澎湃的,因為,我又來到這裡了。」
為期半個月的山林生態環境基礎調查,我們真實見證了台灣杉千年巨木林的存在,也記錄到山區環境變遷的現況,這是建構環境基礎樣貌的第一步,還有許多謎團需要逐步解密。台灣杉與其牠動植物的關聯?尤其是,祂為何會成為台灣最高的樹種?又為何在這中央山脈南段的深處,是什麼樣的機制?可以形成密集的千年巨木森林?而祂身上的附生植物,除了愛玉子之外,還有哪些物種?祂既然是全球既重要又知名的樹種,為何我們對祂的了解,似乎還停留在皮毛階段?
賴孟傳也表示,這一次特地帶領紀錄小組上山的另一層意義;「記錄下來可以告訴大家,我們的祖先跟我從小是怎樣運用這個傳統領域的資源,現在,我們要怎樣維護這一片山林,尤其是台灣杉「撞到月亮的樹」,那樹有多麼雄偉,能夠讓大家真實認識台灣杉,再次看見我們的傳統生活文化,是我們的驕傲。」回到台北,再次思考孟傳感性的結論,感受更加深刻,當大家看到台灣杉巨木群絕美場景之後,是否也體會到魯凱族人的期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