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環境議題類型紀錄片之演進

柯金源 Ke Chin Yuan
山海經典
Published in
11 min readOct 24, 2017

前言

台灣的紀錄片產製環境,從草創蒙發、教育推廣、社會普及、多元發展,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時間,已出現高峰盤整的態勢。下一階段,可能需要藉助各不同類型、或小眾議題的紀錄片來累積能量,才可能持續發揮紀錄片的影響力與核心價值。而環境相關類型的紀錄片,能否快速、廣度的提供環境資訊,以及更積極扮演促進社會溝通、進步等功能的角色,是本文關心的主軸。

水中生態環境紀錄工作-照片提供謝新曦

1970年代,台灣的國家體制還處於戒嚴與白色恐怖時期,那是一個人民與媒體噤聲的年代。自1980年代起,台灣的經濟基礎建設全面啟動,民間的環境污染問題與公民自力救濟行動(註釋、引用資料1-A),逐漸受到公部門與媒體的注意,並成為戒嚴後期與解嚴初期,除了政治運動之外,最活耀的社會運動。而台灣環境議題紀錄片的演進,就跟台灣環境運動的發展以及人民 環境意識的轉變,息息相關。

在1980年至1990年間,台灣各地的環境與公害抗爭事件,合計就超過413件。這ㄧ草根力量,也慢慢匯集並擔負著政治改革、推動民主的關鍵能量1。在十年間,台灣因為還是處於媒體言論箝制時期,如此重要的環境抗爭事件之動態影音紀錄,除了黨國體制經營的媒體,選擇性的製播新聞與紀錄之外,民間也僅有少數的工作室或個人進行紀錄,並突破執政者種種封鎖小眾媒體的作為,把庶民吶喊的反抗身影真實呈現出來。1985年台中大里三晃農藥廠污染事件,猶如在靜默憂鬱的藍天下,開出響亮而振奮環境運動界的起義槍聲,也令紀錄片工作者為之緊繃,而當時這一股非主流的反公害抗爭影音紀錄,經過小眾傳播與社會運動互為運用,在1980年代後期,匯聚成龐大的草根環境運動能量,到了2000年,終讓環境優先成為主流民意。

台灣環境類型紀錄片形式初探-

要了解台灣近三十年來,環境類型紀錄片的演進,必須同時把台灣的社會運動、政治改革、媒體市場運作、國際環保訴求等幾個面相放進來一起討論。

台灣在1987年解除戒嚴,1988年開放報禁,1991年陸續許可境外頻道、衛星電視的經營,1993年釋出廣播電台頻率,有線電視系統合法化,1994年再核發新無線電視台執照,1998年7月,公共電視正式開播,至2006年的統計,台灣家戶可經常收看到的電視頻道已高達100個以上。當媒體全面開放之後,台灣的言論自由終告落實。也因為媒體市場高度競爭、漸趨小眾,影視製作技術與市場規模也力求突破,因此,製作主題與形式也越趨多元與分眾化發展,這也使得環境類型紀錄獲得揮灑的養分與空間。

從紀錄片的記錄體裁與意旨的內涵來看,現行的紀錄片主題影展中,有女性影展、鐵馬影展、民族誌影展、環境影展、真實影展、實驗與短片類等等。如果,再根據環境相關的自然科學、環境保育、社會運動等主題類型的紀錄片,試圖歸納出環境議題類型的紀錄片,是有點困難、也不夠精確。但為了研究與分析,從中爬梳此一類型紀錄片的演進脈絡,還是值得初探嘗試。以下先就前言所論,條列區分:一、【環境紀錄】,二、【環境運動】,三、【公害抗爭】,四、【風土人文】等四種不同主題、屬性與內涵的紀錄片分類。

ㄧ、【環境紀錄】-
在環境相關議題類型紀錄片中,「環境人文紀實」、「環境保育」是最廣泛貼近人類的紀錄題材,而「生物保育」、「災害紀錄」則是較具跨區域與領域的記錄片類型。回顧【環境紀錄】類型紀錄片的演進歷史,台灣在1970年代,還處於政治戒嚴時期,言論自由與資訊傳播仍處處受限。因為「生物保育」類型的紀錄片沒有觸及政治與社會的問題,相對其它類型紀錄片而言,「生物保育」類形紀錄片是當時的主流。1985年之後,綠色小組的成員扛著攝影機,走入鄉間、深入公害現場、貼緊社會運動場域的第一線,讓環境類型紀錄片的格局與視野不斷擴大,更真實貼近環境變遷的脈動。

A「環境人文紀實」:以人類利用自然資源之後的衝突性議題,或在環境系統中人類行為所衍生的現象為主
題,既著重人文關懷、也維護環境正義的理念,採取紀實或報導形式的表現風格,呈現反省、尋求出
路的觀點。具代表性的作品如下:

公視新聞部
「我們的島」、「活水溯源系列」常態型電視紀實報導節目-
李道明-「水」多面向工作室-公視委製
牯慕.瓦旦(戴美鳳)-哭泣的高麗菜2009.10
洪淳修-河口人
城市農民曆-農村與環境的變遷,以及農民與土地的關係
黃信堯-帶水雲、沈沒之島
張也海-藍色的翅膀
公視國際部-野性蘭嶼、司馬庫斯
柯金源-阿瑪斯-呈現人為疏失導致環境災難,更提出建立環境基礎資料的急迫性
退潮-以質樸、純粹的影像紀錄風格,忠實呈現農漁民的生活樣貌與選擇
陳文茜-正負2度C-表述人類因高度工業化對於氣候變遷、地球暖化之後的種種影
響,並訴諸公民參與拯救地球的策略,惟欠缺對於溫室氣體大排放者的批判,
以及二氧化碳減排的具體論述,稍嫌美中不足。
馬躍 比吼-天堂的小孩、我家門前有大河

B「環境保育」:以尊重生命、環境優先的思維,強調自然平權的核心價值,也經常採取生物的觀點,反應
或批判人類的種種作為。

蔡崇隆-鯨人對話錄
柯金源-
獼猴列傳-探討島上兩種靈長類爭奪棲地的現象,試圖尋找和平共處的出路
記憶珊瑚-以作者的、詩意的、音樂性的質感,探討台灣周邊海域環境之變遷與可能性
擺盪-控訴人類的貪婪與無知,省思人類宰制其牠物種的行徑,尊重物種的生命價值
產房-重新檢視人類無窮盡的資源掠奪之後,其所謂的保育工作與政策是否確實與合宜
森之歌-以山林為師、誠心審視土地的脆弱性、生存資源的侷限性、環境反撲的必然性
范欽慧-夢土
朱賢哲-養生主-台灣流浪狗
劉吉雄-草木戰役

C「生物保育」:提倡生物保育的觀念,呈現人類對於生物的全知觀點,擔負知識教育與知性娛樂
功能。此一類型紀錄片自1970年代,就是公部門與學術研究單最為擅長的表現形式,經
常在各影展中獲得獎項(註引12、13)。但歷經政治、經濟、社會的轉型,也透過觀念、技術
的交流,近十年來,生物保育紀錄片已漸漸擺脫官方宣傳、教條、政治正確的窠臼。代表
性的作品如下:

公視國際部-返家八千里
李淳陽-昆蟲記
劉燕明-鳥類、台灣獼猴
王立言-迷霧中的王者-帝雉
陳進發-山椒魚
許鴻龍-月光海岸
梁皆得-鳥類
鍾榮峰-野生動物
劉思沂-逐鹿蹤源

D「災害紀錄」:天災與人禍的觀察與批判,大多以長期蹲點、共同生活的模式,深入災區探討災難
原因,以及弱勢族群的生存問題。此類型紀錄片的紀錄題旨,大多起自於氣象災害,再串接
人禍與住民的種種糾葛,頗具人文關懷與環境變遷的縱深。具代表性的作品如下:

高淑玲-哽咽的大地(林肯大郡)
全景-921地震系列-「生命」、「部落之音」、「梅子的滋味」、「天下第一家」、「三叉坑」
顏蘭權-地震紀念冊2009.10
綠色小組-嘉蘭報告-八八風災
羅興階-爸爸節的禮物-小林滅村事件首部曲
柯金源-天大地大-近代的天災與人禍大事記,探討人與大自然的相處可能性。
莫拉克新聞網-八八風災

二、【環境運動】-
「反核運動」與「預防公害」性質的環境運動,是最具公共利益、高度政治抗爭性的社會運動,自1980年代中後期,是環境類型紀錄片最重要的紀錄議題。當時,較為關注的平面媒體以《自立晚報》與《人間》雜誌為主,而影像紀錄的主力團隊則以1986年陸續成立的綠色小組(註引2)、第三映象工作室、南方記錄小組、文化台灣(註引3)等等。其中則以綠色小組最為活耀也最具代表性。而自2000年之後,公共電視新聞部的記者也接續此一議題的紀錄。具代表性的作品如下:

A「反核運動」紀錄片-
綠色小組-「為什麼要反核?」
公視-廖錦貴-同床異夢-關於核電的十個短篇、堂伯的十四個夏天、
崔愫欣-貢寮你好嗎
B「預防公害」紀錄片-
綠色小組-反杜邦運動-
反五輕運動
李道明-多面向工作室-
《鹿港反杜邦之後-一些社會運動作者的畫像》1990年
反七輕
反中科四期-相思寮、
反國光石化-黃信堯-國光石化短片
森林運動-

三、【公害抗爭】-
污染公害之受害者的抗爭行動,是台灣最早、也最草根的庶民自主反抗行動,也是環境類型紀錄片為弱勢族群發聲的具體展現。如果再加入學術、公民團體的協助,或成為媒體的焦點,常能引領社會輿論的方向。不過,當政治團體介入之後,是有可能達到抗爭訴求的目的,但也可能成為政治交易的籌碼。具代表性的作品如下:

綠色小組-長榮化工、三晃化工1985年大里三晃農藥廠事件
蔡崇隆-奇蹟背後、油症-與毒共存
柯金源-福爾摩莎對福爾摩莎-體檢台灣最大石化王國的企業社會責任之實踐度
紀文章-遮蔽的天空

四【風土人文】-
如就台灣環境類型紀錄片中,人文、風土民情相關之紀實類型節目,發軔最早、普及性與貼近性也最為廣泛。1970年代,此一類型的影片,大多以國家資源統籌製作,具宣傳的任務與目的。當民間傳播公司與文化界,相繼攜手進行本土文化的采風紀錄之後,才為環境人文紀錄片添加了動人色彩。而近年來,風土人文型的節目則以行腳類型最為突出,譬如「台灣探險隊」、「台灣生態筆記」、「MIT台灣誌」等節目,而台灣早期較具代表性的風土人文節目如下:
1974年-國禾傳播-黃春明「芬芳寶島」(註釋、引用9)
1980年-公視製播組-「映象之旅」、「大地之頌」(註釋、引用8)


環境紀錄的功能與意義

1990年代,全景紀錄映像工作室承辦文建會的影像紀錄培訓計畫,開啟全民紀錄的年代,社區大學與公民影音培訓課程,接續這一股全民紀錄的風潮,加上影音視聽器材平價化、技術門檻全民化、影音產製品工具化、體裁自由化之後,以及網路世代善用DV的能力而加入紀錄片產製,已讓紀錄片產製結構大為改變。

當人類對於環境意識的覺醒,也讓環境紀錄的型態與題材之質量更多元,不再只是悲情的受害者,或激烈的抗爭與衝突性議題,還有人類與環境生態和平共存的可能性,以及人類對於現今種種作為的反省,或未來可行的願景等等。尤其,記錄片的呈現形式、影片時間長短、表現結構、播映方式已紛紛跳脫既有的模式。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已不足於形容目前紀錄片界的現象。

結論-
環境類型紀錄片的演進之初探:
1980年至1990年-是庶民反抗影像紀錄與民情風土紀實影片雙軌發展的年代,從本土文化論戰,再到報導文學與報導攝影的具體展現,以及專制政治紛維逐漸鬆綁,加上各類型社會運動逐漸崛起,環境紀錄影像因此奠下發展的基礎。80年代的前期,主流媒體力捧民情風土紀實影片,但是中後期之後,環境類型紀錄片已漸受知識分子與民間的重視,更是政治議題類型紀錄片之外,最為重要與歷史價值的紀錄片類型。

1990年至2000年-因政治解嚴、民主制度逐漸建立,民間活力、庶民生活影像的形塑,報導文學與報導攝影之發展已臻成熟。環境保育工作與法制化,也受到國際社會的壓力,而快速推進。同期,媒體管制解禁、核准境外衛星頻道入境經營,公部門與民間更協助影像紀錄之推廣與運用。因此,環境類型紀錄片也就與其它類型紀錄片的深耕、轉型,從環境運動協力的運用,轉為環境教育、知性的、訊息傳遞的等複合式功能。

2000年至2010年-因為政黨輪替,社會文化、大眾媒體與音像紀錄更趨向多元發展,環境類型紀錄片,除了預防性反公害運動、污染受害抗爭之外,人與環境互動的思辯,以及環境優先與尊重生命價值的紀錄片,逐漸成為環境類型紀錄片的主流。但是,當環境類型紀錄片逐漸成為大眾媒體的「主菜」選項之後,故事性與娛樂性成為紀錄片內容必備的元素,甚至還蘊含著資助者的意識,讓部分環境類型紀錄片呈現淺薄性、價值觀混淆、或潛藏特定意識形態的危機。

2010年之後-環境類型影片的轉型與分眾發展,以及大眾媒體的選材、國際交流的激盪作用,勢將加強貼近閱聽人的關聯性與國際市場的開發。未來,是否受到國際頻道的製作風格之影響,而失去台灣觀點與文化養分的特色,仍有待觀察。另ㄧ方面,因為網際網絡的特質與跨界特性,環境類型紀錄片未來也勢必與網路媒體更加緊密的結合,以及傳播方式是否因為採取分流與互補的方式,而推演出令人眼睛為之ㄧ亮新風格,是值得期待的。

30, Sep 2013 23: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