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柯金源的「海」:不在而彷彿在。

柯金源 Ke Chin Yuan
山海經典
Published in
10 min readOct 25, 2017

作者-葉淳之
當無數的氣泡幻夢舞蹈,從龜山島的海底熱泉咕嘟而上;當玻璃般的水母閃爍霓虹,拖曳蕾絲花邊,冉冉浮向天光……,我頓時懂了挪威作家尤‧奈斯博(Jo Nesbo)在小說《蝙蝠》(Flaggermus mannen)中,形容主角的一見鍾情:「她看起來就像一隻水母。哈利不知道水母原來可以美成這樣。」
猛一讀有點突兀,很少有人這樣形容,但是看過紀錄片大師柯金源的「海」之後,就覺得這形容再貼切也不過了 — -因為水母確實這麼美,這麼絢麗、輕盈、透明,過去我們不懂,是因為離海太遠,對海中生物也太陌生了。

確實,從我們離開母親的子宮之海,降生為兩足的陸生動物,便從自由漂浮,變得直立僵硬。人類本由海中演化,可以說,我們的身體裡都有一條魚,都是魚的化身。從三億七千五百萬年前的提塔利克魚(Tiktaalik)化石,科學家證明:演化痕跡從腮到肺、從鰭到足、到可轉動的頸部,仍然殘留在你我此身,但是我們卻不復記憶。只有在偶爾親近海,或是汲飲水泉同時,才隱約感受那一縷遙遠飄渺的鄉愁。
或許是為了彌補這來自本源、無以名狀的憂愁與哀傷,柯金源導演的「海」,作為一部鉅觀式的紀錄片,集合他三十多年來,對海的觀察、記錄、感懷與詩篇。他跑遍三分之二地球、剪輯超過三百小時拍攝素材,濃縮了台灣、台灣諸島、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北美洲大西洋、澳洲印度洋、和東加南太平洋的映象,有如一部豐富繁複的小型百科全書。但是,片中卻沒有半句旁白,也沒有任何字卡、配樂,只有極簡到不能再簡,單純的數句問答,比侯孝賢導演的《聶隱娘》還少,就如同的禪宗的問道。
對發展了數十年的國內紀錄片、或是對他自己,這都是創新大膽的挑戰,也顛覆了過往自然生態作品。為什麼?關於海洋,柯金源不是生手了,從1990年代學會潛水,他陸續參與製作《瀛海水晶宮》、《我們的島》、《寶貝海洋》、《阿瑪斯》、《烏坵˙ROC》、《記憶珊瑚》、《渡˙東沙》、《產房》、《退潮》、《餘生》和《共游》等海洋系列影片,標誌對海洋的深入和專情。在這隻集大成的片子,他並非匱乏於素材的稀少,反而是徘徊於膠卷的繁浩,對創作者來說,真相往往是:簡比繁更難。面對等待堆疊的空間,如何刪減?怎麼取捨?想必左右為難。

最後,他將三十五段短片聚合為一,天衣無縫的巧妙串連,如同攜手友好的跳舞圈。正如侯孝賢十年磨一劍,作家吳明益評聶隱娘,是「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一種不可湊泊,隱身的美學。而柯金源則在廣袤漫渙、無所之、無所往的海上,取消了語言。
語言,是謊言也是真相,見證事實的發生,也重構生命的史詩、重組歷史的記憶。拉岡(Jacques Lacan)說:「就在事物消失之處,詞語出現,脫離了日常用途,而產生新的意義。詞語是遠隱不在場之物的在場,不在場之物的被命名,製造了事物;而在與不在的雙重鏈結,也構成了意義的世界。人就在這個符號世界中成為人,成為說話的人。」
語言不能排除文化,我們在沉默或溝通之中擺盪,即使無聲也是一種溝通。洋流就像星空,日日夜夜,不停轉動,人類渺小而不知所措,面對海洋,我們都是徹底的虛無。在無語之間延伸的天際,讓意義有如蔓生雨林,或是墜落的星空之鑽,放一把種子進爆米花機,按鈕可以綻放不同意義,或許這就是柯導的打算。
《箴言錄》裡有一段話:「如果你能看,就要看見;如果你能看見,就要仔細觀察。」或許柯導也是這麼想,所以才會不厭其煩守候,但到了某一瞬間 — — — 那對每一個創作者都是靈光火石,他決定要減了。這個減,不只是檢取與剪輯,這個減,還是勾消了文字、配樂、以及他自己的聲音。作家徐則臣在「老舍文學獎」的得獎作《耶路撒冷》跋提到:「為了讓他們(讀者)看見進而看清楚 — — 其實是讓我自己看見及看清楚 — — -我不得不對他們(作品)做加法。」
而柯導,則是做了減法。
因此,當我們瞥視他籃中的海,竟是由簡入繁,繁又歸簡,如同佇立在光陰之河畔的時光老人,篩選了環境、人民、生活與時間。 — — — 他彷彿不在而根本在;他以為懂了,才發現不懂,於是忘言於天地間。
而被帶到沙灘上的我們,看到天竺鯛在馬尾藻的海之森林來回躲藏、追逐嬉戲;珊瑚在傳說的金色滿月下、溫暖的熱帶海水集體產卵,彷彿狂歡放蕩、神聖神祕的生殖派對。壯觀的成群結隊梭魚,如服從軍令的士兵,漩渦一般洄游著上升;海龜棲息在珊瑚礁,如一尊威嚴的王者,望盡了潮水的起落。澳洲聖誕島的紅地蟹在岩壁爬行,孕育著生命的希望,在黑夜水中釋放繁衍使命。在美國的德拉瓦州,史前活化石鱟在潮水中,無助的袒露腹部,牠們的卵如同水晶球,小鱟在其中彈珠滾動,數不清的笑鷗忙著啄食。

這些都是動人的生物奇觀,然而人呢?環境的烽火這樣嚴重,人類是海洋的最大變數,柯金源豈會不知?從大量捕捉漁撈、棲地破壞,數不清的海洋生物滅絕,大海牛在三十年內消失、全球鯊魚減少了百分之九十、太平洋黑鮪六十年減少了百分之九十六、鱈魚百年減少了千分之九百九十七,禁獵五十年之後,南極藍鯨仍不到從前的百分之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神話早就破滅了。
因此我們在「海」第二部份,看見了人與海洋的關係,尤其是原始漁撈技術層面。貢寮海女以自由潛水方式,徒手下海摘取石花菜;澎湖阿嬤堆疊石塊抱墩,捕捉入洞躲藏的魚兒;彰化芳苑的海洋農夫,在泥灘地上「種植」牡蠣,乘著牛車採收。花蓮的原住民手持三角網,頂著浪頭、逐浪捕撈魚苗,結束後的一聲「回家囉~」喊入心魂。
而台灣唯一的海島原住民、蘭嶼的達悟族,則是上山砍伐樹木,依循傳統製造拼板舟出海。金山的「蹦火仔」是全球僅剩的磺火捕魚,利用青鱗魚的趨光習性,在黯黑中點燃波浪的金燄……。柯導以慢動作拍攝漁夫網起網落,夜中的火,閃爍的金鱗。慢,也象徵歷史的醇厚、時間的速度,以及對百年古法的尊重與敬意。
海洋是大自然的神靈,在《白鯨記》裡,海彷彿有意志、有靈魂,是神話般存在,且化身為那隻神祕莫測的白鯨。就如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形容,當你坐在船中,傾聽一隻歌唱的鯨,你會感覺聲音來自四面八方,如同坐在擴音機中央。那就是為什麼地中海的水手會被古怪的聲音迷惑,以為它來自傳說中的女妖。在天地中,鯨魚哀愁的歌聲,將水手包裹如同一個繭,他們困惑、沉悶、苦惱又著迷,最後失了方向準繩。
即使近在眼前,我們對海仍如星辰一般陌生,是迷霧中的瀑布,是人類永生的無解,永遠的尋覓。海洋生,我們就生;海洋死,我們也必定得死。大海不管我們,我們卻不能不管大海,海若是死滅了,我們也沒有活路,只能是同歸於盡的悲劇。
而「海」的第三部分呢?攝影家安塞爾‧亞當斯(Ansel Adams)說,「自然界裡沒有所謂的固定形式或型態。自然是巨大的混亂形狀集合。身為藝術家就是要從這些混亂中,創造出新的排列組合。」阻隔了人與海的防波堤,空拍的漁港地景,超高煙囪,抱卵陸蟹在前赴潮水途中,被壓死在馬路上。「父啊!請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自己不曉得。」是真的嗎?映像接踵而至。菜市場,珊瑚礁的垃圾,塑膠袋裝的便當,飄浮水中彷如透明水母的塑膠袋,海灘上擱淺發臭的抹香鯨,阻塞鯨魚胃部的塑膠袋,在抹香鯨旁邊比出阿帕契貴婦姿態拍照的平民,「到此一遊」,她們燦笑得好開心。

看見的人無法假裝沒看見,問題是,要怎麼讓別人也想,也懂,也看見。自然攝影家彼得‧埃西克(Peter Essick)說:「在傳達負面議題時為求忠實,可能要以不同的美感呈現。」他的合作夥伴丹尼斯以「恐怖的美」形容他的攝影作品,埃西克同意,因為「就算這些真相不盡美滿,藝術創作者應該記下眼前所見的事實。這工作有時不好做,尤其還得接近污染源,但是收穫很大。」
所以這部片子沒有說明,沒有控訴,就像海一樣,美麗,但絕對真實。用大自然的美來吸引人,用隱喻的手法來貼近人。當你對一件事懂得太多,結果通常有兩種:一種是說了又說,一種是什麼也不說。因為我們知道他知道,但他不說,所以我們懂得他為何不說。
和柯導合作過的人都知道,他不發表作品的時候,根本是「隱系人類」 — — — 那種「集科學家的嚴謹、藝術家的靈性和手藝人的精巧」於一身的人。縱使榮獲或入圍國內外上百個獎項:電視金鐘獎、台北電影節、華語紀錄片節、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紐約電影節、休士頓影展、蒙大拿影展…….,但他總是那麼低調。當多數人都追求名聲、財富和權力,他卻退到舞台後方,專心一志投入提昇,一年超過三百六十天,累積十年、二十年,休息很短,休假很少,一個人當數個人在燃燒。他說,唯有傾聽內心,才能抗拒誘惑。他服從的不是自己,而是一個更大境界的、或可稱之為宇宙的呼喚。這條路雖然不能保證世俗報酬,但卻擁有心靈的平靜、累積的才賦,和奧義的價值。
雅克伊夫‧庫斯托(Jacgues-Yves Cousteau):「人們保護他喜愛的人事物。」所以投入的人甘心,面對他深愛的,美麗的,廣袤的,神祕的海。
一個人,沒有同類,海上的虯髯客。

這次,議題和鋪陳之間和緩熨貼,有如月光下的溫柔沙漠。觀照,凝視,存在。導演沒有那麼殘酷,他留給我們一絲希望,那是潛水人幫軟絲搭的「產房」,用捆起的竹子讓軟絲媽媽產卵,新生命在其中孵化誕生,小寶寶黑色的大眼睛極為動人,述說人與生物友善的可能。
然而烈日灼身,海水正在上升。影片最後一幕,停在一個潛水的人,游在海中的消波塊上方,越游越遠。或許那是一個預言,未來人類未能移民火星,我們都將帶著水肺,生活在海底,在我們自己造成的文明廢墟上。正如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最後老人與漁民的對話:
「牠沒有把你打敗,那條魚並沒有把你打敗。」
「牠並沒有打敗我,的確沒有,不過,後來我卻被擊敗了。」
希望這不是海洋的,不,應該說,不是人類的輓歌。
因為,它是如此無邊,無垠的溫柔,那該是一首亙久的歌。

07, Jan 2016 22:00

因為電視紀錄片的長度限制,以及因應閱聽者大量使用行動載具的習慣,因此,我們特別以網路短片的形式,完整詮釋海洋的各種面貌。
『海』紀錄片網站
http://www.pts.org.tw/ocean/
『海』紀錄片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po1aKw0lEeW8rs7GAYZRA

胡慕情/曾經有海,海無須命名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sea-documentar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