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盒筆記作為大腦的外部「鷹架」,有效產出獨到的見解。

Seal Liang
海豹工具學

--

《卡片盒筆記》讀後心得與實作。

我自己從小到大,一直不是很會做筆記,做完筆記大概也不會回去看,有時候回頭看了也看不懂,所以某種程度上有點放棄做筆記這種事情,另一方面寫字又慢又不太好看,所以也跟市面上各種漂亮的手帳無緣。前一陣子因為聽了星箭廣播的 Podcast 162164 集,裡面談到的《卡片盒筆記》這本書後,覺得這個方法滿有意思的,讀完後覺得獲益良多,所以試著寫寫看讀後心得。

這篇讀後心得,也是初步嘗試使用「卡片盒」的方法、架構,來閱讀、筆記、思考、書寫、編輯而成。

1. 關於卡片盒筆記

《卡片盒筆記》其實不是「怎麼作筆記」的書,而是關於「寫作」的書;基本邏輯是因為要寫作,所以需要做好知識、想法的記錄與管理,而這個記錄與管理的方式就是「卡片盒筆記」。

簡單來說,卡片盒筆記是作為「寫作」的基礎設施而存在。

我認為這本書貫串了一個核心的觀念:就是「寫作」不是從一張白紙開始,而是從持續累積的筆記,作為外部知識系統的建構過程,而 (非虛構類) 寫作則是把這些累積的想法連結成著作,而不是憑空產生的。在累積這些筆記卡片的過程中,透過不斷地與既有的想法連結,產生新的想法,在數量與連結突破關鍵的轉折點 (tipping point) 後,會在個人的智識上產生指數型的成長,或者所謂的知識複利 (knowledge compounding) 的效應。

最近訂閱了 Tiago Forte 的電子報,「卡片盒筆記」的概念與架構,和他的建立第二大腦 (Building a Second Brain) 幾乎完全相同。在命名上,「卡片盒」偏向這個方法的「形式呈現」,而「第二大腦」則是比較「功能性」描述。藉由這樣的對比,我覺得可以更進一步理解兩者的內涵。

2. 卡片盒筆記的基本組成

卡片盒這個名詞,源自於德國社會學家魯曼 (Luhmann) 的知識管理系統,是由 A6 大小的實體卡片所組成,卡片放在一個木製的小盒子中,是相當直白的命名方式。

卡片盒筆記的方法其實很簡單,這也是作者一直強調的,簡單才能做起來毫不費力,筆記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 靈感筆記 (fleeting notes) ,記錄的臨時浮現的想法。有時候想法稍縱即逝,就像我昨天吃飯時有個自己覺得不錯的想法,沒有記下來,吃完飯就再也不記得了。(初老我想 🥸)
  2. 文獻筆記 (literature notes) ,文獻中想要記住或者可以用在思考或寫作上的內容,這點其實跟在研究所時,寫論文的文獻探討有點類似的作法,作者以及「卡片盒」的發明人魯曼都是學術背景。
  3. 永久筆記 (permanent notes),與既有的想法或研究主題連結的想法筆記,相對於文獻筆記是從文獻中獲取的內容、知識,永久筆記是屬於自己的獨到觀點與想法。

2.1 靈感筆記 (fleeting notes)

靈感筆記是一種暫時性的存在,主要是讓我們把初步、突然浮現的想法記下來,等有空的時候再進一步思考、闡釋,轉化為比較完整的永久筆記,如果回顧時覺得沒有價值也可以丟棄。

作者將卡片盒筆記與大衛・艾倫 (David Allen) 的《搞定!》(GTD) 方法論連結,我也認為「靈感筆記」(fleating notes) 跟「收件盒」(inbox) 概念類似,是一個單一、需要經常去整理、釐清的收集處,這個類比很有幫助,因為在個人的生產力系統中,是可以當作是同一件事情:先放在同一個收集處,在整理、釐清後,再分支成為需要搞定的行動事項,或者作為知識累積、管理的卡片盒筆記

2.2 文獻筆記 (literature notes)

文獻筆記主要是在閱讀的過程中,用自己的話重新闡釋他人的想法,這樣做有幾種不同的用意:累積想法與寫作素材、透過書寫檢視自己的理解程度、加深記憶與學習的效益。

卡片盒的四個基本原則中的第一項:寫下來是唯一重要的事,指的一方面是,沒有被寫下來的事情就不可能被流傳下來。而另一方面,書寫也是後續發表、交流的重要管道。

第三個基本原則:沒有人是從零開始。寫作不是從一張白紙開始,更不是訂定寫作計畫這種線性執行方式,而是由興趣、好奇心、直覺所引導的,透過閱讀、思考、討論、書寫、發展想法所形成與得知主題的。

同時,闡釋也是一種檢視自己學習的有效方式;沒有完全理解的觀念,是沒有辦法被闡釋清楚的,用自己的話將閱讀到的內容轉譯,也讓人更能夠將它牢牢記住。輸入伴隨著輸出是比較有效率的學習方式;也是我們在創意過程中,必要的激盪過程。

用自己的話來寫出自己理解的內容;這種能力是每個寫作者都需要具備的基本技能。

2.3 永久筆記 (permanent notes)

永久筆記是卡片盒筆記的核心,也是存放屬於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的地方。其中有必要的訊息,且過很久都還是可以理解,永久被保存的一種筆記。

每一個永久筆記都必須要寫得像是「要給別人看」一樣,內容準確、清楚、簡潔。我的想像是每一則永久筆記的內容、篇幅,大致上跟一則推特的推文類似 (雖然這大概不是作者的本意)。

3. 連結想法「由下而上」的學習、寫作方式

書中提到了馬爾康・麥克連 (Malcom McLean),發明貨櫃的故事。也就是使用一個簡單的解法,把東西裝到一個箱子裡面用船隻運送,就不用塞車塞在路上了。但同時,同樣的方法也有人試過並且失敗了,主要是因為只想要將貨櫃套用到既有的思維跟作法上,忽略了工具必須跟整體的工作流程搭配。筆記方式也是,作者認為卡片盒筆記是「學術世界裡的運輸貨櫃」,搭載著知識與獨到見解。

3.1 相對於「由上而下」的寫作計畫

跟上述貨櫃的例子一樣,單純以卡片盒筆記的形式放在既有的寫作流程中,是行不通的。因此,我們需要從整體的脈絡來看,如何應用卡片盒的觀念來協助我們進行寫作,甚至是更廣義的創作活動。

作者認為「擁有清晰的寫作結構」與「訂定寫作計劃」是完全不同的,並否定寫作計畫這件事情,因為,計畫就代表這具有強迫性,不利於研究、思考行工作及學習這類開放型過程 (open-ended process)。

另一方面,計畫是有終點的,相對於持續的精通學習、寫作、筆記技巧的專家,會持續累積、不斷產生新的見解,更是一種「無限遊戲」的概念。

3.2 把寫作工作拆解成彼此獨立又能互相串連的任務

卡片盒筆記的方法,透過將寫作工作拆解成一次性的任務,把儲存的工作外部化,進而減少注意力、短期記憶力、意志力這三種有限資源的耗損。

書中引用的多個研究,「一心多用」不僅會降低整體的生產力,同時也會降低工作的「品質」,也會更進一步降低我們同一期間處理好幾件事情的能力。因為一心多用其實不是同時在處理很多事情,是在頻繁切換我們的注意力,切換的過程會耗費我們的精力,減緩我們下次進入注意力集中狀態的時間。

第二項資源,短期記憶也是一種有限的資源,我們最多可以同時記著的事情大概在五項到九項之間。因此,可以儲存在外部系統的東西,就借助外部系統。

蔡加尼克效應:還未完成的工作項目,會佔據我們的短期記憶。

由於大腦無法區分「真正已經完成的事情」以及「尚未完成,但只是先記錄下來的事情」,這也是 GTD 中所謂的「心境如水」的境界,也就是透過「值得信賴」、「固定」的外部系統,讓我們記錄下所以尚未完成的事情,並相信它不會被遺漏。 卡片盒筆記也是利用類似 GTD 的作法,把寫作拆成較小、一口氣可以完成的工作項目,並把思考的結果,包含未來可能的連結都寫下來,隨時可以很容易回過頭來接續未完成的工作,也不用擔心將它忘記。將所有事情都外部化

第三個有限的資源:「意志力」也是一種會耗損的資源。「一個值得信任、標準化的工作環境對我們的注意力、專注力與意志力,或者說『自我』,耗損會比較少」。透過卡片盒這樣的系統,將工作流程標準化,減少「決策」的次數,也可以減少意志力的消耗,讓我們可以把更多的資源放在更重要的事物上。

3.3 邊閱讀邊寫文獻筆記

「沒有在閱讀時做筆記,幾乎跟完全沒讀一樣」;在閱讀的時候手裡拿著筆,把獨到的內容以自己的話寫下來,不只是把內容照抄下來,而是在跟我們讀的內容進行有意義的對話。魯曼在使用文獻筆記時,會記下書中某幾頁的想法,並在背後寫下書目出處。在閱讀完成時,他會以「卡片盒裡可能有哪些連結的角度來讀這些筆記」細閱讀一遍這些筆記。

當我們嘗試用自己的話重述一個論點,我們理解上的所有漏洞都會毫不留情地一一呈現在我們眼前。

用自己的話寫下所理解的內容,有助於理解。就像在課堂上使用手寫筆記的學生,對於課程內容的理解較用打字的學生強,因為手寫的速讀沒有辦法將上課內容一字不差地記錄,因此必須要將內容「轉譯」為重點,在這個過程中,同時也必須要理解所寫的內容。

3.4 將自己的想法寫成永久筆記

寫永久筆記,是利用「書寫」這個媒介來思考,並和卡片盒中的其他筆記對話,而不是單純地把想法從腦中提取。複雜的思考、條理清楚的論證,都需要透過書寫這個過程,幫助我們從一段距離來檢視並修正。科學家費曼就說:他的筆記本中的內容,就是他的工作本身而不是記錄性質的,他是在紙上工作的。而村上春樹也在《身為職業小說家》中也提到自己是透過書寫來思考。

從文獻筆記連結到永久筆記,可以從思考「我為什麼覺得這一則筆記重要」開始,以及它跟你的研究或者卡片盒中的筆記的連結是什麼?寫完第一張卡片後,可以再進一步往下與之對話。

「思考、閱讀、學習、理解、產生看法」都需要仰賴「寫出來」這個頭腦的「外部鷹架」,這也連結到 Tiago Forte 建立「第二大腦」(second brain) 的觀點,要講腦內的想法表達出來,就必須把它寫下來。有時候,我們可以透過跟別人交談釐清自己的想法,而將「思考、閱讀、學習、理解、產生看法」寫下來某種程度也是一種與不同時間的自己「對話」的方式,更有結構地將思考具體化,並能夠更有意識地檢視、精煉自己的想法。

3.5 將想法 (卡片) 歸檔

在寫完卡片後,進行歸檔與檢視卡片,透過與相關的想法連結,將卡片之間建立一種抽象的連結,並確認之後能夠透過筆記間的連結找到它,作者一再強調以「由下而上」的方式檢視卡片 (想法),也反對使用主題的方式來整理卡片,我也認為用所謂檔案夾的方式歸檔,很容易會使得想法僵化,想法也不容易再利用,因為它藏在某個「主題」底下的「子題」甚至「孫題」的檔案夾之下。

魯曼在使用卡片盒時,會用類似圖書館的索引卡片 (這有點時代感),來連結到不同的卡片 ,當作是「筆記的入口點」。這在現代筆記軟體中,可以使用關鍵字標籤代替,或者以 Notion 來說,可以使用索引資料庫作為連結。 在卡片盒的索引中,重點是以「怎麼用」而不是「怎麼存」的思維來定義關鍵字;從「原創作者」的角度而不是「檔案管理員」的角度。而適當的關鍵字有時候不是直接文本中提取,而是需要透過額外的思考連結,這其實相對困難,需要進一步的思考,在什麼樣的脈絡下,可能會使用到這一則筆記。

3.6 連結想法 (卡片)

在建立想法 (卡片) 之間的連結時,我們使用數位筆記軟體主要會用到以下兩種類型:

  1. 第一類是參見連結,透過索引參照過去的筆記,作為一個主題的「入口點」,這部分是需要持續整理的,隨著主題發展越來越完整,這個「入口點」也需要隨之調整。
  2. 第二類是筆記之間的連結,也就指兩個相關的筆記的連結與關聯性。

這種將想法互相連結的方式,也跟人類學習、記憶的模式相似,我們透過將舊的訊息連結到新的訊息上,更容易產生長期記憶,進入一個讓學習更有趣的「正向循環」。

在卡片盒中思考,需要透過抽象化 (abstraction) 與再度具體化的過程。讓知識從原來的文本脈絡中「釋放」出來,與卡片和中其他的知識脈絡連結。抽象化是重要的中間步驟,讓不同的想法可以「相容」。

筆記需要被比較、修正與區別,一來可以檢視是否把他人的想法錯置為自己的,再來是透過比較可以看到類似觀點中的差異,也可以從中找到矛盾、悖論、或對立之處,提供了進一步修正思考、進化論點的空間。回頭檢視過去的筆記,可以用新的視角檢視過去的想法,進行修正並建立新的連結。

3.7 由下而上尋找有意義的主題

有趣的是,在這樣的方法下,主題、問題、與研究計畫是可以透過這樣「由下而上」的方式尋找,這跟一般使用的「由上而下」方式相反,透過筆記、想法的互相連結,尋找有趣的主題,或者延伸的問題、相關的領域;而不是一開始就想好一個空白的主題,往下開始寫作、研究,或者更糟地往一開始就想好結論去發展,這就是把計畫與執行這種「由上而下」的思維結構,拿來進行創作活動時,常常遇到的困境。

經過這種「由下而上」的過程,可以找到我們有興趣的研究主題,進一步把我們的筆記組合成大綱,檢查是否還缺少什麼,檢視想法、論點、架構,並進一步改善。再來就是進一步把筆記組合為草稿,「轉譯」成為前後連貫的論點,檢查論點,並進一步調整,最後,修訂、校對稿子,完成,可以朝下一個寫作計畫前進了。

作者也建議可以同時進行多個寫作主題,作者用化學產業的「一體化」(verbund) 體制,來類比這樣的效益;一條化學產品的生產線,必然會產生「附加產品」,而這個附加產品可以成為別的產品的資源,再進一步產生別的附加產品,直到許多產品線產生一個具有高度效能的生產網絡。同時進行多個主題寫作,也可以讓我們在其中一個卡住時,可以先進行其他的作業。減少可能的寫作「心理障礙」。

3.8 建立回饋循環

作者認為由於寫作並不是線性的工作,因此也很難透過規劃來執行步驟,反而要注意的是「從經驗中學習」,建立一個快速的回饋循環,「要在經驗發生之後快速獲得反饋(而且要頻繁密集),才能夠從自身經驗中學到東西。」把寫論文這種龐大的目標拆成較小、容易完成的工作,就可以更準確地設定目標並快速、頻繁地確認。

藉由縮短「回饋循環」,可以加速這個循環的動能,可以增加學習的機會,並修正無可避免會遇到的錯誤,而小的回饋循環也可以讓回饋本身也比較小,在心理上也比較容易承受。作者在這裡以,手裡拿著筆用自己的話寫下我們讀的內容,來測試自己是否真的讀懂,可以很快地知道自己讀懂多少,並進一步回頭去理解自己沒有讀懂的部分。

4. 總結

卡片盒筆記反而是將一切都有效率地精簡為一件事情而已:可以公開發表的獨到見解。

這種「將一切有效率地精簡為一件事情」的作法,也算是一種回到事物的本質的第一性原理 (first principles) 思考,學習與寫作的整體過程就是:閱讀輸入、思考、紀錄、回想、連結、組合、輸出的過程。將一切先抽象化,再進一步用適當、簡單的工具來協助這個流程。

我認為卡片盒筆記的概念可以延伸到其他的領域中,顯而易見的可以從寫作這件事情延伸到廣義的創造性活動中,作者也在書中說明跟 GTD 方法之間的連結性。

4.1 卡片盒與 GTD

書中一直強調卡片盒的聰明筆記方法,是一種由下而上 (bottom-up) 的方法,由寫好的卡片組合、連結成新的觀點、文章、著作;在 GTD 系統中,也是將事情由大拆解成更小的單位,最後以能夠一口咬 (bite-sized) 的大小去執行。但兩者卻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也就是書中提到的「能夠專注眼前重要的事情,能夠將停下來的事情很快接下來又繼續做,還能保持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也就是説,這兩個方法其實都可以「在一開頭就避免產生抗拒」,讓創作與執行能夠順利地開始。

像是在訂定目標上,相較於一天寫一頁的論文,控制自己一天寫幾則卡片盒筆記容易得多。魯曼一天寫六個卡片,而作者建議一般人可以從一天三則為目標開始,卡片盒的累積也會帶來知識複利的效果。

控制自己穩定地每天輸出三則 (卡片盒) 筆記,這樣的觀點類似於《亞馬遜逆向工作法中》中提到的的關鍵「投入指標」,因為這個投入是可以直接控制,且有機會可以帶來好的成效;相較之下每天完成一頁論文這樣算是「產出指標」,因為它其實是許多不同的工作投入之下的產出,算是一種落後指標。

根據帕金森定律 (law of Parkinson),不管你為工作預留了多少時間,這些工作永遠會把這些時間佔好佔滿,正如空氣充滿在房間的每一個角落一樣 (Parkinson 1957)

對於一次性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反而會受惠於蔡加尼克效應,當我們可以看到事物的終點時,就會像馬拉松的最後一段加速把工作完成。對於這樣的工作,「開始動手」是最重要的步驟,也可以用一些開工的儀式來協助自己進入狀況,而一次性工作的重點在於定義要足夠具體可完成。

4.2 卡片盒與創意思考

書中引用了賈伯斯對於創意的看法:「創意只是把事物連接起來。」然而這種連結需要透過不斷地練習所得到的知識,進而產生一種「直覺」,引領我們產生新的見解。讓「直覺」與「理性和知識」互相混合在一起。

關於卡片和與創意,作為一種筆記、思考的框架,它是非常純粹的,甚至聽起來有點無聊,可能會被當作一種創意的侷限,作者從「選擇」的角度來說明,並不是「選擇」越多越好,選擇過多反而會造成疲乏,當我們不做「不必要」的選擇的時候,就可以把有限的時間跟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也就是思考上。 另一個關於創意的觀點,作者提到「對創意跟科學發展造成最大的威脅的,是缺乏架構跟限制」;沒有架構我們就無法區別不同想法之間差異,沒有限制就無法做出決定,什麼都可以就代表「什麼都無所謂」。

4.3 卡片盒與腦力激盪

作者認為腦力激盪是一個過時的「執念」,可以產生很多的點子,卻無法證明點子有多棒。舉了許多的文獻說明:大腦會偏好「容易取得」的資訊,也會傾向「一開始的想法」而不願放棄。多人的腦力激盪找出的好像法反而更少,使得題目範圍個為限縮。 而好的題目在卡片盒「由下而上」的方法中,會自然地在累積之中顯現,甚至已經證明是值得發展下去的方向,並且自帶寫作的素材。

當然,作者在書中主要是針對腦力激盪尋找「寫作題目」,並沒有說明他反對應用在其他的場域中,但也可以藉此思考一下腦力激盪的侷限性。在個人經驗中,腦力激盪中確實會遇到一些問題:結果往往非常淺薄,過程中也很難進行非常深入的探討,這是本質上的限制,因為腦力激盪的目的是在很短的時間內,藉由產生大量的想法,激盪出獨特的想法。這跟擁有完整的論述和邏輯脈絡確實有點背道而馳。

從另一個觀點來看,寫作是非常個人的工作,即使是非虛構類的寫作,都是從作者的個人觀點來思考,然而,從我們的工作場域來說,大部分的工作還是需要仰賴團隊合作來完成,因此,腦力激盪的作用,其實也包含了建立共識,讓團隊可以共同前進。

也許卡片盒的筆記的觀念、方法,可以跟腦力激盪的方式互補,在形式上,便利貼也不過是另一種筆記,需要解決的就是兩者節奏上的巨大差異,以及是否有辦法建立團隊共同的知識體系。

後記

這篇讀後心得是嘗試以卡片盒筆記的方式,一邊重新閱讀,一邊將筆記寫成一張一張的卡片,最後,再依照自己所理解的脈絡去組合文章架構。

關於《卡片盒筆記》的卡片盒筆記螢幕截圖

這過程中我在 Notion 的卡片資料庫中總共寫了 50 張卡片,包含了文獻筆記與永久筆記,其實數量有點太多,導致這篇文章也有點過長,相對於之前寫不出來的窘境,是滿有趣的對比。對我來說抓重點也是一個難題,這本是看實體書,但我在電子閱讀器中的其他書中,也常會有畫線過多,導致後續整理困難的問題。

另外,也因為內容有重新組合過,所以,即使在編輯完後還是覺得整體有點亂,這大概需要再多點練習。

因為這篇的主軸還是這本書,而目前可用的其他素材也不多,所以跟其他主題「對話」的部分並不多,不過我想就是透過這個過程持續搜集素材。後續也會把它進一步整合進我自己的 Notion 生產力系統中。

以上是有點長的讀書心得,如果你有在使用卡片盒筆記的方法,或者對這個主題有興趣也歡迎留言交流,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也可以幫我拍手鼓勵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