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期】人本交通如何萌芽? 從混沌走向光明有方法

師大青年報
師大青年報
Published in
Jun 18, 2024

【記者 黃知青/報導】

被機車佔據的騎樓,被變電箱打斷的人行道,路口違停卸貨的貨車,意義不明的道路設計,強行從行人面前轉彎通過的汽機車……這些在外國遊客眼裡令人驚恐的亂象,卻是身為臺灣人的我們,數十年來再常見不過的日常光景。

被強行壓縮、扭曲的行人空間,讓許多人每天必須冒著生命危險,在車流不息的柏油路上與各種車輛爭道。行人不友善的道路環境,也讓臺灣交通事故死亡率排上東亞第一名。究竟,臺灣的交通是哪裡出了問題?又該從何著手改善?

111年國人事故傷害死因,運輸事故佔半數。圖/衛福部提供

人本交通在臺灣 滿布荊棘的道路

其實,國外提倡的人本主義交通,臺灣不是沒有。時代力量交通零死亡願景召集人林柏勛表示,早在15年前,內政部營建署(今國土署)就已出版《都市人本交通道路規劃設計手冊》,明確規範人行道、停車格等合理寬度;但因為層層缺陷的疊加,致使臺灣的交通出了大問題。首先,該手冊沒有被賦予法律效力,只能做為「參考」,許多公務人員甚至不知道手冊的存在。正因為交通規範沒有足夠的約束力,底下各部門無所適從,只得紛紛用自己的方式執行,導致牽涉多部會的事務或建設往往雜亂無章。由此可知,臺灣的人本交通理念雖埋下種子,卻沒有向下扎根,從源頭便失去發展的機會。

除了規範效力,地方權責破碎化也是一大阻礙。臺灣的人行道上遍布台電變電箱、里長布告欄、歸公園處管的行道樹……人行道本身由內政部管理,一旁的道路則由交通部轄下,再算上地下管線、學校等設施,小小一塊空間牽涉的權責錯綜複雜。當交通部權力不足以統合各局處,工程改善常常在第一步便踢到鐵板。

再來,公共運輸品質參差不齊,其中又以公車服務最常收到民眾投訴。依林柏勛的觀察,公車橫衝直撞、乘客遭車門夾傷等事件層出不窮。然而,司機無法提供好的服務,背後大多是出自公司壓榨、工作環境不佳。去年行政院提出兩百億預算,補貼TPASS通勤月票,卻非以司機處境為出發點思考。因此,在運輸品質仍未得到改善之下,許多人寧可選擇私人運具,原本提高大眾運輸使用率的目的依然沒達成。

最後,也是最關鍵、直接的因素 — — 國家政策和教育未確切落實宣導,導致人民對人本交通認識較淺,普遍不具相關認知和意識。過去不管是道路規劃或法規制定,基本以車輛作為主體思考、設計,大大忽略了同為用路者的行人。因此,政府官員制定和執行政策時,往往仍以車本思想出發;許多民眾開車上路,沒有停讓行人的認知存在,常常因此發生事故;面對政策改革,若壓縮車道空間或清空騎樓,往往招致駕駛或路邊店家抗議。去年年底一名國中生以《帝王條款》為名的作品,獲得美術比賽特優獎,其內容讓許多人認為有嘲諷行人用路權之意,掀起網路論戰。林柏勛認為,有這種認知十分正常,也並非是該名學生的錯,而是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出了問題,沒有灌輸他人本交通的概念。

交通問題如何解?3E策略是解方

交通3E,是指從教育(Education)、工程(Engineering)、執法(Enforcement)三面向進行改善,才能成為交通體質不佳的解方。

交通3E從三大面向解決交通問題。圖/黃知青製

在教育面,林柏勛認為最重要的是溝通和說明,就像過去的同婚法案議題,政府選擇一次次與民眾對話,而面對長輩或攤商店家時,應該將艱澀、複雜的概念,轉化為淺顯易懂的宣導。他表示,善盡說明、溝通的義務,將有助於凝聚社會共識。「我不會跟他們說什麼人本交通手冊、路權威脅,而是告訴他們把騎樓淨空,有更多人從這裡經過,你的生意會更好。這是一種針對店家需求、很簡單的溝通方式。」林柏勛說,在地方上建立起意識,在會勘、對政府提出訴求時,行政官員也會漸漸發現「這麼做不會被抗議」,就能更有效率地推動改革。

在學校教育方面,則可參考過去國防教育的方式,讓專業相關人士如教官,直接進入教學場域授課,而非將教材丟給未具備相關背景的老師。如此能確保知識和觀念的宣導到位,讓學生從小建立起正確的人本交通意識。

第二步的工程面,則是檢視道路設計是否符合當地的交通狀況?設施是否足夠安全,建立人車都能舒適使用的環境?林柏勛分享一案例:桃園龍潭一位國中女學生在回家途中遭轎車從身後追撞,搶救四天後不治。他分析事發地點,女學生當時走在車道上,因完全沒有人行空間可走,她只好走在一排排停滿的機車外圍,不幸的是正好遇上轎車失控,直接撞上了她脆弱的肉身。而當初沒有設置人行道,居然是出自一旁店家的反對,若有法律強制規劃工程和普及的安全意識,也許能避免這起悲劇發生。另外,為獲得民意支持,地方議員時常利用權限增設停車格、塗銷紅線等,直接壓縮行人空間,也大大影響了安全工程的規劃。

在教育和工程獲有效改善後的最後一步,執法面,則是指針對妨礙嚴重的違規行為落實取締。林柏勛觀察,目前國內執法效力不彰的原因,是立法方與執行方職權不連貫,以及地方勢力施壓所致。比如:交通法規由交通部制定,但負責在第一線開單的則是內政部警政署轄下的員警。對他們來說,上前取締可能和民眾發生衝突,甚至被叫去議員或立委辦公室「坐坐」。久而久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讓部分員警選擇被動執法,即使看到明顯違規行為也寧可視而不見。唯有改善各部會及地方民代結構關係,才能讓執法走上落實的軌道。

如何實現零死亡:公民素養與監督力量

林柏勛以「零死亡願景」在臺灣交通改革領域耕耘數年之久,「就是將這些漏洞一一補起,這是我的信念。」他認為,交通環境惡劣,不僅造成用路人傷亡,還可能影響生育率,以及外國遊客的來訪意願。他說,未來的願景是加強公民交通素養,民眾有了正確的觀念,也就能更有力地制衡政府。今後他將以市民身分持續監督,並規劃成立「行行好研究學會」,期待透過研究公共運輸和人行環境,成為另一股督促政府的力量。前方雖面臨許多挑戰,相信將漏洞一一補起,臺灣交通先天不良的體質終能得到改善,行人安全將更有保障。

林柏勛在交通議題領域深耕多年,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圖/黃知青攝

--

--

師大青年報
師大青年報

❝ 一份屬於師大學生的校園新聞報, 不只關心師大,也在乎你我周遭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