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人的肩膀上輕拍翅膀
這篇記錄一下我從離職後迅速進入彼得課堂與Swift世界的小心得。很謝謝彼得潘用力的推了我一把,讓我從離職到踏出第一步,沒有經歷太多陣痛與猶豫不前,萬事起頭難,但有這位亦師亦友的好朋友幫忙,就一點也不難。
起心動念
設計碩士畢業,從事建築工作兩年,已經無法感到設計的快樂,毅然決然的離開這個舒適圈,離開不難,但邁出下一步卻不容易。
某天下午找到了彼得潘的課程資訊,當時課程已經開始一堂,我直接用臉書聯繫Peter,他很快的回覆我,於是我絲毫沒有猶豫的時間就踏出了這一步,第一次上課前Peter還很好心的提早到,幫我補充第一堂的內容與進度。
猶記當時我連xcode打開要選哪一個檔案才能寫app都不知道,搞不清楚playground與project的差別在哪,搞不清楚storyboard與viewController在幹嘛,還有一堆好像看過又有點陌生的元件,一瞬間踏入Swift的世界是很衝擊的,但其實這些疑問很快都隨著課堂化解了,看著Peter操作可以很快進入狀況,讓我在熟悉基本知識與介面的時候不會感到陌生與困難。
有人陪的自主學習
上課的範例都有投影片與操作檔可以細細了解,通常Peter講過一次後,自己回家複習一下就可以抓到重點,有些暫時還沒教到的部分也可以稍微google或是看看stack over flow上的文章,基礎的問題都能很快攻破。
Peter在每個章節也都條列的相關的作業,由淺入深讓我們嘗試挑戰,這時候的學習是非常多元多方向的,比如學過陣列與流程控制,我們就可以挑戰各種小遊戲製作,碰到疑問Peter都能很快的解答,做完小遊戲的主體後,還可以繼續深化這個app,比如說把兩種學過的功能結合起來、或是用不同的手段來達到同一種效果、更或是用最精簡的方式來完成功能,這些是我認為在課程之後成長的關鍵。
因為每個人的思路與碰到的問題都不一樣,因此每個人的成長路徑都是獨一無二的,有時候會發現有些問題在網路上並不容易找到解答,透過Peter提供的關鍵字來破解是最快最迅速的,也可以避免走很多無意義的歪路,同時Peter在課堂上也會帶我們看Swift回報的程式碼片段,讓我們能夠理解Swift在告訴我們什麼,進而能夠靠自己找出程式的問題。
我認為寫程式像是一種,需要靜下心來沈澱思緒的創作,有一位能夠討論與指點的人陪伴與解惑,是進步的關鍵。
做朋友比做老師更長久
記得Peter第一堂課就跟我說,不要叫他「老師」,其實我在閱讀其他前輩的心得文時,就知道這個規矩,但從Peter口中親口說出的時候,更多了一份確定感,這幫助我在兩個月的過程裡,遇到任何問題都不會害怕提問,不會因為自己半路出家覺得自己問題很蠢就不敢問,我記得我問過Peter什麼是github跟gist,真的只要把Peter當作好同儕好朋友就行了;通常當我在網路上找不到答案的程式問題,我會很快的把問題整理過,準備問Peter。(前提是已經對問題做足功課)
對於一個轉職者來說,Peter就像是個靠山,盡心盡力替你解惑的高手,甚至求職問題都能詢問Peter,完全是終身受用的好朋友,我現在最期待的就是成功轉職後請Peter吃頓飯,了表謝意(然後繼續問問題)。
重新開始
對於很多像我一樣想轉職的人而言,一定有一段黑暗期,像是在山洞裡迷路一樣,無法改變原本職業的現狀,也無法踏入其他領域的職場,打開104只能羨慕別人的待遇與工作環境。很顯然,沒有技術能力的人是無法踏入科技業的,幸好,天無絕人之路,我覺得彼得潘是很好的敲門磚,在這邊沒有奇怪的壓力,自己分配時間自主學習,善用自己的時間就是成功的開始。
「放下學歷與資歷,掌握技術才能創造價值」,這是我記憶很深的一段話。把上課講義摸熟,從簡單的練習開始,漸漸整合出複雜的介面與功能,當我打開104再次看看職缺時,兩個月前還很陌生的工作敘述,現在已經看得懂九成以上了。
最後謝謝彼得潘還有前面十幾屆的學長姐們,願意分享巨人的肩膀給摸黑前進的新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