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太好「名」,最後導致「揚州十日」很多人白白的犧牲

戴羽
待看歷史
Published in
Nov 28, 2023
史可法紀念館

台灣選舉的「藍白合」總算落幕,但在看相關新聞時,忽然想起南明一代忠臣史可法。不是因為新聞中的人物真的有多忠心愛民,而是努力「表現出」這樣的形象。

中學時期讀到「左忠毅公軼事」,就覺得奇怪。這篇文章到是真的在講「左忠毅公」嗎?為什麼他像是個大配角,而史可法反而像是主角?根據文章,左光斗(左忠毅公)在一場大雪中經過寺廟,看見有位少年趴在桌上睡覺,旁邊還放著剛寫好草稿的文章。左光斗看完文章後,脫下自己的 Burberry 外套(原文:貂皮大衣)蓋在少年身上,還為他關上房門。離開時左光斗問了寺內和尚,才知道這少年是史可法。

這就是史可法和他恩師左光斗相遇的過程。而之後左光斗還和老婆說,「我們幾個兒子都很一般,將來能繼承我志業的,只有他了」。但左光斗為什麼能憑幾篇文章,就那麼看好史可法?還是史可法不但文筆好,還有其他一眼就能看到的強處?

史可法和左光斗

其實,史可法在出生時已經很「不凡」了。據說,他媽媽夢見南宋忠臣文天祥走進他的房間,結果就懷了史可法(發生在現代,史可法他爸應該會要求驗 DNA 吧)。所以,史可法從小就被「認定」要當一名大大的忠臣。

在受到左光斗提拔後,史可法官運亨通。但左光斗很快的就在黨爭中落敗,被關到牢裡。史可法買通獄卒,幾經辛苦才見到左光斗,沒想到被老師大罵了一頓。說他不愛惜自己,因為自己不行了,國家以後就要靠他了!之後,史可法就一直卡在又怕對不起朝廷,也怕對不起恩師的狀態中。

後來,史可法以一介文人,被封為兵部尚書(類似國防部長吧)。但他萬萬沒想到,一群起義的農民竟然可以包圍順天府(北京)。史可法馬上準備帶兵勤王,但兵還沒到崇禎帝就自縊了!

這時候,首要任務當然就是另立新君了。血緣上最接近的是福王朱由崧,但是支持他的都是「敵對派系」,所以史可法所屬的「東林黨」就宣稱福王「淫亂無得」,打算要支持潞王朱常淓。這群自稱「儒生」的東林黨人,在這個時候就忘記了太祖朱元璋的皇明祖訓中,有關「嫡庶」順序的明確指示。而史可法更搞出了「第三路線」,要支持桂王朱常瀛。

最後,這些文人都是「只說不做」,而福王靠著軍閥們的支持,前往應天府(南京)登機成為弘光帝。結果支持者都得到了權勢,史可法這些「反對者」當然就被邊緣化。支持不同人當然不是問題,但是不是應該就多一點行動,少一點說話。要是史可法可以不顧他人看法、歷史評價,應該運用自身的影響力,將自己支持的人扶上王位,如果他真的相信這是對國家最好的選擇。

然後,在對抗大順(李自成)或大清這件事上,雖然整個明朝官吏都主張「聯清抗順」,但當時到底是大順的威脅大,還是大清的威脅大?史可法為了為崇禎復仇,所以將李自成當成首要敵人。但他沒有想到,清兵一入官就乘勢吞併了明朝。如果當時聯手李自成,趁清朝還沒站穩腳步,明朝或許還可以延續下去。但史可法心中想的,依然只有為崇禎盡忠,維持自己的好名聲。

李自成騎馬像

對史可法來說,名聲真的很重要。李自成部將高傑在降明後,被降清的明將許定國所殺。高傑妻子想要將兒子過繼給史可法,這樣一來高家的人能得到保護,而史可法也總算擁有了自己的軍隊。但史可法嫌棄他們是強盜出生,怕玷污了自己的名聲,叫他去認太監高起潛為義父。如果史可法有了一支親兵,之後揚州一戰搞不好有比較好的結局。

雖然貴為國防部長,但弘光帝根本不相信史可法。所以,他只好到揚州負責守城。他到了揚州後,一心抱著與城共存亡的想法。但最糟糕的是他只想殉國,完全沒有想好好守城。據說,他的副將建議要城外的森林砍掉,避免敵人偷襲,他也說不用麻煩了。

而且,史可法也沒有親自巡城、佈署防守兵力和兵器,每天只是躲在房裡寫遺書。畢竟殉國後,只有遺書可以讓他名垂青史。而且他還寫了六封遺書,給不同的人,向他們表示自己多麼忠心,即將為國捐軀。

到清將多爾袞帶兵圍城,寫了一封招降的信給他時,史可法還花時間回了一封文情並茂的信給多爾袞,就是著名的《復多爾袞書》。在被團團包圍之下,史可法的兩位副將勸他投降,但史可法只是和他們說:「你們去富貴吧,我決定要殉國了」。兩位副將帶兵去投降後,揚州守城的士兵更不夠了。明眼人都知道城是無法守的了,史可法為了避免太多人逃跑,還把城門鎖上不讓人民逃出去。史可法一心想殉國是他個人的選擇,但他要求全城人陪他殉國就太過份了。

當清軍失去耐心開始攻城時,揚州城一天就被攻破了。眼看清軍入城,史可法一心期待的殉國時候總算來到。但他萬萬沒想到自己自殺會失敗,結果被清兵所擒,最後被斬殺。歷史書都說史可法英勇守城,導致清兵傷亡嚴重,最後導致「揚州十日」,清兵屠城。但看來這並不是事實,就算清兵真的傷亡大,也和第一天就被俘的史可法沒關係。

史可法衣冠塚

比較有可能的屠城原因,我猜是清兵要立威。就像當年蒙古軍團攻城一樣,只要抵抗,那就是屠城。也可能是揚州城破後,明軍繼續在承諾抵抗,造成清兵的傷亡,才導致對方報復。另外,清朝一開始推行的「留髮不留頭」政策,所以揚州人民不願意剃髮,導致屠城也是有可能的。

史可法雖然看來沒有什麼成就,但是策略成功。後人都將他當成忠臣的代表,表示他的策略成功。當然,清朝史官在修明史時,大大的表揚他也有關係。而清末革命黨要「驅逐胡虜」時,重提「揚州十日」將史可法的故事大力宣傳,也是他出名的主要原因。

像史可法這種將「名聲」放在「實際貢獻」前的人,在現代中更容易看到。很多政治人物說得一口空話,但沒有什麼行動,甚至忽略了人民的利益,真的讓人想稱呼他「現代史可法」啊!

--

--

戴羽
待看歷史

一生不務正業,明明在軟體公司上班,卻愛看各種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