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唐鳳經驗,看疫情時代的工作與未來

雅豊斯 Aris
律師老實說
Published in
11 min readJun 19, 2021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4105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Covid-19疫情,讓人們紛紛反思自己、社會與國家的過去與未來。

但在這場與病毒的持久戰中,台灣卻因為防疫有成而被世界看見,特別是「口罩地圖」的設計與建置,讓日本媒體與民眾大為讚賞,就連曾經獲得芥川賞的日本作家平野啟一郎,也在台北國際書展的線上講座中特別提到唐鳳。大眾也開始對唐鳳產生好奇,急於想瞭解這位「天才IT大臣」到底是怎麼煉成的?

2020年9月,日本文藝春秋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有關行政院數位政委唐鳳(1981-)的書《Au オードリー・タン 天才IT相7つの顔》,由記者出身的兩位作者丘美珍與鄭仲嵐執筆,以洗鍊的文字向世人介紹唐鳳三十九年的人生。本書的中文版名為《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於同年十一月由親子天下出版。

關於這本書,唐鳳說:「我的全部,都公開透明在這邊了。

我覺得這是一本能迅速認識唐鳳生命經歷與思想的入門書,真心推薦大家閱讀,特別是她的「處世哲學」都是以金句的方式呈現,極富哲理與智慧,例如:

「碰到困難時,要能跟問題相處。如果能跟問題長時間相處,就沒有問題能夠打倒你,因為你會找到跟問題共生的方法。」

「一個成熟的網路公民,要能接受資訊也要能創造內容,同時保持上傳與下載的均衡頻寬很重要。」

「如果你看到一個想要的未來,那就讓自己先成為你想要的改變。」

一字一句,都看得出唐鳳對公共議題的關懷。

唐鳳為何對公共議題產生興趣?

這要從唐鳳的母親李雅卿女士(1954-)對她的教養開始說起。

李雅卿是政治大學法學士及法學碩士,在那個律師高考錄取人數只有個位數的年代,她本來打算進入保險公會擔任研究員,卻因緣際會在朋友介紹下進入報社擔任記者,並且從第一線的記者、召集人,一路高升至採訪組副主任、專欄組副主任,前途看好。但她為了照顧唐鳳與弟弟唐宗浩,最後還是選擇離開任職八年的報社,成為家庭主婦,一路陪伴唐鳳和弟弟自學、到德國求學,後來還自己辦學。

1994年,她成立體制外實驗小學「種籽學苑」(現名種籽親子實驗國民小學)並擔任校長,唐鳳則擔任顧問;1998年,擔任台北市國、高中六年一貫自主學習中學實驗計畫主持人,成為台灣實驗教育的先驅,催生出後來的實驗教育三法。她除了關注教育改革,也長期關懷消費者與環境保護運動,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自主學習促進會的發起人。

李雅卿與唐鳳的父親唐光華同是新聞工作者,兩人向來很關心政治及公民參與,更參加過許多社會運動。唐鳳在小學一、二年級課外活動時就曾經跟著母親與主婦聯盟的夥伴們一起去看福德坑,倡議永續利用零廢棄。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之下,唐鳳也自然而然對民主、自由、社會參與產生好奇與興趣。

母親的教導讓唐鳳瞭解到,只要自己的感受能充分文字化,就會有公共性、產生共同利益;而父親則是教會她不盲目相信任何權威。1993年,唐鳳進入北政國中就讀,當時的校長同意她不用每天到校,只要參加考試即可。於是她跑去雙親的母校政治大學旁聽,聽了很多法律系、政治系與哲學系的課程。

巧合的是,當初引薦唐鳳進入政府服務的人也是一位法律人 — 前行政院政務委員、知名律師蔡玉玲(1955-)。蔡玉玲畢業於台大法律系,曾經當過九年法官,後來進入台灣IBM,曾任大中華區法務長。之後自行開設律師事務所,並於2013年進入內閣擔任法政政委,負責數位經濟相關法規的制定。

唐鳳自2014年起擔任行政院「虛擬世界法規調適計劃」顧問,以「見習」身分協助蔡玉玲聯合g0v專案參與者及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共同建置vTaiwan數位經濟法規諮詢平台。2016年,唐鳳也在蔡玉玲等人的薦舉之下,以三十五歲最年輕政委之姿入閣擔任數位政委,負責讓政府運作改版升級的跨部會新業務。

唐鳳自詡為「公僕的公僕」,她認為自己不是為國家、政府或人民工作,而是與它們一起工作。

她把自己當作是一條連接資源的通道、一個載體、一座素材庫,大家只要透過她的「增幅」,就有可能解決問題、促成改變

她也秉持開放式創新的精神,將自己所有的訪談、影像、照片以創用 CC0 授權條款釋出,歡迎所有人任意使用。

我在撰寫本文的過程中,因為閱讀她的書籍、文章與訪談而學到許多新知,感覺自己好像也在無形中被她「增幅」。

這讓我不禁思考,如果台灣各領域都能善用更多的「唐鳳們」該有多好?但我們又該如何才能讓更多的「唐鳳們」能充分貢獻所長,或願意投身公共服務呢?

如何培養更多的「唐鳳們」?

1992年,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湯姆‧彼得斯(Tom Peters)在《解放型管理:無結構時代的腦體事業》(Liberation Management : Necessary Disorganization for the Nanosecond Nineties)中指出,人們正在面臨快速變遷與挑戰,

在商業地點可以任意移動的今天,國家唯一擁有的穩固競爭基礎,就是工作人口的『相對智力』了。

從而善用國內每一顆聰明的腦袋,讓他們從事更高層次的工作,將成為一個國家維持競爭力的關鍵:若想「保持競爭」就要「投資腦袋」。

Marylou Kelly Streznewski是一名從事資優教育的美國高中教師,她花了十年的時間深入訪談一百位不同年齡、性別、種族、文化與社經地位的資優成人後,將她的研究寫成《Gifted Grownups》(1999),中文書名為《我的天才噩夢》(2004),譯者為丁凡與唐鳳(唐宗漢)。

書中指出,世界人口中有3%至5%的資優人士,但被社會發現、培養的資優人才可能不到一半,許多人沒有機會發揮他們的潛力,甚至完全被社會白白浪費。

因此瞭解資優人士的運作方式、讓他們能充分發揮才能進而造福全世界,是作者撰寫本書的目的之一:

「照顧資優人士的需求,能使整個社會受益」。

作者認為,促進國家經濟發展所需的改變,和開發資優者的潛能,其實是同一件事,因為資優者具有兩項關鍵特質有助於組織生存:

一、思路縝密,能全面性地處理各種複雜元素;

二、面對持續的創新與改變時,他們能迅速成長。

作者在書裡特別呼籲,企業應該幫資優應徵者找到適合他們的職位,而非嫌棄他們資歷過高;雇主則應該及時發現無聊的員工,並協助他們改善工作環境。只要公司能善用資優人才,就能創造最佳獲利。

書中也提到,資優者的「友善職場」必須具備四大要素:

一、每天都有新鮮的刺激或挑戰,不會無聊;

二、有對象能討論新點子;

三、工作上手後,能進一步學習新的領域;

四、能設計自己的工作環境,以滿足前三項要求。

上述四項中,以第四項最為重要,唐鳳也特別在譯者序裡提到:

「身為一個獨立工作者,我也因為書中肯定了和我一樣、執著於『設計自己的工作環境』的人,而感到安慰。」

如今她已有二十年以上的遠距工作經驗,還早在四年多前就曾公開提出在家工作會是未來的趨勢。

為什麼能設計自己的工作環境如此重要?

因為資優者會自己想辦法創造出一個滿足前三項的工作環境。

作者認為,這可能正是教育界和法律界裡的資優成人眾多的原因。

根據我的觀察,法律界確實臥虎藏龍、高手如雲。法律為了滿足社會需求,必須適時修正而有所變化,這對從事學術研究的教授們或從事實務工作的律師、司法官而言,是長期性、持續性的挑戰。

法界也盛行舉辦各種研討會、座談會、進修課程,大家除了相互交流,也能汲取新知。此外,法律領域涵蓋所有人類生活,也包含新觀念與新技術,像是性別平權、同性婚姻保障、金融科技、區塊鏈、離岸風電、專案融資、人工智慧、自駕車、5G、假訊息防制、疫情下的人權保障等等,這些新興領域都需要有法律人的參與,也促使法律人必須不斷跟上時代變化,持續拓展自己的專業領域。

以律師為例,因為工作型態使律師較能自由規劃、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因而造就無限可能。一邊從事律師工作,一邊「斜槓」身兼講師、歌手、作家、畫家、網紅、主持人等多重身分者所在多有,如此充實的生活型態應該也很難讓人感到無聊。

在家辦公好處多多

如今在疫情的影響下,在家工作已成為常態,員工因此得以設計自己的工作環境,而滿足上述第四項要求,但這對工作效率與滿意度又有什麼影響呢?

思科(Cisco)「未來工作力研究報告」(Workforce of the Future Survey 2020)針對亞太地區十四個市場超過14,000位企業員工進行調查,研究連續十天以上遠距辦公對員工的影響,以及員工對公司在2021年的新展望。

報告指出,遠距辦公對台灣員工產生正面影響,五項有感包括:

提高自主性(71%)、使用視像通話(71%)

快速使用創新技術功能以改善企業之間的聯繫(70%)

更了解在家工作的好處及挑戰(67%)、決策速度加快並提高生產力(61%)。

台灣員工也對遠距辦公抱持正向觀感,有49%覺得更被賦能、39%認為自己變得更健康,還有37%表示自己變得更快樂

至於對未來工作環境的期待,有68%的台灣員工認為,即使團隊成員分散各地,也能保持工作效率;67%希望能繼續減少出差;67%表示遠距工作使他們有機會管理身心健康。

普遍認為,遠距辦公是改變職場文化的契機,期待企業能彈性調整工作模式,以同時滿足員工與防疫的多重需求。

面對未來:Taiwan can help,We all can help

關於未來,科幻小說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Ford Gibson)說:

「未來已來,只是沒有均勻擴散。」

唐鳳則說,如果我們希望未來能發生改變,就要從今天試著做一點改變。未來她希望幫助社會各界理解我們正在經歷的改變,不管是數位轉型、永續發展等,並確保當改變發生時,未來可以更容易均勻擴散,變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唐鳳也期待台灣的民主制度能盡可能深化,大家不是四年才投一次票,而是每天都能參與民主。另外也要想辦法增加台灣與國際之間的連結,以Taiwan can help的開放創新精神向世界傳播台灣的民主深化策略,讓其他國家除了看見台灣,也能與台灣一起在民主的道路上向前邁進。

【參考資料】

李雅卿,《成長戰爭》,商智文化,1997年。

Marylou Kelly Streznewski,丁凡、唐宗漢譯,《我的天才噩夢》,遠流,2004年。

丘美珍、鄭仲嵐,《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親子天下,2020年。

思科,未來工作力研究報告。

【延伸閱讀】

--

--

雅豊斯 Aris
律師老實說

Lawyer, university lecturer, novelist|works:小說《律政女王》Mephisto Waltz 법정의 여왕;《國際橋牌社:影視改編小說》Island Nation;《虎姑娘》Guardian Tigress 호랑이 수호자|FB:律師作家Aris雅豊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