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意識到行動|07【探尋歷史意識的應用劇場行動:教習劇場《紅色青春》】[上篇]

關於「從意識到行動」 — 應用劇場跨域交流 〖線上〗 系列講座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於2022年4–5月舉辦七場線上系列講座,邀請來自台灣、中國大陸、新加坡的應用劇場工作者,分享關於職校教育、社會參與、組織工作、社工、精神健康、監獄、女工、歷史教育等應用劇場實踐的意識、行動與反思。我們期望透過此系列講座的舉辦,能夠為各地的華人應用劇場工作者帶來不同的實踐視野和想法刺激。

應用劇場跨域交流 〖線上〗 系列講座宣傳圖(圖片來源: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

本系列文章將以「從『意識』出發,找到應用戲劇的行動起點」「在路上:應用戲劇的行動與實踐反思」兩部分,彙整各場次的講座內容,歡迎對應用戲劇感興趣的朋友閱讀。我們也期待以此系列紀錄作為基礎,未來將推進更深度的跨地域應用劇場交流。

第❼場【探尋歷史意識的應用劇場行動:教習劇場《紅色青春》】
講座時間:2022/5/21 週六 19:30–22:00
講者|蘇品瑄/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專員簡韋樵/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團員

講座簡介:教習劇場《紅色青春》的製作,不僅是一個探討台灣五零年代白色恐怖歷史的互動式劇場,也是一個從面向自我的歷史意識批判出發,進而轉向社會進行對話教育的一個文化行動。本次講座將由兩位90後的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專員蘇品瑄、團員簡韋樵分享,他們參與教習劇場《紅色青春》過程中對歷史意識的探尋,以及以應用劇場作為行動實踐的反思。

【探尋歷史意識的應用劇場行動:教習劇場《紅色青春》】講座截圖,右為講者蘇品瑄、簡韋樵(圖片來源: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

[上篇]從「意識」出發,找到應用戲劇的行動起點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的核心關懷與主要工作

2021年,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以下簡稱「應劇中心」)製作一齣探索台灣50年代白色恐怖歷史的教習劇場 — — 《紅色青春》,希望通過這齣戲,探問台灣50年代白色恐怖的主流論述的形成及其影響。講者蘇品瑄和簡韋樵出生自1990後,兩人都是《紅色青春》的劇組成員並擔任演教員。蘇品瑄本身在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擔任全職,過去主要是社會學背景;簡韋樵則是應劇中心的團員,本身是戲劇系背景,這幾年一直在關注台灣關於白色恐怖歷史的各式戲劇演出、撰寫劇評。

蘇品瑄在講座開始先介紹應劇中心的背景。應劇中心在2005年成立,劇團主要的兩個實踐工作,是社區社群的戲劇工作坊和互動式的劇場演出。他們希望可以此兩種不同類型的實踐工作作為雙腳,回應社會上發生的問題,關注其中民眾的處境,開展各種社會性的參與及對話的可能性。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的主要工作項目(簡報圖片來源: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

社區社群戲劇工作坊是應劇中心實踐道路的第一隻腳,這十幾年來應劇中心接觸到許多不同的社區、社群團體,包括農民團體、學校老師、新住民、社工、移工等等,剛好蘇品瑄和簡韋樵都曾共同參與移工群體的工作,因此針對此群體多做一些背景介紹。

從移工社群劇場工作反思民眾/左翼劇場的實踐

台灣的東南亞移工從1992年第一批引進至2022年已30年,這些移工從東南亞各個國家(印尼、越南、菲律賓、泰國等)來到台灣,負擔了台灣大量的底層工作(家庭看護工、工廠廠工、近海或遠洋漁業漁工……)。在台灣很多做移工服務的NGO團體都會說這些東南亞移工所處的像是一個「奴工制度」,在移工和雇主之間有一個仲介角色,移工必須透過仲介才能找工作,且移工在這樣子的制度底下,沒有辦法主動提出想要更換雇主,一定需要雇主的同意或者仲介協助處理。這三十年來,移工面臨了超時工作、僱主虐待、薪資延遲、壓低薪資等等諸多問題;另一方面,在台灣社會裡,很多民眾對於東南亞來的移工也充滿了歧視。2015年,應劇中心接觸到台灣的一個移工非營利團體(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應劇中心進到他們所設立的移工庇護中心裡頭,接觸菲律賓籍的移工群體。頭幾年的工作裡,他們和庇護中心的移工通過大量的戲劇遊戲放鬆身心,讓他們在劇場裡頭敘說自己的故事以及在勞動現場的遭遇。

後來應劇中心和移工群體一起發展了一個演出《窮人的呼聲》,演出內容主要關於這些移工如何在菲律賓母國的鄉村遭受到各種地主的壓迫,導致他們被迫通往首都馬尼拉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但是那裡的工作幾乎都是短期的契約工,薪資非常低廉,勞動條件也很差,這也導致了他們決定前往臺灣。在臺灣,這群移工又面臨了不同形式的壓迫處境……

2017–2018《窮人的呼聲》演出劇照(簡報圖片來源: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

2015–2018年的工作上主要是由應劇中心的負責人賴淑雅擔任主要的協作者,蘇品瑄主要在旁做助教及協助角色。到了2019–2020年,轉由蘇品瑄和簡韋樵一起協作,再次進入庇護中心,和不同的移工一起發展、重演《窮人的呼聲》。

簡韋樵提到,在《窮人的呼聲》故事背後,其實能夠看到很多關於階級跟貧窮的問題,在參與這段歷程當中,他持續思考著「遷徙能夠讓貧窮翻轉嗎?」「為什麼要來台灣工作?」,他們如何通過劇場或藝文活動改變現況,身為應用劇場工作者要喚起參與者、觀眾什麼樣的記憶和情感,以改造或衝撞既有的體制?藉由過程中各種形式(語言、身體、音樂)、不同角色之間(應用劇場工作者與移工、移工與觀眾)的對話,試圖凸顯出對於階級的自我意識。通過此次的工作經驗,他們也開始反思自身所處的勞動環境現場,在台灣島內有多少是被遮蔽的底層,這些底層如何被社會的結構或體制壓迫,藉此反思左翼與弱裔(Minor)劇場的實踐。

2019–2020年,轉由蘇品瑄和簡韋樵一起協作,再次進入庇護中心,和不同的移工一起發展、重演《窮人的呼聲》(簡報圖片來源: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

第二隻腳:對話式劇場演出

關於第二隻腳 — — 對話式劇場演出工作部分,包含了論壇劇場和教習劇場不同形式的演出。應劇中心2011年製作《小地寶》,討論居住權和高房價的問題,第一次把「論壇劇場」形式的演出搬上台灣的專業劇場空間。2012–2014年製作了《一僱二主》,討論非典型的勞雇關係;2015年、2016年分別製作了討論護理師和記者勞動問題的演出《難丁格爾》、《即時製造》。2017年製作教習劇場《尋找露西亞》則以外籍看護工勞動處境為主題。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歷年對話式劇場演出作品(簡報圖片來源: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

總的來說,應劇中心的劇場演出主題,通常是基於台灣當下發生的一些勞動問題,或者是他們認為很重要、希望大家更注意到的一些具有階級意識和關懷的議題。在這兩隻腳的工作底下,蘇品瑄認為,應劇中心一直是帶著對台灣社會的勞工還有階級意識的關懷,並且希望這個關懷可以不斷地回應台灣現下社會的變動。在這樣的關懷和自我期許之下,他們所採用的方法和借鏡的精神,主要是波瓦的被壓迫者劇場,以及弗雷勒的受壓迫者教育學。因應他們面臨到不同的議題,會再去擷取、發展不同的應用劇場方法來進行實踐。這樣總體性的關懷和工作傾向,也呼應了他們想要在此講座裡頭分享,作為應用劇場工作者,如何通過行動,試圖產生有歷史意識的應用劇場工作。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的核心關懷和工作方法(簡報圖片來源: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

從台灣當今社會景況延伸至對白色恐怖歷史的問題意識

蘇品瑄分享了一張台灣的歷任執政者圖表,這張圖出自某家出版社的教科書,也是她過去求學時對台灣歷史發展的一個認識起點。在這樣的一個歷史軸線上有一些重要的時間點,像是1987年解嚴,1996年總統直選,台灣在政治上正式步入「民主化」的階段。2000年之後又經歷了幾次的政黨輪替,台灣似乎一直往民主、自由的社會發展。

但是蘇品瑄一直在思考,身為台灣社會的一份子,是否有意識地反思過,這樣一個「自由民主」體系是如何建立起來的?身為像他們那樣的年輕人是如何身處在這樣的體系裡,如何感知這個社會?蘇品瑄和簡韋樵期待自己可以成為一個關注社會的應用劇場工作者,也在這個過程中接觸到了許多不同背景的民眾,通過戲劇了解他們的生命故事,並和他們一起把自身的故事和心聲演出來,讓更多人知道。但是,在一次次的政黨輪替過程當中,民眾的生活處境是否有變得更好?這些被人民經由選舉制度、投票選出來的執政黨,他們背後所代表的、眼前所關注的究竟是哪些群體、哪些階級的利益?民主社會的實質內涵是什麼?應該是什麼?

台灣歷任執政者圖表(簡報圖片來源:蘇品瑄)

蘇品瑄和簡韋樵也感受到台灣近年漸趨民粹化的社會氛圍,以及強化身份認同政治導致的排他和分裂。諸多社會公共性議題或民生議題的討論,時常被不同政黨立場的角力籠罩,以網路資訊戰的方式散播、相互攻擊,而難以聚焦於問題釐清、議論和解決。他們有時也容易受到此氛圍的影響,對於眼前所看見的「事實」感到懷疑。

在藝文領域,他們也感受到,由於內外在條件與限制,許多藝術創作在面對一些實質上具有張力和衝突的群體,常以多元文化或普世人權的角度切入,並以包容或溫情手法呈現,容易刷淡了真正的核心問題,欠缺思辨和反省。當他們在從事應用劇場實踐時,因而時常檢視自己是否被主流敘事或意識形態限制了思考深度和視野廣度,並試著在實踐當中找到出路和突破的可能性。

回到對歷史的認識,這幾年蘇品瑄、簡韋樵和應劇中心的夥伴們也注意到,在台灣,不管是官方或民間,對於白色恐怖歷史、轉型正義的討論愈發廣泛。但是主流的歷史認識往往是用「自由民主社會」、普世人權價值去對應過去威權歷史的敘事,這樣敘事下的民眾面貌是模糊不清的。於是,他們閱讀了許多相關的研究、報導、藝文作品並開始思考,他們是否能在那段歷史裡頭,看見他們在當代同樣關注的民眾的身影?

蘇品瑄引用喬治・歐威爾《1984》「誰控制了過去,誰就掌握了未來;誰控制了現在,誰就控制了過去。」回應他們前述的思路,當今的主流敘事就像一層迷霧籠罩在這段歷史上方,他們嘗試去撥開那團迷霧,探看過去發生的事情,看見當時的民眾在哪裡?那些民眾對當時的社會問題進行了哪些思考和行動?他們認為,或許通過歷史探索,他們也能夠對現在的種種問題有更清明的看見。

蘇品瑄分享了一張簡易的歷史時間軸,說明他們一開始對白色恐怖歷史的基礎認識和反思。1949年至1987年是戒嚴時期,但也有學者認為一直到1991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後,台灣的白色恐怖時期才真正結束。蘇品瑄和簡韋樵都在1990年後出生,他們的生命離那段歷史十分遙遠,是從學校的歷史課和大學通識課程、一些文本著作裡認識這段歷史。蘇品瑄以幾個關鍵詞語整理出他們原先對白色恐怖歷史的認識,那似乎是一段「威權政體抹煞人權」、「專制威權和自由民主對立」的時期,而當時和威權政府對抗的,是一群有志的知識份子和學生,他們也是推動台灣走向民主化的運動領袖和關鍵人物。在這段歷史裡,最為人知的事件1960年代的雷震案、1970年代的美麗島事件,1940–50年代的那一段歷史卻近乎是空白的。

白色恐怖時期時間軸示意圖(簡報圖片來源:蘇品瑄)

簡韋樵也分享他們從現今轉型正義政策上看見的問題。主流的白色恐怖論述中大多聚焦在幾個方向,一是冤錯假案(冤案、錯判和假判),二是加害者的清算,在許多台灣人的心中,加害者是「一黨一人」的形象,但是很少看見加害者的背景和威權產生的原因。三是加害者補償與創傷輔導,以及以悲情敘事為主軸的歷史認識角度。他們試圖從中提出幾個待解答的問題:台灣「白色恐怖」肅清的歷史究竟是怎麼發生的?為什麼會發生?一個「威權政府」/「獨裁者」/「惡人」是如何產生的?背後的社會背景和全球局勢是什麼?

帶著這樣的問題意識,應劇中心於2020年起決定展開一個「關注白色恐怖歷史」的戲劇行動、籌組團隊,成員包括在白色恐怖歷史和民眾史方面有豐富和深入研究及田調積累的歷史顧問、專業編劇和演教員。他們規劃了為期三年的行動發展期程:第一年(2020)進行讀書會和共學;第二年(2021)展開劇本創作和排練,舉辦三場公眾演出;第三年(2022)則進行部分修整,舉辦五場校園及公眾巡演。

文字彙整:蘇品瑄/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專員

--

--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
從意識到行動:應用劇場跨域交流

社區/社群戲劇工作坊和互動式演出(論壇劇場、教習劇場)是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踩在這塊泥土裡的兩隻腳,一步一步紮實地與民眾同行、對話及行動,兩者無一不在實踐劇場與社會的連結、開展各種社會性參與及對話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