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朵花成形以前」——淺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葛綠珂詩作〈門口〉( “The Doorway”)

石刻一熊
德尼思化雜誌社
Oct 29, 2020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是美國女詩人露伊絲‧葛綠珂 (Louise Glück;一譯「露薏絲·格盧克」),評審指她「真切的詩意聲音,其中帶着的樸素之美令個體的存在添上普遍意義」(“for her unmistakable poetic voice that with austere beauty makes individual existence universal”)。

看不懂評語到底是什麼意思?沒關係,相信99%的人都和你一樣。不如我們直接閱讀她的詩歌,一起嘗試聽出詩意的聲音。

〈門口〉一詩,收於《野鳶花》詩集中

〈門口〉 露伊絲‧葛綠珂;陳育虹 譯

我想停下來,像以往一樣
靜止,因為世界從來不靜止
不停在仲夏,而停在第一朵花
成形之前,一切還沒過去
那一刻 — —

不停在迷醉的仲夏
而停在晚春,花園周邊
野草還沒抽高,早熟的鬱金香
開始綻放 — —

像一個孩子徘徊門口,看著
那些跑得最快的
手忙腳亂推擠一團,警覺
他們的失誤,眾目下的畏縮踉蹌

帶著孩子對能量爆發的強烈
信心,準備好去克服
這些弱點,不對任何事
低頭,恰恰是
花開前那一刻,掌握自如的時期

在天賦顯現之前
在擁有之前

「花園」與「門口」:詩中兩個關鍵意象

若說世界一切變化屬於「動」,在一切事物發生之前就是「靜」。動靜不休,人活於世,就是靜而後動,動完又靜的過程。

詩人似乎相當嚮往「靜」的狀態,詩中提到的「門口」,正隔絕了「靜止」之外的一切。

至於在「花園」之中,在百花尚未綻的時候,除了有等待爆發的生機,亦有生命原本蘊藏的無窮可能。因為,鮮花一旦盛開,雖然迎向美麗,但同時亦是朝往凋謝(當然你也可以說:「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

我們或者也可以這樣想:當所有誕生於我們之前的前人,他們在世間經歷過種種悲歡離合,此世之人亦要開展自己的旅程,而且更要抱持「初心」信念。

由盛年轉暮年之間,不應忘卻初心,不要成為「廢老」——初心,就像未受紛繁世事侵擾的蓓蕾,裏面包含着的就是純粹。

關於這首詩,譯者陳育虹亦有見解:「詩人對生命盛極而衰的焦慮,讓她盼望時間能停頓」,大家又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呢?

不論如何 — — 恭喜你讀了2020諾貝爾文學獎美女詩人得主的一首詩作。大家還想看我石刻一熊介紹更多精彩外國文學作品,記得CLS(comment, like and share)!

歡迎Follow德尼思化IG

“The Doorway” by Louise Glück

I wanted to stay as I was
still as the world is never still,
not in midsummer but the moment before
the first flower forms, the moment
nothing is as yet past —

not midsummer, the intoxicant,
but late spring, the grass not yet
high at the edge of the garden, the early tulips
beginning to open —

like a child hovering in a doorway, watching the others,
the ones who go first,
a tense cluster of limbs, alert to
the failures of others, the public falterings

with a child’s fierce confidence of imminent power
preparing to defeat
these weaknesses, to succumb
to nothing, the time directly
prior to flowering, the epoch of mastery

before the appearance of the gift,
before possession.

--

--

石刻一熊
德尼思化雜誌社

生於香港,熱愛各國詩歌 | A Hongkonger who loves poetry around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