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6月至今「無大台」、「去中心化」的社會運動,港人除了在街頭遊行,各種文宣創作都層出不窮,令人目不暇給。連登「Dgx69210」,早前開了「作左首軍歌幫大家回血《願榮光歸香港》 招virtual合唱」Post,連同各位巴絲打合作,終於成就了近日流行全港,風靡網路的《願榮光歸香港》。
正當眾人高呼《願榮光歸香港》為國歌之際,卻另一方面出現就文學美感、音調韻律以至歌詞內容的批評。他們認為港人文化修養太低,並以「鄺神」鄺俊宇的文句作比喻,形容《願榮光歸香港》膚淺垃圾,根本不像國歌,沒有國歌應有的水準。
我留意到這些有關《願榮光歸香港》的爭論,最初是因為昨天在連登熱門看到一個Post,內容大致是說看見大家鍾情《願榮光歸香港》,對香港人的文學修養有所擔心。其後我以另一個Post回應了他的言論,如今眼見更多不同的爭論,決意撰成正文,以供諸君細閱。
無意從《願榮光歸香港》的歌詞賞析入手,既因文學美感何來「大台」,你的愛隨時是我的恨,不算得上有力論據,也是我孤陋寡聞,未見真正有力的文學批評,姑且不論,也非本文重點。
我想提出的論點是:主創作人最初視這首歌為「軍歌」,也沒想到如此受歡迎。直到近日港人異口同聲地尊為「國歌」,體現了是次社運的特色,正和文學詮釋的重心由作者、作品「大台」,轉入讀者的「去中心化」,不謀而合。
光復香港:賦予《願榮光歸香港》的動人意義
在現當代要講文學修養,多少得先從文學思潮的變化入手,這方面世上著作無數,要從頭說起實無必要。
簡言之,現當代文學理論的焦點,正和香港社運相似,顛覆、反抗昔日的傳統「大台」,打破過去以文學作品本體論為圭臬,將重心轉入讀者如何接受、詮釋作品。此中,讀者反應理論(Reader Response Theory)、接受理論(Reception Theory)等,早成顯學,若有興趣可自行Google。
當《願榮光歸香港》如此Connect到香港人,鍾情到集體視其為國歌,實乃這次社運前所未見的現象。或許《願榮光歸香港》「不完美,可接受,要改善」,那有什麼問題,又有什麼作品是完美?
香港如今境地,又豈會和「完美」相近?但港人像頑石似抗爭,一再同聲高唱,每一次都為《願榮光歸香港》賦予更多動人的力量、意義。審美至此,已非單從作品文本分析可知其重心,因為這已經和「香港人」、「抗爭」以至「國歌」相連結了。
香港社運:社會乃文學詮釋的重要語境
因此,文學詮釋不再單是關係作品本身,了解其中的「語境」,相當重要。
什麼叫做「語境」呢?文學內容本身是「內語境」,那和文學相關的社會背景,即可稱做「外語境」。作品在什麼時期、階段出現,當時的社會背景為何,都是文學審美的重要一環。
若從「外語境」來看,香港社運走至如今,早已變為「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願榮光歸香港》既是香港「時代革命」時期之作,歌詞寫道「黎明來到/要光復/這香港/同行兒女/為正義/時代革命」,著意的,是和眾多抗爭者We-Connect,至於傳統的文學美感,未必是創作者們著意之處。
也因為創作者們並未把這首歌曲看作高雅、純正的文藝創作,才能夠如此直接、迅速地奪走香港眾多朋友的心。
時代革命:老嫗能解,遠勝艱深晦澀
不知道大家有否留意其他國家的國歌?單以就近的地區,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比較,可以看出明顯差異。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當然是中華民國國歌的詞好,文字優美,典雅高貴。但若非強迫記誦,誰會懂得怎樣唱?而且像古典文學一樣,歌詞許多字詞都艱深晦澀。加上,中華民國國歌的曲風中正平和,《詩經》的四字句。Well,真的頗有催眠效果。
相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勇軍進行曲》,本是抗日革命時期《風雲兒女》電影的主題曲,聲援抗日同志,是否和《願榮光歸香港》創作本意有幾分相似呢?後來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正式把它定為國歌:
1949年11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關於國旗、國歌和年號「新華社答讀者問」:「《義勇軍進行曲》是十餘年來在中國廣大人民的鬥爭中最流行的歌曲,已經具有歷史意義。採用《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時的國歌而不加修改,是為了喚起人民回想祖國創造過程中的艱難憂患,鼓舞人民發揚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愛國熱情,把革命進行到底。這與蘇聯人民曾長期以《國際歌》為國歌,法國人民今天仍以《馬賽曲》為國歌的作用是一樣的。」——Wikipedia義勇軍進行曲
中共想的,當然是看重這首歌曲可以Connect全中國的人民,廣大的無產階級。中共不傻,歌曲若是流行,自然比起中正平和的作品,更具實際宣傳、團結效果。
老實說,作為年輕一輩的港人,自小就對中共反感,亦無刻意背下歌詞,但因為電視日日播,旋律易於上腦,早已懂得怎樣唱了。《義勇軍進行曲》詞未必好看,音樂未必動耳,但其節奏明快,影響力之大,作為國歌自是十分成功。
有些人批評《願榮光歸香港》太淺薄,詞沒什麼深意,不夠有文化。姑勿論所謂「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的高低,我們又何以把那種藝術審美的標準用於評斷《願榮光歸香港》?不同的歌曲,各異的目標,說一把剪刀不能像錘子打平事物,會否是我們的想像錯誤呢?
網絡創作:「無大台」的集體創作更具認同感
自香港6月的社運至今,網路創作聲援香港抗爭者的歌曲,本地有,外國有,至少有數十首以上,但偏偏只得《願榮光歸香港》這麼受歡迎,除了上述因素,自然要回到這次抗爭的重要交流平台,LIHKG連登。
我想,如果今天是林夕填詞,陳奕迅主唱,那麼這首《願榮光歸香港》一定會悅耳許多,但想必不能令香港這麼多人有如此濃厚的認同感。因為,這首歌曲的誕生,恰和「無大台」社運一樣,乃眾多香港人共同的集體創作,彷彿是你是我是屬於每一個香港人的《願榮光歸香港》。
事實勝於雄辯。
單從現實來看,這麼多人合唱《願榮光歸香港》,反映了這種認同感確實存在。現在一意反對《願榮光歸香港》,從社運凝聚目的來說,絕對不合效益。君不見太古城、新港城、新都會、新世紀、APM和COPCOM等地,都能夠集合過百以至過千人同聲和應,難能可貴。
這首網路時代集體寫詞作曲的歌,未必是大家聽開林夕、陳亦迅的級數,但作為革命歌曲,不論時代背景、MV、以至曲風皆相當成功。若然是出自專業級詞人歌手,也許高級典雅,卻會失去了這種We-Connect的認同感。
相信香港人,一如我相信香港社運。
香港社運走到如今,不就是我們都相信彼此嗎?如果我們把抗爭者劃分為「高雅」、「低俗」,高談「文學修養」而非樂見現在「光復香港」,本地文化因而百花盛放,各種創作湧進的話——
那麼,這種「文學修養」、「文化水平」,我寧可不要,因為我要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