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融入?淺談108課綱中的議題教育

恆素養
恆素養-大碩教育
3 min readNov 26, 2019

--

文/ 鄭紹妤

在108課綱《總綱》中規定,老師在課程設計中必須融入議題教育,使得108課綱多了一大亮點。但教育部為什麼要在108課綱中融入議題教育呢?

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頒布的《議題融入說明手冊》,內文提到議題與素養是密不可分的關係,透過與日常生活相關的議題,培養學生有能力針對議題去分析、思考及實踐,將議題融入各科領域的教學,進而實現培育學子的核心素養。而所謂的議題,皆具有時代性脈絡性變動性討論性跨領域這五項特性。

早在九年一貫課綱中,課綱就已涵蓋七大議題,分別是「性別平等教育」、「環境教育」、「資訊教育」、「家政教育」、「人權教育」、「生涯規劃教育」及「海洋教育」。而十二年國教則是延續九年國民義務教育裡「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的架構和內涵,同時增修十五項重要議題,以下為《議題融入說明手冊》所列十九項重大議題。

要將議題融入各領域的課程上,許多老師用心地絞盡腦汁,透過影片觀賞、新聞內容閱讀、互動討論,讓學生對於該議題脈絡更清楚。學生除了在課堂上吸取這些議題相關知識,在課外時間,同學們也可以針對議題,以文本閱讀、親身走訪的方式,深化對議題的理解。

所謂的親身走訪,就像是參觀博物館、參與相關活動營隊等的方法,用更多元的方式去了解議題。舉例來說,如果你是一個對環境議題、海洋議題不大了解的人,你不妨可以去參與淨灘或相關基金會的營隊活動,從中的收穫定能幫助你加深議題認識,啟發思考。(延伸閱讀:你有「海洋素養」嗎?一起親海、愛海、知海)

此外近年來YouTube的竄紅,各式各樣的YouTuber出現,當中也有針對時事議題討論的YouTuber,也可以透過觀賞他們的影片,用更輕鬆的方式,給自己不同的觀點去思考議題。

總結來說,總綱列舉的這些議題都是非常貼近你我生活周遭,關心這些議題的同時,不只是讓我們作為一個公民了解社會大小事外,進而反思我們能做什麼來促進社會進步,創造共好社會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大力地拍拍手! 掌聲鼓勵👏👏👏

· 寫得不錯= 10 claps
· 支持你們= 20 claps
· 中肯推推= 30 claps
· 有夠讚的= 40 claps
· 激賞文章= 50 claps

>>>【恆素養】使用者閱讀習慣調查問卷點我去<<<

--

--

恆素養
恆素養-大碩教育

108課綱、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教育大小事全面報你知!